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6

在Linux系统上优化MySQL性能,可以通过调整内核参数来提升系统的I/O调度、文件系统和网络性能,从而提高MySQL的整体表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MySQL性能优化内核参数的例子:

  1. vm.swappiness: 控制交换空间的使用倾向。设置为10表示更倾向于使用文件系统缓存。



sysctl -w vm.swappiness=10
  1. fs.file-max: 设置系统可打开文件的最大数量。



sysctl -w fs.file-max=100000
  1. net.core.rmem_default: 默认的接收缓冲区大小。



sysctl -w net.core.rmem_default=262144
  1. net.core.wmem_default: 默认的发送缓冲区大小。



sysctl -w net.core.wmem_default=262144
  1. net.core.rmem_max: 最大接收缓冲区大小。



sysctl -w net.core.rmem_max=4194304
  1. net.core.wmem_max: 最大发送缓冲区大小。



sysctl -w net.core.wmem_max=1048576

为了使这些设置永久生效,你可以将它们添加到/etc/sysctl.conf文件中,并通过执行sysctl -p来重新加载配置。

请注意,这些参数可能会根据你的系统和MySQL版本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建议参考官方文档或者你所使用的Linux发行版的推荐配置。

2024-08-16

在Java中实现几十万条数据的插入,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 使用批处理(Batch Processing):通过PreparedStatementaddBatch()executeBatch()方法,可以将多条SQL语句组合成一个批处理来执行,这样可以减少与数据库的通信开销。
  2. 关闭自动提交:在执行批处理前,可以关闭自动提交,确保数据的插入是在一个事务中进行的,并在所有数据插入完毕后,显式地提交事务。
  3. 调整数据库连接属性:适当调整数据库连接的参数,比如设置更大的事务缓冲区或连接缓冲区。

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演示如何将30万条数据插入MySQL数据库(假设表名为example_table,且表只有一个字段data):




import java.sql.Connection;
import java.sql.DriverManager;
import java.sql.PreparedStatement;
import java.sql.SQLException;
 
public class MassDataInsert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URL = "jdbc:mysql://localhost:3306/your_database";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USER = "your_username";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PASSWORD = "your_password";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nection conn = null;
        PreparedStatement pstmt = null;
 
        try {
            // 加载并注册JDBC驱动
            Class.forName("com.mysql.cj.jdbc.Driver");
 
            // 打开连接
            con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URL, USER, PASSWORD);
 
            // 关闭自动提交
            conn.setAutoCommit(false);
 
            // 创建PreparedStatement
            String sql = "INSERT INTO example_table(data) VALUES(?)";
            pstmt = conn.prepareStatement(sql);
 
            // 批处理的数据条数
            int batchSize = 1000;
            int count = 0;
 
            // 插入30万条数据
            for (int i = 0; i < 300000; i++) {
                pstmt.setString(1, "data" + i);
                pstmt.addBatch();
 
                // 执行批处理
                if (++count % batchSize == 0) {
                    pstmt.executeBatch(); // 执行批处理
                    conn.commit();        // 提交事务
                    pstmt.clearBatch();   // 清空批处理
                }
            }
 
            // 如果还有剩余的数据需要插入,执行最后的批处理
            if (count % batchSize != 0) {
                pstmt.executeBatch(); // 执行剩余的批处理
                conn.commit();        // 提交事务
                pstmt.clearBatch();   // 清空批处理
            }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SQLException e) {
     
2024-08-16



#include <mysql/mysql.h>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int main() {
    // 初始化连接
    MYSQL *conn;
    conn = mysql_init(NULL);
 
    // 连接数据库
    if (!mysql_real_connect(conn, "host_name", "user_name", "password", "db_name", 0, NULL, 0)) {
        fprintf(stderr, "%s\n", mysql_error(conn));
        exit(1);
    }
 
    // 执行SQL查询
    char *query =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if (mysql_query(conn, query)) {
        fprintf(stderr, "%s\n", mysql_error(conn));
        exit(1);
    }
 
    // 获取结果集
    MYSQL_RES *result = mysql_use_result(conn);
    if (result) {
        // 获取字段信息
        MYSQL_FIELD *field;
        while ((field = mysql_fetch_field(result))) {
            std::cout << field->name << "\t";
        }
        std::cout << std::endl;
 
        // 获取并打印记录
        MYSQL_ROW row;
        while ((row = mysql_fetch_row(result))) {
            for (unsigned int i = 0; i < mysql_num_fields(result); i++) {
                std::cout << row[i] << "\t";
            }
            std::cout << std::endl;
        }
 
