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3



# 导入Scrapy相关组件
import scrapy
from scrapy_redis.spiders import RedisSpider
from scrapy_redis.items import RedisItem
 
class DoubanMovieSpider(RedisSpider):
    name = 'douban_movie'
    allowed_domains = ['movie.douban.com']
    redis_key = 'douban_movie:start_urls'
 
    def parse(self, response):
        movie_list = response.css('.grid_view li')
        for movie in movie_list:
            title = movie.css('.title::text').extract_first()
            rating = movie.css('.rating_num::text').extract_first()
            link = movie.css('a::attr(href)').extract_first()
            cover = movie.css('.cover::attr(src)').extract_first()
 
            item = RedisItem()
            item['title'] = title
            item['rating'] = rating
            item['link'] = link
            item['cover'] = cover
 
            yield item
 
        next_page = response.css('.paginator a.next::attr(href)').extract_first()
        if next_page:
            yield response.follow(next_page, self.parse)

这个实战代码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基于Scrapy-Redis的分布式电影评分TOP250的爬虫。它使用了RedisSpider类替代了scrapy.Spider类,并且定义了一个parse方法来解析电影信息,同时实现了分页的处理。这个代码示例是分布式爬虫的入门级别,适合学习如何利用Scrapy-Redis进行有效的网络数据爬取。

2024-09-03

在Element UI的el-date-picker组件中,可以通过设置type属性为datetime来选择日期和时间。如果需要限制时间到精确到秒,可以使用picker-options属性来配置时间选择器的行为。

以下是一个例子,展示了如何限制时间精确到秒:




<template>
  <el-date-picker
    v-model="value"
    type="datetime"
    placeholder="选择日期时间"
    :picker-options="pickerOptions">
  </el-date-picker>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value: '',
      pickerOptions: {
        selectableRange: '00:00:00 - 23:59:59' // 限制时间精确到秒
      }
    };
  }
};
</script>

在这个例子中,selectableRange属性限制了可选择的时间范围从午夜开始到23:59:59。你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时间范围。

2024-09-03

Redis是一个开源的使用C语言编写的、支持网络交互的、可基于内存也可持久化的Key-Value数据库。Redis不仅仅支持简单的key-value类型的数据,同时还提供list,set,zset,hash等数据结构的存储。

Redis的五大数据类型分别是:String、Hash、List、Set、Sorted Set(ZSet)。

  1. String

String是最简单的类型,你可以理解成与Memcached一模一个的类型。一个key对应一个value,其上支持的操作与Memcached的操作类似。

使用场景:

  • 缓存用户信息。
  • 缓存Token。
  • 计数器。
  1. Hash

Redis hash是一个键值(key-value)的集合。

使用场景:

  • 存储用户的属性,如用户的昵称、年龄、性别、邮箱等。
  • 缓存用户信息,比如用户的订单信息。
  1. List

Redis的List是简单的字符串列表,按照插入顺序排序。你可以添加一个元素到列表的头部(左边)或者尾部(右边)。

使用场景:

  • 实现消息队列,如Celery使用Redis作为Broker。
  • 实现排行榜应用,如游戏的排行榜。
  1. Set

Redis的Set是String类型的无序集合。

使用场景:

  • 实现共同好友、二度好友。
  • 实现标签系统,如文章的标签。
  • 实现推荐好友系统,如基于标签的推荐。
  1. Sorted Set(ZSet)

Redis的Sorted Set是String类型的有序集合。

使用场景:

