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7



from redis_sampler import RedisSampler
 
# 创建RedisSampler实例,连接到本地Redis服务
redis_sampler = RedisSampler(host='localhost', port=6379, db=0)
 
# 获取所有键的数量
key_count = redis_sampler.get_key_count()
print(f"Number of keys: {key_count}")
 
# 获取所有键的样本
key_sample = redis_sampler.get_key_sample()
print("Sample of keys:")
for key in key_sample:
    print(key)
 
# 获取特定模式的键的数量
pattern_key_count = redis_sampler.get_key_count(pattern='user:*')
print(f"Number of keys matching pattern 'user:*': {pattern_key_count}")
 
# 获取内存使用情况的统计信息
memory_stats = redis_sampler.get_memory_stats()
print("Memory stats:")
for key, value in memory_stats.items():
    print(f"{key}: {value}")
 
# 获取数据库大小的统计信息
db_size = redis_sampler.get_db_size()
print(f"Database size: {db_size}")
 
# 获取客户端连接信息的统计信息
clients_info = redis_sampler.get_clients_info()
print("Clients info:")
for key, value in clients_info.items():
    print(f"{key}: {value}")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RedisSampler类来获取Redis服务器的关键指标,包括键的数量、键的样本、匹配特定模式的键的数量、内存统计信息、数据库大小以及客户端连接信息。这是一个简单的实用指南,可以帮助开发者快速了解如何使用Redis-Sampler这个开源项目。

2024-08-27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Spring Boot后端和Vue 3前端实现登录和注销的示例。

后端(Spring Boot):

  1. 引入依赖(pom.xml):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web</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data-redis</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io.jsonwebtoken</groupId>
    <artifactId>jjwt</artifactId>
    <version>0.9.1</version>
</dependency>
  1. 配置Redis和JWT(application.properties):



spring.redis.host=localhost
spring.redis.port=6379
 
jwt.secret=your_secret_key
jwt.expiration=3600000
  1. 创建JWT工具类:



@Component
public class JwtTokenProvider {
    @Value("${jwt.secret}")
    private String secret;
 
    @Value("${jwt.expiration}")
    private long expiration;
 
    public String generateToken(Authentication authentication) {
        ...
    }
 
    public boolean validateToken(String token) {
        ...
    }
}
  1. 创建拦截器:



@Component
public class JwtInterceptor implements HandlerInterceptor {
    @Autowired
    private JwtTokenProvider tokenProvider;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preHandl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
        ...
    }
}
  1. 配置拦截器: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WebConfig implements WebMvcConfigurer {
    @Autowired
    private JwtInterceptor jwtInterceptor;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Interceptors(InterceptorRegistry registry) {
        registry.addInterceptor(jwtInterceptor).excludePathPatterns("/login");
    }
}

前端(Vue 3):

  1. 安装axios和vuex:



npm install axios vuex
  1. 创建Vuex store:



// store.js
import { createStore } from 'vuex'
 
export default createStore({
  state: {
    token: null
  },
  mutations: {
    setToken(state, token) {
      state.token = token
    }
  },
  actions: {
    login({ commit }, userData) {
      ...
    },
    logout({ commit }) {
      ...
    }
  }
})
  1. 创建axios实例并配置拦截器:



// http-common.js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const http = axios.create({
  baseURL: 'http://localhost:8080/api',
  timeout: 10000,
  headers: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2024-08-27

在Spring Boot中,使用RedisTemplateStringRedisTemplatekeys方法来获取所有的key,如果数据集很大,这将是一个耗时的操作,因为它会扫描整个key空间。

如果你想要更高效地获取所有的key,你可以使用scan方法,这是一个基于游标的迭代器,可以分批次逐步遍历key空间。

scan方法返回一个Cursor对象,你可以遍历这个对象来获取所有的key。

以下是使用scan方法的示例代码:




@Autowired
private StringRedisTemplate redisTemplate;
 
public void printAllKeys() {
    Cursor<byte[]> cursor = redisTemplate.getConnectionFactory()
                                .getConnection()
                                .scan(ScanOptions.scanOptions().count(1000).match("*").build());
    try {
        while (cursor.hasNext()) {
            byte[] key = cursor.next();
            System.out.println(new String(key));
        }
    } finally {
        cursor.close(); // 记得关闭游标
    }
}

在这个例子中,ScanOptions.scanOptions().count(1000).match("*").build()定义了scan的参数,count(1000)表示每次扫描的数量上限是1000个,match("*")表示匹配所有的key。

