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3.12.0文档解读-内置函数sum()详细说明+记忆策略+常用场景+巧妙用法+综合技巧
内置函数 sum()
在Python中用于计算任何迭代器中数值的总和。它接受一个迭代器(如列表、元组等),并可选地一个初始值来开始求和。
函数原型如下:
sum(iterable, start=0)
其中,iterable
是可迭代对象,start
是求和的初始值。
记忆策略:记住 sum()
的功能和用法。
常见场景:
- 计算数值列表的总和。
- 对于数值元组,计算所有数值的总和。
常见用法:
numbers = [1, 2, 3, 4, 5]
total = sum(numbers) # 输出:15
numbers_tuple = (1, 2, 3, 4, 5)
total_tuple = sum(numbers_tuple) # 输出:15
# 使用非默认初始值
total_with_initial = sum(numbers, 10) # 输出:25
巧妙用法:
- 使用
sum()
函数和生成器表达式一起,可以快速计算大型数据集的总和。 - 结合
sum()
和内置函数如map()
或者range()
可以生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和。
例如,计算1到100的自然数和:
natural_sum = sum(range(1, 101)) # 输出:5050
综合用法:
- 在处理复杂数据时,
sum()
可以与其他函数配合,如map()
或者列表解析式,以便生成特定逻辑的总和。
例如,计算一个字符串列表中所有字符串长度的总和:
strings = ["Python", "is", "awesome"]
total_length = sum(len(s) for s in strings) # 输出:16
总结:sum()
是一个简单而强大的内置函数,可以用于计算迭代器中数值的总和。记住它的用法,并在适当的场景中灵活使用,可以极大地简化代码并提高开发效率。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