  • 实现排行榜应用,如游戏的排行榜。
  • 实现延时任务,如对任务进行排序。

以上就是Redis的五大数据类型以及它们的使用场景,下面我们通过Python代码来实现对这五大数据类型的操作。

Python代码实现:




import redis
 
# 连接Redis
r = redis.Redis(host='localhost', port=6379, db=0)
 
# String
r.set('key', 'value')
print(r.get('key'))
 
# Hash
r.hset('hash_key', 'field', 'value')
print(r.hget('hash_key', 'field'))
 
# List
r.lpush('list_key', 'value1')
r.rpush('list_key', 'value2')
print(r.lrange('list_key', 0, -1))
 
# Set
r.sadd('set_key', 'value1')
r.sadd('set_key', 'value2')
print(r.smembers('set_key'))
 
# Sorted Set
r.zadd('zset_key', {'value1': 1, 'value2': 2})
print(r.zrange('zset_key', 0, -1, withscores=True))

以上代码展示了如何在Python中使用redis库来操作Redis的五大数据类型。首先,我们需要连接到Redis服务器,然后我们可以使用相应的方法来进行数据的添加、获取、删除等操作。

2024-09-03



#import "ViewController.h"
#import <sqlite3.h>
 
@interface ViewController ()
@property (nonatomic, assign) sqlite3 *database;
@end
 
@implementation ViewController
 
- (void)viewDidLoad {
    [super viewDidLoad];
    [self openDatabase];
}
 
- (void)openDatabase {
    NSString *filePath = [[NSBundle mainBundle] pathForResource:@"Data" ofType:@"sqlite3"];
    if (SQLITE_OK != sqlite3_open([filePath UTF8String], &_database)) {
        NSLog(@"数据库打开失败");
    }
}
 
- (void)insertData {
    NSString *sqlInsert = @"INSERT INTO Person(Name,Age) VALUES(?,?)";
    sqlite3_stmt *statement;
    if (sqlite3_prepare_v2(_database, [sqlInsert UTF8String], -1, &statement, NULL) == SQLITE_OK) {
        sqlite3_bind_text(statement, 1, "张三", -1, NULL);
        sqlite3_bind_int(statement, 2, 25);
        
        if (sqlite3_step(statement) != SQLITE_DONE) {
            NSLog(@"插入数据失败");
        }
        sqlite3_finalize(statement);
    }
}
 
- (void)queryData {
    NSString *sqlQuery = @"SELECT * FROM Person";
    sqlite3_stmt *statement;
    if (sqlite3_prepare_v2(_database, [sqlQuery UTF8String], -1, &statement, NULL) == SQLITE_OK) {
        while (sqlite3_step(statement) == SQLITE_ROW) {
            char *name = (char *)sqlite3_column_text(statement, 0);
            int age = sqlite3_column_int(statement, 1);
            NSLog(@"姓名: %s, 年龄: %d", name, age);
        }
        sqlite3_finalize(statement);
    }
}
 
- (void)closeDatabase {
    sqlite3_close(_database);
}
 
@end

这段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在iOS应用中使用Objective-C语言操作SQLite3数据库。首先在viewDidLoad中打开数据库,然后定义了插入数据和查询数据的方法。插入数据方法展示了如何准备并执行一条插入SQL语句,查询数据方法展示了如何遍历查询结果并处理每一行数据。最后在dealloc方法中关闭数据库,确保资源得到释放。

2024-09-03



-- 创建一个简单的AI表,用于演示AI功能
CREATE TABLE ai_demo (
    id NUMBER PRIMARY KEY,
    text VARCHAR2(200)
);
 
-- 插入一些示例数据
INSERT INTO ai_demo (id, text) VALUES (1, '欢迎来到Oracle自治数据库');
INSERT INTO ai_demo (id, text) VALUES (2, 'Oracle机器学习能力强大');
INSERT INTO ai_demo (id, text) VALUES (3, '自治数据库大大简化运维');
COMMIT;
 
-- 使用AI功能对文本数据进行分类
SELECT id,
       text,
       DBMS_PREDICTIVE_ANALYTICS.CLASSIFY_TEXT(
           text, 
           'LANGUAGE_DETECTION', 
           '{"language_hint": "zh"}'
       ) language_label
FROM ai_demo;
 
