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6

在Django REST framework中使用CSRF防护,首先确保django.middleware.csrf.CsrfViewMiddleware已经添加到你的MIDDLEWARE设置中。然后,对于使用@api_viewAPIView的视图,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添加CSRF支持:

  1. 确保你的Django项目已经包含了中间件django.middleware.csrf.CsrfViewMiddleware
  2. 对于使用TemplateResponse的视图,确保在你的模板中包含了CSRF token表单。通常,Django的模板中自动包含了这个,但是如果你使用的是不带模板的API,你可能需要手动添加。
  3. 对于AJAX请求,确保在发送AJAX请求时携带CSRF cookie和header。可以通过在AJAX请求中设置X-CSRFToken头部来实现,值应该是CSRF cookie的值。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了如何在Django REST framework中使用CSRF token:




from django.utils.decorators import method_decorator
from django.views.decorators.csrf import csrf_exempt, csrf_protect
from rest_framework.views import APIView
from rest_framework.response import Response
 
@method_decorator(csrf_protect)
class MySecureView(APIView):
    def post(self, request, *args, **kwargs):
        # 这里的代码会受到CSRF保护
        return Response({'message': 'Success'})
 
# 如果你想要为特定的视图方法关闭CSRF保护,可以使用csrf_exempt装饰器
@method_decorator(csrf_exempt, name='dispatch')
class MyInsecureView(APIView):
    def post(self, request, *args, **kwargs):
        # 这里的代码不会受到CSRF保护
        return Response({'message': 'Success'})

在上面的代码中,MySecureView类使用了csrf_protect装饰器,这意味着所有通过这个类创建的视图都会强制执行CSRF保护。如果你想要关闭这个保护,可以使用csrf_exempt装饰器。

请注意,在实际部署时应当确保你的应用配置了SSL/TLS来保护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因为CSRF保护只能防止非授权的网站伪造用户的请求,而不能防止中间人攻击。

2024-09-06

Oracle错误代码ORA-12541通常表示客户端无法连接到Oracle数据库服务,原因可能是网络配置问题或Oracle监听器没有运行。

解释:

ORA-12541错误表明客户端尝试连接到Oracle数据库时无法解析指定的连接标识符(例如,数据库别名)。这可能是因为监听器(tnsnames.ora文件中的服务名称)尚未启动,或客户端配置(sqlnet.ora或tnsnames.ora)不正确。

解决方法:

  1. 检查监听器状态:

    • 在数据库服务器上运行lsnrctl status查看监听器是否正在运行。
    • 如果监听器未运行,使用lsnrctl start命令启动它。
  2. 检查网络配置文件:

    • 检查tnsnames.ora文件中的服务名称和数据库实例名称是否正确。
    • 确保sqlnet.ora文件中没有错误的NAMES.DIRECTORY\_PATH条目。
  3. 确认客户端的tnsnames.ora和sqlnet.ora文件位置:

    • 通常,Oracle客户端会在安装目录下的network/admin文件夹中查找这些文件。
  4. 检查客户端连接字符串:

    • 确保客户端使用的连接字符串(如数据库别名)与tnsnames.ora文件中定义的一致。
  5. 检查防火墙设置:

    • 如果服务器上有防火墙,确保它没有阻止数据库监听器使用的端口(默认为1521)。
  6. 重新启动数据库监听器服务:

    • 在有些情况下,重新启动监听器服务可以解决问题。

如果以上步骤无法解决问题,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网络配置,或与Oracle数据库管理员联系寻求帮助。

2024-09-06

MongoDB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开源数据库系统,其名字来源于"humongous"这个词的中文语境翻译,意为巨大的。它支持的数据结构非常松散,是类似JSON的BSON格式(Binary JSON)。

  1. 文档(Document): MongoDB中的基本数据单元,相当于关系数据库中的一行记录。
  2. 集合(Collection): 多个文档组成,相当于关系数据库中的表。
  3. 固定集合(Capped Collection): 具有固定大小的集合,可以自动覆盖最旧的文档。适用于只需最新数据的应用,如日志记录。
  4. 元数据(Metadata): 集合中的文档可以有额外的键来存储元数据,如时间戳或版本信息。
  5. 常用数据类型:

    • 字符串(String): 最常用的数据类型,用于存储文本数据。
    • 整型(Integer): 用于存储整数值。
    • 浮点型(Double): 用于存储浮点数。
    • 数组(Array): 用于存储一组数据,可以是不同的数据类型。
    • 内嵌文档(Embedded Document): 文档中可以包含其他文档或数组。
    • 对象Id(ObjectId): 唯一标识符,通常用作主键。
    • 布尔型(Boolean): 存储布尔值(真/假)。
    • 日期(Date): 存储日期和时间。
    • 空值(Null): 存储空值或不存在的字段。
    • 正则表达式(Regular Expression): 用于存储正则表达式。
    • 二进制数据(Binary Data): 用于存储二进制数据。
    • 代码(Code): 用于存储JavaScript代码。
    • 时间戳(Timestamp): 用于存储时间戳。
    • 最大值/最小值(Min/Max Keys): 可以用于索引边界检查。
    • 符号(Symbol): 用于键名。

