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8

在ThinkPHP 6框架中,控制器可以通过middleware方法向中间件传递参数。这通常是通过中间件定义时的参数列表来实现的。

以下是一个示例:

首先,定义中间件并在中间件类中接收参数:




// app/middleware/CheckUser.php
 
namespace app\middleware;
 
class CheckUser
{
    public function handle($request, \Closure $next, $userId)
    {
        // 中间件的逻辑,使用$userId进行用户验证
        // ...
 
        return $next($request); // 继续执行下一个中间件或控制器动作
    }
}

然后,在控制器中绑定中间件并传参:




// app/controller/UserController.php
 
namespace app\controller;
 
use think\Controller;
 
class UserController extends Controller
{
    protected $middleware = [
        'CheckUser' => ['except' => ['login', 'register'], 'params' => [123]]
    ];
 
    public function login()
    {
        // 登录逻辑
    }
 
    public function register()
    {
        // 注册逻辑
    }
 
    public function index()
    {
        // 用户信息逻辑,需要通过中间件验证用户
    }
}

在上述代码中,CheckUser 中间件被绑定到 UserController 控制器上,并且在控制器的方法中除了 loginregister 之外都会执行这个中间件,并且传递了参数 123

注意:实际的中间件参数应根据中间件的实际需求进行定义,上面的例子中使用了一个假设的 $userId 参数。

2024-08-08

在CentOS服务器上使用Docker搭建中间件集合,可以通过编写Dockerfile来实现。以下是搭建Redis、RabbitMQ、MongoDB的示例:

首先,创建一个Dockerfile:




# 基于CentOS的基础镜像
FROM centos:7
 
# 安装必要的软件包
RUN yum -y update && yum clean all && \
    yum -y install epel-release && \
    yum -y install redis rabbitmq-server mongodb-server && \
    yum clean all
 
# 设置环境变量
ENV RABBITMQ_HOME /usr/lib/rabbitmq
ENV MONGO_HOME /usr/bin/mongod
ENV REDIS_HOME /usr/bin/redis-server
ENV REDIS_CONF_FILE /etc/redis.conf
 
# 复制配置文件到容器内
COPY redis.conf $REDIS_CONF_FILE
COPY rabbitmq.conf /etc/rabbitmq/rabbitmq.conf
COPY mongod.conf /etc/mongod.conf
 
# 设置启动命令
CMD ["redis-server", "$REDIS_CONF_FILE"]
CMD ["rabbitmq-server"]
CMD ["mongod -f /etc/mongod.conf"]

然后,创建相应的配置文件(如redis.confrabbitmq.confmongod.conf)并放在Dockerfile所在目录。

最后,通过以下命令构建并运行Docker容器:




docker build -t middleware-collection .
docker run -d --name middleware-collection middleware-collection

这样就会启动一个Docker容器,包含了Redis、RabbitMQ、MongoDB三种中间件服务。

注意: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实际生产环境中需要对配置文件进行安全加固,并且通过环境变量或配置文件来设置服务的用户名、密码等敏感信息,以保证安全性。

2024-08-08

Redis中的全局哈希表是一种用于存储键值对的数据结构,它在服务器中被广泛用于多种目的,包括数据库的键空间和各种缓存数据。

Redis中的全局哈希表采用了渐进式rehash策略,目的是为了数据的平滑迁移,减少rehash期间对服务器性能的影响。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Redis全局哈希表结构和渐进式rehash的伪代码示例:




// 哈希表结构
struct dictht {
    dictEntry **table;
    unsigned long size;
    unsigned long sizemask;
    unsigned long used;
};
 
// 哈希表节点结构
struct dictEntry {
    void *key;
    void *val;
    struct dictEntry *next;
};
 
// Redis字典结构
struct dict {
    dictType *type;
    void *privdata;
    dictht ht[2];
    long rehashidx; /* rehashing not in progress if rehashidx == -1 */
    unsigned long iterators; /* number of iterators currently running */
};
 
// 渐进式rehash的伪代码
void rehash(dict *d, int n) {
    int empty_visits = n * 10; /* Max number of empty buckets to visit. */
    if (d->ht[0].used + d->ht[0].deleted < (unsigned long)ht_table_size(d->ht[0].size) * 5)
        return;
    while(n-- && d->ht[0].used != 0) {
        dictEntry *de, *nextde;
        /* 对第一个哈希表的所有节点进行rehash */
        if (d->ht[0].used == 0) break;
        if (iterations++ > empty_visits && (unsigned long)iterations < d->ht[0].size) {
            /* 如果访问空桶次数过多,且rehashIdx没有到达第一个哈希表的末尾,则退出 */
            break;
        }
        if ((de = d->ht[0].table[index]) == NULL) {
            index++;
            continue;
        }
        while(de) {
            unsigned int h;
            nextde = de->next;
            /* 计算键的新哈希值 */
            h = dictHashKey(d, de->key) & d->ht[1].sizemask;
            de->next = d->ht[1].table[h];
            d->ht[1].table[h] = de;
            d->ht[0].used--;
            d->ht[1].used++;
            de = nextde;
        }
    }
    if (d->ht[0].used == 0) {
        zfree(d->ht[0].table);
        d->ht[0] = d->ht[1];
        _dictReset(&d->ht[1]);
        d->rehashidx = -1;
        if (it == 0) d->iterators = 0;
    } else {
        d->rehashidx = index;
        if (n == -1) d->rehashidx = 0;
    }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定义了一个Redis字典和两个哈希表,其中一个用于当前数据存储,另一个用于rehash期间的数据迁移。rehash函数负责执行渐进式rehash,它会逐步将第一个哈希表的节点迁移到第二个哈希表,直至所有节点都迁移完成或达到某些限制条件。这个过程可以分步进行,不需要一次性对所有数据进行重新计算哈希值和重新分配内存,因此对服务器性能的影响较小。

