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8

Spring 是一个开源的设计层面框架,它解决的是业务和代码的分离问题,让开发者能够更加专注于业务和代码的逻辑。Spring 的核心是控制反转(IoC)和面向切面编程(AOP)。

Spring框架的主要特点:

  1. 依赖注入(DI)
  2. 面向切面编程(AOP)
  3. 容器
  4. MVC 框架
  5. 事务管理
  6. 数据库事务
  7. 异常处理
  8. 集成Junit
  9. 方便程序的测试

Spring框架的模块:

  1. Core Container - 核心容器
  2. Data Access/Integration - 数据访问/集成
  3. Web - 网页层
  4. AOP - 面向切面编程
  5. Instrumentation - 工具
  6. Messaging - 消息
  7. Test - 测试

Spring框架的入门使用:

  1. 添加Spring框架的依赖到项目中,例如使用Maven,在pom.xml文件中添加: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ontext</artifactId>
        <version>5.3.13</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1. 创建一个接口和实现类:



public interface HelloService {
    void sayHello(String name);
}
 
@Service
public class HelloServiceImpl implements Hello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sayHello(String name) {
        System.out.println("Hello, " + name + "!");
    }
}
  1. 创建Spring配置文件(applicationContext.xml)或使用注解配置: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mlns:context="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spring-context.xsd">
 
    <context:annotation-config/>
    <context:component-scan base-package="com.example"/>
 
</beans>
  1. 使用Spring框架获取Bean实例并调用方法:



public class MainApp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 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xml");
        HelloService helloService = context.getBean(HelloService.class);
        helloService.sayHello("World");
    }
}

以上是Spring框架的基本认识和入门使用,实际应用中Spring的功能远不止这些,还包括事务管理、MVC框架、远程调用等复杂特性。

2024-08-28

跳表(skiplist)是一种可以替代平衡树的数据结构,它允许快速的插入、删除、查找,且可以确保操作在对数平均时间复杂度内完成。

Redis的zset实现就是使用了跳表来实现的,它的优点是可以有效地维护顺序,并且在插入和删除操作上比平衡树有更好的性能。

在Redis中,zset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double类型的分数(score)和一个字符串类型的成员(member)组成的。zset的成员不能重复,但分数可以。成员是按照分数从小到大排序的。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C语言模拟实现一个基本的跳表结构: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SKIPLIST_MAXLEVEL 32
 
typedef struct skiplistNode {
    int key;
    struct skiplistNode *forward[];
} skiplistNode;
 
typedef struct skiplist {
    skiplistNode *header;
    int level;
} skiplist;
 
void skiplistInit(skiplist *zsl) {
    int i;
    zsl->level = 1;
    zsl->header = malloc(sizeof(skiplistNode));
    zsl->header->key = -1;
    for (i = 0; i < SKIPLIST_MAXLEVEL; i++) {
        zsl->header->forward[i] = NULL;
    }
}
 
skiplistNode *skiplistFind(skiplist *zsl, int key) {
    skiplistNode *x = zsl->header;
    while(x) {
        if (key < x->key) {
            x = x->forward[0];
        } else if (key > x->key) {
            int i = zsl->level - 1;
            while (i >= 0 && x->forward[i] && x->forward[i]->key <= key) {
                x = x->forward[i];
                i--;
            }
        } else {
            return x;
        }
    }
    return NULL;
}
 
int skiplistInsert(skiplist *zsl, int key) {
    skiplistNode *update[SKIPLIST_MAXLEVEL], *x;
    int i;
    // 初始化更新列表
    for (i = 0; i < SKIPLIST_MAXLEVEL; i++) {
        update[i] = zsl->header;
    }
    x = zsl->header;
    // 查找插入位置
    for (i = zsl->level; i >= 0; i--) {
        while (x->forward[i] && x->forward[i]->key < key) {
            x = x->forward[i];
        }
        update[i] = x; // 更新更新列表
    }
    // 如果已存在相同的key,则不进行插入
    if (x->forward[0] && x->forward[0]->key == key) {
        return 0;
    }
    // 随机生成一个新的层数
    int level = rand() % SKIPLIST_MAXLEVEL;
    if (level > zsl->level) {
        for (i = zsl->level + 1; i <= level; i++) {
            update[i] = zsl->header;
        }
        zsl->level = level;
    }
    // 创建新节点
    x = malloc(sizeof(skiplistNode));
    x->key = key;
    x->forward = malloc(sizeof(skiplistNode*) * (level + 1));
    for (i = 0; i <= level; i++) {
        x->forward[i] = update[i]->forward[i];
        update[i]->forward[i] = x;
    }
   
2024-08-28

报错问题描述不够详细,但是基于你提供的信息,可以给出一个大概的解决方案流程:

  1. 检查Nacos服务是否正常运行:确保Nacos服务器已经启动并且可以正常访问。
  2. 检查网络连接:确保Tomcat服务器和Nacos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连接是通畅的,没有防火墙或者网络策略导致的阻断。
  3. 检查配置文件

