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3

Spring Boot整合Redisson有两种常见的方式:使用Spring Data Redis和直接使用Redisson客户端。

  1. 使用Spring Data Redis

Spring Data Redis提供了一个RedisTemplate类来操作Redis,但是没有提供分布式锁的实现。因此,如果要使用Spring Data Redis并想要获取分布式锁,需要自己实现分布式锁的逻辑。




@Autowired
private StringRedisTemplate redisTemplate;
 
public void lockWithSpringDataRedis() {
    RLock lock = new RedissonSingleLock(redisTemplate.getConnectionFactory());
    try {
        lock.lock();
        // 业务逻辑
    } finally {
        lock.unlock();
    }
}
  1. 直接使用Redisson客户端

Redisson是一个在Redis基础上实现了更多功能的客户端,提供了分布式锁等功能。




@Autowired
private RedissonClient redissonClient;
 
public void lockWithRedisson() {
    RLock lock = redissonClient.getLock("anyLock");
    try {
        lock.lock();
        // 业务逻辑
    } finally {
        lock.unlock();
    }
}

在Spring Boot中整合Redisson,需要在pom.xml中添加Redisson的依赖,并在application.properties或application.yml中配置Redis的连接信息。




<!-- pom.xml -->
<dependency>
    <groupId>org.redisson</groupId>
    <artifactId>redisson-spring-boot-starter</artifactId>
    <version>3.16.2</version>
</dependency>



# application.yml
spring:
  redis:
    host: localhost
    port: 6379

以上代码展示了如何在Spring Boot应用中使用Redisson客户端获取分布式锁并执行业务逻辑。

2024-09-03

解释:

当Redis无法使用IP地址访问,但可以通过127.0.0.1访问,通常是因为Redis的配置文件redis.conf中的bind指令导致的。默认情况下,Redis被配置为只监听本地接口(即127.0.0.1),这是出于安全考虑。

解决方法:

  1. 打开Redis配置文件redis.conf
  2. 找到bind指令,它可能看起来像这样:bind 127.0.0.1
  3. bind指令的值改为你希望Redis监听的IP地址或者直接注释掉这行以监听所有接口(不推荐在生产环境中这么做)。例如,如果你希望Redis监听所有接口,可以将bind 127.0.0.1注释掉或者改为bind 0.0.0.0
  4. 保存配置文件并重启Redis服务。

注意:更改配置后,请确保Redis的安全性不会受到影响,比如设置密码访问等安全措施。在生产环境中,应该通过防火墙等方式来进一步限制访问权限。

2024-09-03

在这个任务中,我们将安装配置Redis,Redis是一个开源的使用C语言编写、支持网络、可基于内存亦可持久化的日志型、Key-Value数据库,并提供多种语言的API。

以下是在Linux环境下安装配置Redis的步骤:

  1. 更新包管理工具并安装Redis: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redis-server
  1. 启动Redis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rt redis-server
  1. 确认Redis正在运行:



sudo systemctl status redis-server
  1. 配置Redis:

    如果需要对Redis进行配置,可以编辑 /etc/redis/redis.conf 文件。例如,你可以修改默认的监听端口或是持久化设置。

  2. 测试Redis是否正常工作:



redis-cli ping

如果Redis正常运行,你会收到一个响应 "PONG"。

  1. 设置Redis开机自启动:



sudo systemctl enable redis-server

以上步骤在大部分基于Debian的系统(如Ubuntu)中适用。如果你使用的是基于RPM的系统(如CentOS),你可能需要使用 yumdnf 作为包管理工具,相应的命令会有所不同。

2024-09-03

在Redis中,你可以使用Redis的发布/订阅(pub/sub)模式来实现消息队列,Redis的主从复制和哨兵模式可以用来手动和自动进行主从切换。

  1. 消息队列的实现:

Redis提供了发布/订阅功能,可以用于消息队列。你可以创建一个客户端订阅一个频道,然后其他客户端可以向这个频道发布消息。




import redis
 
r = redis.Redis(host='localhost', port=6379, db=0)
 
