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6

在Ubuntu系统中安装PostgreSQL 14,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更新包管理器的仓库列表
sudo apt update
 
# 安装PostgreSQL 14
sudo apt install postgresql-14 postgresql-client-14
 
# 启动PostgreSQL服务
sudo service postgresql start
 
# 开机自启动PostgreSQL服务
sudo systemctl enable postgresql

要卸载PostgreSQL 14,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停止PostgreSQL服务
sudo service postgresql stop
 
# 卸载PostgreSQL 14和客户端
sudo apt-get remove --purge postgresql-14 postgresql-client-14
 
# 清除安装包
sudo apt-get autoremove
 
# 清除配置文件和数据(谨慎操作,数据无法恢复)
sudo rm -rf /etc/postgresql/14/main /var/lib/postgresql/14/main

请注意,在执行卸载命令时,sudo rm -rf /etc/postgresql/14/main /var/lib/postgresql/14/main 会删除所有配置文件和数据库数据,确保你已经备份了重要数据。

2024-08-16

在Linux系统中,可以使用命令行工具如curlwget来发起POST和GET请求。

GET请求

使用curl




curl http://example.com

使用wget




wget -qO- http://example.com

POST请求

使用curl




curl -X POST -d "param1=value1&param2=value2" http://example.com

使用wget不是最佳选择,因为wget主要是为了下载文件设计的,而不是发送POST请求。但可以通过调用curl来间接实现:




echo 'param1=value1&param2=value2' | curl -X POST --data-binary @- http://example.com

以上命令中,-X用于指定请求类型,-d用于发送数据。对于POST请求,数据应该是名称-值对的形式。使用wget时,-q代表静默模式,-O-代表将下载的内容输出到标准输出(通常用于只读取响应体而不下载文件的情况)。

2024-08-16

要在Linux本地部署openGauss并结合内网穿透公网访问,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 安装openGauss:

    • 下载openGauss的安装包。
    • 按照官方提供的安装指南进行安装。
  2. 配置内网穿透工具(例如:frp,ngrok等):

    • 在拥有公网IP的服务器上安装并配置内网穿透工具。
    • 设置内网穿透,将本地的openGauss服务端口映射到公网上。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操作流程:




# 安装openGauss
wget https://opengauss.obs.cn-south-1.myhuaweicloud.com/2.0.0/openGauss-2.0.0-CentOS-64bit-all.tar.gz
# 解压安装包
tar -zxvf openGauss-2.0.0-CentOS-64bit-all.tar.gz
# 按照官方文档进行安装
 
# 配置内网穿透(以frp为例)
# 在服务器上安装frp
wget https://github.com/fatedier/frp/releases/download/v0.37.1/frp_0.37.1_linux_amd64.tar.gz
# 解压并配置frp服务端
# 编辑 frps.ini 文件,配置公网IP和端口
 
# 编辑 frpc.ini 文件,配置本地的openGauss服务端口,并将其映射到服务器的frp服务端口

在完成这些步骤后,你将能够通过公网访问你的本地openGauss数据库。记得在进行内网穿透时要确保安全性,不要随意暴露敏感端口。

2024-08-16

要创建一个Linux x86\_64 UEFI启动项,你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一个Linux x86\_64 ISO镜像或者一个可以启动的EFI系统分区。
  2. 使用工具如efibootmanagerefibootmgr来添加EFI启动项。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演示如何使用efibootmgr工具添加Linux启动项:




# 挂载EFI系统分区
mount /dev/sdXn /mnt
 
# 拷贝Linux kernel和initramfs到EFI系统分区
cp /path/to/vmlinuz /mnt/EFI/boot/
cp /path/to/initramfs.img /mnt/EFI/boot/
 
# 使用efibootmgr创建新的启动项
sudo efibootmgr -c -w -L "Linux Boot" -l \\EFI\\boot\\vmlinuz -L 0x00000004 \\EFI\\boot\\initramfs.img

在这个例子中,/dev/sdXn是EFI系统分区的设备名,/path/to/vmlinuz是Linux内核的路径,/path/to/initramfs.img是initramfs镜像的路径。"Linux Boot"是启动项的名称,可以根据你的喜好进行更改。

请注意,你需要根据你的具体设备和环境调整这些命令。如果你的Linux镜像已经包含了必要的EFI启动文件,你可以直接从镜像中拷贝这些文件到EFI系统分区来创建启动项。

