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9

以下是一个使用Scrapy爬虫框架的简单示例,用于抓取一个网站上的书籍信息。

首先,创建一个新的Scrapy项目:




scrapy startproject bookscrawler

然后,定义你的Item:




# bookscrawler/items.py
 
import scrapy
 
class BookItem(scrapy.Item):
    title = scrapy.Field()
    author = scrapy.Field()
    price = scrapy.Field()

接着,编写爬虫:




# bookscrawler/spiders/bookspider.py
 
import scrapy
from bookscrawler.items import BookItem
 
class BookSpider(scrapy.Spider):
    name = 'bookspider'
    allowed_domains = ['books.com']
    start_urls = ['http://books.com/books']
 
    def parse(self, response):
        book_selectors = response.css('.book-listing')
        for book_selector in book_selectors:
            item = BookItem()
 
            title = book_selector.css('.book-title::text').extract_first()
            author = book_selector.css('.book-author::text').extract_first()
            price = book_selector.css('.book-price::text').extract_first()
 
            item['title'] = title
            item['author'] = author
            item['price'] = price
 
            yield item
 
        next_page_url = response.css('.next-page::attr(href)').extract_first()
        if next_page_url is not None:
            yield response.follow(next_page_url, self.parse)

最后,设置管道来处理Item:




# bookscrawler/pipelines.py
 
class BookPipeline(object):
    def process_item(self, item, spider):
        with open('books.csv', 'a') as f:
            f.write("{},{},{}\n".format(item['title'].encode('utf-8'), item['author'].encode('utf-8'), item['price'].encode('utf-8')))
        return item

settings.py中启用管道:




ITEM_PIPELINES = {
    'bookscrawler.pipelines.BookPipeline': 300,
}

现在,运行爬虫:




scrapy crawl bookspider

这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Scrapy框架来创建一个爬取书籍信息的爬虫。它定义了一个Item来存储书籍数据,爬虫BookSpider用于抓取书籍列表页面,并通过管道将数据保存到CSV文件中。这个例子教会了如何组织爬虫代码,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数据抓取和存储的实践。

2024-08-19

Bleak是一个用于蓝牙通信的跨平台库,它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接口来连接到蓝牙设备,发现服务,读取和写入特征,监听通知等。

以下是使用Bleak进行蓝牙通信的一些基本示例:

  1. 扫描蓝牙设备:



import asyncio
from bleak import discover
 
async def main():
    devices = await discover()
    for device in devices:
        print(f"Device {device.address} - {device.name}")
 
loop = asyncio.get_event_loop()
loop.run_until_complete(main())
  1. 连接到蓝牙设备并读取特征:



import asyncio
from bleak import BleakClient
 
async def main():
    # 假设设备的MAC地址是'XX:XX:XX:XX:XX:XX'
    async with BleakClient("XX:XX:XX:XX:XX:XX") as client:
        # 假设特征的UUID是'00002A19-0000-1000-8000-00805F9B34FB'
        result = await client.read_gatt_char("00002A19-0000-1000-8000-00805F9B34FB")
        print(result)
 
loop = asyncio.get_event_loop()
loop.run_until_complete(main())
  1. 连接到蓝牙设备并写入特征:



import asyncio
from bleak import BleakClient
 
async def main():
    # 假设设备的MAC地址是'XX:XX:XX:XX:XX:XX'
    async with BleakClient("XX:XX:XX:XX:XX:XX") as client:
        # 假设特征的UUID是'00002A19-0000-1000-8000-00805F9B34FB'
        await client.write_gatt_char("00002A19-0000-1000-8000-00805F9B34FB", bytearray([0x01]))
 
loop = asyncio.get_event_loop()
loop.run_until_complete(main())
  1. 连接到蓝牙设备并监听特征通知:



import asyncio
from bleak import BleakClient
 
async def handle_notifications(sender, data):
    print(f"Notification received: {data}")
 
async def main():
    # 假设设备的MAC地址是'XX:XX:XX:XX:XX:XX'
    async with BleakClient("XX:XX:XX:XX:XX:XX") as client:
        # 假设特征的UUID是'00002A19-0000-1000-8000-00805F9B34FB'
        await client.start_notify("00002A19-0000-1000-8000-00805F9B34FB", handle_notifications)
        await asyncio.sleep(10.0)  # 监听一段时间
        await client.stop_notify("00002A19-0000-1000-8000-00805F9B34FB")
 
loop = asyncio.get_event_loop()
loop.run_until_complete(main())

以上代码都是使用async/await语法,这是在Python中编写异步代码的推荐方式。这些例子都是基于假设的设备MAC地址和特征UUID,您需要根据实际的蓝牙设备进行相应的替换。

2024-08-19

由于原始查询是关于Python和Django的台球管理系统,以下是一个简化的示例,展示如何使用Django框架创建一个基础的台球厅员工和设备管理系统的模型: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
 
