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4



from django import forms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Redirect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nder
from .models import Document
 
# 定义上传文件的表单
class DocumentForm(forms.Form):
    file = forms.FileField()
 
# 处理文件上传的视图函数
def upload_file(request):
    if request.method == 'POST':
        form = DocumentForm(request.POST, request.FILES)
        if form.is_valid():
            new_doc = Document(docfile=request.FILES['file'])
            new_doc.save()
            # 重定向到一个新的URL,防止表单的重复提交
            return HttpResponseRedirect('/success/url/')
    else:
        form = DocumentForm()
    return render(request, 'upload.html', {'form': form})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名为DocumentForm的类来处理文件上传。然后,在upload_file视图函数中,我们检查请求是否是POST方法,如果是,我们实例化表单并将POST数据和文件传递给它。如果表单验证成功,我们将文件保存到数据库,并重定向到一个成功页面。如果请求不是POST或者表单不是有效的,我们渲染带有上传表单的页面供用户填写。

2024-09-04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loud.gateway.filter.GatewayFilterChai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loud.gateway.filter.GlobalFilte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re.io.buffer.DataBufferUtils;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http.HttpStatus;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http.server.reactive.ServerHttpRespons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er.ServerWebExchange;
import reactor.core.publisher.Mono;
 
public class RequestRateLimiterGlobalFilter implements GlobalFilter {
 
    private final RequestRateLimiter requestRateLimiter;
 
    public RequestRateLimiterGlobalFilter(RequestRateLimiter requestRateLimiter) {
        this.requestRateLimiter = requestRateLimiter;
    }
 
    @Override
    public Mono<Void> filter(ServerWebExchange exchange, GatewayFilterChain chain) {
        return requestRateLimiter.isAllowed(exchange)
                .flatMap(response -> {
                    if (response.isCommitted()) {
                        return Mono.error(new RuntimeException("Request rejected"));
                    }
 
                    ServerHttpResponse response = exchange.getResponse();
                    response.setStatusCode(HttpStatus.TOO_MANY_REQUESTS);
                    // 自定义响应体
                    String body = "Custom response for Too Many Requests";
                    response.getHeaders().setContentType(MediaType.APPLICATION_JSON);
                    return response.writeWith(Mono.just(response.bufferFactory().wrap(body.getBytes())));
                })
                .onErrorResume(e -> {
                    ServerHttpResponse response = exchange.getResponse();
                    response.setStatusCode(HttpStatus.INTERNAL_SERVER_ERROR);
                    String body = "Internal Server Error, please try again later";
                    response.getHeaders().setContentType(MediaType.APPLICATION_JSON);
                    return response.writeWith(Mono.just(response.bufferFactory().wrap(body.getBytes())));
                })
                .then(Mono.empty()); // continue filtering other filters
    }
}

这个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实现一个自定义的全局过滤器,用于Spring Cloud Gateway的请求限流。它使用了RequestRateLimiter服务来决定是否允许请求通过,并提供了一个自定义的响应体,如果请求被拒绝则返回。同时,它还处理了可能发生的错误,并向客户端返回一个内部服务器错误的响应。

2024-09-04

在Spring Boot项目中整合MyBatis Plus和达梦数据库(DM8),你需要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 pom.xml中添加依赖:



<!-- MyBatis Plus -->
<dependency>
    <groupId>com.baomidou</groupId>
    <artifactId>mybatis-plus-boot-starter</artifactId>
    <version>最新版本</version>
</dependency>
 
<!-- 达梦数据库驱动 -->
<dependency>
    <groupId>com.dameng</groupId>
    <artifactId>Dm8JdbcDriver18</artifactId>
    <version>最新版本</version>
</dependency>
  1. 配置application.propertiesapplication.yml文件:



# 数据源配置
spring.datasource.driver-class-name=dm.jdbc.driver.DmDriver
spring.datasource.url=jdbc:dm://localhost:5236/数据库名
spring.datasource.username=用户名
spring.datasource.password=密码
 
# MyBatis Plus 配置
mybatis-plus.mapper-locations=classpath:/mappers/**/*.xml
mybatis-plus.type-aliases-package=你的实体类所在包名
mybatis-plus.global-config.db-config.id-type=auto
mybatis-plus.global-config.db-config.field-strategy=not_empty
mybatis-plus.global-config.db-config.table-prefix=表前缀
  1. 创建Mapper接口和对应的XML文件。
  2. 配置MyBatis Plus: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MybatisPlusConfig {
    @Bean
    public MybatisPlusInterceptor mybatisPlusInterceptor() {
        MybatisPlusInterceptor interceptor = new MybatisPlusInterceptor();
        // 添加分页插件
        interceptor.addInnerInterceptor(new PaginationInnerInterceptor(DbType.DM));
        return interceptor;
    }
}
  1. 使用MyBatis Plus提供的CRUD方法进行数据库操作。

