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0

在Linux中,静态库和动态库是两种不同的库形式。

静态库(.a):在编译链接阶段,链接器会将静态库的内容直接复制到可执行文件中。因此,生成的可执行文件体积较大,但运行时不再依赖静态库文件。

动态库(.so):在编译链接阶段,链接器仅在可执行文件中记录对动态库的引用,动态库的内容不复制到可执行文件中。运行时,系统会加载动态库文件,并将其内容与可执行文件结合。

创建静态库:




gcc -c lib.c -o lib.o
ar rcs libstatic.a lib.o

创建动态库:




gcc -shared -fPIC -o libdynamic.so lib.c

链接静态库:




gcc main.c libstatic.a -o program

链接动态库:




gcc main.c -lmylib -L. -o program

在上述例子中,-lmylib 表示链接名为 libmylib.solibmylib.a 的库文件,-L. 表示指定搜索库文件的路径为当前目录。

注意:在运行带有动态库的程序前,需要确保动态库在系统的标准库路径下或者在环境变量 LD_LIBRARY_PATH 指定的路径中。

2024-08-10

报错“illegal instruction”通常表示你的程序尝试执行的指令不被当前CPU支持。这可能是因为:

  1. 程序编译时使用了不支持的指令集。
  2. 程序运行在不兼容的CPU上。
  3. 程序或其依赖库损坏。

解决办法:

  1. 确认CPU指令集兼容性:检查程序是否为特定的CPU架构(如ARM, PowerPC等)编译,确保它与你的CPU指令集兼容。
  2. 重新编译程序:如果你有源代码,可以在你的系统上重新编译它,确保使用正确的编译选项。
  3. 更新软件:如果是第三方软件,尝试获取适合你的CPU架构的最新版本。
  4. 检查依赖库:如果程序依赖特定的库,确保这些库也与你的系统兼容。
  5. 检查硬件问题:如果怀疑硬件损坏,可能需要更换CPU或进行硬件检查。

在进行任何操作前,请确保备份重要数据,以防数据丢失。

2024-08-10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ipc.h>
#include <sys/shm.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SHM_SIZE 1024
 
int main() {
    key_t key = ftok("shmkey", 65); // 生成key
    int shmid = shmget(key, SHM_SIZE, IPC_CREAT | 0666); // 创建共享内存
    if (shmid < 0) {
        perror("shmget");
        exit(1);
    }
 
    char *shmaddr = (char *)shmat(shmid, NULL, 0); // 映射共享内存
    if ((int)shmaddr == -1) {
        perror("shmat");
        exit(1);
    }
 
    printf("Attached shared memory at address %p\n", shmaddr);
    strcpy(shmaddr, "Hello from shared memory"); // 写入数据
 
    sleep(10); // 保持进程运行,等待另一个进程访问共享内存
 
    if (shmctl(shmid, IPC_RMID, NULL) == -1) { // 删除共享内存
        perror("shmctl");
        exit(1);
    }
 
    shmdt(shmaddr); // 断开共享内存映射
    return 0;
}

这段代码首先使用ftok生成key,然后通过shmget创建共享内存,并通过shmat将其映射到当前进程的地址空间。然后,它将一个字符串复制到共享内存中。最后,代码使用shmctl删除共享内存,并使用shmdt断开映射。这个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System V共享内存进行简单的进程间通信。

2024-08-10

在Shell脚本中,变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Shell变量可以存储文本、数值等信息,并可以用于条件判断、循环等控制结构。

  1. 变量的定义和使用

在Shell脚本中,可以通过$变量名来获取变量的值。




# 定义变量
name="Linux"
 
# 使用变量
echo "Hello, $name!"
  1. 变量类型

在Shell中,变量分为环境变量、全局变量、局部变量和shell变量。

  • 环境变量:由export关键字导出的变量,可在子Shell中使用。
  • 全局变量:在函数外定义的变量,可在任何地方使用。
  • 局部变量:在函数内定义的变量,只在函数内部使用。
  • Shell变量:由Shell程序设置的特殊变量。
  1. 变量的命名

变量名可以包含字母、数字和下划线,但不能以数字开头。

  1. 变量的作用范围

根据变量的作用范围,可以将变量分为局部变量和环境变量。

  • 局部变量:只在当前Shell实例中有效。
  • 环境变量:在当前Shell及其子Shell中有效。
  1. 变量的输出和赋值

在Shell中,可以使用echoprintf命令输出变量,使用=进行变量赋值。




# 输出变量
echo $name
 
# 赋值变量
age=20
echo $age
  1. 变量的删除

可以使用unset命令删除变量。




unset name
  1. 变量的扩展

在Shell中,可以使用花括号{}来明确变量名的边界。




# 定义变量
filename="report.txt"
 
# 使用变量
echo "The file is ${filename}."
  1. 变量的替换

变量替换可以进一步控制变量的显示。

  • ${变量名:起始位置:长度}:提取子串。
  • ${#变量名}:获取长度。
  • ${变量名#模式}:删除最短匹配。
  • ${变量名##模式}:删除最长匹配。
  • ${变量名%模式}:删除最短匹配。
  • ${变量名%%模式}:删除最长匹配。
  • ${变量名/模式/替换字符串}:替换第一个匹配。
  • ${变量名//模式/替换字符串}:替换所有匹配。