2024-08-16

要在Linux系统中定期清理Nginx日志,你可以使用logrotate工具,它是一个应用于日志文件的管理工具,可以用来自动旋转、压缩、删除和邮寄日志文件。

首先,确保logrotate已经安装。如果没有安装,可以使用包管理器进行安装,例如在Debian或Ubuntu上:




sudo apt-get install logrotate

接下来,创建一个logrotate配置文件或编辑已有的配置文件。通常,Nginx的日志文件通常位于/var/log/nginx/目录下。

创建一个新的配置文件,例如/etc/logrotate.d/nginx,并添加以下内容:




/var/log/nginx/*.log {
    daily
    missingok
    rotate 7
    compress
    delaycompress
    notifempty
    create 0640 nginx adm
    sharedscripts
    postrotate
        [ ! -f /var/run/nginx.pid ] || kill -USR1 `cat /var/run/nginx.pid`
    endscript
}

解释一下这个配置:

  • daily:日志文件将每天轮换一次。
  • missingok:如果日志文件不存在,不要报错。
  • rotate 7:保留7天内的日志文件。
  • compress:通过gzip压缩轮换出去的日志文件。
  • delaycompress:压缩操作将推迟到下一次轮换。
  • notifempty:如果日志文件为空,则不进行轮换。
  • create 0640 nginx adm:轮换后创建新的日志文件,设定权限和所有者。
  • sharedscripts:这是一个可选的指令,它表明postrotate脚本将在所有日志文件轮换之后运行一次。
  • postrotate/endscript:在日志文件轮换之后运行的脚本,这里是发送USR1信号给Nginx,让其重新打开日志文件。

这样配置后,logrotate会自动按照你的设定进行日志文件的管理。确保你的logrotate配置是正确的,可以使用logrotate命令手动测试配置:




sudo logrotate /etc/logrotate.d/nginx

最后,设置一个cron任务来定期执行logrotate




sudo crontab -e

添加以下行到crontab文件中,以每天凌晨1点执行logrotate




0 1 * * * /usr/sbin/logrotate /etc/logrotate.conf >/dev/null 2>&1

保存并退出编辑器,这样就完成了定期清理Nginx日志的设置。

2024-08-16



#!/bin/sh
 
# 设置交叉编译工具链路径
TOOLCHAIN_PREFIX=/path/to/your/toolchain/bin/arm-linux-gnueabihf-
QT_DIR=/path/to/your/Qt/5.15.2/gcc_64
 
# 配置并编译Qt
${QT_DIR}/configure \
    -prefix /path/to/your/Qt/install \
    -opensource \
    -confirm-license \
    -release \
    -make libs \
    -xplatform linux-arm-gnueabi-g++ \
    -optimized-qmake \
    -pch \
    -skip qt3d \
    -skip qtcanvas3d \
    -skip qtcharts \
    -skip qtconnectivity \
    -skip qtdatavis3d \
    -skip qtdoc \
    -skip qtgamepad \
    -skip qtlocation \
    -skip qtmacextras \
    -skip qtnetworkauth \
    -skip qtpurchasing \
    -skip qtremoteobjects \
    -skip qtscript \
    -skip qtscxml \
    -skip qtsensors \
    -skip qtspeech \
    -skip qtsvg \
    -skip qttools \
    -skip qttranslations \
    -skip qtwayland \
    -skip qtwebengine \
    -skip qtwebview \
    -skip qtwinextras \
    -skip qtx11extras \
    -skip qtxmlpatterns \
    -nomake examples \
    -nomake tests
 
make -j$(nproc)
make install
 
# 测试Qt是否正确安装
${TOOLCHAIN_PREFIX}g++ -o test_qt test_qt.cpp -I${QT_DIR}/5.15.2/gcc_64/include -L${QT_DIR}/install/lib -lQt5Core -lQt5Gui -lQt5Widgets -lQt5Test -lstdc++fs -lpthread -lrt -lGLESv2 -lEGL -ldl
 
# 运行测试程序
${TOOLCHAIN_PREFIX}./test_qt

这个脚本展示了如何配置并编译Qt库以及如何测试Qt是否能够在交叉编译环境中正确工作。这里假设你已经有了交叉编译工具链和Qt源代码。test_qt.cpp是一个简单的Qt程序,用于测试Qt是否能够在目标平台上运行。

2024-08-16

tc 是 Linux 下用于操作和控制流量的工具,它可以用来限制网络带宽、延迟和丢包等。

基本语法




tc [OPTIONS] COMMAND [COMMAND OPTIONS]
  • OPTIONS:通用选项,如 -s 用于指定设备名。
  • COMMAND:tc 的子命令,如 qdisc 用于调整队列,class 用于分类,filter 用于过滤等。

常用命令

1. 添加流量调度队列(qdisc)




tc qdisc add dev [设备名] [qdisc 类型] [qdisc 参数]

2. 查看流量调度队列




tc qdisc show dev [设备名]

