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3

Spring Cloud Alibaba Dubbo 是一个基于 Spring Cloud 为微服务架构提供分布式解决方案的项目。它提供了 RPC 调用能力,使得在 Spring Cloud 微服务系统中可以方便地使用 Dubbo 来进行服务间调用。

以下是一个使用 Spring Cloud Alibaba Dubbo 进行服务间调用的简单示例:

  1. 定义服务提供者接口:



@DubboService // 使用 @DubboService 注解标记服务
public class HelloServiceImpl implements Hello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sayHello(String name) {
        return "Hello, " + name + "!";
    }
}
  1. 在消费者端调用服务提供者的接口:



@DubboReference // 使用 @DubboReference 注解来引用远程服务
private HelloService helloService;
 
public void sayHello() {
    String result = helloService.sayHello("World");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1. 配置 Dubbo 应用信息,例如在 application.propertiesapplication.yml 中配置:



dubbo.application.name=demo-consumer
dubbo.registry.address=zookeeper://127.0.0.1:2181
  1. 启动类上添加 @EnableDubbo 注解来启用 Dubbo 功能:



@SpringBootApplication
@EnableDubbo
public class Consumer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ConsumerApplication.class, args);
    }
}

以上示例展示了如何在 Spring Cloud 微服务架构中使用 Dubbo 进行服务间调用。Spring Cloud Alibaba Dubbo 提供了与 Spring Cloud 无缝集成的能力,方便开发者在需要高性能 RPC 调用时选择 Dubbo 作为微服务架构的一部分。

2024-09-03

在使用Element UI的DrawerDialog等弹出组件时,可能会遇到遮罩层重叠的问题。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多个抽屉或对话框同时打开时。

解决方法:

  1. 使用append-to-body属性:

    append-to-body属性设置为true,可以确保抽屉或对话框的内容在body标签之外单独渲染,从而避免遮罩层的堆叠。

  2. 使用全局方法openclose来控制:

    在Element UI中,可以通过全局方法open来打开一个抽屉或对话框,并通过close方法来关闭。这样可以确保每次只打开一个遮罩层。

  3. 使用单例模式:

    在项目中使用单例模式来管理抽屉或对话框的状态,确保同时只有一个可见的抽屉或对话框。

  4. 自定义遮罩样式:

    如果需要,可以通过自定义样式来调整遮罩层的z-index值,确保每个遮罩层都有独一无二的z-index值,从而不会重叠。

以下是一个使用append-to-body属性的例子:




<template>
  <el-button @click="dialogVisible = true">打开Dialog</el-button>
  <el-button @click="drawerVisible = true">打开Drawer</el-button>
 
  <el-dialog
    :visible.sync="dialogVisible"
    title="Dialog 标题"
    append-to-body>
    这是一段信息
  </el-dialog>
 
  <el-drawer
    :visible.sync="drawerVisible"
    title="Drawer 标题"
    append-to-body>
    这里是 Drawer 的内容
  </el-drawer>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dialogVisible: false,
      drawerVisible: false
    };
  }
};
</script>

在这个例子中,append-to-body属性被添加到了el-dialogel-drawer组件中,确保每个抽屉和对话框的遮罩层不会相互重叠。

2024-09-03

在Element UI中,要实现el-select不能选择重复的选项,可以通过自定义验证规则来实现。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Element UI的表单验证功能来实现这一点。




<template>
  <el-form :model="form" :rules="rules" ref="form">
    <el-form-item label="选项" prop="options">
      <el-select
        v-model="form.options"
        multiple
        placeholder="请选择"
        @change="handleSelectChange"
      >
        <el-option
          v-for="item in options"
          :key="item.value"
          :label="item.label"
          :value="item.value"
        ></el-option>
      </el-select>
    </el-form-item>
    <el-button type="primary" @click="submitForm">提交</el-button>
  </el-form>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form: {
        options: []
      },
      options: [
        { label: '选项1', value: 'option1' },
        { label: '选项2', value: 'option2' },
        // ...更多选项
      ],
      rules: {
        options: [
          {
            validator: (rule, value, callback) => {
              const uniqueValues = [...new Set(value)];
              if (uniqueValues.length < value.length) {
                callback(new Error('不能选择重复的选项'));
              } else {
                callback();
              }
            },
            trigger: 'blur'
          }
        ]
      }
    };
  },
  methods: {
    handleSelectChange(value) {
      this.$refs.form.validateField('options');
    },
    submitForm() {
      this.$refs.form.validate(valid => {
        if (valid) {
          alert('提交成功');
        } else {
          console.log('表单验证失败');
          return false;
        }
      });
    }
  }
};
</script>

