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7

报错解释:

这个报错是浏览器的同源策略导致的。当一个网页尝试请求另一个域(域名、协议、端口不同)的资源时,会遇到跨域问题。出于安全考虑,默认情况下,这种请求是被浏览器限制的。报错信息中的 "Access to XMLHttpRequest at 'http://xxxx.com/xxx' from origin" 表明了请求的目标地址以及请求发起的源地址。

解决方法:

  1. JSONP:适用于GET请求,通过动态创建<script>标签请求一个带参数的回调函数。
  2. CORS:服务器需要在响应头中加入适当的CORS头部,如Access-Control-Allow-Origin,来允许特定的外部域访问资源。
  3. 代理服务器:在服务器端设置一个代理,所有前端的请求都先发送到同源服务器,由代理服务器转发到目标域。
  4. 在服务器端设置HTTP头部Access-Control-Allow-Origin*或特定的域,以允许所有域或特定域进行跨域请求。
  5. 如果你控制浏览器或者用户环境,可以通过配置浏览器扩展来移除同源策略限制。

注意: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具体需求和安全等级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

2024-08-07



# 安装Vue CLI
npm install -g @vue/cli
 
# 创建一个新的Vue项目
vue create my-ssr-app
 
# 进入项目目录
cd my-ssr-app
 
# 添加SSR支持
vue add @vue/cli-plugin-ssr

以上命令首先确保Vue CLI的安装,然后创建一个新的Vue项目,最后为这个项目添加SSR(Server-Side Rendering)支持。这样就可以开始构建一个基于Vue3和TypeScript的SSR系统。

2024-08-07



// 定义一个简单的类型,表示一个用户的信息
type UserInfo = {
  id: number;
  name: string;
  email?: string; // 可选属性
};
 
// 使用UserInfo类型定义一个用户信息变量
let user: UserInfo = {
  id: 1,
  name: 'Alice',
  email: 'alice@example.com'
};
 
// 修改UserInfo类型,增加一个新的可选属性phone
type UserInfoV2 = UserInfo & {
  phone?: string;
};
 
// 使用UserInfoV2类型定义一个用户信息变量,包含新增的phone属性
let userV2: UserInfoV2 = {
  id: 1,
  name: 'Alice',
  email: 'alice@example.com',
  phone: '1234567890'
};
 
// 输出变量信息,验证类型定义的正确性
console.log(user);
console.log(userV2);

这段代码首先定义了一个UserInfo类型,表示用户的基本信息。之后,通过使用UserInfo类型,定义了一个user变量。随后,通过使用交叉类型(&),增加了一个新的可选属性phone,定义了一个UserInfoV2类型,并使用该类型定义了一个userV2变量。最后,代码输出了这两个变量的信息,以验证类型定义的正确性。这个例子展示了如何在TypeScript中使用type关键字进行类型的扩展和定义。

2024-08-07

这是一个基于Node.js的红色旅游文化网站项目,使用Express框架和MySQL数据库。以下是部分核心代码:

server.js(Express服务器配置):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const app = express();
 
// 设置模板引擎
app.set('view engine', 'ejs');
app.set('views', path.join(__dirname, 'views'));
 
// 静态文件路径
app.use(express.static(path.join(__dirname, 'public')));
 
// 路由
app.use('/', require('./routes/index'));
app.use('/users', require('./routes/users'));
 
// 404 页面
app.use((req, res) => {
  res.status(404).render('404', { title: '页面未找到' });
});
 
// 500 页面
app.use((err, req, res) => {
  console.error(err.stack);
  res.status(500).render('500', { title: '服务器错误' });
});
 
app.listen(3000, () => {
  console.log('服务器运行在 http://localhost:3000/');
});

routes/index.js(首页路由):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router = express.Router();
 
// 首页路由
router.get('/', (req, res) => {
  res.render('index', { title: '首页' });
});
 
module.exports = router;

views/index.ejs(首页模板):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C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 title %></title>
</head>
<body>
  <h1>欢迎来到红色旅游文化网站</h1>
</body>
</html>

