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3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netinet/in.h>
#include <arpa/inet.h>
 
#define BUF_SIZE 1024
#define PORT 8000
#define SERVER_IP "192.168.1.100"
 
int main() {
    int sockfd;
    char buffer[BUF_SIZE];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_addr;
    int len;
 
    // 创建 socket 文件描述符
    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if (sockfd < 0) {
        perror("socket creation failed");
        exit(EXIT_FAILURE);
    }
 
    // Filling server information
    memset(&server_addr, 0, sizeof(server_addr));
    server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er_addr.sin_port = htons(PORT);
    server_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SERVER_IP);
 
    // 连接到服务器
    if (connect(sockfd, (struct sockaddr *)&server_addr, sizeof(server_addr)) < 0) {
        perror("connection with server failed");
        exit(EXIT_FAILURE);
    }
 
    // 无限循环,处理消息发送和接收
    while (1) {
        // 输入消息
        printf("Enter message : ");
        fgets(buffer, BUF_SIZE, stdin);
        
        // 发送消息到服务器
        if (send(sockfd, buffer, strlen(buffer), 0) < 0) {
            perror("Send failed");
            exit(EXIT_FAILURE);
        }
 
        // 从服务器接收消息
        if ((len = recv(sockfd, buffer, BUF_SIZE, 0)) < 0) {
            perror("recv failed");
            exit(EXIT_FAILURE);
        }
 
        // 打印接收到的消息
        printf("Received message: %s", buffer);
    }
 
    // 关闭 socket
    close(sockfd);
    return 0;
}

这段代码是一个简单的基于 Linux 的网络聊天室客户端示例。它使用了 socket 编程接口,通过 TCP 协议连接到服务器,并在一个无限循环中处理消息的发送和接收。代码注重简洁性和可读性,适合作为嵌入式 Linux 网络编程初学者的入门示例。

2024-08-13

在Linux中,您可以使用whereisfind命令来查找Nginx的安装目录。

使用whereis命令:




whereis nginx

使用find命令:




sudo find / -name nginx

如果Nginx是通过包管理器安装的,可以使用包管理器的查询功能来找到安装路径。例如,在Debian和Ubuntu上,可以使用dpkg




dpkg -L nginx

在Red Hat系列的Linux发行版上,可以使用rpm




rpm -ql nginx

请注意,使用find命令可能需要管理员权限,因为有些目录可能需要访问权限。

2024-08-13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pthread.h>
 
#define MAX_THREADS 10
 
pthread_mutex_t mutex = 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
pthread_cond_t cond = PTHREAD_COND_INITIALIZER;
int thread_count = 0;
 
void *thread_function(void *arg) {
    int task;
    task = *(int*)arg;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printf("线程 %d 正在处理任务 %d\n", pthread_self(), task);
    sleep(5); // 模拟任务执行时间
    printf("线程 %d 完成任务 %d\n", pthread_self(), task);
    thread_count--;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pthread_cond_signal(&cond); // 唤醒等待的线程
    pthread_exit(NULL);
}
 
int main() {
    pthread_t threads[MAX_THREADS];
    int indexes[MAX_THREADS];
    int i, rc;
    for(i=0; i<MAX_THREADS; i++) {
        indexes[i] = i;
        printf("正在创建线程 %d\n", i);
        rc = pthread_create(&threads[i], NULL, thread_function, &(indexes[i]));
        if (rc){
            printf("创建线程出错 %d\n", rc);
            exit(-1);
        }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while (thread_count >= MAX_THREADS) { // 当线程数达到上限时等待
            pthread_cond_wait(&cond, &mutex);
        }
        thread_count++;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
    pthread_exit(NULL);
}

这段代码使用了线程池的概念,创建了一个固定大小的线程池,并且模拟了任务的执行。在任意时刻,只有当线程数少于最大线程数时,才允许新的线程被创建。这是一个简单的线程池模拟,展示了线程同步和线程池的基本概念。

2024-08-13

MMC(MultiMediaCard)是一种广泛用于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的存储卡标准。Linux内核提供了MMC子系统,用于管理MMC设备的驱动和通信。

要分析Linux的MMC子系统,你需要查看内核源代码中的drivers/mmc目录。这里面包含了MMC子系统的核心代码,例如core子目录,它定义了MMC设备的核心结构和通用功能。

以下是分析MMC子系统的一些关键点和步骤:

  1. 理解mmc.c:这个文件包含了MMC核心代码,定义了MMC设备的注册、注销、请求队列处理等核心函数。
  2. 阅读host目录:这个目录下包含了不同主机控制器的驱动代码,例如SDHCI(SecureDigitalHostControllerInterface)驱动等。
  3. 查看card目录:这个目录下包含了不同类型的卡设备的驱动代码,例如MMC卡、SD卡、SDIO卡等。
  4. 阅读mmc_sysfs.c:这个文件提供了sysfs接口,允许用户通过sysfs来查看和操作MMC设备。