底层做了什么:scan命令会从指定的游标位置开始遍历key空间,每次返回一定数量的key,并更新游标位置,直至遍历完成。这样可以避免一次性加载所有的key,从而减少了内存和CPU的使用。

2024-08-27

在Mac上快速搭建Redis服务,可以使用Homebrew进行安装。以下是安装和启动Redis服务的步骤:

  1. 打开终端。
  2. 如果尚未安装Homebrew,请安装Homebrew。

    
    
    
    /bin/bash -c "$(curl -fsSL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Homebrew/install/HEAD/install.sh)"
  3. 使用Homebrew安装Redis。

    
    
    
    brew install redis
  4. 启动Redis服务。

    
    
    
    brew services start redis
  5. (可选)检查Redis是否正在运行。

    
    
    
    redis-cli ping

    如果Redis正在运行,你将收到一个响应:PONG

以上步骤将在Mac上安装Redis,并将其作为服务启动,使得Redis随系统启动而自动启动。

2024-08-27

在Java中,我们可以使用Jedis库来操作Redis。以下是如何在Java项目中使用Jedis客户端连接并操作Redis的基本示例。

首先,你需要在你的项目中添加Jedis的依赖。如果你使用的是Maven,可以在你的pom.xml文件中添加以下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redis.clients</groupId>
    <artifactId>jedis</artifactId>
    <version>最新版本号</version>
</dependency>

然后,你可以使用以下代码来连接Redis并执行一些基本操作: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Jedis;
 
public class Redis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连接本地的 Redis 服务
        Jedis jedis = new Jedis("localhost");
        System.out.println("连接成功");
        // 设置 redis 字符串数据
        jedis.set("myKey", "myValue");
        // 获取存储的数据并输出
        System.out.println("redis 存储的字符串为: " + jedis.get("myKey"));
        // 关闭连接
        jedis.close();
    }
}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Jedis对象并连接到本地的Redis服务。然后,我们使用set方法来存储一个键值对,使用get方法来检索存储的值。最后,我们关闭了Jedis连接。

请确保你的Redis服务器正在运行,并且你的代码中的Redis主机地址、端口等配置信息与你的Redis服务器设置相匹配。

2024-08-27

搭建Redis Cluster集群的步骤概括如下:

  1. 准备多个Redis实例:确保每个节点的redis.conf配置文件中的portcluster-enabledcluster-config-filecluster-node-timeout等参数已正确设置。
  2. 启动Redis实例:在不同的端口启动多个Redis服务。
  3. 创建集群:使用Redis的redis-cli工具,运行redis-cli --cluster create <ip1>:<port1> <ip2>:<port2> ... --cluster-replicas <num-replicas>命令创建集群,其中<ip1>:<port1>是你的Redis节点列表,<num-replicas>是每个主节点的副本数。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示例:




# 在端口7000, 7001, 7002上分别启动Redis实例
redis-server /path/to/redis.conf
 
# 创建包含三个主节点和一个副本的Redis Cluster
redis-cli --cluster create 127.0.0.1:7000 127.0.0.1:7001 127.0.0.1:7002 --cluster-replicas 1

确保每个Redis实例的配置文件中指定的端口、集群模式和节点超时等设置与上述命令中的参数相匹配。

注意:在生产环境中,你需要更详细地配置Redis,例如设置密码、内存上限、持久化策略等,并确保网络配置允许相应的通信。

2024-08-27

在Spring Boot中使用Redis作为缓存来减少对数据库的压力,你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 添加依赖到你的pom.xmlbuild.gradle文件中。

Maven的pom.xml中添加: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data-redis</artifactId>
</dependency>

Gradle的build.gradle中添加:




implementation 'org.springframework.boot:spring-boot-starter-data-redis'
  1. application.propertiesapplication.yml中配置Redis连接。

application.properties 示例:




spring.redis.host=localhost
spring.redis.port=6379
  1. 使用RedisTemplateStringRedisTemplate操作Redis。
  2. 创建服务并使用缓存。

示例代码:




@Service
public class Cached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RedisTemplate<String, Object> redisTemplate;
    @Autowired
    private UserRepository userRepository; // 假设有一个UserRepository
 
    @Cacheable(value = "users", key = "#id")
    public User findUserById(Long id) {
        return userRepository.findById(id).orElse(null);
    }
 
    public void updateUser(User user) {
        userRepository.save(user);
        redisTemplate.delete("users:" + user.getId()); // 删除缓存
    }
}

