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1

在MySQL中,您可以使用以下SQL语句来创建一个新的用户并授予权限:




CREATE USER 'newuser'@'localhost' IDENTIFIED BY 'password';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newuser'@'localhost' WITH GRANT OPTION;
FLUSH PRIVILEGES;

这些命令的含义如下:

  1. CREATE USER 'newuser'@'localhost' IDENTIFIED BY 'password';:创建一个新用户newuser,它将从localhost连接。密码设置为password
  2.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newuser'@'localhost' WITH GRANT OPTION;:授予newuser对所有数据库和表的所有权限,WITH GRANT OPTION表示该用户可以将这些权限授予其他用户。
  3. FLUSH PRIVILEGES;:使权限更改立即生效。

请确保将newuserpassword替换为您想要设置的用户名和密码。此外,您可以根据需要修改localhost以允许其他主机的连接,或者将*.*替换为特定数据库的特定权限。

2024-09-01

报错信息 "Public Key Retrieval is not allowed" 通常出现在使用 MySQL 数据库时,这个错误表示客户端尝试使用密钥检索公钥,但这种方法不被允许。

解决方法:

  1. 确保你的 MySQL 服务端配置允许密钥检索。如果你使用的是 MySQL 8.0 或更新版本,默认情况下不允许密钥检索。
  2. 在 JDBC URL 中添加 allowPublicKeyRetrieval=true 参数来允许密钥检索。例如:

    
    
    
    jdbc:mysql://hostname:port/dbname?allowPublicKeyRetrieval=true&useSSL=false

    注意:useSSL=false 表示不使用 SSL 连接,这可能会带来安全风险,但是在开发环境或者信任网络中可以这样做。

  3. 如果你不希望使用 allowPublicKeyRetrieval=true,可以配置 SSL 连接,确保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是安全的。

确保在实际部署环境中采取安全措施,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

2024-09-01



#include <sqlite3.h>
#include <stdio.h>
 
/* 异步调用回调函数 */
static int callback(void *NotUsed, int argc, char **argv, char **azColName){
    for(int i = 0; i < argc; i++){
        printf("%s = %s\n", azColName[i], argv[i] ? argv[i] : "NULL");
    }
    printf("\n");
    return 0;
}
 
/* 异步线程执行函数 */
static int exec_callback(sqlite3_context *context, int argc, sqlite3_value **argv){
    for(int i = 0; i < argc; i++){
        printf("Parameter %i: %s\n", i, sqlite3_value_text(argv[i]));
    }
    printf("\n");
    return 0;
}
 
/* 异步调用SQLite函数 */
static void sqlite_func(sqlite3_context *context, int argc, sqlite3_value **argv){
    for(int i = 0; i < argc; i++){
        printf("Function Parameter %i: %s\n", i, sqlite3_value_text(argv[i]));
    }
    printf("\n");
    sqlite3_result_int(context, 42);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sqlite3 *db;
    char *zErrMsg = 0;
    int rc;
 
    if(argc != 3){
        fprintf(stderr, "Usage: %s DATABASE SQL-STATEMENT\n", argv[0]);
        return(1);
    }
 
    rc = sqlite3_open(argv[1], &db);
    if(rc){
        fprintf(stderr, "Can't open database: %s\n", sqlite3_errmsg(db));
        sqlite3_close(db);
        return(1);
    }else{
        fprintf(stdout, "Opened database successfully\n");
    }
 
    /* 注册异步调用的回调函数 */
    sqlite3_exec(db, "PRAGMA config(async = 1);", callback, 0, &zErrMsg);
    if(zErrMsg){
        sqlite3_free(zErrMsg);
    }
 
    /* 注册异步SQLite函数 */
    rc = sqlite3_create_function(db, "async_func", -1, SQLITE_UTF8, 0, sqlite_func, 0, 0);
    if(rc != SQLITE_OK){
        fprintf(stderr, "Failed to create function: %s\n", sqlite3_errstr(rc));
        sqlite3_close(db);
        return 1;
    }
 
    /* 执行异步SQL查询 */
    sqlite3_exec(db, argv[2], callback, 0, &zErrMsg);
    if(zErrMsg){
        fprintf(stderr, "SQL error: %s\n", zErrMsg);
        sqlite3_free(zErrMsg);
    }
 
    sqlite3_close(db);
    return 0;
}

这个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在C语言中使用SQLite的异步I/O模块。首先,它打开了一个SQLite数据库,然后使用sqlite3_exec函数执行了一个查询,并注册了一个回调函数来处理结果。接着,它创建并注册了一个自定义的异步SQLite函数,然后执行了一个包含这个函数的查询。最后,它关闭了数据库。这个例子是基于SQLite的API进行的,展示了异步操作的基本用法。