-- 注意:DBMS_PREDICTIVE_ANALYTICS.CLASSIFY_TEXT 是假设的函数,具体取决于Oracle数据库版本是否支持该函数。
-- 在实际操作中,请确保您的Oracle数据库版本支持AI相关的函数和过程。

这个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在Oracle数据库中使用AI功能对文本数据进行分类。注意,DBMS_PREDICTIVE_ANALYTICS.CLASSIFY_TEXT 是一个假设的函数,实际的函数名称和参数可能会根据Oracle数据库的版本和提供的AI服务而有所不同。在使用时,需要确保数据库版本支持AI相关的功能,并且具有相应的许可证。

2024-09-03

报错信息不完整,但根据提供的部分信息,可以推测你在尝试在Ubuntu系统上安装MongoDB并启动时遇到了问题。错误信息 "Failed to start mongodb.service: Unit mongodb.serv" 表明系统无法启动名为mongodb.service的服务。

解决方法:

  1. 确认MongoDB是否正确安装。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检查MongoDB的安装状态:

    
    
    
    sudo systemctl status mongodb.service

    如果未安装或安装不正确,请按照官方文档重新安装MongoDB。

  2. 检查MongoDB配置文件。配置文件通常位于 /etc/mongod.conf,确认配置文件中的设置是否正确,如端口、数据目录等。
  3. 查看MongoDB日志。MongoDB的日志文件通常位于 /var/log/mongodb/ 目录下,查看日志可以提供更多启动失败的信息。使用以下命令查看日志:

    
    
    
    sudo cat /var/log/mongodb/mongod.log
  4. 确认系统资源是否充足。MongoDB需要足够的内存和磁盘空间。
  5. 检查是否有其他服务占用了MongoDB需要的端口(默认为27017)。
  6. 如果你是通过包管理器安装的MongoDB,尝试重新启动服务:

    
    
    
    sudo systemctl restart mongodb.service
  7. 如果问题依旧,尝试重新配置MongoDB,然后重新启动服务。
  8. 如果以上步骤都不能解决问题,可以尝试重新安装MongoDB,或者查看MongoDB官方文档和社区支持获取更多帮助。

请确保在执行任何操作时,你有足够的权限,如果需要,可以使用 sudo 来获取必要的权限。

2024-09-03

为了在Tomcat上搭建一个实现动静分离的个人博客,你需要做以下几个步骤:

  1. 搭建个人博客:选择一款流行的博客系统,如WordPress,并按照其官方文档进行安装。
  2. 动静分离:配置Tomcat以托管动态内容(例如WordPress),同时使用Nginx作为静态内容的服务器。

以下是基于Linux环境的简化示例:

  1. 安装Tomcat和Nginx: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tomcat9 nginx
  1. 配置Tomcat服务器:
  • 将WordPress文件放置到Tomcat的webapps目录下。
  • 配置Tomcat的server.xml,设置正确的端口号(如8080)。
  1. 配置Nginx服务器:
  • 安装Nginx。
  • 配置Nginx作为静态内容的代理,将请求代理到Tomcat服务器。

以下是Nginx配置文件的示例(通常位于/etc/nginx/sites-available/default):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yourdomain.com;
 
    location / {
        root /var/www/wordpress; # 指向WordPress的静态文件目录
        index index.php index.html index.htm;
        try_files $uri $uri/ /index.php?$args;
    }
 
    location ~ \.php$ {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proxy_set_header Host $http_host;
        proxy_redirect off;
        proxy_pass http://127.0.0.1:8080; # 代理到Tomcat服务器
    }
 
    # 其他配置...
}
  1. 启动Tomcat和Nginx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rt tomcat9
sudo systemctl start nginx

确保你的域名DNS指向你的服务器IP,然后你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你的个人博客了。当请求静态内容时,Nginx将直接提供,而请求动态内容(例如PHP文件),Nginx将请求代理给Tomcat处理。