# 员工模型
class Employee(models.Model):
    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100)
    email = models.EmailField(blank=True)
    phon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15)
    is_active = models.BooleanField(default=True)
 
    def __str__(self):
        return self.name
 
# 设备模型
class Device(models.Model):
    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100)
    serial_number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50)
    is_active = models.BooleanField(default=True)
    location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100)
 
    def __str__(self):
        return self.name
 
# 员工与设备关系模型
class EmployeeDevice(models.Model):
    employee = models.ForeignKey(Employee, on_delete=models.CASCADE)
    device = models.ForeignKey(Device, on_delete=models.CASCADE)
    is_assigned = models.BooleanField(default=True)
 
    def __str__(self):
        return f"{self.employee.name} - {self.device.name}"

这个示例定义了三个模型:EmployeeDeviceEmployeeDeviceEmployeeDevice分别用于存储员工信息和设备信息。EmployeeDevice模型用于维护员工与设备之间的关系,表明员工是否被授权使用特定设备。

要运行此代码,您需要一个Django项目环境,并在Django应用中的models.py文件中添加上述代码。然后,您可以使用Django的makemigrationsmigrate命令应用这些模型更改到数据库。

请注意,这个示例假设设备和员工信息是简单的,并且不涉及更复杂的权限和日志记录需求。在实际应用中,您可能需要添加更多的字段和相关模型来满足特定的需求。

2024-08-19



<?php
// 使用Composer创建一个新的项目
require 'vendor/autoload.php';
 
$composer = new Composer\Composer();
$io = new Composer\IO\NullIO(); // 或者其他IO实现,例如ConsoleIO
$repositoryManager = new Composer\Repository\RepositoryManager();
$installationManager = new Composer\Installation\InstallationManager();
 
// 创建一个安装器
$installer = new Composer\Installer();
$installer->setComposer($composer);
$installer->setIO($io);
$installer->setRepositoryManager($repositoryManager);
$installer->setInstallationManager($installationManager);
 
// 创建并运行命令
$commandEvent = new Composer\Command\CommandEvent(
    $composer,
    new Composer\Command\InitCommand()
);
 
$commandEvent->getCommand()->run($io, $installer);
 
// 以上代码仅为示例,实际使用时需要根据Composer的API和命令实现进行调整。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在PHP代码中使用Composer API来创建一个新的项目。它首先加载了Composer的自动加载文件,然后创建了Composer对象和必要的IO和管理器实例。接下来,它创建了一个Installer实例并配置了所需的依赖,最后运行了InitCommand来初始化一个新的Composer项目。这是一个简化的例子,实际使用时需要处理可能发生的错误和其他复杂情况。

2024-08-19

在Linux中,进程是运行着的程序的一个实例。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地址空间,包括文本、数据和栈区域。进程也拥有自己的系统资源,如文件描述符和信号处理等。

在Linux中,可以使用ps命令查看当前系统的进程状态,ps -aux可以查看所有进程的详细信息,ps -ef可以以全格式显示所有进程。

例如,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查看所有进程:




ps -aux

另外,你可以使用top命令实时查看系统中进程的资源占用情况。




top

如果你想要杀死某个进程,可以使用kill命令,后面跟上进程ID。




kill 1234

其中,1234是你想要杀死的进程的ID。

如果你想要以更强制的方式结束进程,可以使用kill -9,其中的-9表示SIGKILL信号,它会立即结束进程。




kill -9 1234

在编写C/C++程序时,可以使用fork()函数创建一个新的进程,exec()函数族用来执行新的程序。

例如,下面的C程序创建一个子进程,然后用exec()函数族来执行一个新的程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t main() {
    pid_t pid = fork();
 
    if (pid == -1) {
        // 错误处理
        perror("fork failed");
        exit(EXIT_FAILURE);
    }
    else if (pid == 0) {
        // 子进程
        printf("子进程 PID: %d\n", getpid());
 
        // 用 execlp 替换当前进程的映像,执行新的程序
        execlp("/bin/ls", "ls", (char*)NULL);
 
        // 如果exec函数调用成功,下面的代码将不会被执行
        // 如果exec调用失败,则可以在此处添加错误处理代码
        perror("execlp failed");
        exit(EXIT_FAILURE);
    }
    else {
        // 父进程
        printf("父进程 PID: %d\n", getpid());
        wait(NULL); // 等待子进程结束
    }
 
    return 0;
}

以上代码首先使用fork()创建一个子进程,然后在子进程中使用execlp()执行ls命令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在父进程中,使用wait()系统调用等待子进程结束。

这只是Linux进程的一个简单介绍,实际上进程管理在操作系统中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部分,涉及到内存管理、进程调度等多个方面。

2024-08-19

报错问题:Linux服务器上的宝塔控制面板无法打开,SSH可以链接,输入bt命令无响应。

可能原因及解决方法:

  1. 宝塔面板服务未运行

    • 解决方法:使用SSH连接服务器后,尝试重启宝塔面板服务。

      
      
      
      bt restart

      或者使用以下命令:

      
      
      
      /etc/init.d/bt start
  2. 防火墙设置问题

    • 解决方法:检查服务器防火墙设置,确保宝塔面板使用的端口(默认为8888)没有被阻止。

      
      
      
      firewall-cmd --zone=public --list-ports

      如果端口被阻止,需要开放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888/tcp --permanent

