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3

在PostgreSQL中分析慢SQL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 启用慢查询日志:

    修改postgresql.conf文件,设置log_min_duration_statement为一个阈值(如1000毫秒),开启慢查询日志记录。




log_min_duration_statement = 1000 # 记录执行时间超过1000毫秒的语句
  1. 查询慢查询日志:

    可以通过查询pg_stat_statements模块来获取慢查询信息,如果没有这个模块,需要先安装。




-- 安装pg_stat_statements模块
CREATE EXTENSION pg_stat_statements;
 
-- 查询慢查询日志
SELECT query, calls, total_time, rows, 100.0 * shared_blks_hit / nullif(shared_blks_hit + shared_blks_read, 0) AS hit_percent
FROM pg_stat_statements
ORDER BY total_time DESC
LIMIT 10;
  1. 使用EXPLAIN分析查询计划:

    对于显示在慢查询日志中的语句,可以使用EXPLAIN分析查询计划,查看是否存在性能问题。




EXPLAIN SELECT * FROM your_table WHERE your_column = 'your_value';
  1. 优化查询:

    根据EXPLAIN的结果,对查询进行优化,可能涉及到创建或优化索引、重写查询逻辑等。

  2. 重新测试和观察:

    优化完成后,重新运行查询,观察是否还存在性能问题,并持续监控慢查询日志。

注意: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具体的数据库和查询负载调整配置和执行优化。

2024-09-03

在RESTful API中实施版本控制,可以通过URL路径或HTTP头部实现。以下是两种常见的版本控制方法的示例:

  1. 通过URL路径实现版本控制:



https://api.example.com/v1/resources
https://api.example.com/v2/resources
  1. 通过HTTP头部实现版本控制:

在HTTP请求的头部中添加一个自定义的版本标识,例如Api-Version




GET /resources HTTP/1.1
Host: api.example.com
Api-Version: 1.0

服务器端根据请求头中的版本信息来提供不同版本的API服务。

在实际编程中,可以使用路由或中间件来处理版本控制。以下是使用Python Flask框架和HTTP头部实现版本控制的简单示例: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request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resources', methods=['GET'])
def get_resources():
    api_version = request.headers.get('Api-Version')
    if api_version == '1.0':
        # 版本1.0的处理逻辑
        return 'Version 1.0 resources'
    elif api_version == '2.0':
        # 版本2.0的处理逻辑
        return 'Version 2.0 resources'
    else:
        # 版本不匹配的处理逻辑
        return 'Version not supported', 400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debug=True)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定义了一个简单的Flask路由get_resources来处理对/resources的GET请求。通过检查HTTP请求头中的Api-Version值,我们可以决定提供哪个版本的API服务。

2024-09-03



package com.example.myapplic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SpringApplic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SpringBootApplication;
 
// 使用@SpringBootApplication注解来启动Spring Boot应用
@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My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运行Spring Boot应用
        SpringApplication.run(MyApplication.class, args);
    }
}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在Spring Boot中创建和运行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SpringBootApplication是一个方便的注解,它包含以下三个注解:

  • @Configuration:表示该类使用Spring基于Java的配置。
  • @ComponentScan:启用组件扫描,这样你就可以通过@Component@Service@Repository等注解自动注册bean。
  • @EnableAutoConfiguration:这是Spring Boot自动配置的关键,它尝试根据你的classpath和你的配置自动配置Spring容器。

这个例子中的MyApplication类是一个标准的Spring Boot应用程序入口点。SpringApplication.run()方法启动了Spring Boot应用,并接受一个应用类和一个字符串数组作为参数。数组中的参数可以在应用运行时被访问和使用。

2024-09-03

SpringBoot通过以下方式简化了Spring开发:

  1. 自动配置:SpringBoot根据类路径上的库和配置,自动配置Spring应用程序。
  2. 起步依赖:提供了一系列的starter POMs,用于简化项目配置。
  3. 命令行接口:提供了一个命令行工具来创建、运行和管理SpringBoot应用。
  4. Actuator:提供了一套微服务中的功能,如健康检查、度量收集等。
  5. 无需部署WAR文件:SpringBoot应用可以打包成一个可执行的JAR文件,可以直接运行。
  6. 嵌入式服务器:内嵌Tomcat、Jetty或Undertow等,无需部署WAR文件。