在这个例子中,el-select 绑定了多个选项,并且定义了一个自定义验证规则,该规则在options字段的验证函数中检查选中的值是否有重复。如果有重复,则触发错误并显示给用户。这个例子还展示了如何使用el-formref属性来调用表单的验证方法,以及如何在用户尝试提交表单时处理验证结果。

2024-09-03

Redis(Remote Dictionary Server)通常被描为一个开源的、使用C语言编写的、支持网络的、基于内存的数据结构存储、获取、操作的服务器。它可以用作数据库、缓存和消息中间件。

Redis作为分布式系统的“瑞士军刀”,意味着它是一种灵活、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可以用作构建大型分布式系统的关键组件。

Redis的主要优势在于其支持多种数据类型、丰富的功能、高性能、可持久化、集群支持等特性。这些特性使得Redis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如缓存、消息队列、分布式锁、分布式集群等。

Redis的主要功能:

  1. 数据类型丰富:String、Hash、List、Set、Sorted Set(有序集合)。
  2. 支持持久化:可以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到硬盘中,重启时加载。
  3. 支持复制:实现数据的多份复制,可用于数据备份和恢复。
  4. 支持高可用和分布式:通过Sentinel和Cluster可以实现高可用和分布式。
  5. 支持Lua脚本:可以用Lua脚本执行更复杂的操作。

因此,可以说Redis是分布式系统中的瑞士军刀,它以其丰富的数据类型、高效的性能、丰富的功能和可靠的复制和持久化机制,为分布式系统提供了强大而灵活的支持。

2024-09-03

以下是七个开源的Spring Boot前后分离项目,它们涵盖了不同的技术栈和功能,可以作为学习和参考的资源:

  1. vue-element-admin - 使用Vue.js和Element UI的后台管理界面框架。
  2. ShardingCore - .NET Core分表分库解决方案。
  3. SpringShare 基于Spring Boot的分布式系统框架。
  4. go-gin-api - 使用Gin和MySQL的API服务器示例。
  5. nuxt-blog - 使用Nuxt.js和Firebase的个人博客。
  6. mall-admin-web - Vue.js + Element UI构建的后台管理系统。
  7. fast-poster - PHP生成分享海报的库。

每个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使用说明,并且提供了详细的文档和教程。通过阅读这些项目的README文件,开发者可以学习到如何搭建和配置前后分离项目,以及如何应用各自使用的技术栈。

2024-09-03

GitCode Copilot是一个基于AI的代码自动完成工具,它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快地编写代码,提高代码质量,并减少bug。以下是一些使用GitCode Copilot的示例:

  1. 自动完成代码:当你在编写代码时,如果需要编写一个函数或者一个代码块,你只需要输入函数名或者关键字,GitCode Copilot就会提供相应的代码建议。



# 假设你正在编写Python代码,并且需要一个打印语句
print # 这时GitCode Copilot会提示print函数的使用方法
  1. 自动重构代码:GitCode Copilot可以帮助你重构代码,提取方法,重命名变量等。



# 假设你有一段冗长的代码,需要提取为一个方法
# GitCode Copilot可以帮助你创建一个新的方法,并将这段代码移动到新方法中
  1. 自动生成测试代码:GitCode Copilot可以帮助你自动生成单元测试代码。



# 假设你正在编写单元测试,需要测试一个特定的功能
# GitCode Copilot可以帮助你自动生成测试框架和初始测试用例
  1. 查看文档和注释:GitCode Copilot可以帮助你快速查看方法或者类的文档说明和注释。



# 假设你正在阅读别人的代码,需要查看一个方法的说明
# GitCode Copilot可以帮助你快速查看这个方法的文档说明和注释
  1. 自动修复代码:GitCode Copilot可以帮助你自动修复一些简单的编程错误。



# 假设你的代码中有一个bug,GitCode Copilot可以提供修复建议

总的来说,GitCode Copilot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开发者提高编码效率和代码质量。然而,它也需要与开发者的智能和判断相结合,因为有时候AI无法完全理解开发者的需求,需要开发者进行一定的交互和指导。