在这个例子中,findUserById方法使用了@Cacheable注解,这意味着如果缓存中存在数据,方法将不会被调用,而是直接从缓存中返回结果。updateUser方法在更新用户信息时,同时会删除缓存中对应的数据,这样在下次获取该用户信息时,会重新从数据库中获取并缓存。

2024-08-27

穿透:

原因:查询不存在的key,由于缓存不命中,请求会直接落到数据库上,可能导致数据库压力过大。

解决方案:

  1. 使用布隆过滤器:布隆过滤器是一种数据结构,用于检查元素是否可能存在于集合中。在查询之前,通过布隆过滤器检查key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就不会进行后续的数据库查询。
  2. 缓存空值:如果数据库查询结果为空,也将一个特殊值(如空字符串或者特殊对象)缓存到Redis中,并设置一个较短的过期时间。

雪崩:

原因:大量缓存key同时过期,导致数据库压力剧增。

解决方案:

  1. 设置不同的过期时间:给缓存的key设置不同的过期时间,避免集中过期。
  2. 使用锁或队列:对于高并发的缓存访问,使用分布式锁或者队列控制数据库的访问。
  3. 预热数据:在系统启动或者访问高峰来临前,提前刷新缓存。

击穿:

原因:单个key突然过期,导致大量请求直接打到数据库。

解决方案:

  1. 设置热点key永不过期或过期时间长一些。
  2. 使用分布式锁或者队列:控制数据库的访问,避免高并发情况下对数据库造成的压力。
  3. 实现热点数据的预加载:在key即将过期时,提前刷新缓存。
2024-08-27

Redis是一个开源的内存中数据结构存储系统,可以用作数据库、缓存和消息中间件。以下是Redis的部署和一些基本命令。

部署Redis

安装Redis

在大多数Linux发行版上,你可以使用包管理器来安装Redis。例如,在Ubuntu上,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装: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redis-server

运行Redis

安装完成后,Redis服务应该会自动启动。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检查Redis服务器的状态:




sudo systemctl status redis-server

配置Redis

Redis的配置文件位于/etc/redis/redis.conf。你可以编辑此文件来更改配置。

保护模式

为了安全起见,Redis默认在保护模式下运行,只允许本地连接。要允许远程连接,你需要将bind 127.0.0.1注释掉,并将protected-mode yes更改为protected-mode no

设置密码

为了增加安全性,你可以设置一个密码,通过在配置文件中添加requirepass your_password来要求客户端连接时提供密码。

基本命令

启动Redis客户端




redis-cli

认证

如果你在Redis中设置了密码,你需要使用AUTH命令进行认证:




AUTH your_password

设置键值对




SET key value

获取键值




GET key

删除键




DEL key

检查键是否存在




EXISTS key

列出所有键




KEYS *

设置过期时间




EXPIRE key seconds

查看过期剩余时间




TTL key

清空数据库




FLUSHDB

退出客户端




QUIT

以上是Redis部署和一些基本命令的简要说明和示例。

2024-08-27



错误:无法连接到Redis服务器
解决方法:
1. 检查Redis服务是否正在运行。
2. 确认Redis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是否正确。
3. 检查防火墙设置,确保没有阻止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4. 如果是远程连接,确保Redis配置文件中的`bind`指令允许远程连接。
5. 检查客户端库的配置,确保使用了正确的连接参数。

错误:Redis超时异常

解决方法:

  1. 检查网络延迟和稳定性,确保网络连接没有问题。
  2. 调整Redis的超时配置,例如timeout指令。
  3. 如果是大批量操作导致的超时,考虑分批处理数据。
  4. 优化Redis命令,避免使用耗时的命令。

错误:Redis内存不足

解决方法:

  1. 配置Redis的最大内存设置,使用maxmemory指令。
  2. 使用Redis的LRU(Least Recently Used)算法删除不常使用的键。
  3. 考虑使用Redis的VM特性,将不常用的数据移动到磁盘上。
  4. 分布式部署Redis,使用Redis Cluster或者客户端分片。

错误:Redis数据损坏

解决方法:

  1. 使用Redis的数据持久化机制,如RDB或AOF,来恢复数据。
  2. 定期测试数据恢复过程,确保可以从备份中恢复数据。
  3. 监控Redis的日志文件,及时发现数据损坏问题。
  4. 如果是程序错误导致的数据损坏,修复程序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