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2

在Spring Cloud Config中,bootstrap.ymlbootstrap-dev.yml是配置文件,通常用于加载Spring Cloud Config Server上的配置属性。

bootstrap.yml是Spring Cloud特有的配置文件,它在application.yml之前加载,主要用于引导应用程序上下文,完成对Spring Cloud特性的加载和配置。

bootstrap-dev.yml是一个自定义的开发环境配置文件,通常在开发阶段使用,包含了特定于开发环境的配置,比如数据库连接信息、服务注册中心地址等。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bootstrap.yml:




spring:
  cloud:
    config:
      uri: http://config-server-uri
      profile: default
      label: master
      name: application-name

bootstrap-dev.yml:




spring:
  datasource:
    url: jdbc:mysql://localhost:3306/dev_db
    username: dev_user
    password: dev_pass

在这个例子中,bootstrap.yml定义了Spring Cloud Config的基本信息,包括Config Server的URI、要加载的配置文件名、分支和环境。bootstrap-dev.yml定义了开发环境下数据库的连接信息。

在实际部署时,你可以通过设置环境变量或者命令行参数来指定使用哪个配置文件,例如:




spring.profiles.active=dev

这样,bootstrap-dev.yml中的配置就会被加载,用于开发环境的配置。

2024-09-02



import io.redisearch.client.AddDocumentOptions;
import io.redisearch.client.Client;
import io.redisearch.Document;
import io.redisearch.Query;
import io.redisearch.Schema;
import io.redisearch.SearchResult;
 
// 连接到RediSearch实例
Client client = new Client("localhost", 6379, "myIndex");
 
// 定义索引结构
Schema schema = new Schema().addTextField("name").addNumericField("age");
 
// 创建索引
client.createIndex(schema);
 
// 添加文档
Document doc1 = new Document("doc1").set("name", "John Doe").set("age", 32);
Document doc2 = new Document("doc2").set("name", "Jane Doe").set("age", 28);
client.addDocuments(Arrays.asList(doc1, doc2));
 
// 使用Client.ft.SEARCH命令进行查询
Query query = new Query("John").addFilter("age", 32);
SearchResult result = client.search(query);
 
// 输出搜索结果
for (Document d : result) {
    System.out.println(d.getId());
}
 
// 删除索引
client.dropIndex();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在Java中使用RediSearch客户端库来创建一个简单的文本搜索索引,添加文档,执行查询,并删除索引。这是一个基本的示例,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更复杂的逻辑来处理错误和异常。

2024-09-02

在Zabbix中监控Kingbase V8数据库,需要使用Zabbix提供的自定义监控脚本。以下是一个简化的Python脚本示例,用于检查Kingbase V8数据库的连接状态:




#!/usr/bin/env python
import sys
import psycopg2
 
# 数据库配置
DB_HOST = 'your_kingbase_host'
DB_PORT = '54321'  # Kingbase V8默认端口
DB_USER = 'your_username'
DB_PASSWORD = 'your_password'
DB_NAME = 'your_database_name'
 
# 尝试连接数据库
try:
    conn = psycopg2.connect(
        dbname=DB_NAME,
        user=DB_USER,
        password=DB_PASSWORD,
        host=DB_HOST,
        port=DB_PORT
    )
    # 创建cursor对象进行交互
    cursor = conn.cursor()
    cursor.execute('SELECT version()')
    db_version = cursor.fetchone()
    print("Kingbase Server version:", db_version)
    cursor.close()
    conn.close()
    sys.exit(0)  # 连接成功,退出脚本,返回状态码0
except psycopg2.Error as e:
    print('Unable to connect to the database:', e)
    sys.exit(1)  # 连接失败,退出脚本,返回状态码1

将此脚本保存为check_kingbase.py,并在Zabbix agent配置文件中进行相应设置:




UserParameter=kingbase.status,python /path/to/check_kingbase.py

在Zabbix中创建相应的监控项和触发器,监控项调用kingbase.status用户参数,触发器根据返回的状态码响应。

确保Zabbix agent能够执行Python脚本,并且已安装psycopg2库,用于连接Kingbase数据库。

注意:

  1. 请将示例中的数据库配置(如主机名、端口、用户、密码和数据库名)替换为实际的数据库信息。
  2. 脚本中的端口号54321是假设Kingbase V8使用的端口,实际使用的端口号需要参照Kingbase V8的文档或数据库实际配置。
  3. 确保Zabbix服务器能够访问该脚本,并且脚本有执行权限。
2024-09-02

SpringBoot支持的缓存技术主要有Spring Cache、JetCache和Letting Cache。

  1. Spring Cache:

    Spring Cache是Spring提供的一个缓存抽象层,它支持各种各样的缓存实现,如Redis、EhCache、Guava Cache等。Spring Cache的使用主要是通过注解和配置来实现的。

例如,使用Spring Cache的注解@Cacheable来缓存方法的返回结果:




@Cacheable("myCache")
public User findUserById(Integer id) {
    return userRepository.findById(id).get();
}
  1. Letting Cache:

    Letting Cache是一个基于Java的缓存框架,它提供了简单的API和丰富的缓存更新策略。

例如,使用Letting Cache来缓存方法的返回结果:




@Cacheable
public User findUserById(Integer id) {
    return userRepository.findById(id).get();
}
  1. Alibaba JetCache:

    Alibaba JetCache是一个基于Java的缓存框架,它提供了统一的缓存访问接口,并且可以自动化处理缓存数据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并且支持多种缓存实现,如Redis、Tair等。

例如,使用Alibaba JetCache来缓存方法的返回结果:




@Cacheable(cache = "userCache", key = "#id")
public User findUserById(Integer id) {
    return userRepository.findById(id).get();
}

以上三种缓存技术各有优势,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缓存技术。

2024-09-02

MyBatis 是一个优秀的持久层框架,它支持自定义 SQL、存储过程以及高级映射。MyBatis 消除了几乎所有的 JDBC 代码和参数的手工设置以及结果集的检索。

MyBatis 的主要组成部分:

  1. SqlSessionFactory:作为数据访问的入口,它是单个数据库映射关系经过编译后的内存映像。
  2. SqlSession:是一个执行 SQL 命令和访问映射器的接口。
  3. Mapper:是 MyBatis 的映射器,它由一个 Java 接口和一个 XML 文件(或注解)组成。

MyBatis 的主要优点:

  • 简单的 XML 配置文件。
  • 提供映射标签,支持对象与数据库的 or/ 关系映射。
  • 提供了 XML 标签,支持编写动态 SQL。
  • 提供了接口和类,支持编写插件。

MyBatis 的基本使用步骤:

  1. 配置 mybatis-config.xml 文件,定义数据库信息和映射文件。
  2. 创建映射文件 UserMapper.xml,定义 SQL 语句和映射规则。
  3. 创建接口 UserMapper.java,定义操作数据库的方法。
  4. 通过 SqlSessionFactory 和 SqlSession 执行映射文件中的 SQL 语句。

示例代码:




<!-- mybatis-config.xml -->
<configuration>
    <environments default="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d="development">
            <transactionManager type="JDBC"/>
            <dataSource type="POOLED">
                <property name="driver" value="com.mysql.cj.jdbc.Driver"/>
                <property name="url" value="jdbc:mysql://localhost:3306/mybatis"/>
                <property name="username" value="root"/>
                <property name="password" value="password"/>
            </dataSource>
        </environment>
    </environments>
    <mappers>
        <mapper resource="UserMapper.xml"/>
    </mappers>
</configuration>



<!-- UserMapper.xml -->
<mapper namespace="com.example.mapper.UserMapper">
    <select id="selectUser" resultType="com.example.model.User">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id = #{id}
    </select>
</mapper>



