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8

解释:

ORA-12541错误表示客户端尝试连接到Oracle数据库时,Oracle监听器(Listener)没有运行或无法识别连接请求。TNS-12541是Oracle网络服务名称(TNS)监听程序不可用的错误。

解决方法:

  1. 确认Oracle监听器是否正在运行:

    • 在数据库服务器上,运行lsnrctl status命令查看监听器状态。
    • 如果监听器未运行,使用lsnrctl start命令启动它。
  2. 检查监听器配置文件(listener.ora):

    • 确保监听器配置文件中的主机名、端口号和服务名正确无误。
    • 如果使用的是动态端口号,请确保Oracle服务正在运行。
  3. 确认网络配置:

    • 检查tnsnames.ora文件中的网络服务名配置是否正确。
    • 确认网络连接没有问题,例如网络接口和防火墙设置。
  4. 检查Oracle服务是否启动:

    • 在Windows上,可以在服务列表中查看相关的Oracle服务是否已启动。
    • 在Unix/Linux系统上,可以使用ps -ef | grep ora_命令来查看相关的Oracle后台进程是否在运行。
  5. 如果上述步骤都确认无误,但问题依旧,尝试重启数据库服务器。

如果在执行上述步骤后问题仍未解决,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Oracle的日志文件以获取更多信息,或者联系Oracle数据库管理员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解决。

2024-08-28

Redis 本身不直接支持分布式事务,但是可以通过 Redis 的 Lua 脚本以及分布式锁机制来实现类似事务的行为。

以下是一个使用 Redis 分布式锁和 Lua 脚本实现分布式事务的简单例子:




-- 使用分布式锁来保证事务的原子性
local lock_key = "my_lock"
local lock_value = "unique_value"
local unlock_script = redis.call("GET", lock_key)
if lock_value == unlock_key then
    -- 执行事务操作
    redis.call("DEL", lock_key)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end

在实际应用中,你需要先尝试获取锁,然后执行 Lua 脚本:




import redis
 
# 连接 Redis
r = redis.Redis(host='localhost', port=6379, db=0)
 
# 尝试获取锁
lock_key = "my_lock"
lock_value = "unique_value"
result = r.set(lock_key, lock_value, ex=5, nx=True)  # 设置锁,有效期5秒,如果锁不存在才设置
 
if result:
    try:
        # 执行事务
        # ...
 
        # 执行 Lua 脚本
        unlock_script = """
            if redis.call("GET", KEYS[1]) == ARGV[1] then
                return redis.call("DEL", KEYS[1])
            else
                return 0
            end
        """
        res = r.eval(unlock_script, 1, lock_key, lock_value)
 
        # 检查解锁是否成功
        if res == 1:
            print("事务和解锁成功")
        else:
            print("解锁失败")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事务执行异常:", e)
        # 如果发生异常,可以考虑不释放锁,避免其他线程获取到锁后产生数据不一致
    finally:
        # 不在 finally 中释放锁,避免业务异常时解锁失败
        pass
else:
    print("无法获取锁")

请注意,这个例子仅用于演示目的,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更多的边界情况,例如锁的自动续期、异常处理、锁的可重入性等。

2024-08-28

在Oracle VM VirtualBox中修改虚拟硬盘(VDI)的大小,可以使用VBoxManage工具。以下是如何使用命令行来增加虚拟硬盘容量的步骤:

  1. 关闭虚拟机:

    
    
    
    VBoxManage controlvm <VM name>|<VM ID> poweroff
  2. 修改虚拟硬盘的大小:

    
    
    
    VBoxManage modifyhd <.vdi file> --resize <new size in MB>

    例如,如果你想将虚拟硬盘大小修改为30GB,你可以使用:

    
    
    
    VBoxManage modifyhd "~/VirtualBox VMs/myVM/myDisk.vdi" --resize 30000

    注意:新的大小值是以MB为单位的。

  3. 启动虚拟机,并确认硬盘大小变化。

请确保在执行这些操作之前备份你的虚拟机,以防发生任何数据丢失。此外,如果你的虚拟硬盘已经是动态分配(dynamic allocation),你可能需要在虚拟机设置中调整存储控制器的相关设置以利用更大的虚拟硬盘。

