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5



#!/bin/bash
# PostgreSQL 源代码安装的简化脚本
# 确保你已经安装了编译工具和依赖库
 
# 设置版本和路径
POSTGRESQL_VERSION="13.0"
POSTGRESQL_DIR="/usr/local/pgsql"
 
# 创建PostgreSQL用户和组
groupadd postgres
useradd -g postgres postgres
 
# 安装依赖库
yum install -y readline-devel zlib-devel openssl-devel
 
# 下载并解压PostgreSQL源代码
wget https://ftp.postgresql.org/pub/source/v${POSTGRESQL_VERSION}/postgresql-${POSTGRESQL_VERSION}.tar.gz
tar -zxvf postgresql-${POSTGRESQL_VERSION}.tar.gz
cd postgresql-${POSTGRESQL_VERSION}
 
# 配置编译选项
./configure --prefix=${POSTGRESQL_DIR} --enable-thread-safety --with-openssl
 
# 编译和安装
gmake
gmake install
 
# 初始化数据库
${POSTGRESQL_DIR}/bin/initdb -D ${POSTGRESQL_DIR}/data
 
# 启动PostgreSQL服务
${POSTGRESQL_DIR}/bin/postgres -D ${POSTGRESQL_DIR}/data > /dev/null 2>&1 &
 
# 设置环境变量
echo "export PATH=${POSTGRESQL_DIR}/bin:$PATH" >> ~/.bashrc
source ~/.bashrc
 
# 创建postgres用户的别名
echo "psql" '>> ~/.bashrc
source ~/.bashrc

这个简化的脚本展示了如何在Linux下编译和安装PostgreSQL源代码的基本步骤。注意,这个脚本假设你已经有足够的权限(通常是root权限)来安装软件,以及相关的编译工具(如gcc和make)已经安装。此外,这个脚本没有包含错误检查和回退措施,实际使用时应该加入错误处理。

2024-09-05

在PostgreSQL中,函数是一种可以返回单一值的数据库对象。PostgreSQL提供了许多内置函数,同时也允许用户自定义函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PostgreSQL函数及其简单示例:

  1. 字符串处理函数:



-- 字符串拼接
SELECT CONCAT('Hello', ', ', 'World'); -- 结果: 'Hello, World'
 
-- 字符串长度
SELECT LENGTH('Hello World'); -- 结果: 11
 
-- 字符串转换为小写
SELECT LOWER('HELLO'); -- 结果: 'hello'
 
-- 字符串转换为大写
SELECT UPPER('hello'); -- 结果: 'HELLO'
 
-- 字符串截取
SELECT SUBSTRING('Hello World' FROM 1 FOR 5); -- 结果: 'Hello'
  1. 数学函数:



-- 四舍五入
SELECT ROUND(42.49); -- 结果: 42
 
-- 向上取整
SELECT CEIL(42.49); -- 结果: 43
 
-- 向下取整
SELECT FLOOR(42.49); -- 结果: 42
 
-- 随机数生成
SELECT RANDOM(); -- 结果: 0到1之间的随机数
  1. 日期和时间函数:



-- 当前日期和时间
SELECT CURRENT_DATE; -- 结果: 当前日期
SELECT CURRENT_TIME; -- 结果: 当前时间
SELECT CURRENT_TIMESTAMP; -- 结果: 当前日期和时间
 
-- 日期时间格式化
SELECT TO_CHAR(NOW(), 'YYYY-MM-DD HH24:MI:SS'); -- 结果: 格式化后的日期时间字符串
 
-- 日期时间计算
SELECT NOW() + INTERVAL '1 day'; -- 结果: 当前时间加一天
  1. 条件表达式:



-- 条件判断
SELECT CASE WHEN 10 > 5 THEN 'true' ELSE 'false' END; -- 结果: 'true'
  1. 聚合函数(常用于SQL查询中):



-- 计数
SELECT COUNT(*) FROM table_name;
 
-- 求和
SELECT SUM(column_name) FROM table_name;
 
-- 平均值
SELECT AVG(column_name) FROM table_name;
 
-- 最小值
SELECT MIN(column_name) FROM table_name;
 
-- 最大值
SELECT MAX(column_name) FROM table_name;

这些是PostgreSQL中一些常见的函数,实际上PostgreSQL还提供了更多强大的函数和功能,如窗口函数、地理信息处理函数、安全性相关函数等。通过使用这些函数,数据库管理员和开发者能够更加高效地处理数据。

2024-09-05

在Windows系统下安装Ubuntu Linux双系统的步骤通常如下:

  1. 准备硬盘空间:在硬盘上划分一块未分配的空间用于安装Ubuntu。使用磁盘管理工具(如Windows的“磁盘管理”)来划分该空间。
  2. 创建Ubuntu安装介质:下载Ubuntu Linux ISO映像文件,然后使用工具如Rufus或者dd for Windows等,制作一个可启动的USB安装盘。
  3. 设置BIOS/UEFI为USB启动:重启计算机,进入BIOS/UEFI设置,将启动顺序更改为从USB设备启动。
  4. 安装Ubuntu:从USB启动电脑,选择“Try Ubuntu”或直接安装,进行Ubuntu系统的安装。
  5. 分区:在安装过程中,你需要手动分区。可以创建交换空间(swap area),一般大小等同于你的物理内存,并创建一个“/”(根)分区,以及可选的“/home”分区,将剩余空间分配给“/home”分区。
  6. 安装GRUB:安装完Ubuntu后,GRUB引导程序会自动被安装到MBR或GPT分区上。
  7. Windows和Ubuntu的引导菜单:重启计算机,应该会出现Windows和Ubuntu的启动菜单,从中可以选择启动哪个操作系统。

以下是一个概念性的步骤说明,不是实际可执行的代码:




准备硬盘空间
使用Windows“磁盘管理”工具进行分区。
 
创建Ubuntu安装介质
1. 下载Ubuntu ISO文件。
2. 使用Rufus等工具制作USB安装盘。
 
设置BIOS/UEFI启动
重启计算机,进入BIOS/UEFI设置,更改启动顺序。
 
安装Ubuntu
1. 从USB启动电脑。
2. 选择“Install Ubuntu”并遵循屏幕上的提示进行安装。
 
分区
在安装过程中,选择“Something else”选项进行手动分区。
1. 创建交换空间(swap)。
2. 创建根分区(/)。
3. 创建home分区(/home),如果需要的话。
 
完成安装
重启计算机,应该会出现Windows和Ubuntu的启动菜单。

请注意,具体步骤可能会根据不同版本的Windows和Ubuntu以及BIOS/UEFI的具体设置有所变化。在进行分区和安装时,请确保备份重要数据,并谨慎操作,因为分区和数据丢失可能会导致的数据损失。

2024-09-05



-- 创建测试表和数据
CREATE TABLE my_table (
    id SERIAL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100)
);
 
INSERT INTO my_table (name) VALUES ('Name 1');
INSERT INTO my_table (name) VALUES ('Name 2');
 
-- 执行逻辑备份
BACKUP DATABASE TO 'backup_file';
 
-- 模拟数据变更
DELETE FROM my_table WHERE id = 1;
 
-- 恢复数据
RESTORE DATABASE FROM 'backup_file';
 
-- 查询数据确认恢复
SELECT * FROM my_table;

这个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在PostgreSQL中执行逻辑备份和恢复操作。这里的BACKUP DATABASE TO 'backup_file'RESTORE DATABASE FROM 'backup_file'是假设的语句,实际上PostgreSQL并没有内置这样的命令。这个例子的目的是为了说明逻辑备份和恢复的概念。在实际的应用中,你需要使用第三方工具或者脚本来实现这些操作。

2024-09-05

由于篇幅限制,我无法在这里提供29张图的详细解释。但是,我可以提供一个概览,然后指出您可以查看的资源来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Oracle 19c 是 Oracle 数据库的最新版本。Oracle 数据库是一种在企业中广泛使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 19c 引入了许多新特性,包括在线转换表空间、自我修复的自动数据保护、实时数据服务和机器学习等。

Oracle 19c 的主要技术架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

  1. 数据库:存储数据和支持事务处理的系统。
  2. 实例:运行数据库的进程和内存的集合。
  3. 服务:一组配置好的数据库资源,客户端可以连接。
  4. 自动内存管理:根据工作负载自动调整SGA和PGA的大小。
  5. 自动存储管理:自动管理数据文件、日志文件和数据库文件。
  6. 多租户体系结构:支持多个数据库在同一个Oracle实例中运行。
  7. 容器化:支持在容器中运行Oracle数据库。
  8. 自动化工具:如Oracle Application Express (APEX) 和 Oracle SQL Developer。
  9. 安全性:包括身份验证、授权和加密。
  10. 高可用性:如RAC (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Data Guard和Active Data Guard。
  11. 性能分析和调优:如Automatic Workload Repository (AWR)和SQL Performance Analyzer (SPA)。
  12. 数据仓库:支持数据仓库任务,如数据仓库、数据集成和数据挖掘。
  13. 大数据连接:支持Apache Hadoop和其他大数据源。
  14. 机器学习:支持Oracle机器学习算法。
  15. 连接和集成:支持多种数据和应用程序集成方式。
  16. 开发工具:如SQL和PL/SQL编程语言,以及Oracle Developer Tools。
  17. 云服务:支持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 (OCI)和其他云服务。