// UserMapper.java
public interface UserMapper {
    User selectUser(int id);
}



// 使用 MyBatis
SqlSessionFactory sqlSessionFactory = new SqlSessionFactoryBuilder().build(inputStream);
try (SqlSession session = sqlSessionFactory.openSession()) {
    UserMapper mapper = session.getMapper(UserMapper.class);
    User user = mapper.selectUser(1);
}

以上代码展示了如何配置 MyBatis,创建映射文件和接口,以及如何使用 SqlSession 来执行映射语句。

2024-09-02

为了使用llama-index连接到Neo4j知识图谱并实现大型模型构建查询知识图谱的功能,你需要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 安装llama-index库。
  2. 配置Neo4j知识图谱数据库。
  3. 使用llama-index库中的API连接到Neo4j,并执行查询。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Python代码示例,展示如何使用llama-index连接Neo4j并执行查询:




from llama_index import LlamaIndex
 
# 配置Neo4j连接参数
neo4j_uri = "bolt://localhost:7687"
neo4j_user = "neo4j"
neo4j_password = "password"
 
# 初始化LlamaIndex
llama = LlamaIndex(
    neo4j_uri=neo4j_uri,
    neo4j_user=neo4j_user,
    neo4j_password=neo4j_password,
)
 
# 执行查询
query = "MATCH (a:Person)-[:KNOWS]->(b:Person) RETURN a.name, b.name"
results = llama.query(query)
 
# 输出查询结果
for record in results:
    print(f"{record[0]} knows {record[1]}")

请确保替换neo4j_uri, neo4j_user, 和 neo4j_password 为你的Neo4j实例的实际连接信息。此外,确保Neo4j服务正在运行,并且llama-index库与你的环境兼容。

注意:具体的API和配置可能会随着llama-index库的更新而变化,请参考最新的官方文档。

2024-09-02

在Oracle数据库中,可以使用DBMS\_SCHEDULER包来创建和管理定时任务,也可以使用DBMS\_JOB包来管理旧版的定时任务。

以下是使用DBMS\_SCHEDULER创建一个简单的定时任务的例子:




BEGIN
  -- 创建一个定时任务
  DBMS_SCHEDULER.create_job (
    job_name        => 'my_sample_job',  -- 任务名称
    job_type        => 'PLSQL_BLOCK',    -- 任务类型,这里是PL/SQL块
    job_action      => 'BEGIN NULL; END;', -- 要执行的PL/SQL块
    start_date      => SYSTIMESTAMP,     -- 任务开始时间
    repeat_interval => 'FREQ=DAILY; BYHOUR=2', -- 任务重复间隔,这里设置为每天2点执行
    enabled         => TRUE,             -- 启用任务
    comments        => 'Daily job at 2 AM'); -- 任务描述
END;
/

如果你想要删除这个任务,可以使用以下代码:




BEGIN
  -- 删除定时任务
  DBMS_SCHEDULER.drop_job(job_name => 'my_sample_job');
END;
/

请确保在执行DBMS\_SCHEDULER操作之前,你的用户账号有足够的权限来创建和管理定时任务。

2024-09-02

Redis是一个开源的使用C语言编写、支持网络、可基于内存亦可持久化的日志型、Key-Value数据库,并提供多种语言的API。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Redis命令和操作:

  1. 启动Redis服务器



$ redis-server
  1. 连接到Redis服务器



$ redis-cli
  1. 设置键值对



127.0.0.1:6379> SET key value
  1. 获取键对应的值



127.0.0.1:6379> GET key
  1. 删除键



127.0.0.1:6379> DEL key
  1. 查看所有的键



127.0.0.1:6379> KEYS *
  1. 使用Python连接Redis



import redis
 
r = redis.Redis(host='localhost', port=6379, db=0)
r.set('key', 'value')
print(r.get('key'))
  1. 使用Python的Redis库来设置键的过期时间



import redis
 
r = redis.Redis(host='localhost', port=6379, db=0)
r.setex("key", 10, "value")  # 设置键的过期时间为10秒
  1. 使用Python的Redis库来添加键值对到list中



import redis
 
r = redis.Redis(host='localhost', port=6379, db=0)
r.lpush('key', 'value1')
r.lpush('key', 'value2')
  1. 使用Python的Redis库来获取list中的值



import redis
 
r = redis.Redis(host='localhost', port=6379, db=0)
print(r.lrange('key', 0, -1))  # 获取所有的列表项

