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9

在Node.js中,您可以通过几种方式配置内存限制。

  1. 使用环境变量:

    在运行Node.js应用程序之前,您可以设置环境变量NODE_OPTIONS来指定内存限制。例如,要将内存限制设置为1GB,可以这样做:




export NODE_OPTIONS=--max-old-space-size=1024
node app.js
  1. 在代码中设置:

    如果您希望在代码中动态设置内存限制,可以使用v8模块。以下是如何在代码中设置最大内存大小为1GB的示例:




const v8 = require('v8');
 
// 设置内存大小为1GB
v8.setFlagsFromString('--max-old-space-size=1024');
 
// 现在您可以正常运行您的代码

请注意,设置的内存大小是指老生代区域的大小,这部分内存不包括在进程的总内存限制中。实际可用的堆内存可能会小一些。

2024-08-19

在Node.js中,文件系统模块是fs。它提供了一些用于处理文件和目录的功能。以下是一些常用的fs模块方法和相应的示例代码:

  1. 读取文件:



const fs = require('fs');
 
fs.readFile('example.txt', 'utf8', (err, data) => {
  if (err) throw err;
  console.log(data);
});
  1. 写入文件:



const fs = require('fs');
 
fs.writeFile('example.txt', 'Hello World!', (err) => {
  if (err) throw err;
  console.log('The file has been saved!');
});
  1. 同步读取文件:



const fs = require('fs');
 
try {
  const data = fs.readFileSync('example.txt', 'utf8');
  console.log(data);
} catch (err) {
  console.error(err);
}
  1. 同步写入文件:



const fs = require('fs');
 
try {
  fs.writeFileSync('example.txt', 'Hello World!');
  console.log('The file has been saved!');
} catch (err) {
  console.error(err);
}
  1. 创建目录:



const fs = require('fs');
 
fs.mkdir('myNewDir', { recursive: true }, (err) => {
  if (err) throw err;
  console.log('Directory created!');
});
  1. 读取目录:



const fs = require('fs');
 
fs.readdir('./', (err, files) => {
  if (err) throw err;
  console.log(files);
});
  1. 删除文件:



const fs = require('fs');
 
fs.unlink('example.txt', (err) => {
  if (err) throw err;
  console.log('File deleted!');
});
  1. 删除目录:



const fs = require('fs');
 
fs.rmdir('myNewDir', (err) => {
  if (err) throw err;
  console.log('Directory deleted!');
});

以上代码提供了异步和同步方式读取、写入文件和目录,创建、读取、删除文件和目录的操作。在实际应用中,你应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哪种方式。异步方法通常更适合性能,因为它们不会阻塞事件循环,而同步方法会。

2024-08-19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将使用multer第三方模块来处理文件上传。multer是一个用于处理multipart/form-data类型的数据,特别是文件上传的中间件。它可以很容易地集成到Express应用程序中。

首先,我们需要安装multer。在命令行中运行以下命令:




npm install --save multer

然后,我们可以在代码中引入并使用multer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multer = require('multer');
const app = express();
 
// 设置存储配置
const storage = multer.diskStorage({
  destination: function (req, file, cb) {
    cb(null, 'uploads/') // 确保这个文件夹已经存在
  },
  filename: function (req, file, cb) {
    cb(null, file.fieldname + '-' + Date.now())
  }
})
 
const upload = multer({ storage: storage });
 
// 使用upload.single处理单文件上传
app.post('/hero/add', upload.single('heroIcon'), function (req, res, next) {
  // req.file是上传文件的信息
  const file = req.file;
  console.log(file);
  res.send('File upload success!');
});
 
app.listen(3000, () => {
  console.log('Server is running on http://localhost:3000');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storage配置,指定了文件的存储路径和文件名。然后,我们使用这个配置创建了一个upload实例。在Express的路由中,我们使用upload.single('heroIcon')来处理单文件上传,其中'heroIcon'是HTML表单中的<input>元素的name属性。当文件上传成功后,我们可以从req.file对象中获取到文件的相关信息。