确保你已经在达梦数据库中创建了相应的数据库和表,并且有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以上步骤提供了一个简化的整合流程,具体的依赖版本和配置可能会随着版本更新而变化,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版本。

2024-09-04

在Django框架中,我们可以使用内置的admin应用来管理网站的内容。以下是如何使用Django的admin应用来管理我们的模型的步骤:

  1. 创建一个管理员用户:



python manage.py createsuperuser
  1. 注册模型到admin:

在你的应用目录中的admin.py文件中,注册你的模型。例如,如果你有一个名为Book的模型,你可以这样注册:




from django.contrib import admin
from .models import Book
 
admin.site.register(Book)
  1. 定制admin界面:

你可以通过定义AdminClass来自定义admin界面。例如:




from django.contrib import admin
from .models import Book
 
class BookAdmin(admin.ModelAdmin):
    list_display = ('title', 'author', 'publisher', 'publication_date')
    list_filter = ('publication_date',)
    search_fields = ('title', 'author', 'publisher')
 
admin.site.register(Book, BookAdmin)
  1. 使用Django admin:

完成上述步骤后,运行你的Django开发服务器:




python manage.py runserver

然后,在浏览器中访问http://127.0.0.1:8000/admin/,使用之前创建的管理员用户登录,你将能够看到你注册的模型,并可以进行增删改查操作。

以上是使用Django admin的基本步骤,具体的定制化操作可以参考Django的官方文档。

2024-09-04

在Django中配置日志,你需要在项目的settings.py文件中设置LOGGIC配置字典。以下是一个基本的日志配置示例:




import os
 
LOGGING = {
    'version': 1,
    'disable_existing_loggers': False,
    'formatters': {
        'standard': {
            'format': '%(asctime)s [%(levelname)s] %(name)s: %(message)s'
        },
    },
    'handlers': {
        'console': {
            'level': 'DEBUG',
            'class': 'logging.StreamHandler',
            'formatter': 'standard'
        },
        'file': {
            'level': 'INFO',
            'class': 'logging.FileHandler',
            'filename': os.path.join(BASE_DIR, 'debug.log'),  # 日志输出文件
            'formatter': 'standard',
            'mode': 'a',  # 追加模式
        },
    },
    'loggers': {
        'django': {
            'handlers': ['console', 'file'],
            'level': 'INFO',
            'propagate': True,
        },
    },
}

在这个配置中,我们定义了两个处理器:consolefileconsole处理器将日志输出到控制台,而file处理器将日志以追加模式写入到debug.log文件。我们还定义了一个名为django的日志器,它将INFO级别以上的日志信息同时发送到控制台和文件中。

要在Django代码中使用日志,你可以这样做:




import logging
 
logger = logging.getLogger(__name__)
 
def my_view(request):
    logger.debug('A debug message')
    return HttpResponse('Logging example')

这段代码会创建一个名为views的日志器,并记录一条调试信息。记得在项目的__init__.py文件中设置os.environ.setdefault('DJANGO_SETTINGS_MODULE', 'your_project_name.settings')以确保日志配置正确加载。

2024-09-04

报错信息不完整,但根据提供的部分信息,可以推测是Spring Boot项目在启动时遇到了io.minio.S3Base类的初始化问题。S3Base是MinIO客户端库中的一个类,它看起来是在静态初始化阶段失败了。

解决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检查项目的依赖管理文件(例如pom.xml或build.gradle),确保MinIO客户端库(例如minio)的版本是正确的,并且没有冲突。
  2. 确认项目中是否有其他库的版本不兼容,可能会影响到MinIO客户端库的初始化。
  3. 查看完整的错误堆栈信息,确定是类路径问题、配置错误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初始化失败。
  4. 如果错误与配置有关,检查应用的配置文件(例如application.properties或application.yml),确保所有MinIO客户端所需的配置项都正确无误。
  5. 如果错误信息提示有关网络或认证的问题,请确保MinIO服务器可达并且提供了正确的凭证。
  6. 清理并重新构建项目,有时候依赖库之间的冲突或是项目构建时的缓存问题可能会导致初始化错误。
  7. 如果以上步骤都不能解决问题,可以尝试搜索错误信息的其余部分或者查看MinIO客户端的文档和社区支持来获取更多帮助。
2024-09-04

解释:

ORA-12541错误表示Oracle客户端尝试通过网络连接到Oracle数据库时,无法找到监听器(Listener)。监听器是Oracle Net Services中负责监听和管理客户端连接请求的组件。

解决方法:

  1. 确认监听器是否正在运行:

    • 在Oracle服务器上,运行lsnrctl status命令查看监听器的状态。
    • 如果监听器没有运行,使用lsnrctl start命令启动监听器。
  2. 检查监听器配置文件(listener.ora):