      然后重载防火墙规则:

      
      
      
      firewall-cmd --reload
  3. 宝塔面板配置文件错误

    • 解决方法:检查宝塔面板配置文件是否存在错误,可以尝试重新配置或恢复默认配置。
  4. 服务器资源不足

    • 解决方法:检查服务器资源(如CPU、内存、磁盘空间)是否足够,资源不足可能导致服务无法启动。
  5. 宝塔面板版本问题

    • 解决方法:如果是版本问题,考虑更新宝塔面板到最新版本。

      
      
      
      bt update
  6. 服务器安全组规则设置

    • 解决方法:如果是云服务器,检查安全组规则是否正确放行了宝塔面板端口。
  7. 宝塔面板端口被占用

    • 解决方法:使用netstat -tunlp | grep -w 端口号检查端口是否被其他服务占用,如果是,更换端口或停止占用端口的服务。
  8. 宝塔面板登录凭证错误

    • 解决方法:确认是否记错了宝塔面板的登录地址、端口、用户名和密码。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解决问题,可以考虑联系宝塔官方支持寻求帮助。

2024-08-19

chattrlsattr 是Linux中用于管理文件扩展属性的工具,它们可以用于设置和查看文件的属性。

  1. chattr (change attributes) 命令用于设置文件的扩展属性。
  • +i:设置文件不可变,不能删除、修改、重命名或链接。
  • +a:设置文件只能追加内容,不能删除或修改现有内容。
  • +S:在文件写入时同步到磁盘。

示例代码:




chattr +i example.txt  # 设置example.txt为不可变
chattr +a example.txt  # 设置example.txt为只能追加
  1. lsattr (list attributes) 命令用于查看文件的扩展属性。

示例代码:




lsattr example.txt  # 查看example.txt的属性

注意:chattrlsattr 命令可能并非所有Linux发行版都预装,可以通过包管理工具安装,例如在Debian或Ubuntu系统中使用 sudo apt install attr 命令安装。

2024-08-19

在Linux中,可以使用chown命令将一个文件夹及其内容的所有权更改为特定用户。如果你还想保留用户对该文件夹的访问权限,可以结合使用chownchmod命令。

以下是一个示例命令,它会将名为/path/to/directory的文件夹及其所有内容的所有权更改为用户username




sudo chown -R username:username /path/to/directory

这里的-R参数表示递归地更改指定目录及其子目录中所有文件和子目录的所有权。

如果你还想设置文件夹的访问权限,可以使用chmod命令。例如,如果你想设置文件夹和其中的文件为用户username读/写权限,并为组和其他用户设置只读权限,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sudo chmod -R 774 /path/to/directory

这里的权限设置为774,其中774的第一个数字7表示所有者(username)具有读/写权限(4+2+1=7),第二个数字7表示组(同一组)用户也具有读/写权限(4+2+1=7),第三个数字4表示其他用户仅具有读权限(4)。

2024-08-19

在Linux系统中,DNS配置通常位于/etc/resolv.conf文件中。以下是如何配置DNS以及如何使用dig命令进行DNS查询的示例。

  1. 编辑/etc/resolv.conf文件,添加或修改nameserver行:



sudo nano /etc/resolv.conf

在文件中添加以下内容(以Google的DNS服务器为例):




nameserver 8.8.8.8
nameserver 8.8.4.4

保存并退出编辑器。

  1. 使用dig命令进行DNS查询:



dig google.com

这将显示关于google.com域的DNS记录的详细信息。

确保你的用户有足够的权限来编辑/etc/resolv.conf文件,否则你可能需要使用sudo来获取必要的权限。此外,某些系统可能通过网络管理器或其他工具自动管理resolv.conf,因此直接编辑此文件可能不是管理DNS设置的最佳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使用网络管理器的图形界面或相应的命令行工具来配置DNS。

2024-08-19

报错解释:

这个错误表明你尝试在Linux系统上运行一个Java存档(JAR)文件时,JAR文件已损坏或无法被识别为有效的JAR文件。

解决方法:

  1. 确认你的JAR文件是否完整且未损坏。可以使用比如md5sum来验证文件的完整性。
  2. 确保你使用的是正确的命令来运行JAR文件。通常使用java -jar your-jar-file.jar命令。
  3. 如果你是通过网络下载的JAR文件,请尝试重新下载,以确保文件未在下载过程中损坏。
  4. 如果你是通过构建工具(如Maven或Gradle)下载的JAR文件,请确保你的构建工具配置正确,并且所有依赖都已正确下载。
  5. 如果你是通过打包工具(如One-Jar或App-Packager)创建的JAR文件,请确保所有内嵌的JAR文件也都是完整无损的。
  6. 如果你有多个Java版本,请确保你使用的是正确版本的Java运行环境。可以使用java -version来检查当前使用的Java版本。

如果以上步骤都无法解决问题,可能需要重新下载或构建JAR文件的来源提供的原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