以上就是Redis的一些基本操作,更多复杂的操作可以参考Redis官方文档或者相关教程。

2024-09-02

MongoDB的日志详情可以通过MongoDB的日志文件查看,日志文件通常位于MongoDB的安装目录下的log文件夹中,文件名通常为mongod.log

如果你需要通过代码来获取MongoDB的日志详情,你可以使用MongoDB的官方驱动程序来连接到数据库并读取日志文件。以下是使用MongoDB Node.js驱动程序获取日志详情的示例代码:




const MongoClient = require('mongodb').MongoClient;
 
// MongoDB连接字符串
const uri = 'mongodb://localhost:27017';
 
// 创建一个MongoClient实例
const client = new MongoClient(uri);
 
async function getLogDetails() {
  try {
    // 连接到MongoDB服务器
    await client.connect();
 
    // 选择admin数据库
    const db = client.db('admin');
 
    // 获取日志文件的内容
    const logs = await db.collection('system.profile').find().toArray();
 
    console.log('MongoDB 日志详情:');
    console.log(logs);
  } catch (error) {
    console.error('获取日志详情时发生错误:', error);
  } finally {
    // 关闭MongoClient实例
    await client.close();
  }
}
 
getLogDetails();

注意:上述代码假设你正在尝试获取系统性能分析的结果,这通常存储在名为system.profile的集合中。这段代码只适用于已经启用了性能分析的MongoDB服务器。

如果你只是想查看日志文件,你可以直接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文件查看工具或编程语言的文件读取API。例如,在Node.js中,你可以使用fs模块来读取文件内容:




const fs = require('fs');
 
// 日志文件路径
const logPath = '/path/to/mongod.log';
 
fs.readFile(logPath, 'utf8', (err, data) => {
  if (err) {
    console.error('读取日志文件时发生错误:', err);
    return;
  }
  console.log('MongoDB 日志详情:');
  console.log(data);
});

确保将/path/to/mongod.log替换为你的MongoDB日志文件的实际路径。

2024-09-02

在uniapp中,你可以使用plus.io API来操作SQLite数据库,以及使用uni.downloadFile方法下载网络文件到Android设备本地。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




// 引入数据库操作库,如果使用的是uView UI,则可以直接使用uView提供的库
import db from '@/common/db.js';
 
export default {
  methods: {
    async downloadFileFromNetwork(fileUrl, fileName) {
      // 下载文件
      const downloadTask = uni.downloadFile({
        url: fileUrl, // 网络文件地址
        success: (downloadResult) => {
          if (downloadResult.statusCode === 200) {
            // 下载成功,保存文件路径到数据库
            const localPath = downloadResult.tempFilePath;
            db.executeSql(
              `INSERT INTO file_table (file_name, file_path) VALUES (?, ?)`,
              [fileName, localPath],
              () => {
                console.log('文件保存成功');
              },
              (error) => {
                console.error('保存文件信息到数据库失败:', error);
              }
            );
          } else {
            console.error('文件下载失败:', downloadResult.errMsg);
          }
        },
        fail: (error) => {
          console.error('下载文件失败:', error);
        }
      });
      
      downloadTask.onProgressUpdate((res) => {
        console.log('下载进度' + res.progress);
      });
    }
  }
}

在这个示例中,db.executeSql是假设你已经封装好的数据库操作方法。你需要根据自己的数据库操作库进行相应的调整。

请注意,在Android平台上,文件的存储位置可能受到不同版本的权限和空间限制的影响。确保你的应用有正确的存储权限,并且考虑到Android 6.0及以上版本的运行时权限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