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0

在Alpine Linux中使用中国的镜像源加速下载和更新可以通过编辑/etc/apk/repositories文件实现。以下是一个示例,展示了如何将Alpine的默认镜像源更换为中国的阿里云镜像源:

  1. 打开终端。
  2. 编辑/etc/apk/repositories文件,可以使用nanovi编辑器,如果没有这些编辑器,可以先安装一个,例如apk add nano
  3. 将文件中的默认源地址替换为中国的阿里云源地址。
  4. 保存文件并退出编辑器。

执行以下命令可以将阿里云的镜像源设置为默认源:




sed -i 's/http:\/\/dl-cdn.alpinelinux.org/https:\/\/mirrors.aliyun.com/g' /etc/apk/repositories

这条命令会将所有默认的源地址替换为阿里云的镜像地址。

完成这些步骤后,你可以正常使用apk进行软件包的安装和更新,它们将会通过中国的阿里云镜像源进行加速下载。

2024-08-10

在Linux中,线程通常被视为轻量级进程(lightweight processes),它们由内核进行调度,并共享某些资源(如文件描述符和信号处理)与其父进程(即进程)。

线程的创建和销毁代价较小,因此线程也被称为是“计算资源”。线程之间的同步和数据共享通常需要程序员手动管理,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代码的正确性。

在Linux中,可以使用pthread库来创建和管理线程。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了如何在C语言中创建和销毁一个线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thread.h>
 
void* thread_function(void* arg) {
    printf("Hello from the thread!\n");
    return NULL;
}
 
int main() {
    pthread_t thread;
    int ret;
 
    // 创建线程
    ret = pthread_create(&thread, NULL, &thread_function, NULL);
    if (ret != 0) {
        // 创建线程失败
        perror("pthread_create error:");
        return 1;
    }
 
    // 等待线程结束
    pthread_join(thread, NULL);
 
    printf("Thread has finished execution.\n");
    return 0;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包含了必要的头文件,然后定义了一个线程函数thread_function,它只是简单地打印一句话。在main函数中,我们创建了一个新线程,并传入了线程函数和参数。创建成功后,main函数会等待线程完成其任务。

编译时需要链接pthread库,使用gcc编译器可以加上-lpthread选项:




gcc -o thread_example thread_example.c -lpthread

运行程序后,你将看到新线程创建并执行,然后再回到主线程,打印出相应的信息。

2024-08-10

为了在Ubuntu上通过VNC实现公网远程桌面访问,你需要安装VNC服务器,并且使用内网穿透技术来公开访问VNC服务。以下是简化的步骤和示例代码:

  1. 安装VNC服务器: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tightvncserver
  1. 设置VNC密码:



vncpasswd
  1. 启动VNC服务器(例如启动在显示器1上的实例):



vncserver :1
  1. 安装内网穿透工具:



sudo apt install ssh
  1. 使用SSH进行内网穿透,可以使用ngrok或者frp。这里以ngrok为例:

    首先,去ngrok官网(https://ngrok.com/)注册并获取一个账号,下载ngrok客户端,然后:




./ngrok tcp 22
  1. 在VNC客户端中连接到VNC服务器,使用内网穿透提供的公网地址和VNC端口(通常是5900 + 显示器号,例如:5901)。

请注意,具体的步骤可能会根据你的网络环境和安全策略有所不同。在实际操作中,你可能需要配置防火墙规则、处理身份验证和加密、以及确保VNC服务器的安全。

2024-08-10

为了在没有公网IP的情况下通过SSH远程连接到OpenEuler(欧拉系统),你可以使用内网穿透工具,如frp、ngrok或者cpolar等。以下是使用cpolar实现SSH远程连接的步骤:

  1. 在有公网IP的服务器上安装并运行cpolar服务端,你可以从GitHub下载预编译的可执行文件,直接运行。



wget https://github.com/cpolar/cpolar_release/releases/download/v0.3.0/cpolar_linux_amd64.zip
unzip cpolar_linux_amd64.zip
chmod +x cpolar
./cpolar service start
  1. 在无公网IP的OpenEuler系统上安装cpolar客户端,并使用cpolar建立一个内网穿透的SSH隧道。



wget https://github.com/cpolar/cpolar_release/releases/download/v0.3.0/cpolar_linux_amd64.zip
unzip cpolar_linux_amd64.zip
chmod +x cpolar
./cpolar client start
  1. 在有公网IP的服务器上,通过cpolar客户端创建一个隧道,将本地的SSH服务暴露给公网。