SpringBoot的特性和源码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启动类上的@SpringBootApplication注解,它是SpringBoot的核心注解,它是一个组合注解,包含了@EnableAutoConfiguration,该注解开启自动配置功能。
  • SpringBootApplication注解会扫描当前包及其子包下的所有类,查找标有@Component@Service@Repository等注解的类,并将它们注册为Spring的Bean。
  • 自动配置的实现依赖于spring-boot-autoconfigure模块,该模块中包含了许多自动配置的类。
  • 启动时,SpringBoot会读取application.propertiesapplication.yml配置文件,根据配置文件的内容和类路径下的jar包来自动配置Spring容器。
  • 使用spring-boot-starter依赖可以快速启动新项目,它包含了SpringBoot基础需要的所有依赖。
  • 使用spring-boot-maven-pluginspring-boot-gradle-plugin可以打包成一个可执行的JAR或WAR文件。

以上是SpringBoot简化开发和核心特性的简要介绍和源码分析,具体细节需要阅读SpringBoot的官方文档和源码。

2024-09-03



# 拉取最新的 Redis 镜像
docker pull redis
 
# 创建并启动 Redis 容器
docker run --name my-redis -d redis
 
# 如果需要将 Redis 端口映射到宿主机,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docker run --name my-redis -p 6379:6379 -d redis
 
# 如果需要挂载数据卷以持久化数据,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docker run --name my-redis -v /my/local/path:/data -d redis redis-server --appendonly yes
 
# 如果需要设置密码,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docker run --name my-redis -d redis redis-server --requirepass yourpassword
 
# 如果需要同时设置端口映射、数据卷和密码,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docker run --name my-redis -p 6379:6379 -v /my/local/path:/data -d redis redis-server --requirepass yourpassword --appendonly yes

以上命令可以快速启动一个 Redis 服务。根据需要,可以选择是否映射端口、挂载数据卷以及设置密码。

2024-09-03

在Windows和Ubuntu之间进行文件互传,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1. 使用FTP服务器:在Ubuntu上设置FTP服务器,然后在Windows上使用FTP客户端连接并传输文件。
  2. 使用SSH和SCP命令:在Ubuntu上设置SSH服务,然后使用Windows上的SCP命令或者使用第三方SFTP客户端(如FileZilla)进行文件传输。
  3. 使用网络硬盘或者NAS设备:将Ubuntu和Windows都连接到同一网络硬盘或者NAS设备,然后直接在文件系统中访问和传输文件。
  4. 使用U盘:插入U盘,然后复制粘贴文件。
  5. 使用电子邮件:在Ubuntu上设置电子邮件服务器,将文件作为附件发送到Windows邮箱,或者反过来。
  6. 使用云服务:将文件上传到云存储服务(如Dropbox, Google Drive等),然后在另一台计算机上下载。

以下是使用SSH和SCP命令的示例:

在Ubuntu上设置SSH服务: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h-server

在Windows上使用SCP命令:




scp path/to/local/file.txt username@ubuntu-ip-address:/path/to/remote/directory/

或者使用FileZilla客户端:

  1. 打开FileZilla。
  2. 输入Ubuntu的IP地址、用户名和密码。
  3. 连接到服务器。
  4. 拖放文件进行传输。

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确保网络连接和安全措施(如防火墙设置和SSH/FTP密码/密钥的保护)已经正确配置。

2024-09-03

在Django中,表单字段类通常有一些参数可以用来定制字段的行为。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字段参数:

  1. max_length:字段允许的最大字符长度。
  2. min_length:字段允许的最小字符长度。
  3. label:字段的标签,用于在表单中显示。
  4. initial:字段的初始值。
  5. help_text:字段的帮助文本,可以在表单渲染时显示。
  6. required:是否字段是必填的。
  7. widget:定义如何渲染字段到HTML。
  8. error_messages:自定义错误信息。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Django表单示例,展示了这些参数的使用:




from django import forms
 
class MyForm(forms.Form):
    username = forms.CharField(
        max_length=100,
        min_length=2,
        label='用户名',
        initial='guest',
        help_text='请输入您的用户名',
        required=True,
        widget=forms.TextInput(attrs={'class': 'form-control'})
    )
    password = forms.CharField(
        max_length=100,
        label='密码',
        widget=forms.PasswordInput(attrs={'class': 'form-control'}),
        error_messages={'required': '密码不能为空', 'min_length': '密码太短'}
    )