2024-08-28

万字长文深入浅出数据库连接池对比主要内容包括:

  1. 连接池概述
  2. HikariCP
  3. Commons DBCP
  4. Tomcat Jdbc Pool
  5. c3p0
  6. druid
  7. 对比与选择

连接池概述:

连接池是数据库连接的存储池,用于提高性能和资源管理。

HikariCP:

HikariCP是一个高性能的数据库连接池,设计用于handles大量并发,优化了线程池的使用,并提供了诸如健康检查,监控和优化过的性能。

Commons DBCP:

DBCP是Apache提供的一个数据库连接池实现,但已不再更新。

Tomcat Jdbc Pool:

Tomcat Jdbc Pool是Tomcat服务器提供的数据库连接池。

c3p0:

c3p0是一个开源的JDBC连接池,它实现了数据源和JNDI绑定,支持JDBC3规范和JDBC2的标准扩展。

Druid:

Druid是阿里巴巴开源的数据库连接池,除了数据库连接池功能外,还集成了SQL监控等功能。

对比与选择:

根据实际需求和项目情况选择合适的连接池,比如高并发、性能要求高可以选择HikariCP;维护性和兼容性要求高可以选择Druid;如果需要与Tomcat等容器集成可以选择Tomcat Jdbc Pool。

代码示例:




// 以HikariCP为例,配置并获取数据库连接
HikariConfig config = new HikariConfig();
config.setJdbc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mydb");
config.setUsername("myUser");
config.setPassword("myPassword");
config.addDataSourceProperty("cachePrepStmts", "true");
config.addDataSourceProperty("prepStmtCacheSize", "250");
config.addDataSourceProperty("prepStmtCacheSqlLimit", "2048");
 
HikariDataSource ds = new HikariDataSource(config);
Connection conn = ds.getConnection();

以上是万字长文中对连接池的基本概述和部分重要实现的简要介绍,并给出了HikariCP的配置代码示例。其他连接池的配置和使用也类似,通常需要设置数据库URL、用户名、密码以及其他可选配置。

2024-08-28

在PostgreSQL中,使用OFFSETLIMIT进行分页可能会随着数据量的增长变得效率低下,因为数据库需要先跳过指定的行数,然后再提取需要的行数。这种方式可能会导致整个表扫描,不适用于大数据量的情况。

为了优化这种情况,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1. 使用CTE(公共表表达式)结合WHERE子句来减少需要处理的数据量。
  2. 使用索引来加速查询。
  3. 使用ROW_NUMBER()窗口函数来进行更高效的分页。

以下是使用ROW_NUMBER()进行分页的示例代码:




WITH Ordered AS (
  SELECT
    *,
    ROW_NUMBER() OVER (ORDER BY some_column) AS RowNum
  FROM
    your_table
)
SELECT
  *
FROM
  Ordered
WHERE
  RowNum BETWEEN 101 AND 120; -- 这里的101和120是根据需要获取的页面来设置的

在这个例子中,ROW_NUMBER()会为结果集中的每一行分配一个唯一的行号,根据某个排序条件(这里是some_column)。然后通过在WHERE子句中指定行号的范围来获取对应页面的数据。这样的查询会更有效率,因为它只需要对表进行一次扫描,并且可以利用索引来加速排序过程。

2024-08-28

在Spring Boot项目中结合iReport实现报表功能,通常需要以下步骤:

  1. 引入iReport相关依赖。
  2. 配置iReport服务。
  3. 创建报表模板。
  4. 在Spring Boot应用中集成并调用报表模板。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示例,展示如何在Spring Boot项目中集成iReport:

Step 1: 添加依赖

pom.xml中添加iReport的依赖(请确保依赖版本与iReport版本兼容):




<!-- iReport 依赖 -->
<dependency>
    <groupId>net.sf.jasperreports</groupId>
    <artifactId>jasperreports</artifactId>
    <version>5.6.0</version>
</dependency>

Step 2: 配置iReport服务

在Spring Boot应用中配置iReport的服务,例如: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JasperReportsConfig {
 