2024-09-01

报错解释:

SQLCODE=-302 和 SQLSTATE=22001 表示输入的数据太大,超出了字段的长度限制。SQLERRMC=null 表示没有额外的错误信息。

解决方法:

  1. 检查导致错误的 SQL 语句,确认是哪个字段出现了问题。
  2. 查看该字段的定义,了解其最大允许的长度。
  3. 修改输入数据,确保它不会超过该字段的长度限制。
  4. 如果是程序生成的 SQL 语句,检查程序逻辑,确保在给字段赋值时考虑到长度限制。
  5. 如有必要,可以调整数据库表中字段的长度,但这通常不推荐,因为会影响数据库的结构。

确保在修改数据或者字段定义时,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和应用程序的逻辑。

2024-09-01

在PostgreSQL中,创建触发器时可以指定它是FOR EACH ROW还是FOR EACH STATEMENT

  • FOR EACH ROW:这意味着触发器对每个影响的行独立执行一次。触发器的代码可以引用NEW和OLD关键字来访问更改前后的行值。
  • FOR EACH STATEMENT:这意味着触发器对每个语句只执行一次,而不是对每行都执行。在一个语句影响多行的情况下,触发器的代码只执行一次,NEW和OLD关键字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是有意义的。

例子:

创建一个FOR EACH ROW触发器:




CREATE FUNCTION log_updates()
RETURNS TRIGGER AS $$
BEGIN
  INSERT INTO audit_log(table_name, row_id, change_date, change_type, old_data, new_data)
  VALUES('my_table', NEW.id, now(), 'UPDATE', row_to_json(OLD), row_to_json(NEW));
  RETURN NEW;
END;
$$ LANGUAGE plpgsql;
 
CREATE TRIGGER log_updates_trigger
AFTER UPDATE ON my_table
FOR EACH ROW
EXECUTE FUNCTION log_updates();

创建一个FOR EACH STATEMENT触发器:




CREATE FUNCTION log_deletes()
RETURNS TRIGGER AS $$
BEGIN
  INSERT INTO audit_log(table_name, row_id, change_date, change_type, old_data, new_data)
  VALUES('my_table', OLD.id, now(), 'DELETE', row_to_json(OLD), '{}');
  RETURN OLD;
END;
$$ LANGUAGE plpgsql;
 
CREATE TRIGGER log_deletes_trigger
AFTER DELETE ON my_table
FOR EACH STATEMENT
EXECUTE FUNCTION log_deletes();

在这个例子中,log_updates函数会在每行更新后记录更改,而log_deletes函数会在每个删除语句执行后记录删除操作。

2024-09-01



-- 假设我们有一个名为sales的表,包含以下列:id, product_id, year, total_sales
 
-- 1. 按产品分组并计算每个产品的总销售额
SELECT product_id, SUM(total_sales) as total_product_sales
FROM sales
GROUP BY product_id;
 
-- 2. 按年份分组并计算每个年份的销售总额
SELECT year, SUM(total_sales) as total_yearly_sales
FROM sales
GROUP BY year;
 
-- 3. 按产品和年份分组,并计算每个产品每年的销售总额
SELECT product_id, year, SUM(total_sales) as total_sales_by_year
FROM sales
GROUP BY product_id, year;
 
-- 4. 使用HAVING子句过滤分组结果,只显示销售总额超过1000的组
SELECT product_id, SUM(total_sales) as total_sales
FROM sales
GROUP BY product_id
HAVING SUM(total_sales) > 1000;
 
-- 5. 按产品分组,并计算每个组的销售记录数
SELECT product_id, COUNT(*) as sale_count
FROM sales
GROUP BY product_id;

这些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GROUP BY子句对数据进行分组,并通过聚合函数进行统计计算。第四个例子中使用了HAVING子句来过滤结果集,只显示满足特定条件的分组。这些操作在数据分析和报告中经常用到,对于数据库开发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技能点。

2024-09-01

VACUUM是PostgreSQL中用于清理数据库空间的一个命令。VACUUM命令在表级别执行,它会回收已经删除的数据所占用的空间,并将空闲空间返还给数据库系统。

VACUUM有两种形式:VACUUMVACUUM FULL

  1. VACUUM:是一种比较轻量级的操作,它会保留空间以供将来使用,不会释放空间给操作系统。它会更新数据库的索引以指向表中的新位置,并移动已删除的行。
  2. VACUUM FULL:这是一个更加激进的操作,它会清理表并释放空间给操作系统,并且会重新构建表。这个操作比VACUUM要慢,因为它需要复制整个表。

