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1

以下是一个基于CentOS的Spark开发环境搭建的简化版本,包括了安装Java和Scala,以及配置Spark。




# 更新系统
sudo yum update -y
 
# 安装Java
sudo yum install java-1.8.0-openjdk-devel -y
 
# 验证Java安装
java -version
 
# 下载Scala
wget https://downloads.lightbend.com/scala/2.12.15/scala-2.12.15.tgz
 
# 解压Scala
tar -xvf scala-2.12.15.tgz
 
# 移动Scala到合适的位置
sudo mv scala-2.12.15 /usr/local/scala
 
# 配置环境变量
echo 'export SCALA_HOME=/usr/local/scala' >> ~/.bashrc
echo 'export PATH=$PATH:$SCALA_HOME/bin' >> ~/.bashrc
 
# 应用环境变量更改
source ~/.bashrc
 
# 验证Scala安装
scala -version
 
# 下载Spark
wget https://downloads.apache.org/spark/spark-3.2.1/spark-3.2.1-bin-hadoop3.2.tgz
 
# 解压Spark
tar -xvf spark-3.2.1-bin-hadoop3.2.tgz
 
# 移动Spark到合适的位置
sudo mv spark-3.2.1-bin-hadoop3.2 /usr/local/spark
 
# 配置环境变量
echo 'export SPARK_HOME=/usr/local/spark' >> ~/.bashrc
echo 'export PATH=$PATH:$SPARK_HOME/bin' >> ~/.bashrc
 
# 应用环境变量更改
source ~/.bashrc
 
# 验证Spark安装
spark-shell

以上脚本提供了从基本系统更新到安装Java、Scala和Spark的全过程,并配置了环境变量,使得可以在命令行中运行Spark。在运行这些命令之前,请确保你的CentOS虚拟机可以连接到互联网,以便下载所需的文件。

2024-08-11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from elasticsearch import Elasticsearch
 
# 连接到Elasticsearch
es = Elasticsearch(hosts=["localhost:9200"])
 
# 创建一个新索引
index_name = 'test_index'
create_index_response = es.indices.create(index=index_name, ignore=400)
print(create_index_response)
 
# 定义一个文档并添加到索引
document = {
    'author': 'test_author',
    'text': 'Sample document',
    'timestamp': datetime.now()
}
 
# 索引文档
index_document_response = es.index(index=index_name, id=1, document=document)
print(index_document_response)
 
# 获取并打印文档
get_document_response = es.get(index=index_name, id=1)
print(get_document_response)
 
# 更新文档
update_response = es.update(index=index_name, id=1, document={'doc': {'text': 'Updated document'}})
print(update_response)
 
# 删除索引
delete_index_response = es.indices.delete(index=index_name, ignore=[400, 404])
print(delete_index_response)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Elasticsearch Python API进行基本的索引库操作,包括创建新索引、添加文档、检索文档、更新文档以及删除索引。代码简洁明了,注重于展示核心功能,便于理解和学习。

2024-08-11

由于篇幅所限,我无法提供完整的代码实现。但我可以提供一个简化的微服务架构设计的例子,以及一些核心组件的代码示例。

假设我们有一个家教信息微服务,我们可以设计它的基本架构如下:

  1. 服务注册与发现:使用Spring Cloud Netflix Eureka。
  2. 客户端负载均衡:使用Spring Cloud Netflix Ribbon或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
  3. 服务间调用:使用Spring Cloud OpenFeign。
  4. 配置管理:使用Spring Cloud Config。
  5. 服务熔断器:使用Spring Cloud Netflix Hystrix。
  6. 路由网关:使用Spring Cloud Gateway。

以下是一个使用Spring Cloud Feign Client的示例代码:




@FeignClient(name = "tutor-service", url = "http://tutor-service-url")
public interface TutorClient {
    @GetMapping("/tutors/{id}")
    Tutor getTutorById(@PathVariable("id") Long id);
 
    @PostMapping("/tutors")
    Tutor createTutor(@RequestBody Tutor tutor);
 
    // 其他CRUD操作
}

这个接口定义了对家教服务的REST API调用。Spring Cloud Feign会自动实现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

请注意,这些代码只是框架的一部分,并且需要完整的Spring Cloud配置才能运行。在实际项目中,你还需要配置服务注册中心(如Eureka Server),以及其他基础设施服务(如配置服务器等)。

由于篇幅限制,我不能提供完整的项目代码。但是,我可以提供一个简化的微服务架构设计的例子,以及一些核心组件的代码示例。这应该足够帮助开发者入门并实现一个微服务项目的基本功能。

