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2



#!/bin/bash
# 在Linux上安装LLaMA Factory v0.8.3 增量预训练/监督微调
 
# 更新系统包索引并安装依赖
sudo apt-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y git python3-venv curl
 
# 安装LLaMA Factory
cd /opt
sudo mkdir -p llama-factory
cd llama-factory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huggingface/llama-factory.git
cd llama-factory
git checkout v0.8.3
 
# 创建Python虚拟环境并安装LLaMA Factory
python3 -m venv venv
source venv/bin/activate
pip install --upgrade pip setuptools wheel
pip install -e .
 
# 显示安装成功的消息
echo "LLaMA Factory v0.8.3 已成功安装。"

这段代码首先更新系统包索引并安装必要的依赖项,然后从GitHub仓库克隆LLaMA Factory项目并检出v0.8.3版本。接着,它在/opt/llama-factory目录下创建一个Python虚拟环境,并在其中安装LLaMA Factory。最后,它通知用户LLaMA Factory已成功安装。

2024-09-02

为了在本地主机上连接到Linux虚拟机中运行的MongoDB实例,并使用Studio 3T进行连接,您需要确保MongoDB服务器配置允许远程连接,并且相应的防火墙规则已设置。以下是步骤和示例配置:

  1. 修改MongoDB配置文件(通常是/etc/mongod.conf),确保net部分监听所有接口或特定的外部接口:



net:
  port: 27017
  bindIp: 0.0.0.0 # 或者实际的外部可访问IP
  1. 确保Linux虚拟机的防火墙允许从本地主机的端口27017(或您选择的任何端口)进行入站连接。

例如,如果您使用的是iptables,可以添加以下规则:




sudo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27017 -j ACCEPT
  1. 重启MongoDB服务以应用配置更改。



sudo systemctl restart mongod
  1. 在本地主机上安装并打开Studio 3T,创建一个新连接,使用虚拟机的IP地址和MongoDB的端口。
  2. 确保项目启动脚本连接到MongoDB时使用的是虚拟机的IP地址,而不是localhost或127.0.0.1,否则它将尝试连接到本地主机而不是虚拟机。

示例连接字符串(需要替换<vm_ip>为Linux虚拟机的IP地址):




mongodb://<vm_ip>:27017/database_name

请注意,出于安全考虑,允许外部连接到MongoDB可能会带来安全风险。确保只在必要时,通过正确配置防火墙和身份验证机制来安全地开放端口。

2024-09-02

在Ubuntu平台上安装MongoDB和Glide的缓存机制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 安装MongoDB: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y mongodb
sudo systemctl start mongodb
sudo systemctl enable mongodb
  1. 安装Glide: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y golang-glide
  1. 配置Glide的缓存选项:

首先,你需要确定缓存目录。默认情况下,Glide会将缓存存储在$HOME/.glide。如果你想要改变缓存目录,可以在环境变量中设置GLIDE_HOME




export GLIDE_HOME=/path/to/your/glide/cache

你可以在你的项目目录下创建一个.env文件,并在其中设置环境变量,以便Glide在该项目中使用这个缓存目录:




echo "GLIDE_HOME=/path/to/your/glide/cache" > .env
  1. 使用Glide缓存:

在你的Go项目目录中,使用Glide安装依赖项:




glide install

Glide将会尝试使用缓存的依赖项,如果缓存中没有对应的依赖项,它将会下载并缓存它们。

请注意,这些步骤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指南,并假设你已经有了相应的权限来安装软件包和设置环境变量。根据你的具体需求和系统配置,可能需要额外的步骤或者调整。

2024-09-01

以下是在Ubuntu系统上安装Nginx、Redis、MinIO、PostgreSQL和PostGIS的简化版本。请注意,这是一个示例脚本,并不包括所有错误处理和日志记录,适合快速安装示范。




