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4



#!/bin/bash
# 此脚本用于制作一个预装Remmina的麒麟Linux个性化LIVECD镜像并烧录到U盘
 
# 设置LiveCD镜像和U盘设备路径
LIVECD_ISO_PATH="path/to/kylin-livecd.iso"
USB_DEVICE_PATH="/dev/sdX" # 替换为你的U盘设备路径,例如/dev/sdb
 
# 检查LiveCD镜像文件是否存在
if [ ! -f "$LIVECD_ISO_PATH" ]; then
    echo "LiveCD镜像文件不存在,请检查路径后重试。"
    exit 1
fi
 
# 创建工作目录
mkdir -p ~/livecd_workdir
cd ~/livecd_workdir
 
# 挂载镜像和工作目录
sudo mount -o loop "$LIVECD_ISO_PATH" ./iso
sudo mount -o loop "$LIVECD_ISO_PATH" ./workdir -o ro,loop=/dev/loop1
 
# 预装Remmina
sudo rsync -a --delete ./workdir/ ./iso/
sudo mkdir -p ./iso/LiveOS/squashfs.img/home/kylin/remmina
sudo tar -xf remmina-for-kylin-livecd.tar -C ./iso/LiveOS/squashfs.img/home/kylin/remmina
 
# 生成新的LiveCD镜像
sudo mkisofs -R -J -T -V "Kylin-LiveCD" -iso-level 3 -o ./kylin-livecd-with-remmina.iso -b isolinux/isolinux.bin -c isolinux/boot.cat -no-emul-boot -boot-load-size 4 -boot-info-table -eltorito-alt-boot -e images/efiboot.img -no-emul-boot ./iso
 
# 卸载挂载点
sudo umount ./workdir
sudo umount ./iso
 
# 烧录U盘
sudo dd if=./kylin-livecd-with-remmina.iso of="$USB_DEVICE_PATH" bs=4M status=progress oflag=sync
 
# 清理工作目录
cd ~
rm -rf ~/livecd_workdir
 
echo "LiveCD镜像烧录完成。"

这个脚本用于创建一个预装Remmina的麒麟Linux个性化LIVECD镜像,并将其烧录到U盘中。脚本中的路径和设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替换。使用时,你需要将remmina-for-kylin-livecd.tar和原始的ISO镜像放在当前用户的home目录下,并确保U盘已经插入电脑。

2024-08-14

在Linux和Windows上挂载NFS共享,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Linux系统

  1. 安装NFS客户端工具: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nfs-common
  1. 创建一个挂载点:



mkdir /mnt/nfs
  1. 挂载NFS共享:



mount -t nfs <nfs_server_ip>:/path/to/shared /mnt/nfs

替换 <nfs_server_ip> 为NFS服务器的IP地址和 /path/to/shared 为共享目录的路径。

Windows系统

  1. 打开“控制面板” -> “程序” -> “程序和功能” -> “启用或关闭Windows功能”。
  2. 勾选“NFS客户端”。
  3. 打开命令提示符或PowerShell。
  4. 创建一个挂载点:



mkdir \\localhost\nfs
  1. 挂载NFS共享:



net use Z: \\<nfs_server_ip>\path\to\shared

替换 Z: 为你希望映射的驱动器字母,<nfs_server_ip> 为NFS服务器的IP地址,以及 /path/to/shared 为共享目录的路径。

完成以上步骤后,NFS共享将在Linux中作为文件系统挂载在 /mnt/nfs,或在Windows中映射到指定的驱动器字母。

2024-08-14

在 Linux 终端中复制和粘贴通常使用键盘快捷键和鼠标操作。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复制:

  • 使用键盘快捷键 Ctrl + Shift + C 复制选定的文本到剪贴板。
  • 如果使用的是鼠标,可以右键点击选择文本,然后使用上下文菜单选择复制。

粘贴:

  • 使用键盘快捷键 Ctrl + Shift + V 将剪贴板中的文本粘贴到光标位置。
  • 如果使用的是鼠标,可以右键点击选择粘贴或使用上下文菜单选择粘贴选项。

注意:快捷键可能会根据不同的 Linux 发行版和配置有所不同。如果上述快捷键无法使用,可以尝试使用 Ctrl + CCtrl + V 进行复制粘贴,但这不会将文本存储到系统剪贴板中。

