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9

以下是在Docker环境中安装MySQL、Redis和MongoDB的Exporters的示例代码。

MySQL Exporter:




docker run -d \
  -p 9104:9104 \
  --name=mysql-exporter \
  -e DATA_SOURCE_NAME="user:password@(localhost:3306)/" \
  prom/mysqld-exporter

Redis Exporter:




docker run -d \
  -p 9121:9121 \
  --name=redis-exporter \
  -e REDIS_ADDR=redis://user:password@localhost:6379 \
  oliver006/redis_exporter

MongoDB Exporter:




docker run -d \
  -p 9104:9104 \
  --name=mongodb-exporter \
  -e MONGODB_URI="mongodb://user:password@localhost:27017" \
  bitnami/mongodb-exporter

请确保替换user, password, localhost和端口号为你的实际数据库凭证和地址。这些Exporters将会开放一个HTTP接口,Prometheus可以通过这个接口抓取监控数据。在Prometheus的配置文件中,你需要添加对应的scrape_configs来指定这些Exporters的地址。

2024-08-29

Redis的keys命令在生产环境中使用时非常慢,因为它会对数据库进行全扫描以找到匹配的键。这意味着如果数据库中有大量的键,使用keys命令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性能问题。

不要在生产环境中使用keys命令

如果你需要列出所有键或者使用模式匹配来查找特定的键,请使用SCAN命令。SCAN命令通过分批次迭代键来避免长时间阻塞数据库,它是一个更优的选择。

以下是使用SCAN命令的基本示例:




SCAN 0 MATCH pattern*

在这个例子中,0是迭代的起始游标,pattern*是你想要匹配的键的模式。SCAN命令将返回一个包含两个元素的数组:新的游标和匹配的键列表。你需要在后续的调用中使用新的游标来获取更多的结果,直到游标返回0为止,表示迭代完成。

在Java中,你可以使用Jedis库来使用SCAN命令:




Jedis jedis = new Jedis("localhost");
String cursor = "0";
 
while (true) {
    ScanParams scanParams = new ScanParams().match("pattern*");
    ScanResult<String> scanResult = jedis.scan(cursor, scanParams);
    List<String> keys = scanResult.getResult();
    if (keys.isEmpty()) {
        break;
    }
    cursor = scanResult.getCursor();
    // 处理这批找到的keys...
}

请注意,你应该总是对返回的游标进行检查,以避免无限循环。在实际应用中,你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如何处理每个键,如何处理迭代的中断和继续等。

2024-08-29

在Oracle、MySQL、PostgreSQL和SQL Server中,查询每秒事务数(TPS - Transactions Per Second)通常需要使用数据库的内置性能监控工具或视图。以下是针对这几种数据库的查询示例:

Oracle:




SELECT ROUND(SUM(tps) / (SUM(end_time) - SUM(start_time)), 2) AS tps
FROM (
  SELECT COUNT(*) AS tps,
         (end_time - start_time) * 86400 AS end_time,
         (end_time - start_time) * 86400 + 1 AS start_time
  FROM v$transaction
  GROUP BY end_time, start_time
);

MySQL:




SELECT ROUND(COUNT(*) / (TIMESTAMPDIFF(SECOND, MIN(time), MAX(time))), 2) AS tps
FROM information_schema.INNODB_TRX;

PostgreSQL:




SELECT ROUND(COUNT(*) / EXTRACT(EPOCH FROM (MAX(time) - MIN(time))), 2) AS tps
FROM pg_stat_activity
WHERE state = 'active';

SQL Server:




SELECT ROUND(COUNT(*) / DATEDIFF(second, MIN(transaction_begin_time), MAX(transaction_begin_time)), 2) AS tps
FROM sys.dm_tran_active_transactions;

请注意,这些查询假设您有足够的权限来访问相关的性能监控视图或信息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您可能需要根据您的具体需求调整这些查询,例如,通过添加过滤条件或者调整时间范围等。

2024-08-29



# 安装依赖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tcl
 
# 下载Redis源码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6.2.6.tar.gz
tar xzf redis-6.2.6.tar.gz
cd redis-6.2.6
 
# 编译Redis
make
 
# 运行Redis
make install
 
# 运行Redis服务端
redis-server
 
# 另开一个终端,运行Redis客户端
redis-cli
 
# 编写多实例配置文件
mkdir /etc/redis
mkdir /var/redis
mkdir /var/redis/6379
cp redis.conf /etc/redis/redis-6379.conf
 
# 修改配置文件
sed -i 's/port 6379/port 6380/' /etc/redis/redis-6379.conf
sed -i 's/dir \./dir \/var\/redis\/6380/' /etc/redis/redis-6379.conf
sed -i 's/daemonize no/daemonize yes/' /etc/redis/redis-6379.conf
sed -i 's/logfile ""/logfile "\/var\/log\/redis_6380.log"/g' /etc/redis/redis-6379.conf
 
