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2

一般来说,Redis 使用哈希槽的方式来实现数据分布,而不是使用传统的一致性哈希。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简单性和易于管理:哈希槽是一个简单的哈希函数,它将键分散到不同的 Redis 实例上。这比一致性哈希(其中节点增减时需要重新计算所有键的哈希值)要简单得多。
  2. 性能:哈希槽直接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得到槽的位置,而不需要进行任何的查找操作。
  3. 可扩展性:Redis Cluster 的设计就是为了简单的水平扩展。只需要添加新的 Redis 节点,并将部分哈希槽迁移到新节点上即可。
  4. 故障转移:当一个主节点不可用时,它的从节点会自动接管它的哈希槽,保证服务的可用性。

因此,Redis 选择了简单和高效的哈希槽方式来实现数据分布,而不是一致性哈希。

2024-09-02

在.NET Core 应用部署到麒麟系统(Kylin OS)时,如果使用了 Supervisor 进程守护和达梦数据库(DMDB),你需要确保.NET Core 应用能够在麒麟系统上正常运行,并且配置好 Supervisor 以监控和管理你的应用进程。

以下是部署的基本步骤:

  1. 准备.NET Core 运行环境:

    • 在麒麟系统上安装.NET Core SDK。
    • 确保你的.NET Core 应用能在麒麟系统上编译和运行。
  2. 配置 Supervisor:

    • 安装 Supervisor。
    • 创建一个 Supervisor 配置文件(例如 /etc/supervisord.d/yourapp.ini),配置你的.NET Core 应用作为一个进程被监控。
  3. 配置 Redis:

    • 如果你的应用使用 Redis 作为缓存或数据存储,确保在麒麟系统上安装并运行 Redis 服务。
  4. 配置达梦数据库:

    • 在麒麟系统上安装达梦数据库客户端或 ODBC 驱动。
    • 确保你的.NET Core 应用能够通过达梦数据库客户端或 ODBC 连接到数据库。
  5. 启动 Supervisor 服务:

    • 运行 supervisord -c /etc/supervisord.conf 启动 Supervisor 守护进程。
    • 使用 supervisorctl 命令行工具来管理你的.NET Core 应用进程。
  6. 测试应用:

    • 通过浏览器或其他方式测试你的.NET Core 应用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 如果遇到问题,检查 Supervisor 的日志文件来诊断错误原因。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Supervisor 配置文件示例:




[program:yourapp]
command=/usr/bin/dotnet /path/to/your/app.dll ; 启动.NET Core 应用的命令
directory=/path/to/your/app                    ; 应用程序的工作目录
autostart=true                                 ; 在 supervisord 启动的时候也自动启动
autorestart=true                               ; 程序退出后自动重启
stderr_logfile=/var/log/yourapp.err.log        ; 错误日志文件
stdout_logfile=/var/log/yourapp.out.log        ; 输出日志文件
environment=ASPNETCORE_ENVIRONMENT=Production  ; 环境变量
user=www-data                                  ; 运行用户
stopsignal=INT                                 ; 停止信号

确保替换以上配置中的路径、命令和环境变量以匹配你的实际情况。

在部署过程中,请注意确保所有依赖项、配置和服务都已正确安装和配置,以确保你的.NET Core 应用能够在麒麟系统上顺利运行。如果遇到具体的错误或问题,你可能需要查看相关的系统日志文件或.NET Core 应用的日志文件来进一步诊断问题。

2024-09-02

要搭建Redis高可用集群,可以使用Redis的官方工具redis-trib.rb,但自Redis 3.0以后版本,推荐使用Redis官方提供的redis-cli工具来创建和管理集群。

以下是使用redis-cli创建Redis集群的基本步骤:

  1. 准备至少6个Redis实例(3主节点,3从节点),确保它们的配置文件中的port指令不同,并开启cluster-enabled选项。
  2. 使用redis-cli创建集群。

示例代码:




redis-cli --cluster create <IP1>:<PORT1> <IP2>:<PORT2> <IP3>:<PORT3> --cluster-replicas 1

其中,<IP1>:<PORT1>, <IP2>:<PORT2>, <IP3>:<PORT3> 是三个主节点的IP和端口,--cluster-replicas 1 指定每个主节点的副本数。

注意:

  • 确保所有Redis实例之间网络互通。
  • 确保Redis实例的cluster-enabled设置为yes
  • 确保Redis实例的cluster-config-file指向正确的文件路径,并且具有正确的权限,以便可以进行持久化。
  • 确保Redis实例的cluster-node-timeout设置适合集群节点间通信的延迟。
  • 确保防火墙或安全组设置允许相应的端口通信。

这将创建一个Redis集群,其中每个主节点都有一个对应的从节点作为备份。如果需要更多配置选项,请查看redis-cli --cluster的帮助信息或Redis官方文档。

2024-09-02

在Java生态中,可以使用Jedis或Lettuce这样的客户端库来在Redis中执行Lua脚本。以下是一个使用Jedis执行Lua脚本的简单例子: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Jedis;
 
public class LuaScript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连接到Redis服务器
        try (Jedis jedis = new Jedis("localhost", 6379)) {
            // Lua脚本
            String script = "return redis.call('get', KEYS[1])";
 
            // 参数:键名
            String key = "myKey";
            String[] keys = new String[] { key };
 
            // 执行Lua脚本
            Object result = jedis.eval(script, keys);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 result);
        }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连接到了本地运行的Redis服务器,并使用了一个简单的Lua脚本来获取指定键的值。eval方法接受Lua脚本字符串和一组键作为参数,并返回脚本执行的结果。

如果你想使用Lettuce,代码会稍有不同,但基本概念是相同的:




import io.lettuce.core.RedisURI;
import io.lettuce.core.api.StatefulRedisConnection;
import io.lettuce.core.api.sync.RedisCommands;
 
public class LettuceLuaScript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连接到Redis服务器
        RedisURI redisURI = RedisURI.builder()
                                     .withHost("localhost")
                                     .withPort(6379)
                                     .build();
 
        try (StatefulRedisConnection<String, String> connection = io.lettuce.core.RedisClient.create(redisURI).connect();
             RedisCommands<String, String> syncCommands = connection.sync()) {
 
            // Lua脚本
            String script = "return redis.call('get', KEYS[1])";
 
            // 参数:键名
            String key = "myKey";
 
            // 执行Lua脚本
            Object result = syncCommands.eval(script, ScriptOutputType.VALUE, key);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 result);
        }
    }
}

在Lettuce中,你使用RedisCommands接口来执行命令,包括Lua脚本。eval方法的使用与Jedis中的类似。

2024-09-02

etcd 和 Redis 是两个不同的开源项目,它们的特性对比如下:

etcd:

  • 主要用于共享配置和服务发现。
  • 使用 Raft 一致性算法维护集群状态。
  • 支持 watch 机制,客户端可以订阅关心的数据变更。
  • 设计目标是安全可靠的分布式存储。
  • 适用于 Kubernetes 等云原生系统作为关键数据存储。

Redis:

  • 内存数据库,支持多种数据结构。
  • 可作为数据库、缓存或消息中间件使用。
  • 提供 publish/subscribe 机制支持消息订阅。
  • 适合需要高性能内存数据存储的应用。

对比 etcd 和 Redis 的适用场景:

etcd:

  • 服务发现和配置管理。
  • 集群成员管理和leader选举。
  • 分布式锁和分布式队列。

Redis:

  • 作为数据库存储结构化数据。
  • 缓存,避免频繁访问数据库。
  • 作为消息中间件使用发布订阅模式。
  • 分布式应用中的会话存储。

在选择 etcd 或 Redis 时,需要考虑应用需求和系统要求。例如,如果需要高可用性和一致性,以及 watch 机制,etcd 是更好的选择。如果需要复杂的数据结构和操作,或者需要内存数据库的特性,Redis 是更合适的。

2024-09-02

在Linux服务器上管理Redis的启动、重启和关闭,可以使用systemctl命令(如果Redis是作为服务安装的)。以下是相关的命令:

启动Redis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rt redis

重启Redis服务:




sudo systemctl restart redis

关闭Redis服务:




sudo systemctl stop redis

如果Redis没有作为服务安装,你可能需要直接运行redis-server命令:

启动Redis:




redis-server /path/to/redis.conf

重启Redis,你可能需要先停止当前运行的Redis实例,然后再启动:




# 停止Redis
pkill redis-server
# 启动Redis
redis-server /path/to/redis.conf

关闭Redis实例,可以直接使用pkill命令:




pkill redis-server

请确保替换/path/to/redis.conf为你的Redis配置文件的实际路径。如果你使用的是默认配置,并且Redis已作为服务安装,则可以省略配置文件路径。

2024-09-02

Memcached和Redis都是开源的内存数据存储系统,它们都被广泛用作数据库缓存解决方案。

主要区别:

  1. 数据结构:Memcached仅支持简单的键值对存储,而Redis支持更丰富的数据结构,如字符串、哈希表、列表、集合、有序集合等。
  2. 持久化:Redis支持数据持久化到磁盘(RDB和AOF),而Memcached不支持数据持久化。
  3. 高可用性和分布式:Redis支持主从复制和分布式锁,而Memcached没有内置的高可用性或分布式支持。
  4. 性能:由于Redis的内存模型是基于内存分配的,而Memcached是基于slab分配的,因此在特定工作负载下可能会有不同的性能表现。

选择Memcached还是Redis:

  • 如果你需要简单的键值存储和非持久化数据,Memcached是一个更轻量级的选择。
  • 如果你需要更复杂的数据结构、数据持久化、高可用性和分布式支持,Redis是更好的选择。
  • 对于需要复杂功能和可预见性能的应用程序,推荐使用Redis。

示例代码对比(以Python为例):

Memcached(使用pylibmc库):




import pylibmc
 
# 创建一个Memcached客户端实例
client = pylibmc.Client(['localhost:11211'])
 
# 存储数据
client.set('key', 'value')
 
# 获取数据
value = client.get('key')

Redis(使用redis-py库):




import redis
 
# 创建一个Redis客户端实例
client = redis.StrictRedis(host='localhost', port=6379, db=0)
 
# 存储数据
client.set('key', 'value')
 
# 获取数据
value = client.get('key')

在选择时,你需要考虑应用程序的具体需求和性能要求。

2024-09-02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Spring Boot项目中整合Redis, MyBatis和JWT的示例:

  1. pom.xml中添加依赖:



<!-- Spring Boot Starter for Redis -->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data-redis</artifactId>
</dependency>
<!-- MyBatis Starter -->
<dependency>
    <groupId>org.mybatis.spring.boot</groupId>
    <artifactId>mybatis-spring-boot-starter</artifactId>
    <version>2.1.3</version>
</dependency>
<!-- JWT -->
<dependency>
    <groupId>io.jsonwebtoken</groupId>
    <artifactId>jjwt</artifactId>
    <version>0.9.1</version>
</dependency>
  1. 配置application.propertiesapplication.yml文件:



# Redis
spring.redis.host=localhost
spring.redis.port=6379
 
# MyBatis
mybatis.mapper-locations=classpath:mapper/*.xml
mybatis.type-aliases-package=com.example.package.model
 
# JWT
jwt.secret=your_secret_key
jwt.expiration=3600000
  1. 创建Redis配置类: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RedisConfig {
 
    @Bean
    public RedisTemplate<String, Object> redisTemplate(LettuceConnectionFactory connectionFactory) {
        final RedisTemplate<String, Object> template = new RedisTemplate<>();
        template.setConnectionFactory(connectionFactory);
        return template;
    }
}
  1. 创建JWT工具类:



@Component
public class JwtTokenUtil {
 
    private String secret;
    private long expiration;
 
    public JwtTokenUtil(@Value("${jwt.secret}") String secret,
                        @Value("${jwt.expiration}") long expiration) {
        this.secret = secret;
        this.expiration = expiration;
    }
 
    public String generateToken(UserDetails userDetails) {
        return Jwts.builder()
                .setSubject(userDetails.getUsername())
                .setExpiration(new Date(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expiration))
                .signWith(SignatureAlgorithm.HS512, secret)
                .compact();
    }
 
    public boolean validateToken(String token, UserDetails userDetails) {
        String username = Jwts.parser()
            
2024-09-02

Redis和Zookeeper都可以用作分布式锁,但它们有一些关键的区别:

  1. 数据一致性:Redis使用单个master-slave模式,不提供真正的分布式锁;Zookeeper使用Zab协议,能够保证分布式系统下数据的一致性。
  2. 性能:Redis的性能更高,Zookeeper由于是CP系统,性能可能稍低。
  3. 可用性:Redis依赖于master节点,如果master宕机,整个分布式系统不可用;Zookeeper可以通过Zab协议保证分布式系统的可用性。
  4. 复杂性:Redis实现简单,Zookeeper实现复杂。
  5. 锁的类型:Redis提供的是简单的锁;Zookeeper提供了更复杂的锁,如写锁和读锁。
  6. 等待锁的机制:Redis不支持等待锁的机制;Zookeeper支持等待锁的机制。

优势:

  • Redis:简单,高性能,对网络要求不高。
  • Zookeeper:数据一致性,可用性,分布式锁功能丰富。

劣势:

  • Redis:不支持数据一致性,可用性有限。
  • Zookeeper:实现复杂,性能相对较低。

实例代码(Redis分布式锁):




import redis
 
def acquire_lock(conn, lock_name):
    identifier = str(uuid.uuid4())
    end = time.time() + 10 # 10秒超时
    lock_name = 'lock:' + lock_name
 
    while time.time() < end:
        if conn.setnx(lock_name, identifier):
            return identifier
        time.sleep(0.001)
 
    return False
 
def release_lock(conn, lock_name, identifier):
    lock_name = 'lock:' + lock_name
    pipe = conn.pipeline(True)
    while True:
        try:
            pipe.watch(lock_name)
            if pipe.get(lock_name) == identifier:
                pipe.multi()
                pipe.delete(lock_name)
                pipe.execute()
                return True
            pipe.unwatch()
            break
        except redis.exceptions.WatchError:
            pass
    return False

实例代码(Zookeeper分布式锁):




from kazoo.client import KazooClient
 
def acquire_lock(zk, lock_path):
    lock = zk.InterProcessMutex(lock_path)
    with lock:
        # 在这个区块内,可以确保只有一个客户端能够执行
        print("Lock acquired")
 
def main():
    zk = KazooClient(hosts='127.0.0.1:2181')
    zk.start()
    lock_path = "/my_lock"
    acquire_lock(zk, lock_path)
    zk.stop()
    exit()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以上代码提供了Redis和Zookeeper分布式锁的简单实现,供参考。

2024-09-02

Python 3.12.4 版本可以通过官方网站下载源码进行编译安装。以下是在 Unix-like 系统上安装 Python 3.12.4 的基本步骤:

  1. 下载源码:



wget https://www.python.org/ftp/python/3.12.4/Python-3.12.4.tgz
  1. 解压源码:



tar -xzf Python-3.12.4.tgz
  1. 进入目录:



cd Python-3.12.4
  1. 配置安装选项:



./configure --enable-optimizations
  1. 编译安装:



make -j $(nproc)
sudo make altinstall

注意:使用 make altinstall 而不是 make install 是为了避免覆盖默认的 Python 版本。

安装 Redis 和 MongoDB 的 Python 客户端库,可以使用 pip 进行安装:




# 安装 Redis 客户端
pip install redis
 
# 安装 MongoDB 客户端
pip install pymongo

下面是简单的 Redis 和 MongoDB 增删改查操作示例:

Redis:




import redis
 
# 连接到 Redis
r = redis.Redis(host='localhost', port=6379, db=0)
 
# 设置 key-value
r.set('key', 'value')
 
# 获取 key 对应的 value
value = r.get('key')
print(value)
 
# 删除 key
r.delete('key')
 
# 查询所有 key
keys = r.keys('*')
print(keys)

MongoDB:




from pymongo import MongoClient
 
# 连接到 MongoDB
client = MongoClient('mongodb://localhost:27017/')
db = client['mydatabase']
collection = db['mycollection']
 
# 插入文档
collection.insert_one({'key': 'value'})
 
# 查询文档
document = collection.find_one({'key': 'value'})
print(document)
 
# 更新文档
collection.update_one({'key': 'value'}, {'$set': {'key': 'new_value'}})
 
# 删除文档
collection.delete_one({'key': 'value'})
 
# 查询所有文档
for doc in collection.find():
    print(doc)

以上代码提供了 Redis 和 MongoDB 的基本操作,包括连接、增删改查。运行这些操作之前,请确保 Redis 和 MongoDB 服务已经在本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