在这个例子中,username 字段限制了最大长度为100,最小长度为2,并且是必填的。password 字段是一个密码输入框,并且定制了错误信息。

2024-09-03



# 安装Burp Suite和Tomcat
# 以下命令适用于Kali Linux环境
 
# 更新系统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upgrade -y
 
# 安装Burp Suite
sudo apt-get install burpsuite -y
 
# 启动Burp Suite代理(确保关闭防火墙和任何可能的网络过滤器)
# 通常Burp Suite会在安装后自动配置好代理
 
# 安装Tomcat
sudo apt-get install tomcat9 tomcat9-admin -y
 
# 启动Tomcat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rt tomcat9
 
# 浏览器访问 http://your_ip:8080 进行Tomcat管理员设置
 
# 复现CVE-2017-12615漏洞
# 使用Burp Suite代理捕获并修改请求,发送到Repeater模块
# 在Payload处加入文件路径,如 /home/tomcat/webapps/ROOT/..%2f..%2f..%2f..%2f..%2fetc/passwd
# 发送请求,如果Tomcat未修复该漏洞,将会获取到文件内容

以上是在Kali Linux环境下安装Burp Suite和Tomcat,并进行相关配置的命令。然后通过Burp Suite代理来复现CVE-2017-12615漏洞。注意替换your_ip为实际的服务器IP地址,并在复现时确保遵循当地法律法规和道德标准。

2024-09-03

很抱歉,但是您提供的信息不足以明确地诊断问题。"tomcat+课后实验"不是一个具体的错误信息或者问题描述,它缺乏细节。Tomcat是一个Java Servlet容器,通常用于Web应用程序的部署和服务。如果您在进行某种实验时遇到了与Tomcat相关的问题,您需要提供更多的信息才能获得有效的帮助。

例如,您遇到的问题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1. Tomcat启动失败,报错信息是什么?
  2. 访问某个部署在Tomcat上的应用程序时出现了错误?
  3. 在配置Tomcat相关设置时(如context.xml, server.xml等)出现错误?

为了解决问题,您可以尝试以下步骤:

  1. 查看Tomcat日志文件(如catalina.out),通常位于Tomcat安装目录下的logs文件夹中。
  2. 确认Tomcat服务的端口没有被占用,并且防火墙设置没有阻止访问。
  3. 确认您的应用程序是否正确打包为WAR文件,并且部署在了正确的位置。
  4. 检查应用程序的配置文件(如web.xml)是否正确无误。
  5. 如果是配置问题,请确保您的配置符合Tomcat的要求。
  6. 如果问题依然存在,您可以尝试重新下载Tomcat的最新版本或者查看官方文档和社区支持。

如果您能提供更具体的错误信息或者实验内容,我将能够提供更精确的帮助。

2024-09-03



import scrapy
from scrapy.loader.processors import TakeFirst
from scrapy_djangoitem import DjangoItem
 
# 假设我们有一个Django模型UserProfile
from myapp.models import UserProfile
 
class UserProfileItem(DjangoItem):
    django_model = UserProfile
    
class MySpider(scrapy.Spider):
    name = 'user_profile'
    allowed_domains = ['example.com']
    start_urls = ['http://www.example.com/user/profiles']
 
    def parse(self, response):
        for profile in response.css('div.profile'):
            item = UserProfileItem()
            item['name'] = profile.css('div.name ::text').extract_first(default='').strip()
            item['title'] = profile.css('div.title ::text').extract_first(default='').strip()
            # 假设我们想要保存的是最先出现的头像图片链接
            item['avatar_url'] = profile.css('div.avatar img::attr(src)').extract_first(default='')
            yield item
 
# 注意:这个例子假设UserProfile模型有name, title和avatar_url字段,并且模型中的字段与Item对象中的字段对应。

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UserProfileItem的子类,它使用了DjangoItem基类并指定了Django模型。在爬虫中,我们使用CSS选择器来提取页面中的用户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填充到UserProfileItem实例中。最后,我们通过yield将这个实例提交给Scrapy-DjangoItem管道,由管道负责将数据保存到Django数据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