    • 确认监听器配置文件中的正确监听端口(默认是1521)和协议设置。
    • 确认是否有正确的数据库服务条目,并且服务名或SID与你尝试连接的数据库一致。
  3. 确认网络配置文件(tnsnames.ora):

    • 如果使用本地命名方法(TNSNAMES),确认该文件中对应服务名的配置是否正确。
  4. 确认防火墙设置:

    • 如果服务器上运行着防火墙,确保它没有阻止Oracle监听器端口。
  5. 确认服务名是否正确:

    • 确保你在连接字符串中使用的服务名(或SID)是正确的,并且数据库实例正在运行。
  6. 检查环境变量:

    • 确保ORACLE\_HOME和TNS\_ADMIN环境变量指向正确的路径,且监听器配置文件listener.ora和tnsnames.ora存在于这些路径下。
  7. 重启监听器服务:

    • 在某些情况下,重启监听器服务可能解决问题。
  8. 检查Oracle网络配置:

    • 使用sqlnet.ora文件中的配置参数进行故障排除。

如果以上步骤无法解决问题,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网络配置,查看Oracle的日志文件,或者联系数据库管理员进行进一步的诊断。

2024-09-04

在Spring Boot项目中关闭线上Swagger,可以通过配置文件来实现。你可以在application.propertiesapplication.yml中添加相应的配置来禁用Swagger。

如果你使用的是application.properties文件,可以添加以下配置:




# 禁用Swagger
springfox.documentation.enabled=false

如果你使用的是application.yml文件,可以添加以下配置:




springfox:
  documentation:
    enabled: false

这样配置后,Swagger在开发环境可以使用,但在非开发环境(如生产环境)就会被自动关闭。你可以通过设置Spring Boot的spring.profiles.active属性来切换不同的环境配置。

例如,在生产环境的配置文件(如application-prod.propertiesapplication-prod.yml)中,确保开启上述配置。

另外,为了确保生产环境不会意外启用Swagger,你可以在代码中进一步检查环境变量或配置来确保Swagger的关闭。

示例代码(在Swagger配置类中添加判断):




@Configuration
@Profile("!dev") // 不在开发环境中启用
public class SwaggerConfig {
    @Bean
    public Docket api() {
        return new Docket(DocumentationType.SWAGGER_2).enable(false);
    }
}

这段代码中使用了Spring的@Profile注解,表示除了dev之外的环境中,Swagger都将被禁用。

2024-09-04

由于篇幅所限,以下仅展示如何使用Spring Boot创建一个简单的RESTful API服务,用于与AI聊天机器人交互。




// 导入Spring Boot相关依赖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
 
@RestController
@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BlogAI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BlogAIApplication.class, args);
    }
 
    // 假设有一个AI助手类,处理用户输入和返回响应
    @Autowired
    private AIAssistant aiAssistant;
 
    // 接收用户输入并返回AI生成的回复
    @GetMapping("/getResponse")
    public String getResponse(@RequestParam String userInput) {
        return aiAssistant.processInput(userInput);
    }
}
 
// AI助手类示例,需要根据实际AI服务的API进行调整
class AIAssistant {
    // 模拟调用AI服务并返回响应
    public String processInput(String userInput) {
        // 这里应该是调用AI服务的代码,例如向对话系统发送请求并获取结果
        // 为简化示例,我们模拟返回一个AI生成的响应
        return "AI回复: " + userInput; // 简单模拟返回
    }
}

在这个简化的例子中,我们创建了一个名为BlogAIApplication的Spring Boot应用程序,它提供了一个RESTful API端点/getResponse,用于接收用户输入并返回AI助手处理后的输出。这个例子展示了如何在Spring Boot中创建一个简单的RESTful服务,并且如何与外部AI服务进行集成。在实际应用中,你需要替换AIAssistant类中的processInput方法,以实现与你使用的AI服务的集成。

2024-09-04

在PostgreSQL中,事务是通过以下SQL命令来管理的:

  1. 开启事务:



BEGIN;
  1. 提交事务:



COMMIT;
  1. 回滚事务:



ROLLBACK;

PostgreSQL默认情况下是自动开启并自动提交事务的。这意味着每个独立的SQL语句都被当作一个事务,如果该语句执行成功,则自动提交;如果执行失败,则自动回滚。

如果你想关闭自动提交,可以通过设置AUTOCOMMITOFF来实现。这通常在客户端库或者工具中设置,比如在psql中,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set AUTOCOMMIT off

之后,你需要手动使用BEGIN开始一个事务,然后使用COMMITROLLBACK来结束它。

示例:




-- 关闭自动提交
\set AUTOCOMMIT off
 
-- 开启事务
BEGIN;
 
-- 执行一些操作
INSERT INTO my_table(column1) VALUES ('value1');
 
-- 如果一切正常,提交事务
COMMIT;
 
-- 如果操作有错,回滚事务
ROLL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