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logic 中间件性能调优
warning:
这篇文章距离上次修改已过190天,其中的内容可能已经有所变动。
在WebLogic中进行中间件性能调优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调优参数和技巧的简要概述:
- 线程池大小:根据应用需求调整工作线程池的大小。
- JDBC连接池:适当调整最大连接数和预注册的SQL语句数。
- 集群配置:根据负载情况调整集群节点的配置。
- 内存管理:调整JVM的堆大小和垃圾收集策略。
- 日志记录:关闭不必要的日志记录以减少系统开销。
- 网络配置:优化网络相关参数,如TCP的NODELAY。
示例代码(调整JDBC连接池大小):
<jdbc-data-source>
...
<jdbc-connection-pool>
...
<!-- 最大连接数 -->
<max-capacity>40</max-capacity>
<!-- 预注册的SQL语句数 -->
<statement-caching>true</statement-caching>
<statement-cache-size>50</statement-cache-size>
...
</jdbc-connection-pool>
...
</jdbc-data-source>
调优时,应该结合具体的应用负载、监控工具和经验进行调整。在生产环境中,应该在不同配置下进行测试,以确定哪些配置可以提高性能。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