        // 释放结果集
        mysql_free_result(result);
    }
 
    // 关闭连接
    mysql_close(conn);
 
    return 0;
}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在Linux下使用C++操作MySQL数据库。首先通过mysql_init初始化连接,然后使用mysql_real_connect连接到数据库。接着使用mysql_query执行SQL查询,并通过mysql_use_result获取结果集。通过循环使用mysql_fetch_fieldmysql_fetch_row来获取字段信息和记录,最后释放结果集和关闭连接。这是操作MySQL数据库的基本流程。

2024-08-16

Java中的正则表达式用于匹配字符串模式。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正则表达式元字符和示例:

  1. 点号(.):匹配任何一个字符。
  2. 字符类([abc]):匹配方括号中的任何字符。
  3. 否定字符类([^abc]):匹配没有在方括号中的任何字符。
  4. 范围([a-zA-Z]):匹配指定范围内的任何字符。
  5. 预定义字符类(\d, \w, \s):匹配数字,单词字符,空白字符等。
  6. 数量词(*, +, ?, {n}, {n,}, {n,m}):指定匹配的数量。
  7. 锚点(^, $): 匹配字符串的开始和结束。
  8. 分组((abc)):把字符序列组合成一个单元,可以用|来选择。
  9. 引用(\1\2):引用前面定义的分组。
  10. 转义(\.): 匹配点号本身。

示例代码:




import java.util.regex.Matcher;
import java.util.regex.Pattern;
 
public class Regex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text = "The rain in Spain stays mainly in the plain.";
        String patternString = "\\b\\w*ain\\b";
 
        Pattern pattern = Pattern.compile(patternString);
        Matcher matcher = pattern.matcher(text);
 
        while (matcher.find()) {
            System.out.println("Matched: " + matcher.group());
        }
    }
}

这段代码会找出并打印出在字符串text中所有以ain结尾的单词(如rain, stay, plain)。

2024-08-16

在搭建MySQL环境前,请确保您的系统已安装了以下软件:

  1. Java Development Kit (JDK)
  2. Eclipse IDE
  3. MySQL Server
  4. MySQL Connector/J

以下是在Eclipse中搭建MySQL环境的步骤:

  1. 打开Eclipse,创建一个新的Java项目。
  2. 在项目中创建一个lib文件夹,用于存放MySQL Connector/J JAR文件。
  3. 将下载的MySQL Connector/J JAR文件复制到项目的lib文件夹中。
  4. 在Eclipse中,右键点击项目名,选择“Properties”。
  5. 在“Properties”窗口中,选择“Java Build Path”,然后点击“Libraries”标签。
  6. 点击“Add JARs...”,然后选择项目中lib文件夹里的MySQL Connector/J JAR文件。
  7. 点击“OK”保存设置。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Java程序示例,用于连接MySQL数据库:




import java.sql.Connection;
import java.sql.DriverManager;
import java.sql.SQLException;
 
public class MySQLConnection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url = "jdbc:mysql://localhost:3306/yourDatabaseName";
        String user = "your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 "yourPassword";
 
        try {
            // 加载并注册JDBC驱动
            Class.forName("com.mysql.cj.jdbc.Driver");
 
            // 建立数据库连接
            Connection con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url, user, password);
 
            // 操作数据库...
 
            // 关闭连接
            conn.close();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JDBC驱动未找到");
        } catch (SQL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数据库连接失败");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请确保替换yourDatabaseNameyourUsernameyourPassword为您的实际数据库名、用户名和密码。

注意:如果您使用的是MySQL 5.1及以下版本,您可能需要使用旧的JDBC驱动类名com.mysql.jdbc.Driver。而对于MySQL 5.2及以上版本,推荐使用com.mysql.cj.jdbc.Driver,因为新的驱动提供了额外的支持,例如自动引导JDBC驱动。

2024-08-16

MySQL的深分页问题通常是指查询第N页的数据时,由于需要跳过大量数据,性能较差。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优化:

  1. 使用索引:确保用于排序的列有索引,这样可以快速定位到数据的起始位置。
  2. 缓存:如果分页数据变化不频繁,可以考虑缓存查询结果。
  3. 预先计算:如果分页基于一个固定排序,可以预先计算分页的结果集,并缓存起来。
  4. 使用应用层的分页:不依赖数据库的LIMIT进行分页,而是在应用层处理分页数据。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假设我们有一个订单表orders,我们想要查询第100页的数据,每页10条,且根据created_at排序。




-- 创建索引
CREATE INDEX idx_orders_created_at ON orders(created_at);
 