2024-08-08

为了复现Apache中间件漏洞,你需要:

  1. 安装Docker和Docker Compose。
  2. 从GitHub或其他源克隆Vulhub项目。
  3. 定位到Apache中间件相关的漏洞目录。
  4. 使用Docker Compose启动容器环境。
  5. 测试漏洞是否复现。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步骤示例:




# 1. 克隆Vulhub仓库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vulhub/vulhub.git
 
# 2. 进入Apache漏洞复现环境目录
cd vulhub/apache/mod_proxy_express/CVE-2021-41773
 
# 3. 使用Docker Compose启动服务
docker-compose up -d
 
# 4. 等待容器构建并启动,然后进行测试
# 可以使用自己的POC或者工具进行测试,确认漏洞是否存在
 
# 5. 清理环境
docker-compose down

请注意,实际的漏洞复现可能需要使用特定的漏洞利用代码(POC)或工具,这取决于具体的漏洞。因此,你需要根据漏洞的具体信息来选择合适的环境和测试方法。

2024-08-08

在Node.js中,中间件是一种组织和重用代码的方式,它可以用在各种场景,例如Web开发、数据库操作等。下面是一个使用Express框架的示例,展示了如何创建和使用中间件。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app = express();
 
// 自定义中间件
function customMiddleware(req, res, next) {
    console.log('Doing some custom work.');
    // 可以在此处理理请求和响应
    // ...
    next(); // 调用next()继续执行下一个中间件或路由处理
}
 
// 应用中间件
app.use(customMiddleware);
 
// 路由
app.get('/', (req, res) => {
    res.send('Hello World!');
});
 
app.listen(3000, () => {
    console.log('Server is running on port 3000');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创建了一个简单的Express应用,并定义了一个名为customMiddleware的中间件函数。这个中间件函数在请求处理管道中的适当位置被触发,并可以对请求和响应对象进行操作。最后,我们通过app.use()将自定义中间件添加到应用中,并启动了服务器监听3000端口。

2024-08-08



# 拉取最新的docker镜像
docker pull <镜像名>
 
# 查看运行中的docker容器
docker ps
 
# 查看所有docker容器(包括未运行的)
docker ps -a
 
# 创建并运行一个docker容器
docker run -d --name <容器名> <镜像名>
 
# 进入运行中的docker容器
docker exec -it <容器名> /bin/bash
 
# 停止运行的docker容器
docker stop <容器名>
 
# 删除一个docker容器
docker rm <容器名>
 
# 删除所有停止的docker容器
docker container prune
 
# 查看docker容器的日志
docker logs <容器名>
 
# 将文件从宿主机复制到docker容器内
docker cp <宿主机路径> <容器名>:<容器内路径>
 
# 将文件从docker容器内复制到宿主机
docker cp <容器名>:<容器内路径> <宿主机路径>
 
# 构建docker镜像
docker build -t <镜像名> .
 
# 推送docker镜像到远端仓库
docker push <镜像名>
 
# 拉取远端仓库的docker镜像
docker pull <镜像名>

以上命令涵盖了使用Docker进行性能测试时的基本操作,包括镜像管理、容器生命周期管理、文件复制等。通过这些命令,可以方便地管理和操作Docker容器,进行性能测试。

2024-08-08



# Django中间件示例
 
class SimpleMiddleware:
    def __init__(self, get_response):
        self.get_response = get_response
        # 这里可以进行初始化操作,比如连接数据库等
 
    def __call__(self, request):
        # 在请求处理之前做一些工作
        response = self.get_response(request)
        # 在请求处理之后做一些工作
        return response
 
    def process_view(self, request, view_func, view_args, view_kwargs):
        # 在URL匹配的视图被调用之前,这里可以进行一些额外的处理
        pass
 
    def process_template_response(self, request, response):
        # 如果响应对象有render方法,则会调用这个方法进行渲染
        return response
 
    def process_exception(self, request, exception):
        # 如果视图函数抛出异常,这里会被调用
        pass
 
    def process_response(self, request, response):
        # 响应对象返回客户端之前,这里可以进行一些额外的处理
        return response

这个示例中定义了一个简单的中间件,展示了如何在Django中实现中间件的基本功能。在__init__方法中进行初始化操作,在__call__方法中调用原始视图,并在其他几个方法中实现自定义逻辑。这有助于理解Django中间件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024-08-08

在ASP.NET Core中,可以通过创建一个测试项目来测试中间件。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演示如何测试一个自定义中间件:

首先,定义你的中间件:




public class MyCustomMiddleware
{
    private readonly RequestDelegate _next;
 
    public MyCustomMiddleware(RequestDelegate next)
    {
        _next = next;
    }
 
    public async Task Invoke(HttpContext context)
    {
        // 在调用下一个中间件之前可以做一些事情
        // ...
 