要深入理解和分析MMC子系统,你需要具备一定的Linux内核经验和C语言基础。如果你想要进一步开发或调试MMC驱动,你可能需要阅读内核文档,了解MMC设备的驱动模型和相关的API。

由于这个分析涉及到的代码非常庞大,无法在一个回答中全部展示。如果你有具体的代码问题或者功能需求,欢迎提问。

2024-08-13

在Linux和Windows下,使用Anaconda添加、删除清华大学和中科大的镜像源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实现:

添加清华大学镜像源:




conda config --add channels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anaconda/pkgs/main/
conda config --add channels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anaconda/pkgs/free/
conda config --set show_channel_urls yes

添加中科大镜像源:




conda config --add channels https://mirrors.ustc.edu.cn/anaconda/pkgs/main/
conda config --add channels https://mirrors.ustc.edu.cn/anaconda/pkgs/free/
conda config --set show_channel_urls yes

删除镜像源,可以编辑.condarc文件,或者使用命令行:

删除清华大学镜像源:




conda config --remove-key channels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anaconda/pkgs/main/
conda config --remove-key channels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anaconda/pkgs/free/

删除中科大镜像源:




conda config --remove-key channels https://mirrors.ustc.edu.cn/anaconda/pkgs/main/
conda config --remove-key channels https://mirrors.ustc.edu.cn/anaconda/pkgs/free/

在Windows下,.condarc文件通常位于用户的主目录下,可以直接编辑文件进行修改。

在Linux下,.condarc文件通常位于用户的主目录下,也可以使用cat ~/.condarc查看内容,使用文本编辑器编辑。

注意:在执行删除操作时,确保指定的镜像源URL正确,否则可能会移除不期望移除的其他镜像源。

2024-08-13

在Linux系统中,sudo 是一个允许普通用户以超级用户或其他用户的身份执行命令的程序。要配置 sudo,您需要编辑 /etc/sudoers 文件,这通常通过 visudo 命令来完成,因为 visudo 会检查语法错误。

以下是一个 sudo 配置的基本例子:

  1. 打开终端。
  2. 输入以下命令以编辑 /etc/sudoers 文件:



sudo visudo
  1. 在打开的编辑器中,添加以下行来允许 username 用户使用 sudo 而无需密码:



username ALL=(ALL) NOPASSWD:ALL

或者,如果你想让 username 用户能够以 root 用户的身份执行任何命令,但需要输入密码,则添加:




username ALL=(ALL) ALL
  1. 保存并关闭编辑器。

请注意,编辑 /etc/sudoers 文件时必须格外小心,因为任何错误都可能导致 sudo 无法使用。务必确保使用正确的语法,并且在编辑之前备份文件。

一旦配置完成,用户 username 就可以通过 sudo 命令执行需要提升权限的操作了。例如:




sudo apt update
2024-08-13

在Linux中,如果你使用的是逻辑卷(LVM),那么对于根目录的磁盘扩容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 增加物理磁盘或添加新的磁盘。
  2. 创建新的物理卷(PV)。
  3. 扩展现有的卷组(VG),通常是/dev/VG_NAME,添加新的物理卷。
  4. 扩展逻辑卷(LV),通常是/dev/VG_NAME/LV_ROOT,这是你的根目录所在的逻辑卷。
  5. 调整文件系统大小以匹配逻辑卷的新大小。

以下是一个基于LVM扩容根目录的示例流程:




# 查看当前的磁盘分区和LVM配置
pvs
vgs
lvs
 
# 假设新添加的物理磁盘是 /dev/sdb
pvcreate /dev/sdb
 
# 假设你的卷组名称是 vg0
vgextend vg0 /dev/sdb
 
# 假设逻辑卷的名称是 lv_root
lvextend -l +100%FREE /dev/vg0/lv_root
 
# 扩展根目录文件系统
# 如果是ext4文件系统
resize2fs /dev/vg0/lv_root
 
# 如果是xfs文件系统
xfs_growfs /dev/vg0/lv_root

请注意,扩展文件系统之前,请确保你已备份重要数据,并且在执行这些操作时请断开网络连接,以防止在扩展过程中发生意外的更新。如果你不确定,请咨询你的系统管理员或者专业人士。