-- 优化查询
SELECT * FROM (
  SELECT id FROM orders ORDER BY created_at LIMIT 100000, 10
) AS subquery
JOIN orders ON subquery.id = orders.id;

在这个查询中,子查询先通过LIMIT 100000, 10获取100页数据的ID,然后通过内连接获取完整的数据行。这样做可以避免深分页时的性能问题。

2024-08-16

窗口函数(Window Functions)是MySQL 8.0中的一个新特性,它们提供了对数据行的分区、排序和计算移动平均值等功能。窗口函数在SELECT语句的SELECT列表中指定,并且仅在输出行集的计算中可见。

窗口函数通常在以下情况下使用:

  • 计算移动平均
  • 在每一行数据上生成一个序列号
  • 计算累计总和或累计平均值
  • 以及其他一些分析用途

窗口函数的一般语法是:




<window function>(<expression>) OVER (PARTITION BY <partition_expression> ORDER BY <order_expression>)

这里是一个使用窗口函数的例子,计算每个部门的员工工资的移动平均值:




SELECT 
    department_id, 
    employee_id, 
    salary,
    AVG(salary) OVER (PARTITION BY department_id ORDER BY employee_id) AS moving_avg
FROM 
    employees;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对每个部门的员工按员工ID进行分区,并计算每个员工的工资与该部门其他员工工资的移动平均值。这有助于了解员工的工资在其部门中的位置。

2024-08-16

批量删除是MySQL操作中常见的需求,尤其是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对于MySQL的批量删除,可以使用DELETE语句结合WHERE条件。

  1. 使用DELETE语句批量删除:



DELETE FROM table_name WHERE condition;

这里的condition是你的筛选条件,可以是多个条件的组合。

  1. 使用IN条件批量删除:



DELETE FROM table_name WHERE column_name IN (value1, value2, ..., valueN);

这里的column_name是你要筛选的列名,而value1, value2, ..., valueN是你要删除的值列表。

注意:

  • 在执行删除操作前,请务必备份重要数据。
  • 批量删除操作可能会导致性能问题,尤其是在删除大量数据时。
  • 如果你的条件列有索引,DELETE操作会更快。
  • 如果你的条件列没有索引,DELETE操作可能会导致全表扫描,从而效率较低。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批量删除。如果要删除的数据量非常大,建议使用限制条件,分批删除,避免长时间锁表。

2024-08-16



-- 假设我们有一个存储有关某个服务请求时间的数据库表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service_request_time (
  `id` INT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
  `service_name` VARCHAR(255) NOT NULL,
  `request_time` FLOAT NOT NULL,
  `captured_at` DATETIME NOT NULL
);
 
-- 插入一些示例数据
INSERT INTO service_request_time (service_name, request_time, captured_at) VALUES
('Service A', 100.2, '2021-01-01 12:00:00'),
('Service B', 50.1, '2021-01-01 12:00:00'),
('Service A', 110.5, '2021-01-02 12:00:00'),
('Service B', 55.6, '2021-01-02 12:00:00');
 
-- Grafana中使用的查询,以每天的平均请求时间画图
SELECT
  AVG(request_time) as average_request_time,
  DATE(captured_at) as day
FROM service_request_time
GROUP BY day
ORDER BY day;

这个例子展示了如何创建一个简单的数据库表,插入一些示例数据,并且如何编写SQL查询来提供每天的服务请求平均时间的聚合数据,这可以直接在Grafana中用来创建图表。

2024-08-16

索引是在数据库的表中有一个单独的数据库,是一个数据库的列的排序的方法。索引是在数据库中用来加速数据检索的数据结构。

索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数据检索效率,通过减少查询数据时所需读取的数据库记录数量,从而加快查询速度。

索引的实现通常是通过B-tree(B+tree),hash等数据结构实现。

以下是创建和使用索引的示例:

  1. 创建索引



CREATE INDEX index_name
ON table_name (column1, column2, ...);
  1. 创建唯一索引



CREATE UNIQUE INDEX index_name
ON table_name (column1, column2, ...);
  1. 创建全文索引



CREATE FULLTEXT INDEX index_name
ON table_name (column1, column2, ...);
  1. 创建多列索引



CREATE INDEX index_name
ON table_name (column1, column2, ...);
  1. 使用索引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column1 = 'value1';
  1. 查看表中的索引



SHOW INDEX FROM table_name;
  1. 删除索引



DROP INDEX index_name ON table_name;
  1. 使用索引



EXPLAIN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column1 = 'value1';

以上就是索引的基本使用方法,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来创建和使用索引,并注意索引的维护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