# 订阅消息
pubsub = r.pubsub()
pubsub.subscribe('notification')
 
for message in pubsub.listen():
    print(message)
 
# 发布消息
r.publish('notification', 'Hello World!')
  1. 手动主从复制:

你可以通过SLAVEOF命令来手动设置一个Redis服务器为另一个服务器的复制品。




# 在Slave Redis服务器上执行
redis-cli SLAVEOF 127.0.0.1 6379
  1. 哨兵模式主从复制:

哨兵模式是Redis的高可用性解决方案,它使用一个或多个哨兵进程(sentinel processes)来监控主服务器和其从服务器。

首先,你需要配置哨兵。创建一个sentinel.conf文件,并设置哨兵监控主服务器:




sentinel monitor mymaster 127.0.0.1 6379 1

然后启动哨兵:




redis-sentinel /path/to/your/sentinel.conf

当主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哨兵会自动将一个从服务器提升为新的主服务器。

2024-09-03

在Spring Boot中集成不同版本的Spring Redis,你需要在pom.xml中根据所需的Spring Redis模块和版本,添加相应的依赖。以下是一个示例,展示了如何集成Spring Redis的不同版本。




<!-- Spring Boot Starter Data Redis 依赖,默认版本可能与下面的不同 -->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data-redis</artifactId>
</dependency>
 
<!-- 引入特定版本的Spring Data Redis 依赖 -->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data</groupId>
    <artifactId>spring-data-redis</artifactId>
    <version>你想要集成的版本号</version>
</dependency>
 
<!-- 如果你还需要引入Lettuce客户端,可以添加对应版本的依赖 -->
<dependency>
    <groupId>io.lettuce</groupId>
    <artifactId>lettuce-core</artifactId>
    <version>你想要集成的Lettuce版本号</version>
</dependency>

在代码中,你可以像往常一样使用Spring Redis的功能,例如使用RedisTemplateStringRedisTemplate来操作Redis。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annotation.Autowired;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data.redis.core.RedisTemplat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mponent;
 
@Component
public class Redis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RedisTemplate<String, Object> redisTemplate;
 
    public void setKeyValue(String key, Object value) {
        redisTemplate.opsForValue().set(key, value);
    }
 
    public Object getKeyValue(String key) {
        return redisTemplate.opsForValue().get(key);
    }
}

确保在集成不同版本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任何版本兼容性问题。如果你遇到了版本冲突或者其他集成问题,可以查看Spring Data Redis和Lettuce的官方文档,或者寻求社区的帮助。

2024-09-03

Redis和Memcached都是内存中的数据存储系统,但Redis提供的功能更丰富,更适应现代应用程序的需求。以下是Redis相对于Memcached的三大优势:

  1. 内置数据结构:Redis不仅支持简单的key-value类型,还支持list,set,sorted set,hash等数据结构,可以轻松实现更复杂的操作。
  2. 持久化存储:Redis支持数据的持久化存储,可以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到硬盘中,重启时可以重新加载,而Memcached不支持数据持久化。
  3. 高级功能:Redis提供了发布/订阅、Lua脚本、事务等高级功能,以及更多的开发工具和客户端支持。

示例代码(使用Python的redis-py和python-memcached库):

Redis:




import redis
 
# 连接Redis
r = redis.Redis(host='localhost', port=6379, db=0)
 
# 使用list数据结构
r.lpush('mylist', 'element1')
r.lpush('mylist', 'element2')
print(r.lrange('mylist', 0, -1))  # 输出列表
 
# 使用hash数据结构
r.hset('myhash', 'field1', 'value1')
print(r.hgetall('myhash'))  # 输出哈希表

Memcached:




import memcache
 
# 连接Memcached
m = memcache.Client(['localhost:11211'], debug=0)
 
# 设置键值对
m.set('mykey', 'myvalue')
 
# 获取键的值
value = m.get('mykey')
print(value)

Redis的优势在于它提供了更丰富的数据类型和操作,以及持久化和高级功能,这使得它在现代应用程序中更受欢迎。

2024-09-03

在实践中,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Redis分布式锁。以下是其中的七种方式,以及它们的示例代码:

  1. 使用 SETNX 命令

SETNX 是SET if Not eXists的缩写。当key不存在时,设置key的值。




def acquire_lock(conn, lock_name):
    identifier = str(uuid.uuid4())
    end = time.time() + 10 # 10秒超时
    lock_name = 'lock:' + lock_name
 
    while time.time() < end:
        if conn.setnx(lock_name, identifier):
            return identifier
        time.sleep(0.001)
 
    return False
 
def release_lock(conn, lock_name, identifier):
    lock_name = 'lock:' + lock_name
 
    with conn.pipeline() as pipe:
        while True:
            try:
                pipe.watch(lock_name)
                if pipe.get(lock_name) == identifier:
                    pipe.multi()
                    pipe.delete(lock_name)
                    pipe.execute()
                    return True
                pipe.unwatch()
                break
            except redis.exceptions.WatchError:
                pass
    return False
  1. 使用 SET 命令的 EX 和 NX 选项

EX 选项用于设置键的过期时间,NX 选项表示只在键不存在时,才对键进行设置。




def acquire_lock(conn, lock_name):
    identifier = str(uuid.uuid4())
    lock_name = 'lock:' + lock_name
 
    if conn.set(lock_name, identifier, nx=True, ex=10):
        return identifier
    return False
 
def release_lock(conn, lock_name, identifier):
    lock_name = 'lock:' + lock_name
 
    with conn.pipeline() as pipe:
        while True:
            try:
                pipe.watch(lock_name)
                if pipe.get(lock_name) == identifier:
                    pipe.multi()
                    pipe.delete(lock_name)
                    pipe.execute()
                    return True
                pipe.unwatch()
                break
            except redis.exceptions.WatchError:
                pass
    return False
  1. 使用 Lua 脚本

Lua 脚本可以保证在执行过期设置和值比较的同时,键不会被其他客户端修改。




def acquire_lock(conn, lock_name):
    identifier = str(uuid.uuid4())
    lock_name = 'lock:' + lock_name
    end = time.time() + 10
 
    while time.time() < end:
        if conn.eval(
            "if redis.call('exists', KEYS[1]) == 0 then "
            "redis.call('set', KEYS[1], ARGV[1]) "
            "redis.call('expire', KEYS[1], 10) "
            "return 
2024-09-03

Redisson是一个在Java中为JVM提供的Redis客户端。它提供了一系列的接口用于实现分布式的服务,比如分布式锁,分布式集合,可过期的map等。

优点:

  1. 提供了分布式和可扩展的Java数据结构。
  2. 提供了分布式锁的实现。
  3. 提供了分布式集合。
  4. 提供了可扩展的事件和消息系统。
  5. 提供了分布式计数器和分布式会话管理。
  6. 支持Redis集群,哨兵,主从,单节点。

缺点:

  1. 需要额外的资源来维护连接池。
  2. 与Redis的版本有一定的兼容性问题。
  3. 对于复杂的需求,可能需要自定义实现。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如何使用Redisson创建一个分布式锁:




import org.redisson.Redisson;
import org.redisson.api.RedissonClient;
import org.redisson.config.Config;
 
public class Redisson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配置RedissonClient
        Config config = new Config();
        config.useSingleServer().setAddress("redis://127.0.0.1:6379");
        RedissonClient redisson = Redisson.create(config);
 
        // 获取分布式锁
        RLock lock = redisson.getLock("myLock");
 
        try {
            // 尝试获取锁,最多等待100秒,锁定之后最多持有锁10秒
            boolean isLocked = lock.tryLock(100, 10, TimeUnit.SECONDS);
            if (isLocked) {
                // 处理业务逻辑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 释放锁
            if (lock.isHeldByCurrentThread()) {
                lock.unlock();
            }
        }
 
        // 关闭RedissonClient
        redisson.shutdown();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创建了一个RedissonClient,用于连接本地的Redis服务器。然后我们获取了一个名为"myLock"的分布式锁,并尝试在100秒内获取锁,锁定期为10秒。如果成功获取锁,我们会进行一些业务逻辑处理,处理完毕后释放锁。最后关闭RedissonClient。