2024-08-19

Nodemon是一个用来监控Node.js应用程序中文件更改并自动重启服务器的工具。在Node.js中使用Express框架时,可以创建自定义中间件来处理请求。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如何在Express应用中使用Nodemon以及如何创建和使用自定义中间件:

首先,确保你已经全局安装了Nodemon。如果没有安装,可以通过以下命令进行安装:




npm install -g nodemon

接下来,创建一个简单的Express应用,并使用Nodemon来运行它。

  1. 创建一个名为app.js的文件,并添加以下代码:



// 引入express模块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app = express();
 
// 自定义中间件
app.use((req, res, next) => {
  console.log('Time:', Date.now());
  next();
});
 
// 路由
app.get('/', (req, res) => {
  res.send('Hello World!');
});
 
// 监听3000端口
app.listen(3000, () => {
  console.log('Server running on http://localhost:3000');
});
  1. 在终端中运行Nodemon来启动应用:



nodemon app.js

现在,每当你对app.js文件进行更改并保存时,Nodemon会自动重启你的应用。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创建了一个简单的中间件,它会记录请求到达的时间,并调用next()来执行下一个中间件或路由处理函数。这个中间件会附加到Express应用的实例上,并会处理所有请求。

2024-08-19



// 导入Express模块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 创建Express应用程序
const app = express();
 
// 定义一个简单的中间件,记录请求并响应
app.use((req, res, next) => {
  console.log(`Method: ${req.method}, URL: ${req.url}`);
  res.send('Hello from Express!');
});
 
// 监听3000端口
app.listen(3000, () => {
  console.log('Server is running on http://localhost:3000');
});

这段代码创建了一个简单的Express服务器,监听3000端口,并定义了一个中间件来记录每个请求并简单地响应“Hello from Express!”。这是学习Express中间件的一个基本例子。

2024-08-19



// 引入必要的模块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graphqlHTTP = require('express-graphql');
const { makeRemoteExecutor } = require('@graphql-tools/remote-executor');
const { wrapSchema } = require('@graphql-tools/wrap');
const { fetch } = require('cross-fetch');
 
// 创建Express应用
const app = express();
 
// 配置GraphQL远程执行器,用于连接远程GraphQL服务
const executor = makeRemoteExecutor({
  fetcher: fetch,
  // 远程GraphQL服务的地址
  schemaUrl: 'http://localhost:8000/graphql',
});
 
// 包装schema,并应用远程执行器
const schema = wrapSchema({ executor });
 
// 初始化GraphQL服务
app.use(
  '/graphql',
  graphqlHTTP({
    schema,
    graphiql: true, // 启用GraphiQL界面
  })
);
 
// 启动服务器
const PORT = 4000;
app.listen(PORT, () => {
  console.log(`BFF服务器运行在 http://localhost:${PORT}/graphql`);
});

这段代码创建了一个简单的Express应用,它使用express-graphql中间件提供GraphQL服务。它使用@graphql-tools/remote-executor来远程执行GraphQL查询,这使得BFF能够代理客户端的请求,并将它们转发到后端的GraphQL服务。代码还展示了如何使用wrapSchema来包装schema,并应用远程执行器。最后,服务器监听在指定的端口上,并在控制台输出服务器地址。

2024-08-19

以下是一个使用Express框架和Morgan中间件在Node.js中创建请求日志的简单示例:

首先,确保安装了Express和Morgan:




npm install express morgan

然后,创建一个简单的Express应用并使用Morgan来记录请求: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morgan = require('morgan');
const app = express();
 
// 使用morgan记录请求到控制台
app.use(morgan('combined'));
 
// 定义一个路由
app.get('/', (req, res) => {
  res.send('Hello World!');
});
 
// 监听3000端口
app.listen(3000, () => {
  console.log('Server running on http://localhost:3000');
});

在这个例子中,Morgan被用作中间件来记录所有请求到控制台。日志格式为'combined',这是一个常用的日志格式,显示了请求的方法、URL、状态码、响应时间和其他有用信息。