./cpolar tcp --remote-port 22
  1. 使用在服务端看到的公网地址和端口,通过SSH客户端远程连接到OpenEuler系统。



ssh -p [服务端端口] [用户名]@[服务端公网地址]

确保你的OpenEuler防火墙允许从SSH客户端访问创建的隧道端口。

以上步骤可以实现在无公网IP的情况下,通过有公网IP的服务器进行SSH远程连接。cpolar支持HTTP、HTTPS、TCP等各种协议,并且还可以指定端口、自定义域名等,非常适合作为开发者或者小型企业的内网穿透工具。

2024-08-10

rename 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命令行工具,用于在 Linux 中重命名文件。它可以用于处理简单的重命名任务,也可以用于复杂的重命名场景,例如批量修改文件扩展名。

以下是一些使用 rename 命令的示例:

  1. 将所有 .txt 文件重命名为 .bak 文件:



rename .txt .bak *.txt
  1. 将所有文件名中的小写字母转换为大写字母:



rename 'y/a-z/A-Z/' *
  1. 将文件名中的数字 1 替换为字母 L:



rename 's/1/L/' *
  1. 给所有文件添加一个前缀 "old\_":



rename 's/^/old_/' *
  1. 删除所有文件名中的空格:



rename 's/ //g' *

请注意,rename 命令的语法和行为可能会根据安装的版本有所不同。在某些 Linux 发行版中,rename 命令可能被称为 prename,并且需要使用 Perl 正则表达式。确保根据你的系统检查正确的命令和语法。

2024-08-10

在Linux中,可以通过手动创建用户而不使用useradd命令。以下是步骤和示例代码:

  1. 切换到root用户,因为创建用户需要相应的权限。



su -
  1. 创建新用户的主目录。



mkdir /home/newuser
  1. 为新用户创建一个密码哈希。可以使用openssl来生成密码哈希。



openssl passwd -1 -salt 'random-phrase' 'password'
  1. 将新用户添加到/etc/passwd文件中。



echo "newuser:x:1001:1001:New User:/home/newuser:/bin/bash" >> /etc/passwd
  1. 设置用户密码哈希。



echo "newuser:$1$random-phrase$password" | chpasswd
  1. 设置用户的其他信息,如用户组、shell等,可以编辑/etc/passwd中的相关条目或使用usermod命令。



usermod -aG sudo newuser
usermod -s /bin/bash newuser
  1. 复制bash配置文件到用户的主目录。



cp /etc/skel/.* /home/newuser/
chown -R newuser:newuser /home/newuser

以上步骤创建了一个名为newuser的用户,并设置了密码和基本的用户信息。请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用户名、密码和其他设置。

2024-08-10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指导步骤,用于在Ubuntu系统上部署rustdesk中继服务器:

  1. 更新系统包列表:



sudo apt update
  1. 安装Rust编译环境:



curl --proto '=https' --tlsv1.2 -sSf https://sh.rustup.rs | sh
  1. 重新打开终端或者运行以下命令来更新环境变量:



source $HOME/.cargo/env
  1. 安装rustdesk中继服务器:



cargo install rustdesk --features="server"
  1. 创建配置文件:



mkdir -p ~/.config/rustdesk
echo "bind_addr = \"0.0.0.0:21111\"" > ~/.config/rustdesk/server_config.toml
  1. 启动中继服务器:



rustdesk-server
  1. 如果你想让中继服务器开机自启,可以将其添加到systemd:



echo "[Unit]
Description=rustdesk relay server
 
[Service]
ExecStart=/usr/bin/rustdesk-server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 sudo tee /etc/systemd/system/rustdesk-relay.service
sudo systemctl daemon-reload
sudo systemctl enable rustdesk-relay.service
  1. 重启系统或者运行以下命令来启动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rt rustdesk-relay.service