2024-08-11



from celery import Celery
 
# 创建Celery实例
app = Celery('my_task', broker='redis://localhost:6379/0')
 
# 定义一个Celery任务
@app.task
def add(x, y):
    return x + y
 
# 使用Celery任务
result = add.delay(4, 4)
print(result.result)  # 输出: 8

这段代码演示了如何使用Celery创建一个简单的分布式任务。首先,我们创建了一个Celery实例,指定了要使用的消息代理(这里是Redis)。然后,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add的任务,该任务接受两个参数并返回它们的和。最后,我们调用add.delay()来异步执行任务,并打印出结果。这个例子简单明了地展示了Celery的基本使用方法。

2024-08-11

在JMeter中使用命令行模式进行性能测试,可以执行单机测试和分布式测试。

  1. 单机测试:

    使用JMeter提供的命令行工具jmeter.sh(在Unix系统中)或jmeter.bat(在Windows系统中)。

例如,要运行名为TestPlan.jmx的测试计划,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jmeter -n -t TestPlan.jmx -l result.jtl

参数解释:

  • -n: 表示非GUI模式(命令行模式)
  • -t: 用于指定测试计划的.jmx文件
  • -l: 用于指定结果文件的位置和文件名
  1. 分布式测试:

    在分布式环境中,你需要一个调度机(master)和一个或多个执行机(slave)。

  • 在调度机(master)上:



jmeter -n -t TestPlan.jmx -r -l result.jtl

参数解释:

  • -r: 表示要在远程服务器上运行
  • 在执行机(slave)上:

首先,你需要在执行机上启动JMeter服务器端,使用以下命令:




jmeter-server

然后,在调度机上执行测试时,添加-r参数,JMeter会自动连接到在执行机上启动的JMeter服务器。

确保在执行分布式测试之前配置jmeter的slave机器,在slave机器上:

  1. 确保slave机器的jmeter版本和master机器一致。
  2. 修改slave机器的jmeter配置文件jmeter.properties,设置server_portserver.rmi.port
  3. 确保slave机器的防火墙设置允许master机器通过配置的端口连接。
  4. 启动slave机器上的jmeter-server。

以上步骤可以确保在分布式环境中,master可以正确控制和管理slave执行压测。

2024-08-11

在Redis中实现分布式秒杀锁通常涉及到使用Redis的SET命令的特殊参数来确保操作的原子性。以下是一个使用Python和redis-py客户端库实现的示例:




import redis
import time
import uuid
 
# 连接到Redis
redis_client = redis.StrictRedis(host='localhost', port=6379, db=0)
 
# 秒杀商品的ID
seckill_id = "123"
 
# 当前客户端的唯一标识
client_id = str(uuid.uuid4())
 
# 锁的过期时间
lock_timeout = 10
 
# 获取锁的开始时间
start_time = time.time()
 
# 使用SET命令的NX选项确保只有在键不存在时才设置值,EX选项设置键的过期时间
# 这是一个原子操作,如果获取锁成功,则返回True
if redis_client.set(seckill_id, client_id, nx=True, ex=lock_timeout):
    try:
        # 在这里执行秒杀逻辑
        print("秒杀成功")
    finally:
        # 确保在业务逻辑执行完毕后释放锁
        # 只有锁的拥有者才能释放锁
        if client_id == redis_client.get(seckill_id):
            redis_client.delete(seckill_id)
else:
    # 如果没有获取到锁,可以选择等待或者放弃
    print("秒杀失败")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了SET命令的NX参数来实现一个唯一的锁。只有在键不存在的情况下,SET操作才会成功,从而确保了只有一个客户端能够获取到锁。锁的过期时间通过EX参数设置,以防止锁因为某些原因没有被释放。在获取锁之后,执行业务逻辑,并在最后确保释放锁,以避免其他客户端长时间等待。

2024-08-11

pytest-xdist 插件可以通过命令行参数来设置测试函数或者类的并行执行数量。使用 -n--numprocesses 参数后面跟上运行的进程数量。

例如,如果你想要同时运行4个进程,可以这样使用:




pytest -n 4

或者




pytest --numprocesses 4

如果你想要每个CPU核心运行一个进程,可以使用 auto 关键字:




pytest -n auto

或者




pytest --numprocesses auto

确保你已经安装了 pytest-xdist 插件,如果没有安装,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装:




pip install pytest-xdist

在使用 pytest-xdist 时,请注意,并行执行的测试用例需要是可以安全并行运行的。如果测试用例有共享的全局变量、文件资源或状态,可能会导致不可预测的行为。

2024-08-11

在Hadoop 3中,双 Namenode 的部署通常涉及使用 Active/Passive 或 Active/Active 配置。以下是一个简化的步骤和配置示例:

  1. 确保你有两台机器,用于部署两个 Namenode。
  2. 配置 hdfs-site.xml 文件,设置 Namenode 的 ID 和 QJM 的位置。

hdfs-site.xml (两个 Namenode 的配置片段):