3. 删除流量调度队列




tc qdisc del dev [设备名] [qdisc 类型] [qdisc 参数]

4. 添加流量调度分类(class)




tc class add dev [设备名] parent [父队列名] [class 类型] [class 参数]

5. 查看流量调度分类




tc class show dev [设备名]

6. 删除流量调度分类




tc class del dev [设备名] [class 类型] [class 参数]

7. 添加流量过滤器(filter)




tc filter add dev [设备名] parent [父队列名] [filter 类型] [filter 参数] protocol [协议]

8. 查看流量过滤器




tc filter show dev [设备名]

9. 删除流量过滤器




tc filter del dev [设备名] parent [父队列名] [filter 类型] [filter 参数]

实例:限制特定 IP 和端口的网络带宽

假设我们要限制 IP 地址为 192.168.1.100 访问端口 80 的带宽为 100kbit

首先,添加一个 htb 类型的队列:




tc qdisc add dev eth0 root handle 1: htb default 10

接着,创建一个分类,用于限制特定 IP 和端口:




tc class add dev eth0 parent 1: classid 1:1 htb rate 100kbit ceil 100kbit

然后,添加一个过滤器,将符合条件的流量引入刚才创建的分类:




tc filter add dev eth0 parent 1: protocol ip prio 1 u32 match ip dst 192.168.1.100 match ip dport 80 0xffff classid 1:1

以上命令将 IP 地址为 192.168.1.100,端口为 80 的流量限制在 100kbit 下行带宽。

注意:在执行这些操作之前,你需要有管理网络的权限,通常需要以 root 用户或使用 sudo 执行。

注意事项

  • 在实际使用中,你需要根据自己的网络接口(如 eth0)和具体需求调整上述命令。
  • 限制完成后,你可以使用 tc qdisc showtc class show 来检查你的设置是否生效。
2024-08-16

要为.sh脚本创建一个桌面快捷方式,并替换显示的图标,你可以创建一个.desktop文件。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1. 打开文本编辑器,并输入以下内容:



[Desktop Entry]
Version=1.0
Type=Application
Name=YourScriptName
Comment=Description of Your Script
Exec=/path/to/your/script.sh
Icon=/path/to/your/icon/icon.png
Terminal=false
Categories=Utility;
  1. 把上面的内容保存为yourscriptname.desktop
  2. 确保.desktop文件具有可执行权限:



chmod +x yourscriptname.desktop
  1. 将快捷方式放置在用户的Desktop文件夹中或任何其他适当的位置。

请替换/path/to/your/script.sh/path/to/your/icon/icon.png为你的脚本和图标的实际路径。NameComment字段也应该被替换为适当的名称和描述。

完成这些步骤后,你应该能够在桌面环境中看到一个图标,双击它将执行你的.sh脚本。

2024-08-16

要使用Xshell远程连接到Amazon EC2服务器,请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 确保你的服务器安全组设置允许你使用的端口(通常是SSH端口22)的入站连接。
  2. 获取服务器的公共DNS或IP地址。
  3. 打开Xshell程序,点击左上角“文件”->“新建”,进入新会话向导。
  4. 在“主机”栏中输入服务器的公共DNS或IP地址。
  5. 在“协议”下拉菜单中选择“SSH”。
  6. 确保“端口”设置为22(或者是你在服务器安全组中设置的其他端口)。
  7. 在“用户身份验证”部分输入你的服务器用户名。
  8. 点击“确定”按钮保存设置。
  9. 双击会话名称或选中会话后点击“连接”按钮,输入用户密码进行连接。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步骤说明:




1. 确认服务器安全组设置允许SSH端口(默认22)。
2. 获取服务器公共DNS/IP。
3. 打开Xshell,新建会话,填写服务器信息。
4. 选择协议为SSH,端口为22(或其他自定义端口)。
5. 输入登录用户名。
6. 保存设置并连接。
7. 输入用户密码进行认证。

请确保你已经在服务器上安装了SSH服务,并且你的用户账号有权限登录SSH。如果你使用的是不同的端口或者有其他安全设置,请相应调整步骤中的配置。

2024-08-16

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8.0上安装Docker,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 确保您的系统是最新的:



sudo dnf update
  1. 安装必要的软件包:



sudo dnf config-manager --add-repo=https://download.docker.com/linux/centos/docker-ce.repo
  1. 安装Docker Engine:



sudo dnf install docker-ce docker-ce-cli containerd.io
  1. 启动Docker服务并设置开机自启:



sudo systemctl start docker
sudo systemctl enable docker
  1. 验证Docker是否正确安装:



sudo docker run hello-world

这些步骤会将Docker安装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8.0上,并运行一个测试容器来确认安装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