在某些情况下,你可能需要使用VACUUM FULL,例如,当表的大小增长到无法接受的程度,或者你需要删除表中的大量数据。

以下是VACUUM FULL的基本用法:




VACUUM FULL table_name;

例如,如果你有一个名为my_table的表,你可以这样运行VACUUM FULL




VACUUM FULL my_table;

注意:VACUUM FULL操作是一个影响性能的操作,通常建议在维护窗口期间执行。

2024-09-01

报错信息不完整,但根据提供的部分信息,可以推测是在使用Docker搭建PostgreSQL 12.5数据库时,数据库启动过程中遇到了一个“invalid primary checkpoint record”的错误。这个错误通常表示PostgreSQL在尝试从校验点(checkpoint)中恢复数据库时发现了一个不一致或损坏的主校验点记录。

解决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查看完整的错误日志,确认具体的错误信息。
  2. 如果之前尝试过恢复或修复数据库,可能需要清理之前的尝试,包括删除pg_wal目录下的文件和重置pg_control文件。
  3. 确保磁盘空间充足,并且文件系统没有损坏。
  4. 如果有最近的数据库备份,可以考虑从备份中恢复。
  5. 如果没有备份,可以尝试重新初始化数据库,但这会导致数据丢失,因此只在没有别的选择的情况下考虑。

在执行任何操作之前,请确保已经备份了数据库,以防数据丢失。如果不熟悉具体操作,建议联系专业的数据库管理员或者查询官方文档获取详细指导。

2024-09-01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Data.SQLite; // 引入SQLite命名空间
 
namespace SQLiteDemo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connectionString = "Data Source=demo.db;Version=3;"; // 连接字符串
            using (var connection = new SQLiteConnection(connectionString))
            {
                connection.Open(); // 打开连接
 
                // 创建一个新的命令
                using (var command = new SQLiteCommand(connection))
                {
                    // 创建表
                    command.CommandText =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people (id INTEGER PRIMARY KEY, name TEXT, age INTEGER);";
                    command.ExecuteNonQuery();
 
                    // 插入数据
                    command.CommandText = "INSERT INTO people (name, age) VALUES ('Alice', 30);";
                    command.ExecuteNonQuery();
 
                    // 查询数据
                    command.CommandText = "SELECT name, age FROM people;";
                    using (var reader = command.ExecuteReader())
                    {
                        while (reader.Read())
                        {
                            Console.WriteLine($"Name: {reader["name"]}, Age: {reader["age"]}");
                        }
                    }
                }
            }
        }
    }
}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在C#中使用SQLite。首先,它创建了一个指向数据库文件demo.db的连接,然后打开了这个连接。接着,它创建了一个表people,并插入了一条数据。最后,它执行了一个查询来读取刚才插入的数据,并将结果输出到控制台。这个例子简单易懂,适合初学者学习和理解SQLite在C#中的应用。

2024-09-01

在Oracle数据库中进行SQL优化,可以遵循以下一些基本的建议:

  1. 使用恰当的索引:确保查询中涉及的列都已经创建了索引,并且在WHERE子句中经常被使用。
  2. 查询优化:避免使用SELECT *,只选择需要的列。使用表的别名,并在引用列时使用别名来减少解析时间。
  3. 使用EXPLAIN PLAN来分析SQL执行计划:这可以帮助你了解Oracle是如何执行你的查询,并且可以根据执行计划进行相应的优化。
  4. 使用合适的JOIN类型:尽可能使用HASH JOIN或NESTED LOOPS,避免使用SORT MERGE JOIN,因为它效率低下。
  5. 避免使用子查询,尽量使用JOIN:子查询可能导致全表扫描,可以使用HINTS提示使用JOIN。
  6. 使用分析函数(如ROW\_NUMBER() OVER)时,确保使用正确的分区和排序,以减少结果集。
  7. 使用缓冲查询:对于经常执行的查询,可以使用缓冲结果集。
  8. 使用数据库会话统计:通过V$SQL视图了解哪些SQL语句执行最频繁,哪些资源消耗最多。
  9. 定期进行数据库维护:包括分析表和创建或重新创建索引。
  10. 监控系统性能:使用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或其他性能监控工具来监控数据库的性能。

示例优化建议(以查询为例):




-- 不良示范: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last_name = 'Smith';
 
-- 优化后:
SELECT emp_id, first_name, last_name FROM employees WHERE last_name = 'Smith';
 
-- 为last_name列创建索引:
CREATE INDEX idx_last_name ON employees(last_name);

这些是优化Oracle SQL查询的基本策略和示例。实际优化取决于具体的查询和数据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