# 启动第二个Redis实例
redis-server /etc/redis/redis-6379.conf

这段代码演示了如何在Ubuntu系统上安装和配置Redis的基本步骤,并展示了如何创建一个新的实例。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实际部署时应根据具体环境调整配置。

2024-08-29

报错解释:

这个错误通常出现在使用NVIDIA管理库(NVIDIA Management Library)时,即NVML。NVML是一个API,允许外部应用程序查询和控制NVIDIA GPU设备的状态。错误信息表明NVML初始化失败了,原因是驱动程序和库的版本不匹配。

解决方法:

  1. 确认你的NVIDIA驱动程序和NVML库的版本是否相匹配。你可以通过运行nvidia-smi来查看驱动程序版本,但NVML版本通常不通过命令行显示。
  2. 如果它们不匹配,你需要更新你的NVIDIA驱动程序到最新版本,或者安装与你的驱动程序版本相匹配的NVML库版本。
  3. 在更新驱动程序之前,请确保你的系统中没有其他依赖旧版本NVIDIA驱动程序的软件。
  4. 如果更新驱动程序后问题依旧,尝试重新安装NVIDIA驱动程序。
  5. 如果你是在编译NVIDIA的示例代码或者使用某个软件时遇到这个问题,请查看该软件的文档,以确认是否有特定的驱动程序版本要求。

请注意,在更新你的驱动程序或NVML库之前,确保备份任何重要数据,并在安全模式下或者从Live CD启动以避免任何不兼容或软件问题。

2024-08-29

报错问题描述不够详细,但是我可以提供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案流程:

  1. 检查配置文件:确保web.xml或者Spring Boot的自动配置没有问题,DispatcherServlet的映射路径正确,并且contextConfigLocation指向正确的Spring配置文件。
  2. 检查Controller:确保firstController已经被Spring管理,即它有一个合适的注解(如@Controller@RestController),并且方法上有合适的注解(如@RequestMapping或其变体)。
  3. 检查Tomcat版本:确保Tomcat 10兼容你使用的Spring版本。如果不确定,可以尝试使用其他版本的Tomcat。
  4. 查看日志:检查Tomcat和Spring的日志文件,可能会有更详细的错误信息,帮助定位问题。
  5. 检查依赖冲突:确保没有其他版本的Spring jar包冲突。
  6. 简化问题:尝试创建一个最小化的示例来重现问题,这有助于缩小故障范围。
  7. 查看文档:查看Spring MVC和Tomcat的官方文档,看是否有已知的兼容性问题或者需要特定的配置。
  8. 寻求帮助:如果问题依然无法解决,可以在Stack Overflow或者Spring的社区论坛上发帖求助,附上详细的错误信息和配置文件。

由于问题描述不明确,以上步骤提供了一个通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能提供更详细的错误信息或者配置文件,可能会有针对性地给出更具体的解决方案。

2024-08-29

在Oracle和PostgreSQL中,数据库链接(database link)是一种机制,允许从一个数据库访问另一个数据库。在Oracle中,数据库链接通常用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在PostgreSQL中,虽然没有直接类似Oracle的数据库链接概念,但是可以通过foreign data wrappers(FDW)来实现类似的功能。

以下是创建Oracle数据库链接和使用PostgreSQL FDW的简要指南和示例代码。

Oracle:

创建数据库链接:




CREATE DATABASE LINK remote_db_link
CONNECT TO remote_user IDENTIFIED BY password
USING 'remote_db_tns_entry';

使用数据库链接查询数据:




SELECT * FROM remote_table@remote_db_link;

PostgreSQL:

安装FDW扩展:




CREATE EXTENSION postgresql_fdw;

创建服务器对象:




CREATE SERVER remote_server
FOREIGN DATA WRAPPER postgresql_fdw
OPTIONS (host 'hostname', port '5432', dbname 'remote_db');

创建用户映射:




CREATE USER MAPPING FOR local_user
SERVER remote_server
OPTIONS (user 'remote_user', password 'remote_password');

创建外部表:




CREATE FOREIGN TABLE foreign_table (
    column1 data_type,
    column2 data_type,
    ...
) SERVER remote_server
OPTIONS (schema_name 'public', table_name 'remote_table');

使用外部表查询数据:




SELECT * FROM foreign_table;

请注意,Oracle和PostgreSQL的具体语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上述示例可能需要根据您的实际环境进行调整。

2024-08-29

报错信息提示存在关于springfox.documentation.swagger2.Swagger2DocumentationConfiguration的问题,这通常是因为Spring Fox框架在尝试构造相关的文档实体时遇到了参数不匹配的问题。

解决方法:

  1. 确认依赖版本:检查你的项目中Spring Fox的版本是否与Knife4j兼容。如果不兼容,需要升级或降级到一个兼容的版本。
  2. 检查配置:确保你的Spring配置文件中没有错误配置导致Spring无法正确地注入必要的参数到构造器中。
  3. 清理项目:尝试清理并重新构建你的项目,有时候IDE或者Maven/Gradle的缓存可能会导致这类问题。
  4. 查看日志:查看详细的堆栈跟踪信息,以确定是哪个构造器参数导致了问题,并检查你的代码或配置以确保你提供了正确的参数。
  5. 更新Knife4j:如果你使用的是较旧版本的Knife4j,考虑更新到最新版本,以确保兼容性和最新的功能。
  6. 查看文档:参考Spring Fox和Knife4j的官方文档,确保你的配置与文档中的指南一致。

如果上述步骤无法解决问题,可以考虑在Stack Overflow等社区提问,附上详细的错误信息和配置代码,以获得更具体的帮助。

2024-08-29



// 代理模式实现RPC调用的核心类
public class RpcClientProxy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
    private RpcClient rpcClient; // RPC客户端
    private String serviceVersion; // 服务版本号
    private Class<?> serviceInterface; // 服务接口类
 
    public RpcClientProxy(RpcClient rpcClient, String serviceVersion, Class<?> serviceInterface) {
        this.rpcClient = rpcClient;
        this.serviceVersion = serviceVersion;
        this.serviceInterface = serviceInterface;
    }
 
    // 创建服务接口的代理对象
    public Object createProxy() {
        return Proxy.newProxyInstance(Thread.currentThread().getContextClassLoader(), 
                                      new Class<?>[]{serviceInterface}, 
                                      this);
    }
 
    // 调用代理对象的方法时,实际执行的逻辑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 封装RPC请求
        RpcRequest rpcRequest = new RpcRequest();
        rpcRequest.setRequestId(UUID.randomUUID().toString());
        rpcRequest.setMethodName(method.getName());
        rpcRequest.setParameterTypes(method.getParameterTypes());
        rpcRequest.setParameters(args);
        rpcRequest.setInterfaceName(serviceInterface.getName());
        rpcRequest.setVersion(serviceVersion);
 
        // 通过RPC客户端发送请求并获取结果
        RpcResponse rpcResponse = rpcClient.sendRequest(rpcRequest);
        if (rpcResponse.isError()) {
            throw new RpcException(rpcResponse.getError());
        }
        return rpcResponse.getResult();
    }
}

这个代理模式的实现展示了如何在客户端创建一个服务接口的代理对象,并在调用代理对象的方法时,通过封装RPC请求并使用RPC客户端发送请求到远程服务器,然后处理返回的响应。如果服务器返回错误,则抛出异常。这是一个简化的示例,实际的RPC框架可能会更加复杂,包含超时、重试、负载均衡、序列化等多种机制。

2024-08-29



SELECT
    TO_CHAR(ADD_MONTHS(TRUNC(SYSDATE, 'MM'), LEVEL - 1), 'YYYY-MM') AS month
FROM
    DUAL
CONNECT BY
    LEVEL <= MONTHS_BETWEEN(TO_DATE('2023-12', 'YYYY-MM'), TRUNC(SYSDATE, 'MM')) + 1;

这段代码使用了Oracle中的CONNECT BY语法来生成一个系列,这个系列是从当前月份开始,到指定的结束月份(2023年12月)。TRUNC(SYSDATE, 'MM')用于获取当前月的第一天,ADD_MONTHS(TRUNC(SYSDATE, 'MM'), LEVEL - 1)用于计算该系列中每个月的第一天。TO_CHAR(ADD_MONTHS(TRUNC(SYSDATE, 'MM'), LEVEL - 1), 'YYYY-MM')将这些日期转换为格式化的字符串,即年和月,以便作为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