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的配置文件是redis.conf,它包含了Redis服务器运行所需的多个参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配置文件参数及其含义的简要说明:
daemonize:是否以守护进程方式运行,默认为no。port:监听的端口,默认为6379。bind:绑定的地址,默认为127.0.0.1。logfile:日志文件路径,默认为stdout。databases:设置数据库的数量,默认16。save:设置保存快照的频率,如save 900 1表示900秒变化1次时保存。rdbcompression:是否使用LZF压缩快照,默认为yes。dbfilename:快照文件名,默认为dump.rdb。dir:工作目录,快照文件会保存在该目录下。requirepass:设置客户端连接时需要使用的密码。masterauth:在salve连接到master时需要使用的密码。maxclients:最大客户端连接数,默认无上限。maxmemory:设置最大内存,超过时将使用LRU算法释放。maxmemory-policy:内存达到上限时的淘汰策略。appendonly:是否开启AOF持久化模式,默认为no。appendfilename:AOF文件名,默认为appendonly.aof。appendfsync:AOF持久化策略,如每次写入时同步。no-appendfsync-on-rewrite:在AOF重写期间是否停止同步。auto-aof-rewrite-percentage:AOF文件大小比上一次重写的文件大小的百分比。auto-aof-rewrite-min-size:设置AOF重写需要的最小文件大小。
这些参数可以在redis.conf文件中直接进行配置,也可以通过Redis命令行动态修改。
例如,启用守护进程运行:
daemonize yes设置密码保护:
requirepass yourpassword开启AOF:
appendonly yes设置最大内存:
maxmemory 2gb设置淘汰策略:
maxmemory-policy allkeys-lru请注意,在修改配置文件后,需要重启Redis服务使更改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