当你启动服务器并访问http://localhost:3000时,你将看到请求日志打印到控制台。

2024-08-19

在Node.js中编写爬虫程序,通常使用axiosrequest等库来发送HTTP请求,以及cheerio来解析返回的HTML内容。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这些库来抓取一个网页上的图片链接。

首先,确保安装所需的包:




npm install axios cheerio

然后,编写爬虫代码:




const axios = require('axios');
const cheerio = require('cheerio');
 
const url = 'http://example.com'; // 替换为你想爬取的网站
 
axios.get(url).then(response => {
    const $ = cheerio.load(response.data);
    $('img').each((i, element) => {
        const src = $(element).attr('src');
        console.log(src);
    });
}).catch(error => {
    console.error('Error fetching the webpage:', error);
});

这段代码会输出网页上所有图片的链接。你可以根据需要修改选择器,以获取其他类型的数据,比如链接或文本内容。

请注意,爬虫程序应遵守robots.txt协议,并在允许的范围内爬取数据,避免对网站的正常服务造成影响。

2024-08-19

Glue.js 是一个库,它允许开发者将 Node.js 代码无缝地引入到浏览器中。这样可以在浏览器端直接运行服务器代码,减少了服务器和客户端的交互,从而提高用户体验并减少服务器的负担。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如何使用 Glue.js V2 在浏览器端运行一个简单的加法函数:




<!-- index.html -->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Glue.js V2 Example</title>
    <script src="https://unpkg.com/glue-v2"></script>
</head>
<body>
    <script>
        (async () => {
            const glue = new Glue();
 
            // 定义 Node.js 中的函数
            function add(a, b) {
                return a + b;
            }
 
            // 将函数注册到 Glue.js
            glue.register(add);
 
            // 在浏览器端调用注册的函数
            const result = await glue.call('add', 5, 3);
            console.log(result); // 输出 8
        })();
    </script>
</body>
</html>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引入了 Glue.js V2 的脚本。然后我们定义了一个简单的 add 函数,并使用 glue.register 方法将其注册。最后,我们使用 glue.call 方法在浏览器端调用这个函数,并打印结果。

这个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 Glue.js V2 在浏览器端执行简单的计算任务,而无需发送请求到服务器。这在需要与服务器分离的复杂逻辑处理中特别有用。

2024-08-19

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安装Node.js和MySQL。

  1. 创建项目并安装依赖:



# 全局安装create-vite
npm init vite@latest my-vue-app --template vue
 
# 进入项目目录
cd my-vue-app
 
# 安装依赖
npm install
  1. 配置vite.config.js以支持多页面应用:



import { defineConfig } from 'vite';
import vue from '@vitejs/plugin-vue';
 
// https://vitejs.dev/config/
export default defineConfig({
  plugins: [vue()],
  build: {
    rollupOptions: {
      input: {
        // 多页面应用的入口配置
        index: './src/main.js',
        page1: './src/page1.js',
        // 可以添加更多页面
      },
    },
  },
});
  1. src目录下创建对应的.vue文件,例如main.vuepage1.vue
  2. 配置mysql连接和查询:



// 引入mysql模块
const mysql = require('mysql');
 
// 创建连接对象
const connection = mysql.createConnection({
  host     : 'localhost', // mysql服务地址
  user     : 'root',      // mysql用户名
  password : 'password',  // mysql密码
  database : 'mydatabase' // 数据库名
});
 
// 开始连接
connection.connect();
 
// 执行查询
connection.query('SELECT * FROM mytable', (error, results, fields) => {
  if (error) throw error;
  // 处理查询结果
  console.log(results);
});
 
// 关闭连接
connection.end();
  1. 打包项目:



npm run build
  1. 配置IIS服务以托管Vite打包后的项目:
  • 在IIS中创建网站或应用程序。
  • vite build输出的静态文件复制到IIS的指定文件夹内。
  • 配置网站或应用程序的启动文件(通常是index.html)。
  1. 启动IIS服务并通过浏览器访问你的Vite多页面应用。

以上步骤提供了一个简化的流程,实际项目中还需要考虑路由、状态管理、API请求等其他方面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