        // 调用下一个中间件
        await _next(context);
 
        // 在调用下一个中间件之后可以做一些事情
        // ...
    }
}
 
// 扩展方法用于添加中间件到HTTP请求管道
public static class MyCustomMiddlewareExtensions
{
    public static IApplicationBuilder UseMyCustomMiddleware(this IApplicationBuilder builder)
    {
        return builder.UseMiddleware<MyCustomMiddleware>();
    }
}

然后,在你的测试项目中创建一个测试方法:




[Fact]
public async Task MyCustomMiddleware_Works()
{
    // 初始化服务集合
    var services = new ServiceCollection();
    services.AddLogging();
    var serviceProvider = services.BuildServiceProvider();
 
    // 创建一个请求上下文和相关对象
    var httpContext = new DefaultHttpContext { RequestServices = serviceProvider };
    var response = httpContext.Response;
    var middleware = new MyCustomMiddleware(context =>
    {
        // 断言:确保下一个中间件被正确调用
        Assert.NotNull(context);
        return Task.CompletedTask;
    });
 
    // 调用中间件
    await middleware.Invoke(httpContext);
 
    // 断言:确保响应被设置
    Assert.True(response.StatusCode == 200);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创建了一个最基本的测试方法,用于验证自定义中间件是否能够按预期工作。在实际的应用程序中,你可能需要模拟请求和响应,或者使用更复杂的测试框架,如xUnit和Moq来创建更全面的测试。

2024-08-08

在Linux上安装常见的中间件和数据库可以使用包管理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间件和数据库的安装命令:

中间件

  1. Apache HTTP Server: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apache2
  2. MySQL数据库: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mysql-server
  3. PHP: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php libapache2-mod-php
  4. Redis: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redis-server

数据库

  1. PostgreSQL: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postgresql postgresql-contrib
  2. MongoDB: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mongodb
  3. Elasticsearch:

    
    
    
    wget -qO - https://artifacts.elastic.co/GPG-KEY-elasticsearch | sudo apt-key add -
    sudo apt-get install apt-transport-https
    echo "deb https://artifacts.elastic.co/packages/7.x/apt stable main" | sudo tee -a /etc/apt/sources.list.d/elastic-7.x.list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elasticsearch

请根据你的Linux发行版(如Ubuntu, CentOS等)和版本选择合适的包管理器命令(如apt, yum等)。上述命令假设你使用的是基于Debian的系统,如Ubuntu。对于基于RPM的系统(如CentOS),你需要将apt-get换成yum

注意:在实际环境中,你可能还需要配置这些中间件和数据库,以确保它们按照你的需求运行。这通常涉及到编辑配置文件,启动服务,以及可能的安全设置等步骤。

2024-08-08

Jedis、Lettuce和RedisTemplate都是Java中用于与Redis中间件进行交互的客户端库。

  1. Jedis:

    Jedis是最初的Redis Java客户端。它没有池或连接池,需要手动处理,因此在性能和可伸缩性方面不如Lettuce和RedisClient。然而,Jedis的API设计比其他两个更直观,易于使用。




Jedis jedis = new Jedis("localhost", 6379);
jedis.set("foo", "bar");
String value = jedis.get("foo");
  1. Lettuce:

    Lettuce是一个高级Redis客户端,支持同步和异步操作,并且提供了一个优化的连接池。Lettuce的API基于非阻塞IO处理,并且支持Redis的新功能,如集群和管道。




RedisClient redisClient = RedisClient.create("localhost");
StatefulRedisConnection<String, String> connection = redisClient.connect();
RedisCommands<String, String> syncCommands = connection.sync();
syncCommands.set("foo", "bar");
String value = syncCommands.get("foo");
  1. RedisTemplate:

    RedisTemplate是Spring Data Redis中的一个类,它提供了更高级的抽象,使得开发者可以更加方便地使用Redis。它是Spring Data Redis与Jedis库之间的一个适配层,并且支持Spring的数据转换和序列化机制。




@Autowired
private StringRedisTemplate redisTemplate;
 
public void setKey(String key, String value) {
    redisTemplate.opsForValue().set(key, value);
}
 
public String getKey(String key) {
    return redisTemplate.opsForValue().get(key);
}

在选择使用哪一个客户端库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性能和可伸缩性
  • 是否需要Spring集成
  • 是否需要集群支持
  • API的易用性

每个库都有其特点,选择哪一个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