以上代码提供了一个简单的Express服务器配置,包括路由、模板引擎设置和静态文件路径。同时展示了如何使用EJS模板引擎渲染页面,并处理了404和500错误页面。这个示例代码可以作为开发者学习和实践的基础。

2024-08-07

由于篇幅所限,下面提供一个简化版本的Express框架创建小型房屋租赁平台的核心代码示例。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app = express();
const port = 3000;
 
// 中间件:解析URL编码的请求体
app.use(express.urlencoded({ extended: true }));
 
// 中间件:提供静态文件服务
app.use(express.static('public'));
 
// 基本的GET路由,返回首页
app.get('/', (req, res) => {
  res.sendFile(__dirname + '/index.html');
});
 
// 处理房屋租赁表单的POST路由
app.post('/api/rentals', (req, res) => {
  const rental = {
    customerName: req.body.customerName,
    customerEmail: req.body.customerEmail,
    rentalDuration: req.body.rentalDuration,
    propertyId: req.body.propertyId
  };
  // 假设的房屋租赁处理逻辑
  processRental(rental).then(() => {
    res.status(201).send('Rental processed successfully.');
  }).catch(error => {
    res.status(500).send('Error processing rental: ' + error.message);
  });
});
 
// 启动服务器
app.listen(port, () => {
  console.log(`Server running on port ${port}`);
});
 
// 假设的房屋租赁处理函数
function processRental(rental) {
  // 这里应该是与数据库交互的代码,例如保存租赁信息到数据库
  return Promise.resolve(); // 返回一个解决的promise
}

这段代码提供了一个简单的Express服务器框架,用于托管一个小型的房屋租赁平台。它包括了处理URL编码请求体的中间件、提供静态文件服务的中间件,以及简单的GET和POST路由处理。这个示例旨在展示如何使用Express框架构建基本的Web应用程序,并且教会基本的Node.js后端开发概念。

2024-08-07



<template>
  <treeselect
    v-model="value"
    :multiple="true"
    :options="options"
    :flat="true"
    :default-expand-level="2"
    :sort-value-by="sortValueBy"
    :placeholder="placeholder"
    :noOptionsMessage="noOptionsMessage"
    :noResultsMessage="noResultsMessage"
    :maxHeight="300"
  />
</template>
 
<script>
import Treeselect from '@riophae/vue-treeselect'
import '@riophae/vue-treeselect/dist/vue-treeselect.css'
 
export default {
  components: { Treeselect },
  data() {
    return {
      value: null,
      options: [
        { id: 'a', label: 'a' },
        { id: 'b', label: 'b', children: [{ id: 'b1', label: 'b1' }] }
      ],
      sortValueBy: 'ORDER_SELECTED',
      placeholder: 'Select your options',
      noOptionsMessage: 'No options available',
      noResultsMessage: 'No results found'
    }
  }
}
</script>

这个代码实例展示了如何在Vue应用中使用@riophae/vue-treeselect组件来创建一个多选的树形下拉列表。代码中定义了组件的数据属性,包括选中的值、下拉列表的选项、以及相关的配置项。同时,展示了如何通过v-model来双向绑定数据,以及如何自定义占位符、无选项和无结果时的提示信息。

2024-08-07

解释:

Feign 是一个声明式的Web服务客户端,用来简化HTTP远程调用。当你在Feign中进行异步调用时,可能会遇到“获取不到ServletRequestAttributes”的错误,这通常发生在使用Feign进行异步调用时,异步上下文(AsyncContext)中无法访问到原始请求的属性,因为Servlet容器的请求和响应对象不会被传递到异步线程中。

解决方法:

  1. 使用Feign的Hystrix集成时,可以通过HystrixConcurrencyStrategy自定义线程池的策略,从而在执行异步调用时保持请求的上下文。
  2. 如果你使用的是Spring Cloud Feign,可以考虑使用Spring Cloud Sleuth提供的追踪解决方案,它可以在异步调用时传递上下文。
  3. 另一种方法是手动传递必要的信息,例如请求头(headers),到异步执行的方法中。
  4. 如果是在Spring环境下,可以考虑使用RequestContextHolder来主动获取当前请求的属性,并在异步执行的代码块中使用。