#!/bin/bash
 
# 更新软件包列表
sudo apt-get update
 
# 安装Nginx
sudo apt-get install -y nginx
 
# 启动并使Nginx服务随系统启动
sudo systemctl start nginx
sudo systemctl enable nginx
 
# 安装Redis
sudo apt-get install -y redis-server
sudo systemctl start redis-server
sudo systemctl enable redis-server
 
# 安装MinIO
wget https://dl.min.io/server/minio/release/linux-amd64/minio
chmod +x minio
mv minio /usr/local/bin/
mkdir /var/minio
MINIO_ACCESS_KEY=minio MINIO_SECRET_KEY=minio123 ./minio server /var/minio --console-address ":9001"
 
# 安装PostgreSQL
sudo apt-get install -y postgresql postgresql-contrib
 
# 安装PostGIS
sudo apt-get install -y postgis postgresql-12-postgis-3
 
# 设置PostGIS扩展
sudo -u postgres psql -c "CREATE EXTENSION postgis;"
 
# 配置PostgreSQL的防火墙规则(如果需要)
sudo ufw allow postgresql
sudo ufw allow 9001/tcp
sudo ufw enable
sudo ufw status

请注意,在生产环境中,你需要设置更复杂的安全措施,例如为每个服务配置身份验证和权限,并且应该使用更加安全的方法来管理你的MinIO服务的访问和密钥。此外,确保你理解了每个服务的配置,并根据需要调整配置文件。

2024-09-01

IoT DC3 (DeviceConnect-ThingsDeveloperCenter-3) 是一个开源的物联网开发平台,提供了边缘计算解决方案,支持设备联网、数据采集、协议适配和远程控制等功能。以下是基于 Linux 系统,使用 Docker 进行部署的傻瓜化步骤:

  1. 安装 Docker:

    • 在 Linux 上安装 Docker 的最简单方式是使用官方的安装脚本。
    • 运行以下命令安装 Docker:

      
      
      
      curl -fsSL https://get.docker.com -o get-docker.sh
      sudo sh get-docker.sh
    • 添加当前用户到 docker 组以免每次使用 sudo

      
      
      
      sudo usermod -aG docker ${USER}
    • 重启 Docker 服务:

      
      
      
      sudo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
  2. 克隆 DC3 仓库:

    • 使用 Git 克隆 DC3 的代码仓库: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 thingdevelop/DeviceConnect-ThingsDeveloperCenter.git
      cd DeviceConnect-ThingsDeveloperCenter
  3. 构建 Docker 镜像:

    • 在 DC3 代码根目录下执行以下命令构建 Docker 镜像:

      
      
      
      docker-compose build
  4. 运行 DC3:

    • 使用以下命令启动所有的 Docker 容器:

      
      
      
      docker-compose up -d
    • 如果你想要在后台运行 DC3,请确保使用 -d 参数。
  5. 访问 DC3:

    • 在浏览器中访问 http://<your-host-ip>:80/ 来使用 DC3。

注意:在运行 DC3 之前,请确保你的 Linux 系统的 80 和 1883-1884 端口是开放的。

以上步骤提供了部署 DC3 的基本流程,具体细节可能因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果你在部署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查看 DC3 的官方文档或者在 GitHub 仓库中提问。

2024-09-01

调优Linux系统和Tomcat服务器的性能可以提高应用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调优步骤:

  1. 更新系统和软件包: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upgrade
  2. 配置Swap空间:

    • 如果物理内存不足,可以增加swap空间。
    
    
    
    sudo fallocate -l 1G /swapfile
    sudo chmod 600 /swapfile
    sudo mkswap /swapfile
    sudo swapon /swapfile

    将swap设置在fstab中持久化:

    
    
    
    echo '/swapfile none swap sw 0 0' | sudo tee -a /etc/fstab
  3. 调整文件描述符限制:

    • 编辑/etc/security/limits.conf,增加以下行:
    
    
    
    * soft nofile 65535
    * hard nofile 65535
    * soft nproc 65535
    * hard nproc 65535
  4. 调优网络参数:

    • 可能需要调整TCP/IP堆栈参数,如/etc/sysctl.conf中的net.core.somaxconn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
  5. 调优Tomcat性能:

    • 修改$CATALINA_HOME/bin/setenv.sh,增加如下配置:
    
    
    
    export CATALINA_OPTS="-Xms512M -Xmx1024M -XX:MaxPermSize=256M"
    export JAVA_OPTS="-Djava.awt.headless=true -Dfile.encoding=UTF-8"
    • 调整Connector配置,如增加acceptCount和maxConnections来管理连接。
  6. 启用压缩:

    • 在Tomcat的server.xml中的<Connector>标签中启用gzip压缩。
  7. 配置JVM调优参数:

    • 根据应用的特性调整JVM参数,如 -Xms 初始堆大小,-Xmx 最大堆大小,-XX:NewSize-XX:MaxNewSize 新生代和幸存者区的大小等。
  8. 监控和分析:

    • 使用tophtopvmstatiostat等工具监控系统性能。
    • 使用Tomcat管理应用和日志分析来调整配置。

这些步骤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方向,根据具体的应用和系统环境可以进一步调整。

2024-09-01

在Linux下使用C语言操作SQLite数据库,你需要安装SQLite3库。如果尚未安装,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装:




sudo apt-install libsqlite3-dev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C程序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SQLite3库来打开数据库、创建表格、插入数据以及查询数据。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qlite3.h>
 
static int callback(void *NotUsed, int argc, char **argv, char **azColName){
   for(int i = 0; i < argc; i++){
      printf("%s = %s\n", azColName[i], argv[i] ? argv[i] : "NULL");
   }
   printf("\n");
   return 0;
}
 
int main(){
   sqlite3 *db;
   char *zErrMsg = 0;
   int rc;
 
   rc = sqlite3_open("example.db", &db);
   if( rc ){
      fprintf(stderr, "Can't open database: %s\n", sqlite3_errmsg(db));
      return(0);
   }else{
      fprintf(stderr, "Opened database successfully\n");
   }
 
   // 创建一个表
   char *sql =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students(ID INTEGER PRIMARY KEY, NAME TEXT, AGE INTEGER, ADDRESS TEXT);";
   rc = sqlite3_exec(db, sql, callback, 0, &zErrMsg);
   if( rc != SQLITE_OK ){
      fprintf(stderr, "SQL error: %s\n", zErrMsg);
      sqlite3_free(zErrMsg);
   }
   // 插入数据
   sql = "INSERT INTO students(NAME, AGE, ADDRESS) VALUES('John', 21, 'Highway 21');";
   rc = sqlite3_exec(db, sql, callback, 0, &zErrMsg);
   if( rc != SQLITE_OK ){
      fprintf(stderr, "SQL error: %s\n", zErrMsg);
      sqlite3_free(zErrMsg);
   }
   sql = "INSERT INTO students(NAME, AGE, ADDRESS) VALUES('Sam', 25, 'Long Street');";
   rc = sqlite3_exec(db, sql, callback, 0, &zErrMsg);
   if( rc != SQLITE_OK ){
      fprintf(stderr, "SQL error: %s\n", zErrMsg);
      sqlite3_free(zErrMsg);
   }
 
   // 查询数据
   sql = "SELECT * FROM students;";
   rc = sqlite3_exec(db, sql, callback, 0, &zErrMsg);
   if( rc != SQLITE_OK ){
      fprintf(stderr, "SQL error: %s\n", zErrMsg);
      sqlite3_free(zErrMsg);
   }
 
   sqlite3_close(db);
   return 0;
}

确保你的C编译器能够找到SQLite3库。如果你使用的是gcc编译器,可以在编译时加上 -lsqlite3 参数。




gcc your_program.c -o your_program -lsqlite3

运行程序之前,确保当前目录下不存在example.db数据库文件,程序会创建它。运行程序后,你会看到数据库被创建,表格被创建,数据被插入,并且查询结果被打印出来。