2024-09-03

Spring Boot是由Pivotal团队提供的全新框架,其设计目的是用来简化新Spring应用的初始搭建以及开发过程。它主要用于配置Spring应用,它消除了大量的样板代码,同时通过自动配置来实现快速开发。

Spring Boot的主要特点:

  1. 创建独立的Spring应用。
  2. 直接嵌入Tomcat, Jetty或Undertow(无需部署WAR文件)。
  3. 提供自动配置的“starter”项目对象模型(POMS)。
  4. 提供各种生命周期事件,自动配置和注解,如@EnableAutoConfiguration, @ConditionalOnClass等。
  5. 提供一个运行时的管理和诊断工具,称为Actuator。
  6. 支持几乎是零配置。

Spring Boot应用的创建和运行:

  1. 使用Spring Initializr(一个Web工具)来生成项目。
  2. 下载生成的ZIP文件,并解压。
  3. 使用Maven或Gradle来构建和运行应用。

示例代码(一个简单的Spring Boot应用):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
 
@RestController
@EnableAuto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HelloWorldApplication {
 
    @RequestMapping("/")
    String home() {
        return "Hello, Spring Boo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SpringApplication.run(HelloWorldApplication.class, args);
    }
 
}

在上述代码中,@RestController注解指示该类是一个Web @Controller,并且返回的是JSON序列化的数据。@EnableAutoConfiguration让Spring Boot根据类路径设置、其他bean和各种属性设置自动配置应用。main方法中的SpringApplication.run()方法启动应用。当运行应用时,Spring Boot默认嵌入的Tomcat服务器会启动,应用会监听8080端口。

2024-09-03

由于问题描述不具体,我将提供一个常见的Spring Boot和RuoYi框架错误处理的例子。

假设我们遇到了一个BeanCreationException,这通常意味着Spring容器在创建一个bean时遇到了问题。

错误描述: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BeanCreationException: Error creating bean with name 'userMapper' defined in file [/path/to/target/classes/com/example/mapper/UserMapper.class]: Cannot resolve reference to bean 'sqlSessionFactory' while setting bean property 'sqlSessionFactory'; nested exception is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NoSuchBeanDefinitionException: No bean named 'sqlSessionFactory' available

解决方法:

  1. 检查Spring配置文件或注解,确保@Bean注解标记的方法创建了sqlSessionFactory bean。
  2. 确认是否有必要的依赖和配置文件,如mybatis-config.xmlapplication.propertiesapplication.yml中的数据库连接信息。
  3. 如果使用了数据库初始化工具,如Flyway或Liquibase,确保它们正确执行并且数据库表已创建。
  4. 确认是否所有必要的Mapper接口都被正确扫描并注册到了Spring上下文中。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诊断并解决大部分Spring Boot和RuoYi框架常见的错误问题。具体解决方案取决于完整的错误信息和项目的具体配置。

2024-09-03

报错解释:

Spring Cloud Alibaba 是一个微服务开发框架,它提供了对 Nacos 的支持,Nacos 是一个更易于构建云原生应用的动态服务发现、配置管理和服务管理平台。当你升级 Spring Cloud Alibaba 的版本时,可能会遇到 Nacos 连接失败的问题。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

  1. Nacos 服务端版本与客户端版本不兼容。
  2. 网络问题,导致客户端无法连接到 Nacos 服务器。
  3. Nacos 服务端口配置错误或者服务未运行。
  4. 客户端配置错误,如 Spring 配置文件中 Nacos 地址配置错误。

解决方法:

  1. 确认 Nacos 服务端与客户端的版本兼容性,查看官方文档,确保升级后的版本兼容。
  2. 检查网络连接,确保客户端可以访问 Nacos 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
  3. 检查 Nacos 服务是否已启动并运行,确认服务端口配置正确。
  4. 检查客户端的配置文件,确保 Nacos 的相关配置(如服务地址、端口等)是正确的。

如果问题依然存在,可以查看客户端和服务端的日志文件,以获取更详细的错误信息,进一步诊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