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系统性能调优(持续更新)
// 假设我们已经有了一个MongoDB的连接对象db
// 调整全局写操作的安全写入级别
db.setSafety(2); // 设置为"w: 2",确保写入操作至少已经写入到两个副本集成员
// 调整全局读操作的偏好设置
db.setReadPref("secondary"); // 设置为从副本集的次要成员读取数据
// 调整查询操作的超时设置
db.setQueryOptions({ timeout: true }); // 开启查询超时特性
// 调整连接池的大小
db.serverConfig.setPoolSize(50); // 设置连接池大小为50
// 调整记录日志的级别
db.setLogLevel("info"); // 设置日志级别为"info"
// 调整数据库的操作日志输出
db.setProfilingLevel(2); // 设置日志级别为"slow operations",记录慢查询
// 调整数据库的锁等待超时时间
db.setLockProfiling(true); // 开启锁分析,监控锁的等待和锁的持有时间
// 调整数据库的内存使用配置
db.setWriteConcern({ w: "majority", j: true }); // 设置写操作至少写入到大多数节点并等待节点的确认
// 调整数据库的复制操作配置
db.setReplicationMode("replicaSet"); // 设置复制模式为副本集
以上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在MongoDB中调整不同的系统性能参数。这些调整可能会影响写操作的安全性、读操作的偏好、查询的超时、连接池大小、日志记录级别、慢查询日志记录、锁等待超时和写操作的安全性等方面。这些调整应根据实际生产环境中的需求和负载情况来进行。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