# 定义变量
url="http://www.example.com/index.html"
 
# 变量替换
echo "${url##*/}" # 输出 index.html
echo "${url%/*}" # 输出 http://www.example.com
  1. 变量的增量

可以使用$((表达式))$[表达式]进行算术运算。




# 定义变量
num=10
 
# 增量
num=$((num+1))
echo $num # 输出 11
  1. 变量的条件判断

可以使用[ ]进行条件判断。




# 定义变量
name="Linux"
 
# 条件判断
if [ "$name" = "Linux" ]; then
  echo "Hello, Linux!"
fi

以上是Shell变量的基础知识,在实际使用中,还可以结

2024-08-10

在Linux系统中,可以使用du命令和df命令来查看当前目录的总大小和总磁盘空间。

查看当前目录的总大小,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du -sh .

这里的参数解释:

  • -s 表示汇总目录的大小。
  • -h 表示以人类可读的格式显示(例如,KB、MB、GB)。
  • . 表示当前目录。

查看整个文件系统的总磁盘空间,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df -h

这里的参数解释:

  • -h 表示以人类可读的格式显示(例如,KB、MB、GB)。

以上命令会列出整个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包括挂载点、总空间、已用空间、可用空间等信息。

2024-08-10

OpenCV是一个开源的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软件库。以下是在Linux系统上安装OpenCV的步骤:

  1. 更新系统包索引并安装必要的依赖项:



sudo apt-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cmake git pkg-config libgtk-3-dev \
libavcodec-dev libavformat-dev libswscale-dev libv4l-dev \
libxvidcore-dev libx264-dev libjpeg-dev libpng-dev libtiff-dev \
gfortran openexr libatlas-base-dev python3-dev python3-numpy \
libtbb2 libtbb-dev libdc1394-22-dev
  1. 从GitHub上克隆OpenCV和OpenCV\_contrib仓库:



mkdir ~/opencv_build && cd ~/opencv_build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opencv/opencv.git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opencv/opencv_contrib.git
  1. 编译OpenCV:



cd ~/opencv_build/opencv
mkdir build && cd build
 
cmake -D CMAKE_BUILD_TYPE=RELEASE \
      -D CMAKE_INSTALL_PREFIX=/usr/local \
      -D INSTALL_C_EXAMPLES=ON \
      -D INSTALL_PYTHON_EXAMPLES=ON \
      -D OPENCV_GENERATE_PKGCONFIG=ON \
      -D OPENCV_EXTRA_MODULES_PATH=~/opencv_build/opencv_contrib/modules \
      -D BUILD_EXAMPLES=ON ..
 
make -j$(nproc)
sudo make install
sudo ldconfig
  1. 验证安装:



pkg-config --modversion opencv4

如果返回了OpenCV的版本号,则表示安装成功。

注意:如果你使用的是Python3,你可能需要设置PYTHON3\_EXECUTABLE,例如:




cmake -D CMAKE_BUILD_TYPE=RELEASE \
      -D CMAKE_INSTALL_PREFIX=/usr/local \
      -D PYTHON3_EXECUTABLE=/usr/bin/python3 \
      -D PYTHON_INCLUDE_DIR=/usr/include/python3.6 \
      -D PYTHON_LIBRARY=/usr/lib/x86_64-linux-gnu/libpython3.6m.so \
      -D PYTHON3_NUMPY_INCLUDE_DIRS=/usr/local/lib/python3.6/dist-packages/numpy/core/include \
      -D INSTALL_C_EXAMPLES=ON \
      -D INSTALL_PYTHON_EXAMPLES=ON \
      -D OPENCV_GENERATE_PKGCONFIG=ON \
      -D OPENCV_EXTRA_MODULES_PATH=~/opencv_build/opencv_contrib/modules \
      -D BUILD_EXAMPLES=ON ..