    @Bean
    public JasperReportsConfigurationSource jasperReportsConfigurationSource() {
        // 配置源,可以是XML配置文件、数据库等
        return new ResourceRepositoryFactory().createRepository("iReport配置路径");
    }
}

Step 3: 创建报表模板

使用iReport设计器创建一个.jrxml报表模板,并将其放置在项目的资源文件夹中。

Step 4: 集成并调用报表

在Spring Boot的Controller中集成并调用报表模板: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ReportController {
 
    @GetMapping("/report")
    public void generateReport(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IOException {
        // 加载报表模板
        Resource resource = new ClassPathResource("reports/myReport.jrxml");
        File reportFile = resource.getFile();
 
        // 编译报表
        JasperReport jasperReport = (JasperReport) JRLoader.loadObject(reportFile);
 
        // 填充报表数据
        Map<String, Object> parameters = new HashMap<>();
        // 假设数据从数据库获取
        List<Map<String, Object>> list = getDataFromDatabase();
        JasperPrint jasperPrint = JasperFillManager.fillReport(jasperReport, parameters, new JRBeanCollectionDataSource(list));
 
        // 导出报表
        ByteArrayOutputStream baos = new ByteArrayOutputStream();
        JasperExportManager.exportReportToPdfStream(jasperPrint, baos);
        byte[] bytes = baos.toByteArray();
 
        // 响应报表
        response.setContentType("application/pdf");
        response.setContentLength(bytes.length);
        response.getOutputStream().write(bytes);
        response.getOutputStream().flush();
        response.getOutputStream().close();
    }
 
    private List<Map<String, Object>> getDataFromDatabase() {
        // 模拟数据库查询结果
        List<Map<String, Object>> list = new ArrayList<>();
        // ...
        return list;
    }
}

以上代码为例,假设你已经有了一个数据库查询方法来获取报表数据,并且在/reports路径下有一个名为myReport.jrxml的报表模板。这个Controller方法编译、填充报表,并将其导出为PDF格式,然后将其写入响应流,以供客户端下载。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化示例,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处理更多复杂的场景,如安全性控制、异常处理、多线程处理

2024-08-28

点赞业务涉及到数据的存储和读取,对于点赞数量较大的情况,需要考虑使用不同的数据库系统来优化读写性能。

MySQL:适合存储用户点赞和取消点赞的历史记录,以及点赞和取消点赞的频率等统计信息。




CREATE TABLE `user_likes` (
  `user_id` INT NOT NULL,
  `item_id` INT NOT NULL,
  `like_status` ENUM('like', 'unlike') NOT NULL,
  `created_at` DATETIME NOT NULL,
  PRIMARY KEY (`user_id`, `item_id`)
);

Redis:适合存储用户的点赞状态,点赞频率,以及需要实时更新并且访问频繁的点赞信息。




# 设置用户点赞状态
redis.set(f"user:{user_id}:item:{item_id}:like", "1")
 
# 获取用户点赞状态
like_status = redis.get(f"user:{user_id}:item:{item_id}:like")
 
# 点赞数+1
redis.incr(f"item:{item_id}:like_count")
 
# 获取点赞数
like_count = redis.get(f"item:{item_id}:like_count")

MongoDB:适合存储大量点赞历史数据,以及点赞频率等信息,不适合存储点赞状态。




from pymongo import MongoClient
 
# 连接MongoDB
client = MongoClient('mongodb://localhost:27017/')
db = client['mydatabase']
collection = db['user_likes']
 
# 插入点赞记录
collection.insert_one({
  'user_id': user_id,
  'item_id': item_id,
  'like_status': 'like',
  'created_at': datetime.now()
})
 
# 获取用户点赞状态
like_status = collection.find_one({'user_id': user_id, 'item_id': item_id})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访问模式选择合适的数据库,并通过合理的缓存策略结合Redis等内存数据库来提升点赞业务的响应速度。