如果你想使用命令行工具进行复制粘贴,可以使用 xclipxsel 命令。

安装 xclip:




sudo apt-get install xclip

使用 xclip 复制和粘贴:




# 复制
echo "some text" | xclip
 
# 粘贴
xclip -selection clipboard -o

安装 xsel:




sudo apt-get install xsel

使用 xsel 复制和粘贴:




# 复制
echo "some text" | xsel --clipboard --input
 
# 粘贴
xsel --clipboard --output
2024-08-14

要实现SSH免密登录,需要生成一对公钥和私钥,并将公钥复制到远程服务器。以下是具体步骤和示例代码:

  1. 在本地计算机上生成公钥和私钥:



ssh-keygen -t rsa

按照提示进行操作,也可以直接回车以接受默认设置。

  1. 将生成的公钥复制到远程服务器的~/.ssh/authorized_keys文件中:



ssh-copy-id user@remote_host

其中user是远程服务器的用户名,remote_host是远程服务器的地址。

完成这些步骤后,你应该可以无密码登录远程服务器了:




ssh user@remote_host

注意:确保远程服务器的~/.ssh目录和~/.ssh/authorized_keys文件的权限设置正确,通常~/.ssh目录的权限应为700(drwx------),authorized_keys文件的权限应为600(-rw-------)。

2024-08-14

在Linux系统中,你可以通过检查 /proc/cpuinfo 文件来确定CPU的架构类型。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命令,用于检查并输出CPU架构:




cat /proc/cpuinfo | grep '^architecture' | uniq

如果输出是 architecture : aarch64,则你的CPU是ARM架构的;如果输出是 architecture : x86_64,则你的CPU是AMD或Intel的x86\_64架构。

如果你想要更直观的输出,可以使用lscpu命令:




lscpu | grep 'Architecture'

这将直接显示CPU架构信息。

2024-08-14

要在Linux环境下离线安装telnet,你需要从另一台有互联网连接的机器上下载telnet的rpm包及其依赖,然后将它们传输到你的目标离线机器上进行安装。

以下是在有互联网连接的机器上下载telnet及其依赖的步骤,然后将它们移动到离线机器上进行安装的步骤:

  1. 在有网络的机器上,使用yum下载telnet及其所有依赖:



yum install --downloadonly --downloaddir=<directory> telnet

<directory>替换为你想要下载rpm包的目录。

  1. 将下载的rpm包复制到USB驱动器或其他可移动介质。
  2. 将这些rpm包复制到你的离线Linux机器上的某个目录中。
  3. 在离线机器上,使用rpm安装这些包:



cd <directory-containing-rpms>
sudo rpm -Uvh *.rpm

确保将<directory-containing-rpms>替换为包含rpm包的目录的正确路径。

如果你使用的是基于Debian的系统(如Ubuntu),你应该使用dpkg而不是rpm

2024-08-14

在Linux中,您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查看物理CPU数量、每个物理CPU的核心数、逻辑CPU数量以及内存情况:

  1. 查看物理CPU数量:



lscpu | grep "Physical id" | sort | uniq | wc -l
  1. 查看每个物理CPU的核心数:



lscpu | grep "Core(s) per socket"
  1. 查看逻辑CPU数量:



lscpu | grep "CPU(s)"
  1. 查看内存情况:



free -h

或者使用cat /proc/meminfo查看详细的内存信息。

这些命令提供了物理CPU数、每个CPU核心数、逻辑CPU线程数以及系统内存的总量和当前使用情况。

2024-08-14

在Linux中,僵尸进程是已终止但其父进程尚未通过wait()(或waitpid())系统调用来读取其退出状态的子进程。僵尸进程会在进程表中占据一个位置直到其父进程读取其状态信息。

查看僵尸进程:




ps aux | grep 'Z'