以上步骤中,我们首先更新了系统包列表,然后安装了Rust编译环境。接着,我们使用cargo包管理器安装rustdesk,并指定了server特性。然后,我们创建了配置文件,并启动了中继服务器。最后,我们可选择地将中继服务器设置为开机自启。

注意:确保你的服务器的防火墙和安全组设置允许访问你所指定的端口(本例中为21111端口)。

2024-08-10

SSH(Secure Shell)是一种网络协议,用于加密方式远程登录和操作其他计算机。在Linux中,SSH客户端可以用来远程登录SSH服务器,而SSH服务端则可以让其他电脑远程登录到你的电脑。

在Linux中,可以使用ssh命令进行远程登录。

  1. 使用ssh命令进行远程登录的基本格式为:



ssh 用户名@远程服务器的IP地址

例如,如果你想要以用户名user登录到IP地址为192.168.1.100的远程服务器,你可以输入:




ssh user@192.168.1.100
  1. 如果你想要在远程服务器上执行特定的命令,你可以使用ssh命令的-c选项:



ssh -c '命令' 用户名@远程服务器的IP地址

例如,如果你想要在远程服务器上执行ls命令,你可以输入:




ssh -c 'ls' user@192.168.1.100
  1. 如果远程服务器的SSH服务端使用的是非标准端口,你可以使用-p选项指定端口:



ssh -p 端口号 用户名@远程服务器的IP地址

例如,如果远程服务器的SSH服务端使用的是2222端口,你可以输入:




ssh -p 2222 user@192.168.1.100

XShell是一个强大的终端仿真软件,它支持SSH1, SSH2, 以及Microsoft Windows平台的TELNET协议。XShell可以在Windows界面下用来远程登录UNIX或Linux服务器。

  1. 打开XShell,点击左上角的“文件”->“新建”,进入新建会话窗口。
  2. 在“主机”栏中输入远程服务器的IP地址。
  3. 在“用户身份验证”部分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4. 点击“连接”按钮,XShell就会尝试使用SSH协议远程登录到你指定的服务器。
  5. 如果远程服务器的SSH服务端使用的是非标准端口,你可以在“协议”->“SSH”->“高级”选项中设置端口号。

注意:在实际使用中,你需要确保你的远程服务器的SSH服务是开启的,而且你的用户名和密码是正确的。如果你的服务器使用了密钥登录,你可能需要配置XShell使用密钥文件进行认证。

2024-08-10

在Linux系统中设置免密登录通常涉及到使用SSH的公钥认证机制。以下是设置免密登录的步骤:

  1. 在客户端生成SSH密钥对(如果已有密钥,可以跳过此步骤):

    
    
    
    ssh-keygen -t rsa

    按照提示进行操作,也可以直接回车接受默认设置。

  2. 将生成的公钥复制到服务器的~/.ssh/authorized_keys文件中:

    
    
    
    ssh-copy-id 用户名@服务器地址

    在提示输入密码时,输入服务器用户的密码。

完成以上步骤后,你应该可以免密码登录服务器了。当你尝试通过SSH连接到服务器时,系统会查找~/.ssh/authorized_keys文件,如果找到你的公钥,就允许无密码登录。

2024-08-10

在Linux中,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查看eMMC(固态多媒体卡)的分区信息。以下是10种常见的方法:

  1. lsblk 命令



lsblk
  1. fdisk 命令



sudo fdisk -l
  1. blkid 命令



sudo blkid
  1. df 命令



df -h
  1. parted 命令



sudo parted -l
  1. gnome-disks 图形界面

如果你正在使用GNOME桌面环境,可以打开 "Disks" 应用来查看分区信息。

  1. smartctl 命令



sudo smartctl -a /dev/mmcblk0
  1. cgdisk 命令



sudo cgdisk /dev/mmcblk0
  1. gparted 图形界面

使用GParted程序可以查看和管理分区。

  1. e2label 命令

对于ext2/ext3/ext4文件系统,可以使用 e2label 命令查看卷标签。




sudo e2label /dev/mmcblk0p1

请根据你的系统环境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记得替换 /dev/mmcblk0/dev/mmcblk0p1 为你的eMMC设备和分区的实际设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