2024-08-28

Tomcat 应用的部署路径通常指的是 webapps 目录下的标准部署方式,以及 ROOT 目录和自定义目录的部署方式。

  1. webapps 目录:Tomcat 默认的应用部署目录。将你的应用打包成 war 文件,然后将文件重命名为 ROOT.war,放置到 webapps 目录下,Tomcat 启动时会自动解压部署。
  2. ROOT 目录:如果你想将你的应用部署为默认应用(即访问Tomcat根路径时显示的应用),你可以将 war 文件解压后直接放到 ROOT 目录,或者将 war 文件放到 webapps 目录下,并在 server.xml 配置文件中设置 <Context path="" docBase="your_app" />
  3. 自定义目录:在 conf/Catalina/localhost 目录下创建一个 XML 文件,文件名将作为访问的路径(不包括端口号和上下文路径),文件内容为 <Context docBase="your_app_path" />

例如,要部署一个名为 myapp 的应用到自定义目录:

  1. 创建文件 myapp.xmlconf/Catalina/localhost 目录下。
  2. 编辑 myapp.xml 文件,添加以下内容:



<Context docBase="path_to_your_app" />

其中 path_to_your_app 是你的应用的文件系统路径。

注意,对于自定义目录的部署,如果应用已打包为 war 文件,需要先解压该文件到相应目录。

2024-08-28

错误问题:"Oracle注入--报错注入"通常指的是攻击者通过构造特殊的输入来引起数据库服务器的报错,进而获取数据库服务器的敏感信息。

报错注入通常涉及到Oracle数据库的错误处理机制。Oracle在遇到一些非预期的情况时会抛出异常,这些异常可以被攻击者利用来获取数据。

解决方法:

  1. 使用参数化查询:使用参数化查询而不是字符串拼接可以有效预防SQL注入攻击。
  2. 审核和限制权限:确保数据库账号权限严格分离,仅提供必要的最小权限。
  3. 使用ORM工具:使用对象关系映射工具(如Hibernate、Entity Framework等)可以帮助防止直接编写SQL语句。
  4. 安全审计和加强监控:建立安全审计和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5. 更新数据库补丁:及时应用数据库的安全补丁和更新。

示例代码(使用参数化查询防止报错注入):




-- 错误的示例,直接拼接用户输入到SQL语句中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ORA-00042: ' || user_input || ' is not a valid process';
 
-- 正确的示例,使用参数化查询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username;
// 在应用程序中绑定变量
// 假设使用的是PL/SQL,绑定变量的方式如下:
variable_name := user_input;
EXECUTE IMMEDIATE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username' USING variable_name;

注意:报错注入是一种高风险的攻击手段,因此在设计和维护数据库时,应当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来防御此类攻击。

2024-08-28

由于提供的源代码较为复杂且涉及版权问题,我无法直接提供源代码。但我可以提供一个简化版的Spring Boot小程序商城的核心功能示例。




// 假设有一个商品实体类
@Entity
public class Product {
    @Id
    @GeneratedValue(strategy = GenerationType.IDENTITY)
    private Long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BigDecimal price;
    // 省略其他属性、构造函数、getter和setter
}
 
// 假设有一个商品仓库接口
public interface ProductRepository extends JpaRepository<Product, Long> {
}
 
// 假设有一个服务类处理商品相关的逻辑
@Service
public class Product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ProductRepository productRepository;
 
    public List<Product> getAllProducts() {
        return productRepository.findAll();
    }
 
    public Product getProductById(Long id) {
        return productRepository.findById(id).orElse(null);
    }
 
    // 省略其他方法
}
 
// 假设有一个控制器提供API接口
@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api/products")
public class ProductController {
    @Autowired
    private ProductService productService;
 
    @GetMapping
    public ResponseEntity<List<Product>> getAllProducts() {
        List<Product> products = productService.getAllProducts();
        return ResponseEntity.ok(products);
    }
 
    @GetMapping("/{id}")
    public ResponseEntity<Product> getProductById(@PathVariable Long id) {
        Product product = productService.getProductById(id);
        if (product == null) {
            return ResponseEntity.notFound().build();
        }
        return ResponseEntity.ok(product);
    }
 
    // 省略其他控制器方法
}

这个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Spring Data JPA和Spring Boot创建一个简单的商品管理功能。在实际的小程序商城中,还会涉及到支付、物流、用户管理等更复杂的逻辑,这些内容通常涉及到微信小程序的API调用和后端服务的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