示例代码: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context.request.RequestContextHolde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context.request.ServletRequestAttributes;
 
ServletRequestAttributes attributes = (ServletRequestAttributes) RequestContextHolder.getRequestAttributes();
 
// 在异步线程中手动传递attributes

请根据你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2024-08-07

在Elasticsearch中实现分布式搜索通常是自动完成的,无需用户进行额外的配置。Elasticsearch会自动分配文档到不同的分片上,并在需要时跨分片执行搜索查询。

如果你需要编写代码来实现分布式搜索,你可以使用Elasticsearch的REST API或者使用Elasticsearch的客户端库,如官方的elasticsearch-py(Python)。

以下是一个使用elasticsearch-py库进行分布式搜索的简单示例:




from elasticsearch import Elasticsearch
 
# 连接到Elasticsearch集群
es = Elasticsearch("http://localhost:9200")
 
# 执行搜索查询
query = {
    "query": {
        "match": {
            "content": "Elasticsearch"
        }
    }
}
 
# 在索引my_index上执行搜索
response = es.search(index="my_index", body=query)
 
# 输出搜索结果
print(response)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elasticsearch-py库连接到本地运行的Elasticsearch实例,并执行一个简单的match查询。Elasticsearch会自动处理分布式搜索的细节,包括在不同节点上的分片间协调搜索结果。

2024-08-07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from elasticsearch import Elasticsearch
 
# 连接到Elasticsearch
es = Elasticsearch(["http://localhost:9200"])
 
# 创建一个新的文档
doc = {
    'author': 'test_author',
    'text': 'Sample text',
    'timestamp': datetime.now(),
}
 
# 将文档索引到Elasticsearch,指定索引名称为'test_index'
res = es.index(index="test_index", id=1, document=doc)
 
# 打印出响应结果
print(res['result'])

这段代码演示了如何使用Elasticsearch Python API连接到本地运行的Elasticsearch服务,并创建一个新的文档,然后将其索引到名为'test\_index'的索引中。代码最后打印出文档索引的结果。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了如何开始在Python中使用Elasticsearch。

2024-08-07

Elasticsearch是一个基于Apache Lucene库的开源搜索引擎。它允许你存储和搜索大量数据。Elasticsearch集群是由多个Elasticsearch节点组成的,这些节点共同工作,处理数据的存储和搜索。

在Elasticsearch中,数据分布在多个节点上,这些节点可以是物理机器或者是虚拟机。Elasticsearch使用分布式的设计理念,这意味着它可以自动发现网络中的节点,并且在节点之间平衡数据和负载。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Elasticsearch集群配置示例,使用了Elasticsearch的YAML配置文件。




# 集群名称
cluster.name: my-elasticsearch-cluster
 
# 节点名称
node.name: node-1
 
# 是否有资格被选举为master节点
node.master: true
 
# 是否存储数据
node.data: true
 
# 最大集群节点数
node.max_local_storage_nodes: 2
 
# 网络配置
network.host: 192.168.1.1
http.port: 9200
transport.tcp.port: 9300
 
# 发现其他节点
discovery.seed_hosts: ["192.168.1.2", "192.168.1.3"]
 
# 启动集群发现协议
discovery.zen.ping.unicast.hosts: ["192.168.1.2", "192.168.1.3"]

在这个配置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my-elasticsearch-cluster的集群,并且配置了一个名为node-1的节点。节点1被设置为master节点,同时存储数据。我们还设置了最多可以有2个节点存储数据。我们指定了节点的网络地址和端口,以及用于节点发现的seed节点和通信端口。

在实际部署时,你需要为集群中的每个节点创建类似的配置文件,并且每个节点的node.name需要是唯一的。同时,确保所有节点的网络设置都允许节点间通信。

这只是一个配置示例,实际部署时需要根据你的网络环境、硬件资源和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