2024-08-13

以下是使用匿名管道和命名管道实现的进程池示例代码。

匿名管道版本: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t main() {
    int fd[2];
    pid_t pid;
    char buf;
    int i;
 
    for(i = 0; i < 3; i++) {
        if(pipe(fd) == -1) {
            perror("pipe");
            return 1;
        }
 
        if((pid = fork()) == -1) {
            perror("fork");
            return 1;
        }
 
        if(pid == 0) { // 子进程
            close(fd[1]); // 子进程关闭写端
            while(read(fd[0], &buf, 1) > 0) {
                printf("Child %d received: %c\n", i, buf);
            }
            close(fd[0]);
            _exit(0);
        }
 
        close(fd[0]); // 父进程关闭读端
        buf = 'A' + i;
        write(fd[1], &buf, 1); // 父进程通过写端发送数据
        close(fd[1]);
        waitpid(pid, NULL, 0); // 等待子进程结束
    }
 
    return 0;
}

命名管道版本: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PIPE_NAME "mypipe"
 
int main() {
    int fd;
    pid_t pid;
    char buf;
    int i;
 
    for(i = 0; i < 3; i++) {
        umask(0); // 设置文件权限掩码
        if(mkfifo(PIPE_NAME, 0666) == -1) {
            perror("mkfifo");
            return 1;
        }
 
        if((pid = fork()) == -1) {
            perror("fork");
            return 1;
        }
 
        if(pid == 0) { // 子进程
            fd = open(PIPE_NAME, O_RDONLY);
            if(fd == -1) {
                perror("open");
                return 1;
            }
            while(read(fd, &buf, 1) > 0) {
                printf("Child %d received: %c\n", i, buf);
            }
            close(fd);
            _exit(0);
        }
 
        fd = open(PIPE_NAME, O_WRONLY);
        if(fd == -1) {
            perror("open");
            return 1;
        }
        buf = 'A' + i;
        write(fd, &buf, 1); // 父进程通过管道发送数据
        close(fd);
        waitpid(pid, NULL, 0); // 等待子进程结束
        unlink(PIPE_NAME); // 删除命名管道
    }
 
    return 0;
}

这两个版本的代码都创建了三个进程,并且使用管道向它们发送数据。匿名管道版本使用无名管道(pipe),而命名管道版本使用命名管道(fifo)。每个子进程通过管道读取数据并打印,父进程通过管道写入数据。在子进程完成后,父进程等待子进程结束,并在匿名管道版本中关闭管道,在命名管道版本中删除管道文件。

2024-08-13

在Linux中创建静态库和共享库的基本步骤如下:

静态库

  1. 编写源代码(例如:lib.c)并编译它。



// lib.c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1. 使用ar命令创建静态库。



gcc -c lib.c
ar rcs libstatic.a lib.o

共享库

  1. 编写源代码(例如:lib.c)并编译它。



// lib.c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1. 使用gcc命令创建共享库。



gcc -shared -fPIC -o libshared.so lib.c

在创建库后,您可以使用以下方式来使用它们:

静态库

  1. 编译使用静态库的程序。



gcc -o myprogram myprogram.c libstatic.a

共享库

  1. 编译使用共享库的程序。



gcc -o myprogram myprogram.c -L. -lstatic

在运行使用静态库或共享库的程序之前,您可能需要设置LD_LIBRARY_PATH环境变量来指定共享库的路径:




export LD_LIBRARY_PATH=$(pwd):$LD_LIBRARY_PATH

以上步骤和代码是创建和使用静态库和共享库的基本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更复杂的编译和链接选项。

2024-08-13

在Linux和Windows上安装PyTorch通常可以通过Python的包安装工具pip完成。以下是基于CUDA版本的PyTorch安装命令。

对于Linux系统:

  1. 如果你没有NVIDIA GPU或者不需要CUDA支持,可以使用:

    
    
    
    pip install torch torchvision torchaudio
  2. 如果你需要特定版本的CUDA支持,可以在PyTorch的官方网站上找到相应的安装命令:PyTorch Get Started。例如,对于CUDA 11.1,命令如下:

    
    
    
    pip install torch torchvision torchaudio -f https://download.pytorch.org/whl/cu113/torch_stable.html

对于Windows系统:

  1. 如果你没有NVIDIA GPU或者不需要CUDA支持,可以使用:

    
    
    
    pip install torch torchvision torchaudio
  2. 如果你需要CUDA支持,请确保你安装了合适版本的Visual Studio Redistributable和CUDA Toolkit,并且系统的PATH环境变量中包含了CUDA的bin目录。然后,你可以在PyTorch Get Started页面找到相应的安装命令。例如,对于CUDA 11.1,命令如下:

    
    
    
    pip install torch torchvision torchaudio -f https://download.pytorch.org/whl/cu113/torch_stable.html

注意:确保你的pip是最新版本,以便能够找到与你的系统和CUDA版本兼容的wheel文件。如果需要更新pip,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pip install --upgrade p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