2024-09-03

从Oracle迁移到南大泛通GBase 8c,需要考虑的步骤和任务包括:

  1. 评估和规划:评估现有Oracle数据库的结构、数据、性能要求,并制定迁移计划。
  2. 数据库兼容性:确保GBase 8c与Oracle的数据库兼容性,包括数据类型、函数、存储过程等。
  3. 数据库迁移工具:使用专业的数据库迁移工具,如Oracle的OWB(Oracle Warehouse Builder)或第三方工具如Pentaho。
  4. 数据和对象迁移:使用数据迁移工具导出Oracle数据,然后导入到GBase 8c。
  5. 修改应用程序代码:调整应用程序代码以适应GBase 8c的SQL语法和功能。
  6. 测试数据库功能:在GBase 8c上测试数据库的基本功能,如连接、查询、事务处理等。
  7. 性能测试和优化:在GBase 8c上进行性能测试,找出瓶颈并进行优化。
  8. 用户训练和支持:提供GBase 8c的培训和支持,确保用户能够熟练使用新数据库。

以下是迁移过程中可能用到的一些示例代码或命令:




-- 示例:使用数据导出工具导出Oracle表数据
expdp username/password@ORCL_SID directory=EXPORT_DIR dumpfile=table_name.dmp logfile=export.log tables=table_name
 
-- 示例:使用数据导入工具导入GBase 8c数据库
gbase_loader -h gbase_server -u username -p password -n database_name -t table_name -f /path/to/table_name.csv
 
-- 示例:修改应用程序连接到GBase 8c
-- 在应用程序的数据库连接字符串中修改服务器地址、端口、数据库名称和认证信息。

请注意,实际迁移过程会根据您的具体环境和需求有所不同。建议您咨询南大泛通GBase 8c的支持团队,以获取更详细的迁移指导和解决方案。

2024-09-03

MyBatis 是一个 Java 持久层框架,用于简化数据库的操作。以下是一个使用 MyBatis 的基本示例:

  1. 添加 MyBatis 依赖到项目的 pom.xml 文件中(以 Maven 为例):



<dependency>
    <groupId>org.mybatis</groupId>
    <artifactId>mybatis</artifactId>
    <version>3.5.9</version>
</dependency>
  1. 创建一个实体类 User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Integer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email;
    // 省略 getter 和 setter 方法
}
  1. 创建一个 Mapper 接口 UserMapper



public interface UserMapper {
    User selectUserById(Integer id);
    // 其他数据库操作方法
}
  1. 创建一个 MyBatis 映射文件 UserMapper.xml



<!DOCTYPE mapper PUBLIC "-//mybatis.org//DTD Mapper 3.0//EN"
"http://mybatis.org/dtd/mybatis-3-mapper.dtd">
<mapper namespace="com.example.mapper.UserMapper">
    <select id="selectUserById" parameterType="Integer" resultType="com.example.model.User">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id = #{id}
    </select>
    <!-- 其他 SQL 映射语句 -->
</mapper>
  1. 配置 mybatis-config.xml 文件和环境设置:



<configuration>
    <environments default="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d="development">
            <transactionManager type="JDBC"/>
            <dataSource type="POOLED">
                <property name="driver" value="com.mysql.cj.jdbc.Driver"/>
                <property name="url" value="jdbc:mysql://localhost:3306/myapp"/>
                <property name="username" value="root"/>
                <property name="password" value="password"/>
            </dataSource>
        </environment>
    </environments>
    <mappers>
        <mapper resource="com/example/mapper/UserMapper.xml"/>
        <!-- 其他 Mapper XML 文件 -->
    </mappers>
</configuration>
  1. 使用 MyBatis 进行数据库操作:



SqlSessionFactory sqlSessionFactory = new SqlSessionFactoryBuilder().build(inputStream);
try (SqlSession session = sqlSessionFactory.openSession()) {
    UserMapper mapper = session.getMapper(UserMapper.class);
    User user = mapper.selectUserById(1);
    // 处理 user 对象
}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 MyBatis 使用示例。实际应用中,你可能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配置调整和方法扩展。

2024-09-03

在Windows下使用Qt进行SQLite数据库开发,你需要确保Qt的SQL模块已经正确配置并且包含了SQLite驱动。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了如何在Qt中使用SQLite数据库:




#include <QSqlDatabase>
#include <QSqlQuery>
#include <QDebug>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 初始化Qt应用程序
    QCoreApplication a(argc, argv);
 
    // 添加SQLite数据库
    QSqlDatabase db = QSqlDatabase::addDatabase("QSQLITE");
    db.setDatabaseName("path_to_your_database.sqlite");
 
    // 尝试打开数据库
    if (!db.open()) {
        qDebug() << "无法打开数据库!";
        return -1;
    }
 
    // 创建一个QSqlQuery对象来执行SQL命令
    QSqlQuery query;
 
    // 执行一个SQL命令,例如创建一个表
    bool success = query.exec("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people (id INTEGER PRIMARY KEY, name TEXT, age INTEGER)");
    if (!success) {
        qDebug() << "创建表失败:" << query.lastError();
    }
 
    // 插入数据
    success = query.exec("INSERT INTO people (name, age) VALUES ('Alice', 30)");
    if (!success) {
        qDebug() << "插入数据失败:" << query.lastError();
    }
 
    // 查询数据
    success = query.exec("SELECT * FROM people");
    if (!success) {
        qDebug() << "查询数据失败:" << query.lastError();
    } else {
        while (query.next()) {
            int id = query.value(0).toInt();
            QString name = query.value(1).toString();
            int age = query.value(2).toInt();
            qDebug() << id << name << age;
        }
    }
 
    // 关闭数据库
    db.close();
 
    return a.exec();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设置了数据库,然后尝试打开它。如果数据库成功打开,我们就可以使用QSqlQuery来执行SQL命令,例如创建表、插入数据和查询数据。最后,我们关闭数据库并结束应用程序。

确保你的Qt开发环境已经安装了SQLite驱动。如果没有,你可能需要下载并安装SQLite的Qt驱动插件。在Qt 5.15及以后版本中,SQLite驱动是默认包含的,所以这可能不是一个问题。

这个例子只是一个简单的展示如何在Qt中使用SQLite的入门级例子。在实际的项目中,你可能需要进行更复杂的数据库操作,例如事务处理、并发控制等。

2024-09-03

Spring Cloud Gateway 是 Spring Cloud 的一个全新项目,该项目是基于 Spring 5.0, Spring WebFlux 和 Project Reactor 等技术创建的,用于构建

API 网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Spring Cloud Gateway 配置说明:

  1. 路由配置

路由是网关最基本的部分,路由配置通过 spring.cloud.gateway.routes 来进行。




spring:
  cloud:
    gateway:
      routes:
        - id: after_route
          uri: https://example.org
          predicates:
            - Path=/foo/**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路由,这个路由的 ID 是 after_route,这个路由会把匹配到 /foo/** 这个路径的请求都转发到 https://example.org

  1. 过滤器配置

过滤器是网关的另一个核心部分,过滤器配置通过 spring.cloud.gateway.default-filters 来进行。




spring:
  cloud:
    gateway:
      default-filters:
        - AddResponseHeader=X-Response-Default-Foo, Bar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过滤器,这个过滤器会给所有通过网关的响应添加一个名为 X-Response-Default-Foo 的响应头,值为 Bar

  1. 路径重写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在请求被转发到后端服务之前重写请求的路径,这可以通过 Spring Cloud GatewayPath 路径重写过滤器来实现。




spring:
  cloud:
    gateway:
      routes:
        - id: path_rewrite
          uri: https://example.org
          predicates:
            - Path=/foo/**
          filters:
            - RewritePath=/foo/(?<segment>.*), /$\{segment}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路由,这个路由会把匹配到 /foo/** 这个路径的请求进行路径重写后再转发到 https://example.org

  1. 权限校验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在请求被转发到后端服务之前进行权限校验,这可以通过自定义 GatewayFilter 来实现。




@Component
public class AuthFilter implements GatewayFilter, Ordered {
    @Override
    public Mono<Void> filter(ServerWebExchange exchange, GatewayFilterChain chain) {
        // 这里可以添加权限校验的逻辑
        // 如果校验通过则调用 chain.filter(exchange),继续执行后续的过滤器和转发请求
        // 如果校验不通过则返回错误响应或者抛出异常
        return chain.filter(exchange);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Order() {
        // 定义过滤器的顺序,数字越小,优先级越高
        return -1;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 GatewayFilter,这个 GatewayFilter 会在请求被转发前进行权限校验。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 Spring Cloud Gateway 配置说明和示例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