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多路复用模型实现机制详解(Linux)
warning:
这篇文章距离上次修改已过198天,其中的内容可能已经有所变动。
IO多路复用模型通常用于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其中最常见的是select
、poll
和epoll
。
select
系统调用:- 使用
fd_set
结构体来维护所有需要监听的文件描述符集合。 - 调用
select
时,内核会阻塞当前进程,直到有一个或多个文件描述符变得可读、可写或出现异常。 - 每次调用
select
都需要把所有需要监听的文件描述符集合从用户空间复制到内核空间,效率较低。
- 使用
poll
系统调用:- 与
select
类似,但poll
使用pollfd
数组而不是fd_set
结构体。 - 解决了
fd_set
的最大文件描述符数量限制问题。 - 与
select
效率相当。
- 与
epoll
系统调用(是Linux下高性能网络编程的核心):- 使用
epoll_create
创建一个epoll
的文件描述符。 - 使用
epoll_ctl
添加、修改或删除需要监听的文件描述符。 - 使用
epoll_wait
等待发生事件的文件描述符,该调用是非阻塞的。 - 通过内核和用户空间共享一个红黑树来保存文件描述符,效率较高。
- 使用
mmap
技术,减少了内存拷贝,性能更高。 - 支持水平触发和边缘触发两种模式。
- 使用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epoll
使用示例:
#include <sys/epoll.h>
#include <unistd.h>
int main() {
int epfd = epoll_create(10); // 创建一个epoll的文件描述符,能够监听10个事件
struct epoll_event event;
event.events = EPOLLIN; // 监听读事件
event.data.fd = STDIN_FILENO; // 标准输入文件描述符
epoll_ctl(epfd, EPOLL_CTL_ADD, STDIN_FILENO, &event); // 添加需要监听的文件描述符
struct epoll_event events[10]; // 准备10个epoll_event空间用于epoll_wait返回的事件
int ret = epoll_wait(epfd, events, 10, -1); // 阻塞等待事件发生
if (ret > 0) {
for (int i = 0; i < ret; i++) {
if (events[i].data.fd == STDIN_FILENO) {
// 处理标准输入的读事件
}
}
}
close(epfd); // 关闭epoll文件描述符
return 0;
}
这段代码创建了一个epoll
实例,并将标准输入(STDIN_FILENO
)添加到监听列表中。然后,它使用epoll_wait
等待输入变得可读。如果有事件发生,它会循环处理每个发生的事件。这里的epoll_wait
调用是阻塞的,直到有事件发生或者进程接收到一个信号。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