通常,僵尸进程的STAT列会显示一个Z

要删除僵尸进程,需要确保其父进程正常终止或者读取子进程的退出状态。如果父进程存在bug而不正确处理子进程的退出,可以尝试先结束父进程,然后再次创建并运行父进程。

强制删除僵尸进程的方法是重启系统,但这并不是一个推荐的做法,因为它会影响到系统上运行的所有进程。

如果你需要编程方式处理僵尸进程,可以使用wait()waitpid()函数在父进程中读取子进程的退出状态。这样可以避免产生僵尸进程。

示例代码(C语言):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wait.h>
 
int main() {
    pid_t pid = fork();
    if (pid == -1) {
        // 错误处理
        perror("fork failed");
        return 1;
    } else if (pid > 0) {
        // 父进程
        int status;
        pid_t child_pid = wait(&status); // 等待子进程结束,处理僵尸进程
        if (child_pid == -1) {
            // 错误处理
            perror("wait failed");
            return 1;
        }
        // 处理子进程退出状态
    } else {
        // 子进程
        // ... 执行一些操作后正常退出
    }
    return 0;
}

在实际应用中,应该避免僵尸进程的产生,而是通过编程方式管理子进程的生命周期。

2024-08-14

这个错误通常表示.NET应用程序在Linux系统上无法找到国际组件用于Unicode(ICU)的有效安装包。ICU是用于Unicode支持的库,对多语言的支持非常重要。

解决方法:

  1. 安装ICU库:

    在基于Debian的系统(如Ubuntu)上,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装:

    
    
    
    sudo apt-get install libicu-dev

    在基于Red Hat的系统(如CentOS)上,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装:

    
    
    
    sudo yum install libicu-devel
  2. 如果已经安装了ICU,确保它可以被应用程序找到。可能需要设置LD\_LIBRARY\_PATH环境变量来包含ICU库的路径。
  3. 如果是通过某种容器技术(如Docker)在Linux上运行.NET应用程序,确保容器镜像包含ICU库,或者在构建容器镜像的Dockerfile中安装ICU。
  4. 如果是.NET Core或.NET 5+,确保安装了正确版本的.NET运行时,它应该自带ICU。可以通过dotnet --info命令查看.NET运行时的详细信息。
  5. 如果问题依旧存在,可以尝试清理并重新安装.NET SDK。
  6. 如果是自己编写的.NET应用程序,确保应用程序的配置正确,指向了正确的ICU库。
  7. 如果是在特定的Linux发行版上遇到问题,可以查看该发行版的相关文档或社区寻求帮助。
2024-08-14

在Ubuntu Server 24.04 LTS上安装部署Zabbix 7.0 LT的步骤如下:

  1. 更新系统包索引:



sudo apt-get update
  1. 安装Zabbix官方仓库的公钥:



wget https://repo.zabbix.com/zabbix/7.0/ubuntu/pool/main/z/zabbix-release/zabbix-release_7.0-1+ubuntu24.04_all.deb
sudo dpkg -i zabbix-release_7.0-1+ubuntu24.04_all.deb
sudo apt-get update
  1. 安装Zabbix server, frontend, agent包:



sudo apt-get install zabbix-server-mysql zabbix-frontend-php zabbix-apache-conf zabbix-agent
  1. 创建初始数据库并授权:



sudo mysql -uroot -p

在MySQL提示符下执行:




create database zabbix character set utf8 collate utf8_bin;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zabbix.* to zabbix@localhost identified by 'your_password';
flush privileges;
exit;
  1. 导入初始架构和数据。确保将your_password替换为您为zabbix用户设置的密码:



zcat /usr/share/doc/zabbix-server-mysql*/create.sql.gz | sudo mysql -uzabbix -p zabbix
  1. 编辑Zabbix server配置文件,设置数据库密码:



sudo nano /etc/zabbix/zabbix_server.conf

找到DBPassword=行并设置密码:




DBPassword=your_password
  1. 配置PHP(Zabbix前端):



sudo nano /etc/php/7.4/apache2/php.ini

根据您的内存调整memory_limit




memory_limit=128M
  1. 启动Zabbix server和agent进程:



sudo systemctl start zabbix-server
sudo systemctl start zabbix-agent
  1. 配置Apache Web服务器:



sudo nano /etc/apache2/apache2.conf

添加以下行来处理PHP文件:




AddType application/x-httpd-php .php .html .htm

然后重启Apache服务:




sudo systemctl restart apache2
  1. 通过浏览器访问Zabbix前端:



http://your_server_ip/zabbix

使用您在步骤4中设置的数据库密码登录。

注意:确保您的Ubuntu Server 24.04安全,关闭不必要的端口和服务,设置防火墙规则,以及使用强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