2024-09-01

Higress 是一个基于 Envoy 的高性能服务网格和服务编排平台,旨在为云原生应用提供流量管理。它并不是 Spring Cloud Gateway 的替代品,而是作为服务网格的一部分,与 Spring Cloud Gateway 一起工作,提供额外的功能和优势。

在 Linux 或 Mac 上安装 Higress 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 安装 Higress CLI:

    
    
    
    curl -sL https://get.higress.io | sh
  2. 使用 Higress CLI 安装 Higress 数据平面(Envoy):

    
    
    
    higressctl install
  3. 配置 Higress 网关规则。

具体的 Higress 使用和配置可以查看 Higress 的官方文档。

由于 Higress 是作为服务网格组件使用的,因此需要有 Kubernetes 集群和 Istio 作为前提条件。如果你的应用不在 Kubernetes 环境中运行,那么 Higress 可能不适合你的用例。

如果你想要一个简单的 API 网关,可以考虑使用 Spring Cloud Gateway,它是专门为微服务架构设计的。在 Kubernetes 环境中,Higress 可以作为入口控制器与 Spring Cloud Gateway 配合使用。

Spring Cloud Gateway 的安装和基本配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 pom.xml 中添加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gateway</artifactId>
    </dependency>
  2. 创建配置文件 application.yml

    
    
    
    spring:
      cloud:
        gateway:
          routes:
          - id: my_route
            uri: http://localhost:8081
            predicates:
            - Path=/mypath/**

这个配置定义了一个路由,将 /mypath/** 下的请求转发到 http://localhost:8081

请注意,Spring Cloud Gateway 和 Higress 是为不同的用例和环境设计的,你需要根据你的具体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工具。

2024-09-01

在Linux上搭建编译服务器环境,通常需要安装编译工具和库。以下是一个基本的编译服务器环境搭建步骤,以Ubuntu为例:

  1. 更新系统包列表:



sudo apt-update
  1. 安装基本编译工具: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1. 安装Git版本控制系统:



sudo apt-get install git
  1. 安装依赖管理器(如apt-get):



sudo apt-get install apt-file
sudo apt-file update
  1. 安装额外的编译工具和库(根据需要):



sudo apt-get install cmake # 用于构建项目
sudo apt-get install pkg-config # 用于查找库及其头文件的路径
sudo apt-get install libssl-dev # 安全套接字层开发库
# 其他库...
  1. 配置环境变量(可选):



# 例如,将`/usr/local/bin`添加到PATH环境变量
echo 'export PATH="/usr/local/bin:$PATH"' >> ~/.bashrc
source ~/.bashrc
  1. 安装额外的编译工具链(如Clang):



sudo apt-get install clang
  1. 配置IDE或文本编辑器,以便于编译代码。

这些步骤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编译服务器环境,具体环境可能需要根据项目的需求进行调整。

2024-09-01

在Linux中,查看Django项目的主机计划任务服务通常意味着你需要检查cron作业或者使用的是系统的定时任务调度服务如systemd。以下是检查这些服务的方法:

  1. 检查cron作业:



# 查看当前用户的cron作业
crontab -l
 
# 查看系统的cron作业(通常在/etc/crontab文件或者特定目录下的文件)
cat /etc/crontab
 
# 查看其他用户的cron作业
crontab -u username -l
  1. 如果使用systemd(大多数现代Linux发行版),则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查看所有服务的状态
systemctl list-units --type=service
 
# 查看特定服务的状态
systemctl status your-service-name.service
 
# 查看cron服务状态
systemctl status cron.service

在Django项目中,通常会有一个cron作业或者定时任务来运行如数据库迁移、收集静态文件等命令。你需要检查项目的部署配置来找到这些定时任务的具体设置。如果是使用Django自带的manage.py命令,那么通常会在cron作业中找到相应的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