<configuration>
    <property>
        <name>dfs.nameservices</name>
        <value>mycluster</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ha.namenodes.mycluster</name>
        <value>nn1,nn2</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rpc-address.mycluster.nn1</name>
        <value>nn1-host:8020</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rpc-address.mycluster.nn2</name>
        <value>nn2-host:8020</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http-address.mycluster.nn1</name>
        <value>nn1-host:9870</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http-address.mycluster.nn2</name>
        <value>nn2-host:9870</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shared.edits.dir</name>
        <value>qjournal://jn-host1:8485;jn-host2:8485;jn-host3:8485/mycluster</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journalnode.edits.dir</name>
        <value>/path/to/journal/node/local/data</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ha.automatic-failover.enabled</name>
        <value>true</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client.failover.proxy.provider.mycluster</name>
        <value>org.apache.hadoop.hdfs.server.namenode.ha.ConfiguredFailoverProxyProvider</value>
    </property>
    <!-- 其他配置... -->
</configuration>
  1. 启动所有的 JournalNode 守护进程。
  2. 格式化第一个 Namenode 并启动。
  3. 在第二个 Namenode 上,不需要格式化,只需同步第一个 Namenode 的元数据,并启动。
  4. 配置自动故障转移控制器,如使用ZooKeeper。

以上步骤和配置是一个基本的指南。根据你的具体需求和环境,可能需要做出调整。确保所有的配置文件路径、主机名和端口号都是正确的。

注意:在实际部署时,你还需要考虑数据的本地性和备份策略,确保集群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2024-08-11

DistributedLog 是一个高容错、高可用、高并发的日志服务,由Twitter开源并贡献给Apache软件基金会。它被设计用于处理大量的流数据,特别是需要严格一致性和低延迟数据访问的应用场景。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如何使用DistributedLog的Java API写入和读取日志数据。

安装依赖

首先,确保你的项目中包含了DistributedLog的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io.distributedlog</groupId>
    <artifactId>distributedlog-core</artifactId>
    <version>YOUR_DISTRIBUTEDLOG_VERSION</version>
</dependency>

写入数据到DistributedLog




import io.distributedlog.api.LogReader;
import io.distributedlog.api.LogWriter;
import io.distributedlog.api.ReadOptions;
import io.netty.buffer.ByteBuf;
import io.netty.buffer.Unpooled;
 
public class DistributedLog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String uri = "distributedlog://localhost:7777/logstream";
 
        // 创建LogWriter
        LogWriter writer = DistributedLogClient.createLogWriter(uri);
 
        // 写入数据
        for (int i = 0; i < 10; i++) {
            ByteBuf buffer = Unpooled.buffer();
            buffer.writeBytes(String.format("Message %d", i).getBytes());
            writer.write(buffer);
        }
 
        // 关闭writer
        writer.close();
    }
}

从DistributedLog读取数据




public class DistributedLog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String uri = "distributedlog://localhost:7777/logstream";
 
        // 创建LogReader
        LogReader reader = DistributedLogClient.createLogReader(uri);
 
        // 读取数据
        ReadOptions options = new ReadOptions();
        options.fillCache = true;
        LogRecord record;
        while ((record = reader.read(options)) != null) {
            byte[] data = new byte[record.getPayload().readableBytes()];
            record.getPayload().readBytes(data);
            System.out.println("Read : " + new String(data));
        }
 
        // 关闭reader
        reader.close();
    }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日志流的URI。然后,使用DistributedLogClient的静态方法createLogWritercreateLogReader来创建日志写入器和读取器。写入器用于将数据写入日志流,而读取器用于从日志流中读取数据。

请注意,以上代码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实际使用时你可能需要处理更多的异常和配置DistributedLog的详细参数。

2024-08-11

L2Cache 是一个分布式的二级缓存框架,它提供了基于J2EE环境的分布式缓存解决方案。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使用示例:




import com.danga.MemCached.MemCachedClient;
import com.danga.MemCached.SockIOPool;
 
public class L2Cache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MemCached客户端实例
        MemCachedClient memCachedClient = new MemCachedClient();
 
        // 设置Socked连接池配置
        String[] servers = {"server1.example.com:11211", "server2.example.com:11211"};
        SockIOPool pool = SockIOPool.getInstance();
        pool.setServers(servers);
        pool.setFailover(true);
        pool.setInitConn(10);
        pool.setMinConn(5);
        pool.setMaxConn(250);
        pool.setMaintSleep(30);
        pool.setNagle(false);
        pool.setSocketTO(3000);
        pool.initialize();
 
        // 添加或者更新缓存
        memCachedClient.set("key", "value");
 
        // 获取缓存
        Object value = memCachedClient.get("key");
 
        // 输出获取的缓存值
        System.out.println("获取的缓存值:" + value);
 
        // 删除缓存
        memCachedClient.delete("key");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MemCachedClient实例,然后配置了SockIOPool以连接到我们的Memcached服务器。接着,我们使用set方法添加或更新缓存,使用get方法获取缓存,并使用delete方法删除缓存。这个例子展示了L2Cache的基本用法,并且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可以帮助开发者理解如何在自己的项目中使用L2Ca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