以上是MongoDB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数据类型。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通过MongoDB的驱动程序或者各种编程语言的API来操作这些概念。

2024-09-06



import androidx.room.Database
import androidx.room.RoomDatabase
import androidx.room.migration.Migration
import androidx.sqlite.db.SupportSQLiteDatabase
 
@Database(entities = [Place::class], version = 2)
abstract class PlaceDatabase : RoomDatabase() {
    abstract fun placeDao(): PlaceDao
 
    companion object {
        // 预填充数据的SQL脚本
        private const val PRE_POPULATE_SQL = """
            INSERT INTO Place (name, location, address, avgScore, numRatings)
            VALUES ('Starbucks', 'POINT(121.03658 31.224279)', '中国上海市', 4.5, 100);
        """.trimIndent()
 
        // 创建并预填充数据库的函数
        fun create(context: Context): PlaceDatabase {
            val db = Room.databaseBuilder(
                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
                PlaceDatabase::class.java, "place_database"
            ).addCallback(object : RoomDatabase.Callback() {
                override fun onCreate(db: SupportSQLiteDatabase) {
                    // 执行预填充数据的SQL脚本
                    db.execSQL(PRE_POPULATE_SQL)
                }
            }).build()
            return db
        }
    }
}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Room数据库,并在数据库创建时通过回调的方式执行了预填充数据的操作。这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可以确保应用启动时数据库已经包含了必要的数据。

2024-09-06



import liquibase.integration.spring.SpringLiquibas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annotation.Autowired;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Be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re.env.Environment;
import javax.sql.DataSource;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DatabaseConfiguration {
 
    @Autowired private Environment env;
    @Autowired private DataSource dataSource;
 
    @Bean
    public SpringLiquibase liquibase() {
        SpringLiquibase liquibase = new SpringLiquibase();
        liquibase.setDataSource(dataSource);
        liquibase.setChangeLog("classpath:db/changelog/db.changelog-master.yaml");
        liquibase.setContexts(env.getProperty("liquibase.contexts"));
        liquibase.setDefaultSchema(env.getProperty("liquibase.schema"));
        return liquibase;
    }
}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配置类,它使用Spring的@Configuration注解来标识它为配置类。它使用@Bean注解来声明一个SpringLiquibase bean,该bean用于管理数据库迁移。代码中使用了@Autowired来自动装配EnvironmentDataSource,这样可以让Liquibase使用Spring Boot配置文件中的属性。

2024-09-06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Be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
import org.sqlite.SQLiteDataSourc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jdbc.DataSourceBuilder;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SQLiteConfig {
 
    @Bean
    public SQLiteDataSource sqliteDataSource() {
        SQLiteDataSource sqliteDataSource = new SQLiteDataSource();
        sqliteDataSource.setUrl("jdbc:sqlite:path_to_your_database.db"); // 替换为你的数据库路径
        sqliteDataSource.setUsername("username"); // 如果需要,设置用户名
        sqliteDataSource.setPassword("password"); // 如果需要,设置密码
        return sqliteDataSource;
    }
 
    // 或者使用Spring Boot自动配置的方式
    @Bean
    public DataSource dataSource() {
        return DataSourceBuilder.create()
                .url("jdbc:sqlite:path_to_your_database.db") // 替换为你的数据库路径
                .username("username") // 如果需要,设置用户名
                .password("password") // 如果需要,设置密码
                .build();
    }
}

在这个配置类中,我们定义了一个sqliteDataSource的Bean,它创建了一个SQLite数据源并设置了数据库的URL、用户名和密码。另一个方法dataSource使用了Spring Boot的DataSourceBuilder来简化数据源的创建过程。你需要替换path_to_your_database.db为实际的数据库文件路径,以及设置相应的用户名和密码。这样,Spring Boot应用就可以使用这个配置好的数据源来操作SQLite数据库了。

2024-09-06

报错信息提示“Injection of resource dependencies failed; nested exception is org.springframework”,这通常表示Spring框架中的依赖注入失败。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配置错误、缺少依赖或者资源不可用等。

解决方法:

  1. 检查Spring配置文件或注解配置是否正确,确保所有的bean都已正确定义。
  2. 确认是否所有需要的依赖都已经在classpath中,如果是使用Maven或Gradle,检查pom.xml或build.gradle文件确保依赖已声明且版本正确。
  3. 如果使用了Java配置,请检查@Bean注解是否正确,确保方法返回了正确的实例。
  4. 查看完整的异常堆栈跟踪信息,它可能会提供更多关于失败原因的细节。
  5. 如果涉及到远程资源(如数据库连接),请确保这些资源可用且配置信息正确。
  6. 如果问题依然存在,尝试清理并重新构建项目。