2024-09-03

在Redis中,字典(dict)是一种用于保存键值对的数据结构。它是Redis内部的一个基础数据类型,其底层实现涉及到哈希表和链表。

字典的底层实现可以是哈希表或者是跳表,这取决于字典中键值对的数量以及Redis的版本。在Redis中,当键值对的数量较少时,使用简单动态字符串(SDS)作为键的哈希表;当键值对数量较多时,使用跳表来实现。

以下是字典结构体的定义,这取决于你正在使用的Redis版本,具体路径可能是在dict.h或者dict.c文件中:




typedef struct dict {
    dictType *type;
    void *privdata;
    dictht ht[2];
    long rehashidx; /* rehashing not in progress if rehashidx == -1 */
    unsigned long iterators; /* number of iterators currently running */
} dict;

其中,dictType是一个用于定义字典的特定函数的结构体,privdata是私有数据,用于类型特定的数据,ht是一个包含两个项的数组,分别用于保存哈希表,rehashidx用于记录rehash的进度,如果rehashidx == -1,则表示当前没有在进行rehash。

字典的哈希表(dictht)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dictht {
    dictEntry **table;
    unsigned long size;
    unsigned long sizemask;
    unsigned long used;
} dictht;

table是一个数组,数组中的每个项都是一个指向dictEntry结构体的指针,size是哈希表的大小,sizemask用于计算索引值,used是哈希表目前包含的键值对数量。

字典的键值对(dictEntry)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dictEntry {
    void *key;
    union {
        void *val;
        uint64_t u64;
        int64_t s64;
        double d;
    } v;
    struct dictEntry *next;
} dictEntry;

key是键,v是值的联合体,可以是指针、64位无符号整数、64位有符号整数或双精度浮点数,取决于键值对中值的数据类型,next是指向下一个dictEntry的指针,用于解决键的冲突。

以上代码仅供参考,具体实现可能会根据Redis的版本有所不同。如果你想要查看具体版本的实现,你需要查看Redis源代码中对应的头文件和源文件。

2024-09-03

在分布式系统中,控制对共享资源的并发访问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分布式锁。Redis是一种流行的内存数据库,可以用作分布式锁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使用Redis实现分布式锁的一个简单示例:




import redis
import uuid
 
def acquire_lock(conn, lock_name, acquire_timeout=10, lock_timeout=10):
    identifier = str(uuid.uuid4())
    end = time.time() + acquire_timeout
 
    while time.time() < end:
        if conn.set(lock_name, identifier, ex=lock_timeout, nx=True):
            return identifier
        time.sleep(0.001)
 
    return False
 
def release_lock(conn, lock_name, identifier):
    pipe = conn.pipeline(True)
    while True:
        try:
            pipe.watch(lock_name)
            if pipe.get(lock_name) == identifier:
                pipe.multi()
                pipe.delete(lock_name)
                pipe.execute()
                return True
            pipe.unwatch()
            break
        except redis.exceptions.WatchError:
            pass
    return False
 
# 使用示例
redis_conn = redis.StrictRedis(host='localhost', port=6379, db=0)
lock_name = "my_lock"
 
# 尝试获取锁
lock_id = acquire_lock(redis_conn, lock_name)
if lock_id:
    try:
        # 在这里执行需要互斥访问的代码
        print("Lock acquired")
    finally:
        # 释放锁
        if release_lock(redis_conn, lock_name, lock_id):
            print("Lock released")
else:
    print("Failed to acquire lock")

这段代码定义了两个函数:acquire_lockrelease_lockacquire_lock尝试获取一个锁,如果在指定时间内成功,它会返回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否则,它会返回Falserelease_lock尝试释放由特定标识符持有的锁。

在实际应用中,你需要确保锁的超时时间足够短,以防止锁的过度占用,同时也要确保它们不会过早释放,这样其他等待获取锁的线程才有机会获取到锁。此外,uuid.uuid4()生成的标识符可以保证每个锁的唯一性,避免因为标识符相同而释放了错误的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