    • 确认application.propertiesbootstrap.properties中Nacos的配置是否正确,包括服务名、IP地址、端口号等。
    • 如果使用了多环境配置,确保当前环境的配置文件正确指向Nacos服务器。
  4. 检查Nacos的DNS解析:如果Nacos使用DNS服务进行服务发现,确保DNS服务器能正确解析Nacos服务器的地址。
  5. 查看日志:查看Tomcat和应用的日志文件,看是否有更详细的错误信息,可以帮助定位问题。
  6. 检查依赖版本兼容性:确保Spring Boot应用中的Nacos客户端依赖版本与Nacos服务器版本兼容。
  7. 检查Tomcat配置:确保Tomcat配置了正确的JVM参数,例如正确的堆内存大小。
  8. 检查Spring Cloud版本:如果你使用的是Spring Cloud进行服务注册,确保Spring Cloud的版本与Spring Boot版本相兼容,并且与Nacos客户端版本一致。

如果以上步骤都无法解决问题,可以考虑以下额外步骤:

  • 简化配置:尝试移除任何可能干扰的配置,比如安全组配置、网络策略等,然后逐步重新添加以确定问题所在。
  • 示例配置文件:参考官方文档,确保你的配置文件格式和参数设置正确。
  • 升级Nacos客户端:如果你使用的Nacos客户端版本较旧,尝试升级到最新版本。
  • 联系Nacos社区支持:如果问题依然存在,可以考虑在Nacos的GitHub仓库中提问或查看社区中是否有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

请提供更详细的错误信息或日志,以便提供更具体的解决方案。

2024-08-28

Spring Boot配置文件的加载优先级通常遵循以下顺序:

  1. application.propertiesapplication.yml 文件在Spring Boot应用的/src/main/resources目录下。
  2. 命令行参数指定的参数配置文件。
  3. 外部配置文件(在操作系统特定的配置目录中,如/etc)。
  4. random.*属性配置的随机属性。
  5. 应用程序的jar文件之外的application-{profile}.propertiesapplication-{profile}.yml(如果spring.profiles.active被设置)。
  6. 应用程序的jar文件内的application-{profile}.propertiesapplication-{profile}.yml(如果spring.profiles.active被设置)。
  7. 应用程序的jar文件外的application.propertiesapplication.yml
  8. 应用程序的jar文件内的application.propertiesapplication.yml
  9. @Configuration注解类中的@PropertySource注解。
  10. 默认属性,通常在SpringApplication类中指定或通过SpringBoot应用程序类的@PropertySource指定。

优先级从高到低,也就是说,按照上述顺序,高优先级的配置会覆盖低优先级的配置。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配置在多个位置进行了修改,那么最终生效的配置将是这些配置的合并结果。

2024-08-28

在Windows 11上部署llama.cpp并运行Qwen2-0.5B-Instruct-GGUF,您需要执行以下步骤:

  1. 确保您的系统满足llama.cpp的运行要求,如安装了适当版本的C++编译器和Python。
  2. 从llama.cpp的GitHub仓库克隆代码或直接下载ZIP包。
  3. 安装必要的Python库,通常在部署文件requirements.txt中列出。
  4. 根据Qwen2-0.5B-Instruct-GGUF的指示修改配置文件,如果需要的话。
  5. 编译并运行llama.cpp。

以下是可能的示例步骤:




# 1. 克隆llama.cpp仓库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EnergyLynx/llama.cpp.git
cd llama.cpp
 
# 2. 创建Python虚拟环境(可选)
python -m venv venv
venv\Scripts\activate.bat
 
# 3. 安装依赖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 4. 修改配置文件(如果有特定指令)
# ...
 
# 5. 编译项目
# 根据具体项目编译指令,通常在README.md中有说明
 
# 6. 运行Qwen2-0.5B-Instruct-GGUF
# 根据指令设置环境变量或参数,并运行
# ...

请注意,具体步骤可能会根据llama.cpp项目和Qwen2-0.5B-Instruct-GGUF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建议查看llama.cpp的官方文档和Qwen2的指导信息以获取详细指导。

2024-08-28

MongoDB集合结构分析工具Variety是一个用于分析MongoDB集合结构的Python脚本。它可以帮助你理解集合中文档的结构,识别潜在的问题,并且可以生成一个HTML格式的报告。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Python代码示例,展示如何使用Variety来分析一个MongoDB集合的结构:




from variety.variety import Variety
 
# 连接到MongoDB
client = pymongo.MongoClient('mongodb://localhost:27017/')
db = client['your_database']
collection = db['your_collection']
 
# 创建Variety实例并分析集合
v = Variety(collection)
v.run()
 
# 生成报告并保存为HTML
v.report('variety_report.html')

在这个例子中,你需要先安装pymongo库来连接MongoDB,并安装Variety。你可以通过pip安装这些库:




pip install pymongo variety

请注意,你需要替换your_databaseyour_collection为你自己的数据库和集合名称。运行这段代码后,你会得到一个名为variety_report.html的报告文件,可以在任何现代的网页浏览器中打开查看详细的结构分析。

2024-08-28

安装MySQL 5.7.17数据库并破解数据库管理员root密码的步骤如下:

  1. 下载MySQL 5.7.17安装包。
  2. 安装MySQL,设置root密码。
  3. 如果需要破解root密码,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以管理员身份打开命令提示符或者MySQL客户端,然后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 停止MySQL服务:
   - 在Windows上,可以使用 `net stop mysql` 命令。
   - 在Linux上,可以使用 `service mysql stop` 命令。
 
2. 启动MySQL服务在无密码模式下:
   - 在Windows上,可以在MySQL安装目录的 `bin` 文件夹下使用 `mysqld.exe --skip-grant-tables` 命令。
   - 在Linux上,可以在MySQL的安装目录的 `bin` 文件夹下使用 `mysqld_safe --skip-grant-tables &` 命令。
 
3. 连接到MySQL服务:
   - 在Windows上,可以直接运行 `mysql` 命令。
   - 在Linux上,可以运行 `mysql -u root` 命令。
 
4. 选择MySQL数据库:
   ```sql
   USE mysql;
  1. 重置root密码:

    
    
    
    UPDATE user SET authentication_string=PASSWORD('新密码') WHERE User='root';
    FLUSH PRIVILEGES;
  2. 退出MySQL:

    
    
    
    EXIT;
  3. 停止无密码模式的MySQL服务,并以正常模式启动。
  4. 使用新密码登录MySQL验证是否成功。



 
请注意,破解root密码可能违反数据库的安全政策,因此在没有适当权限的情况下不应尝试此操作。此外,MySQL版本不同,具体步骤可能有所不同。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尽可能避免使用需要破解密码的情况,而是应该通过正常的授权流程来重置密码。 
2024-08-28



import com.netflix.hystrix.contrib.javanica.annotation.HystrixCommand;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Ge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client.RestTemplate;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MovieController {
 
    private final RestTemplate restTemplate;
 
    public MovieController(RestTemplate restTemplate) {
        this.restTemplate = restTemplate;
    }
 
    @GetMapping("/movie/{id}")
    @HystrixCommand(fallbackMethod = "findByIdFallback")
    public String findById(@PathVariable String id) {
        return this.restTemplate.getForObject("http://movie-service/movie/" + id, String.class);
    }
 
    public String findByIdFallback(String id) {
        return "Movie with ID " + id + " not found. Fallback response.";
    }
}

这个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在Spring Cloud应用中使用Hystrix来提供容错保护。@HystrixCommand注解被用来指定当调用findById方法失败时,应该调用findByIdFallback方法返回备用响应。这样的设计模式确保了当依赖的服务不可用时,不会导致客户端服务的完全失败,而是可以给出一个合理的默认响应。

2024-08-28

为了确保Redis中的数据都是热点数据,可以使用以下策略:

  1. 使用LRU(Least Recently Used)或者LFU(Least Frequently Used)淘汰机制,通过配置maxmemory-policy来保证只有最常用的数据会保留在内存中。
  2. 使用Redis的内存淘汰机制,如volatile-lruallkeys-lruvolatile-lfuallkeys-lfu等,这样可以根据访问频率和时间来淘汰数据。
  3. 使用Redis的"提升"热点数据的策略,例如通过EXPIRE命令为键设置过期时间,这样即使热点数据不会被淘汰,也会在一定时间后被自动刷新。
  4. 使用Redis的KEYS命令定期扫描所有的键,并使用OBJECT IDLETIME命令来查看一个键多长时间没有被访问,然后手动根据这个IDLETIME来决定是否要做淘汰或者其他操作。
  5. 使用Redis的"内存Pre-分配"策略,通过maxmemory-policyvolatile-ttl策略,根据键的TTL来进行内存的预分配。
  6. 使用Redis的"数据持久化"策略,定期将热点数据持久化到磁盘上,在需要时再从磁盘加载到内存中。
  7. 使用Redis的"分片"策略,通过在客户端实现一致性哈希,保证热点数据会分布在少数的Redis节点上,从而减少热点数据的负载。

示例配置:




# 设置最大内存,超过这个值就会根据策略淘汰数据
maxmemory 2gb
 
# 设置淘汰策略为LRU
maxmemory-policy allkeys-lru

这样配置后,Redis会根据LRU算法自动淘汰不常访问的数据,保留热点数据。

2024-08-28



import com.alibaba.csp.sentinel.annotation.SentinelResource;
import com.alibaba.csp.sentinel.slots.block.BlockExcep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Ge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TestController {
 
    @GetMapping("/testA")
    @SentinelResource(value = "testA", blockHandler = "handleExceptionA")
    public String testA() {
        return "Hello, Sentinel A";
    }
 
    public String handleExceptionA(BlockException ex) {
        return "Error: " + ex.getClass().getSimpleName();
    }
 
    @GetMapping("/testB")
    @SentinelResource(value = "testB", blockHandler = "handleExceptionB")
    public String testB() {
        return "Hello, Sentinel B";
    }
 
    public String handleExceptionB(BlockException ex) {
        return "Error: " + ex.getClass().getSimpleName();
    }
}

这个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在Spring Cloud Alibaba项目中使用Sentinel进行资源的保护以及定义异常处理方法。通过@SentinelResource注解指定资源名和异常处理方法,当资源访问受限时,会调用对应的异常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