根据具体的错误信息和项目配置,可能需要进行更详细的调试和修改。

2024-09-06

Redis和Memcached是两个不同的内存中数据存储解决方案,它们各自都被设计用于不同的目的和场景。以下是它们之间的一些主要区别:

  1. 数据类型:Redis支持更丰富的数据类型,例如lists, sets, ordered sets, hashes, 和 bitmaps。Memcached通常只支持简单的key-value存储。
  2. 持久化:Redis支持数据的持久化存储,可以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到硬盘中,以防止数据丢失。Memcached不支持数据持久化。
  3. 分布式:Redis原生支持分布式,可以通过Redis Sentinel和Redis Cluster实现高可用和数据的自动分区。Memcached本身不支持分布式,但可以通过客户端分片来实现。
  4. 内存管理:Redis使用了更高级的内存管理机制,包括可配置的数据淘汰策略。Memcached的内存管理相对简单。
  5. 性能:在某些场景下,Redis的性能可能低于Memcached,因为Redis支持的数据类型更多,每个操作需要更复杂的处理。然而,Redis的速度通常可以通过良好的设计和优化来处理高并发请求。

选择哪一个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

  • 如果你需要更复杂的数据结构,Redis可能更适合。
  • 如果你需要数据持久化,Redis是必须的。
  • 如果你需要分布式缓存解决方案,Redis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 如果你更关心性能,并且不需要复杂的数据结构和持久化,Memcached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你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并且可以结合使用Redis的“Memcached兼容模式”,以便在需要时切换到Memcached。

2024-09-06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nder
from .models import Article
from django.core.paginator import Paginator, EmptyPage, PageNotAnInteger
 
def article_list(request):
    object_list = Article.objects.all()
    paginator = Paginator(object_list, 10)  # 每页显示10篇文章
    page = request.GET.get('page')
    try:
        articles = paginator.page(page)
    except PageNotAnInteger:
        # 如果页数不是一个整数,展示第一页
        articles = paginator.page(1)
    except EmptyPage:
        # 如果页数超出了范围,展示最后一页
        articles = paginator.page(paginator.num_pages)
 
    return render(request, 'article_list.html', {'articles': articles})

这段代码首先从models中获取所有文章,然后创建一个Paginator对象,每页展示10篇文章。根据从GET请求中获取的page参数,它尝试获取相应的页面。如果页码不是一个整数或超出范围,它将展示相应的处理:如果页码不是整数,展示第一页;如果页码超出范围,展示最后一页。最后,它使用传递给它的文章列表渲染模板。

2024-09-06

在Spring Boot中整合多数据源,通常需要以下步骤:

  1. 配置多个数据源。
  2. 创建对应的EntityManagerFactoryTransactionManager
  3. 配置@Configuration类来区分不同的数据源。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演示如何配置两个数据源: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DataSourceConfig {
 
    @Bean
    @Primary
    @ConfigurationProperties(prefix = "spring.datasource.primary")
    public DataSource primaryDataSource() {
        return DataSourceBuilder.create().build();
    }
 
    @Bean
    @ConfigurationProperties(prefix = "spring.datasource.secondary")
    public DataSource secondaryDataSource() {
        return DataSourceBuilder.create().build();
    }
 
    @Bean
    public LocalContainerEntityManagerFactoryBean primaryEntityManagerFactory(
            EntityManagerFactoryBuilder builder) {
        return builder
                .dataSource(primaryDataSource())
                .packages("com.example.model.primary") // 设置实体类所在位置
                .persistenceUnit("primary")
                .build();
    }
 
    @Bean
    public LocalContainerEntityManagerFactoryBean secondaryEntityManagerFactory(
            EntityManagerFactoryBuilder builder) {
        return builder
                .dataSource(secondaryDataSource())
                .packages("com.example.model.secondary") // 设置实体类所在位置
                .persistenceUnit("secondary")
                .build();
    }
 
    @Bean
    public 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 primaryTransactionManager(
            @Qualifier("primaryEntityManagerFactory") EntityManagerFactory entityManagerFactory) {
        return new JpaTransactionManager(entityManagerFactory);
    }
 
    @Bean
    public 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 secondaryTransactionManager(
            @Qualifier("secondaryEntityManagerFactory") EntityManagerFactory entityManagerFactory) {
        return new JpaTransactionManager(entityManagerFactory);
    }
}

application.propertiesapplication.yml中配置数据源:




spring.datasource.primary.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primary_db
spring.datasource.primary.username=root
spring.datasource.primary.password=pass
 
spring.datasource.secondary.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secondary_db
spring.datasource.secondary.username=root
spring.datasource.secondary.password=pass

在实体类和Repository接口中,使用@PersistenceContext注解指定实体管理器,或者在@Transactional注解中通过value属性指定事务管理器。




@Repository
public class PrimaryRepository {
 
    @PersistenceContext(unitName = "primary")
    private EntityMana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