2024-08-07

由于YOLOv5的实现涉及到大量的数学计算和图像处理,以下是一个简化版的Golang代码示例,用于展示如何使用Go语言实现YOLO目标检测器的核心思想。请注意,这个示例并不完整,它只展示了如何预处理图像和调用YOLO模型进行检测,而没有包含实际的模型加载和推理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image"
    "image/color"
 
    "gocv.io/x/gocv"
)
 
func main() {
    // 加载模型和权重
    // ...
 
    // 加载图像
    img := gocv.IMRead("path_to_image.jpg", gocv.IMReadColor)
    if img.Empty() {
        fmt.Println("图像加载失败")
        return
    }
 
    // 图像预处理
    // ...
 
    // 运行YOLO模型进行检测
    detections := yoloModel.Detect(processedImg)
 
    // 绘制检测结果
    for _, detection := range detections {
        rect := image.Rect(detection.Dx(), detection.Dy(), detection.Dx()+detection.Dw(), detection.Dy()+detection.Dh())
        gocv.Rectangle(&img, rect, color.RGBA{255, 0, 0, 0}, 2)
    }
 
    // 显示图像
    window := gocv.NewWindow("YOLO Object Detection")
    window.SetWindowOnTop(true)
    window.IMShow(img)
    window.WaitKey(0)
    window.Close()
}
 
// YOLOModel 是假设的YOLO模型接口
type YOLOModel interface {
    Detect(image.Image) []Detection
}
 
// Detection 是假设的检测结果数据结构
type Detection struct {
    Class string
    Confidence float64
    Dx, Dy, Dw, Dh int
}

这个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加载图像,进行预处理,调用YOLO模型进行检测,并在检测到对象后将框绘制在图像上。这里的YOLOModelDetection是假设的接口和数据结构,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YOLO模型的具体实现进行替换。

请注意,为了保持简洁,这里没有包含加载模型和权重的代码,也没有包含YOLO模型的具体实现细节。实际应用中,你需要使用适当的机器学习库(如gorgoniatensorflowdl4go等)来加载模型和进行推理。

2024-08-07

题目描述:

给你一个数组 nums 和一个值 val,你需要 原地 移除所有数值等于 val 的元素,并返回移除后数组的新长度。

不要使用额外的数组空间,你必须仅使用 O(1) 额外空间并 原地 修改输入数组。

元素的顺序可以改变。你不需要考虑数组中超出新长度后面的元素。

示例 1:

输入:nums = [3,2,2,3], val = 3

输出:2, nums = [2,2]

解释:函数应返回新的长度 2, 并且 nums 中的前两个元素均不是 3。

示例 2:

输入:nums = [0,1,2,2,3,0,4,2], val = 2

输出:5, nums = [0,1,4,0,3]

解释:函数应返回新的长度 5, 并且 nums 中的前五个元素为 0, 1, 4, 0, 3。

提示:

<= nums.length <= 100

<= nums[i] <= 50

<= val <= 100

Java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removeElement(int[] nums, int val) {
        int slowIndex = 0;
        for (int fastIndex = 0; fastIndex < nums.length; fastIndex++) {
            if (nums[fastIndex] != val) {
                nums[slowIndex] = nums[fastIndex];
                slowIndex++;
            }
        }
        return slowIndex;
    }
}

C 代码实现:




int removeElement(int* nums, int numsSize, int val) {
    int slowIndex = 0;
    for (int fastIndex = 0; fastIndex < numsSize; fastIndex++) {
        if (nums[fastIndex] != val) {
            nums[slowIndex] = nums[fastIndex];
            slowIndex++;
        }
    }
    return slowIndex;
}

Python3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def removeElement(self, nums: List[int], val: int) -> int:
        slowIndex = 0
        for fastIndex in range(len(nums)):
            if nums[fastIndex] != val:
                nums[slowIndex] = nums[fastIndex]
                slowIndex += 1
        return slowIndex

Go 代码实现:




func removeElement(nums []int, val int) int {
    slowIndex := 0
    for fastIndex := range nums {
        if nums[fastIndex] != val {
            nums[slowIndex] = nums[fastIndex]
            slowIndex++
        }
    }
    return slowIndex
}
2024-08-07

CSS定位算法主要是指通过CSS属性来控制元素在页面中的位置,常用的定位属性包括position, top, right, bottom, left, 以及 z-index

  1. position属性:

    • static:默认值,无定位。
    • relative:相对定位,相对于其正常位置进行定位。
    • absolute:绝对定位,相对于最近的非static定位父元素进行定位。
    • fixed:固定定位,相对于浏览器窗口进行定位。
    • sticky:粘性定位,根据用户的滚动位置在相对和固定定位之间切换。
  2. top, right, bottom, left属性:

    用来指定元素相对于其最近的定位父元素的偏移量。

  3. z-index属性:

    用来控制元素的堆叠顺序,值大的元素将会覆盖值小的元素。

实例代码:




/* 相对定位 */
.relative-box {
  position: relative;
  top: 10px;
  left: 20px;
}
 
/* 绝对定位 */
.absolute-box {
  position: absolute;
  top: 50px;
  right: 30px;
}
 
/* 固定定位 */
.fixed-box {
  position: fixed;
  bottom: 0;
  left: 0;
}
 
/* 粘性定位 */
.sticky-box {
  position: sticky;
  top: 0;
}

HTML结构:




<div class="relative-box">相对定位</div>
<div class="absolute-box">绝对定位</div>
<div class="fixed-box">固定定位</div>
<div class="sticky-box">粘性定位</div>
2024-08-07

协同过滤算法是推荐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算法,可以帮助用户发现他们可能喜欢的物品,这种方法的核心是计算用户间的相似性,然后根据这些相似性来推荐物品。

下面是一个简化版的Spring Boot新闻管理系统的核心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MyBatis和Spring Boot创建一个简单的新闻管理系统。




// NewsController.java
@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news")
public class NewsController {
 
    @Autowired
    private NewsService newsService;
 
    @GetMapping("/{id}")
    public ResponseEntity<News> getNewsById(@PathVariable("id") Long id) {
        return ResponseEntity.ok(newsService.getNewsById(id));
    }
 
    @PostMapping("/")
    public ResponseEntity<News> createNews(@RequestBody News news) {
        return ResponseEntity.ok(newsService.createNews(news));
    }
 
    // ... 其他CRUD操作
}
 
// NewsService.java
@Service
public class News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NewsMapper newsMapper;
 
    public News getNewsById(Long id) {
        return newsMapper.selectByPrimaryKey(id);
    }
 
    public News createNews(News news) {
        newsMapper.insertSelective(news);
        return news;
    }
 
    // ... 其他CRUD操作
}
 
// NewsMapper.java
@Mapper
public interface NewsMapper {
 
    @Select("SELECT * FROM news WHERE id = #{id}")
    News selectByPrimaryKey(Long id);
 
    @Insert("INSERT INTO news(title, content) VALUES(#{title}, #{content})")
    @Options(useGeneratedKeys=true, keyProperty="id")
    void insertSelective(News news);
 
    // ... 其他CRUD操作的SQL映射
}
 
// News.java (假设有title和content字段)
public class News {
    private Long id;
    private String title;
    private String content;
 
    // 省略getter和setter方法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创建了一个简单的新闻管理系统,包括了新闻的增删改查操作。使用了Spring Boot的自动配置功能,通过@RestController@Service注解,我们可以快速地创建RESTful API和服务层,并通过MyBatis完成数据库的交互。

这个例子展示了如何将Spring Boot和MyBatis结合起来,快速开发一个简单的Web应用。在实际的应用中,你可能需要添加更多的功能,比如用户管理、评论管理、以及更复杂的推荐系统实现。

2024-08-06

CSS样式的优先级基于几个主要因素:

  1. 直接样式:直接在元素上的样式(内联样式)。
  2. ID选择器:每个ID只能使用一次,高优先级。
  3. 类、属性和伪类选择器:按照选择器的数量和质量。
  4. 元素和伪元素选择器:按数量。
  5. 通配选择器(*):最低优先级。

优先级规则:内联样式 > ID选择器 > 类/属性/伪类选择器 > 元素/伪元素选择器 > 通配选择器

提升优先级的方法:

  1. 提升特指度:使用更具体的选择器。
  2. !important:在声明的末尾添加,会覆盖所有其他同权重的规则,但不推荐使用,因为它破坏了样式表的管理性。

样式层叠:当多个样式规则应用于同一元素且优先级相同时,会发生样式层叠。

  1. 文字和背景的层叠遵循"正常流"和"文字流"的规则。
  2. 对于其他属性,如果存在冲突,则遵循"后来者优先"的原则。

使用数值计算优先级:

  • 将所有应用到元素的选择器的权重值相加。
  • 按照选择器的复杂度进行计算:ID > 类 > 标签
  • 如果权重值相同,则遵循层叠规则。

示例代码:




/* 直接样式 */
#myId { color: red; } /* 权重:100 */
 
/* 类和属性选择器 */
div[data-custom="value"] .myClass { color: blue; } /* 权重:10 + 1 = 11 */
 
/* 元素和伪元素选择器 */
p:before { color: green; } /* 权重:1 */
 
/* 通配选择器 */
* { color: black; } /* 权重:0 */

在这个例子中,即使div[data-custom="value"] .myClass的选择器更具体,也无法超过#myId的ID选择器。然而,如果#myId被移除或者没有应用到该元素上,div[data-custom="value"] .myClass将会因为更多的类和属性选择器而获得应用。

如果需要提升优先级,可以使用更多的ID选择器或者将类和属性选择器组合使用,例如:




#myId .myClass[data-custom="value"] { color: purple; } /* 权重:100 + 1 = 101 */

这样就提升了优先级,即使其他规则中包含了元素或伪元素选择器。

2024-08-04

Quorum NWR算法是一种在分布式系统中实现自定义一致性的方法。在分布式系统中,一致性是一个核心问题,而Quorum NWR算法提供了一种灵活的解决方案。该算法允许用户根据业务需求自定义一致性级别,通过调整写入(W)和读取(R)的副本数量,以及总副本数(N),来满足不同的一致性需求。

当W+R>N时,Quorum NWR算法可以实现强一致性,即写操作完成后,任何后续访问都能读到更新后的值。这种灵活性使得Quorum NWR算法在分布式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需要实时数据分析和业务场景多变的环境中。

为了掌握和应用Quorum NWR算法,需要了解其核心要素N、W、R的含义和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组合这三个要素来实现自定义一致性级别。同时,还需要在实际场景中运用该算法,例如,在AP型分布式系统(如Dynamo、Cassandra、InfluxDB企业版等)中实现数据的强一致性。

总的来说,Quorum NWR算法为分布式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且实用的一致性解决方案,有助于满足不同业务场景下的一致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