请根据你的Python版本和环境调整上面的路径。

2024-08-10

在阿里云服务器上安装Nginx的步骤如下:

  1. 更新软件包索引:



sudo apt-get update
  1. 安装Nginx:



sudo apt-get install nginx
  1. 启动Nginx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rt nginx
  1. 设置Nginx开机自启:



sudo systemctl enable nginx
  1. 检查Nginx服务状态:



sudo systemctl status nginx
  1. 如果需要,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停止Nginx服务:



sudo systemctl stop nginx
  1. 如果需要,可以通过以下命令重新启动Nginx服务:



sudo systemctl restart nginx
  1. 通过浏览器访问服务器公网IP地址,应该能看到Nginx的欢迎页面。

注意:以上命令适用于基于Debian或Ubuntu的系统。如果您使用的是CentOS或其他Linux发行版,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包管理命令(如yumdnf)。

2024-08-10

在Ubuntu Linux中,可以使用fdiskparted等工具来配置和管理磁盘。以下是一个基本的分区和格式化磁盘的例子:

  1. 查看当前系统中的磁盘和分区情况:



sudo fdisk -l
  1. 启动fdisk来创建或管理一个磁盘(例如/dev/sdb):



sudo fdisk /dev/sdb
  1. fdisk命令行界面中,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创建新分区:



n   # 创建新分区
p   # 选择主分区
   # 选择分区号(如果提示)
   # 指定起始扇区
   # 指定分区大小
w   # 保存更改并退出
  1. 格式化新分区为ext4文件系统:



sudo mkfs.ext4 /dev/sdb1
  1. 挂载新分区到文件系统:



sudo mount /dev/sdb1 /mnt/mydisk
  1. 为了在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该分区,需要编辑/etc/fstab文件,添加一行:



echo '/dev/sdb1 /mnt/mydisk ext4 defaults 0 2' | sudo tee -a /etc/fstab

请注意,在实际操作时,替换/dev/sdb/dev/sdb1为你的磁盘和分区标识,并且确保挂载点/mnt/mydisk已经存在。这些操作可能会影响磁盘数据,请谨慎操作,并在进行任何更改之前备份重要数据。

2024-08-10

在Linux-RedHat系统上安装Tuxedo中间件,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 确认系统兼容性:检查Tuxedo版本是否支持您的Red Hat版本。
  2. 获取安装文件:从Oracle官网或您的供应商处获取Tuxedo的Linux安装包。
  3. 安装必要依赖:Tuxedo可能需要一些特定的依赖库或软件包,您需要根据安装文件中的说明来安装这些依赖。
  4. 安装Tuxedo:运行Tuxedo安装程序,通常是一个.bin文件,使用命令sh installer_file./installer_file
  5. 配置Tuxedo:安装完成后,您需要根据您的需求配置Tuxedo。这可能包括设置环境变量、配置网络和资源管理等。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安装Tuxedo的例子:




# 1. 确认系统兼容性
# 2. 下载Tuxedo安装包 (例如tuxedo121_64.bin)
 
# 3. 安装依赖
sudo yum install libaio
 
# 4. 安装Tuxedo
chmod +x tuxedo121_64.bin  # 使安装程序可执行
sudo ./tuxedo121_64.bin   # 运行安装程序
 
# 5. 配置Tuxedo
# 编辑配置文件 .profile 或 .bashrc 来设置环境变量
export PATH=$PATH:/path/to/tuxedo/bin
export TUXDIR=/path/to/tuxedo
export TUXCONFIG=$TUXDIR/tuxconfig
export LD_LIBRARY_PATH=$TUXDIR/lib:$LD_LIBRARY_PATH
 
# 保存文件并执行 source 使配置生效
source ~/.bashrc
 
# 进行Tuxedo配置向导(如果提供)
tuxconfig

请注意,实际步骤可能会根据Tuxedo版本和您的系统环境有所不同。您应当参考Tuxedo的安装指南和您的Red Hat版本的特定文档。

2024-08-10



# 设置pip默认使用的清华大学镜像源
import os
 
def set_pip_mirror_source(mirror_source):
    """
    配置pip默认使用的镜像源。
    
    :param mirror_source: 镜像源的URL
    """
    os.system(f'pip config set global.index-url {mirror_source}')
 
# 示例:配置使用清华大学镜像源
set_pip_mirror_source('https://pypi.tuna.tsinghua.edu.cn/simple')

在Windows环境下,你可以通过修改pip配置文件来设置镜像源。配置文件通常位于%APPDATA%\pip\pip.ini。如果该文件不存在,你可以手动创建它。

在Linux环境下,修改pip配置文件通常位于~/.pip/pip.conf。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同样可以手动创建。

以上代码提供了一个函数set_pip_mirror_source,用于设置pip的全局镜像源地址。在Windows环境下,它会调用命令行工具来修改配置文件。在Linux环境下,它会直接修改配置文件。这样,无论在哪个操作系统下,都可以通过调用这个函数来设置pip的镜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