由于篇幅限制,对于每个组件,我只能提供一句话概述,并建议查看 Oracle 官方文档或参考相关书籍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例如,对于自动内存管理,Oracle 文档中有详细描述其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

请注意,Oracle 19c 是 Oracle 数据库的最新版本,因此,如果您想要最新的信息和特性,建议直接参考 Oracle 官方网站或相关的技术文档。

2024-09-05

在Oracle 11g中,调整REDO日志组的大小涉及到以下步骤:

  1. 确定数据库的当前REDO日志配置。
  2. 确保没有任何日志组正在使用中。
  3. 如果需要,添加或删除日志组。
  4. 调整现有日志组的大小。
  5. 确认更改。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示例,演示如何在单机数据库和RAC集群环境中调整REDO日志的大小:

单机数据库




-- 查看当前日志组配置
SELECT group#, bytes/1024/1024 AS size_mb, members, status FROM v$log;
 
-- 添加一个新的日志组,并设置大小
ALTER DATABASE ADD LOGFILE GROUP 10 ('/u01/app/oracle/oradata/dbname/redo10a.log', '/u02/app/oracle/oradata/dbname/redo10b.log') SIZE 50M;
 
-- 删除旧的日志组
ALTER DATABASE DROP LOGFILE GROUP 5;
 
-- 调整现有日志组的大小
ALTER DATABASE 'GROUP 4' RESIZE 100M;
 
-- 确认更改
SELECT group#, bytes/1024/1024 AS size_mb, members, status FROM v$log;

RAC集群




-- 对于RAC,需要确保每个实例的日志组配置保持一致
-- 查看当前日志组配置
SELECT group#, bytes/1024/1024 AS size_mb, members, status FROM v$log;
 
-- 添加一个新的日志组,并设置大小
ALTER DATABASE ADD LOGFILE GROUP 10 ('+DATA/dbname/redo10a.log', '+FLASH/dbname/redo10b.log') SIZE 50M;
 
-- 删除旧的日志组
ALTER DATABASE DROP LOGFILE GROUP 5;
 
-- 调整现有日志组的大小
ALTER DATABASE 'GROUP 4' RESIZE 100M;
 
-- 确认更改
SELECT group#, bytes/1024/1024 AS size_mb, members, status FROM v$log;

容灾ADG

在配置了Active Data Guard的情况下,调整REDO日志大小也类似,但要考虑到REDO日志应该同步到STANDBY数据库。




-- 在主数据库上执行
ALTER DATABASE 'GROUP 4' RESIZE 100M;
 
-- 在备用数据库上执行
-- 确保备用数据库的REDO日志大小与主数据库同步

注意:在执行这些操作之前,请确保已经备份了数据库,并且在维护窗口内执行这些更改,以最大程度减少对生产环境的影响。此外,调整REDO日志大小可能会导致性能暂时下降,因为数据库需要重新配置日志文件。

2024-09-05

在Django中,模板加载器(Template Loaders)负责找到和加载模板文件。Django自带几种模板加载器,同时也允许开发者自定义加载器。

Django提供了以下模板加载器:

  1. AppDirectoriesLoader:在INSTALLED\_APPS设定的每个应用的templates子目录中查找模板。
  2. FilesystemLoader:在文件系统的指定位置查找模板。
  3. DjangoLoader:查找在Django代码库内的模板。

自定义模板加载器需要继承django.template.loader.BaseLoader类,并实现get_templateget_template_sources方法。

例如,创建一个简单的模板加载器,它从一个特定的目录加载模板:




from django.template.loader import BaseLoader
import os
 
class MyLoader(BaseLoader):
    def __init__(self, template_dir):
        self.template_dir = template_dir
 
    def get_template(self, template_name, template_dir=None):
        file_path = os.path.join(self.template_dir, template_name)
        with open(file_path, 'r', encoding='utf-8') as f:
            return f.read()
 
    def get_template_sources(self, template_name, template_dir=None):
        if template_dir is None:
            template_dir = self.template_dir
        yield os.path.join(template_dir, template_name)
 
# 使用自定义加载器
my_loader = MyLoader('/path/to/templates')
template_source = my_loader.get_template('mytemplate.html')

在Django设置中配置自定义模板加载器:




TEMPLATES = [
    {
        'BACKEND': 'django.template.backends.django.DjangoTemplates',
        'DIRS': [],
        'OPTIONS': {
            'loaders': [
                ('django.template.loaders.filesystem.Loader',
                 'django.template.loaders.app_directories.Loader',
                 'path.to.MyLoader.MyLoader'),  # 添加自定义加载器
            ],
            # ...其他选项
        },
    },
]

在这个例子中,MyLoader类接收一个模板目录路径,并从中加载模板文件。在Django的TEMPLATES设置中,将自定义的加载器添加到loaders选项列表中。

2024-09-05



from django.db import connection
 
def custom_sql_query():
    # 使用Django的数据库API执行原生SQL查询
    with connection.cursor() as cursor:
        # 执行SQL查询
        cursor.execute("SELECT * FROM myapp_mymodel")
        # 获取所有结果
        rows = cursor.fetchall()
        for row in rows:
            print(row)

这段代码演示了如何在Django中使用原生SQL执行查询。cursor.execute()用于执行SQL语句,cursor.fetchall()用于获取所有结果。注意,myapp_mymodel是Django模型对应的数据库表名,它通常是由应用名称和模型名称组合而成的,并且是小写字母,中划线分隔。

2024-09-05

在Ubuntu系统中,我们可以使用Systemd来管理系统的启动过程。Systemd是一个系统和服务管理器,它可以用来启动,停止,重新启动,和管理系统的服务。

要添加一个启动项,你需要创建一个新的Systemd服务单元文件,并将其放置在正确的目录中,然后使用Systemctl命令启用该服务。

以下是一个创建新的Systemd服务的基本步骤:

  1. 创建一个新的服务单元文件。

服务单元文件通常以.service结尾,并存储在/etc/systemd/system/目录或者/lib/systemd/system/目录。 一般来说,/etc/systemd/system/目录用于用户自定义的服务,而/lib/systemd/system/目录用于系统安装的服务。

例如,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名为my_service.service的新文件:




sudo nano /etc/systemd/system/my_service.service
  1. 在该文件中添加以下内容:



[Unit]
Description=My custom service
After=network.target
 
[Service]
Type=simple
ExecStart=/usr/bin/my_service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这里的Description是服务的描述,After指明了该服务启动的顺序,ExecStart是服务启动时执行的命令。

  1. 重新加载Systemd以读取新的服务单元文件。



sudo systemctl daemon-reload
  1. 启用服务,使其在启动时自动运行。



sudo systemctl enable my_service.service
  1. (可选)立即启动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rt my_service.service
  1. (可选)检查服务状态。



sudo systemctl status my_service.service

请注意,你需要将/usr/bin/my_service替换为你自己的服务可执行文件的路径。

以上就是在Ubuntu系统中添加并启用一个新的启动项的基本步骤。

2024-09-05



#include "stm8s.h"
 
// 初始化GPIO口用于模拟UART通信
void init_uart_gpio(void) {
  // 配置PB5为输出,用于TX
  PB_DDR |= (1 << 5); // 设置PB5为输出
  PB_CR1 |= (1 << 5); // 设置PB5输出类型为通用推挽
  
  // 配置PB4为输入,用于RX
  PB_DDR &= ~(1 << 4); // 设置PB4为输入
  PB_CR1 |= (1 << 4); // 设置PB4输入类型为浮空
  PB_CR2 |= (1 << 4); // 设置PB4上拉使能
}
 
// 初始化UART通信
void init_uart(void) {
  // 设置波特率为2400
  SCON = 0x50; // 设置为模式1,8位UART,使能接收
  TI = 1; // 清除发送中断标志
  RI = 0; // 清除接收中断标志
  AUXR |= (1 << 7); // 设置计算机波特率的分频器
  AUXR |= (1 << 4); // 设置UART波特率的分频器
}
 
// 发送一个字节
void send_byte(uint8_t data) {
  SBUF = data; // 写入数据到发送缓冲区
  while (!TI); // 等待发送完成
  TI = 0; // 清除发送中断标志
}
 
// 接收一个字节
uint8_t receive_byte(void) {
  while (!RI); // 等待数据接收完成
  RI = 0; // 清除接收中断标志
  return SBUF; // 返回接收到的数据
}
 
// 主函数
void main() {
  init_uart_gpio(); // 初始化GPIO口用于UART通信
  init_uart(); // 初始化UART通信
  
  // 主循环,发送接收数据
  while (1) {
    uint8_t data_to_send = receive_byte(); // 接收数据
    send_byte(data_to_send); // 发送数据
  }
}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在STM8上使用GPIO口模拟UART通信。首先配置GPIO口,然后初始化UART,并提供发送和接收字节的函数。在主循环中,程序反复接收数据并立即发送,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回环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