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4

Oracle Data Pump可以直接使用ASM(Automatic Storage Management)进行数据导出(EXPDP)和导入(IMPDP)。以下是使用ASM进行数据导出和导入的基本命令示例。

导出到ASM:




expdp system/password@db11g directory=DATA_PUMP_DIR dumpfile=expdp.dmp logfile=expdp.log schemas=schema_name

在这个命令中,system/password@db11g是连接到数据库的凭据,DATA_PUMP_DIR是已经在ASM中定义好的目录对象,expdp.dmp是导出的数据泵文件,expdp.log是操作日志文件,schema_name是需要导出的模式名。

从ASM导入:




impdp system/password@db11g directory=DATA_PUMP_DIR dumpfile=expdp.dmp logfile=impdp.log schemas=schema_name

导入命令与导出命令类似,只是操作换成了impdp,并指定了要导入的数据泵文件。

确保在执行这些命令之前,已经正确配置了ASM磁盘组和相应的Oracle目录对象,并且用户有足够的权限进行数据泵操作。

2024-09-04

解释:

PostgreSQL数据库在恢复模式(recovery mode)时会出现“the database system is in recovery mode”的错误提示。这通常发生在数据库服务器意外宕机后,系统尝试自动恢复数据库到一致状态时。在恢复模式下,数据库处于只读模式,不允许进行数据修改操作。

解决方法:

  1. 等待:如果数据库可以自动完成恢复过程,通常只需耐心等待,直到数据库完全恢复并可以正常访问。
  2. 检查主服务器的日志:如果是手动进行主从同步的数据库集群,检查主服务器的日志文件,确认数据同步和恢复过程是否正常。
  3. 重启数据库服务:一旦恢复模式结束,数据库会自动退出恢复模式,并可以重启PostgreSQL服务。
  4. 使用pg\_controldata查看恢复状态:可以使用pg_controldata命令查看数据库的恢复状态。

注意:

  • 在恢复模式结束之前,不应执行任何可能会影响数据一致性的操作。
  • 如果数据库集群配置了流复制(streaming replication),确保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的配置正确,并且网络连接没有问题。
  • 如果数据库长时间处于恢复模式,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数据文件、WAL日志文件或配置文件,查找恢复过程中的问题。
2024-09-04

在Spring Boot 3中,若要使用fastjson2作为RedisTemplate的序列化策略,你需要自定义配置类来覆盖默认的配置。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




import com.alibaba.fastjson2.JSON;
import com.alibaba.fastjson2.serializer.SerializerFeatur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Be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data.redis.connection.RedisConnectionFactory;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data.redis.core.RedisTemplat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data.redis.serializer.RedisSerializer;
import java.nio.charset.StandardCharsets;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RedisConfig {
 
    @Bean
    public RedisTemplate<Object, Object> redisTemplate(RedisConnectionFactory redisConnectionFactory) {
        RedisTemplate<Object, Object> template = new RedisTemplate<>();
        template.setConnectionFactory(redisConnectionFactory);
 
        // 使用fastjson序列化
        FastJson2JsonRedisSerializer fastJson2JsonRedisSerializer = new FastJson2JsonRedisSerializer(Object.class);
 
        // 设置值(value)的序列化器
        template.setValueSerializer(fastJson2JsonRedisSerializer);
        // 设置键(key)的序列化器
        template.setKeySerializer(fastJson2JsonRedisSerializer);
        // 设置哈希键的序列化器
        template.setHashKeySerializer(fastJson2JsonRedisSerializer);
        // 设置哈希值的序列化器
        template.setHashValueSerializer(fastJson2JsonRedisSerializer);
 
        template.afterPropertiesSet();
        return template;
    }
 
    public static class FastJson2JsonRedisSerializer<T> implements RedisSerializer<T> {
        private Class<T> clazz;
 
        public FastJson2JsonRedisSerializer(Class<T> clazz) {
            super();
            this.clazz = clazz;
        }
 
        @Override
        public byte[] serialize(T t) throws SerializationException {
            if (t == null) {
                return new byte[0];
            }
            return JSON.toJSONString(t, SerializerFeature.WriteClassName).getBytes(StandardCharsets.UTF_8);
        }
 
        @Override
        public T deserialize(byte[] bytes) throws SerializationException {
            if (bytes == null || bytes.length <= 0) {
                return null;
            }
            String str = new String(bytes, StandardCharsets.UTF_8);
            return JSON.parseObject(str, clazz);
        }
    }
}

在这个配置类中,我们定义了一个RedisTemplate的Bean,并且使用了自定义的FastJson2JsonRedisSerializer作为序列化器。这个序列化器使用fastjson2库将对象序列化为JSON字符串,并在反序列化时指

2024-09-04

在Redis中发现热点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1. 监控命令:使用MONITOR命令实时监控所有经过Redis的请求。
  2. 日志分析:分析Redis的访问日志,找出频繁访问的key。
  3. 客户端分析:在应用程序中集成监控工具,分析访问模式。
  4. 内存分析:使用MEMORY USAGE key命令来查看每个key的内存使用情况。
  5. 第三方工具:使用Redis的监控工具如Redisson、Redmon等。

下面是一个使用MEMORY USAGE命令来查找热点key的例子:




redis-cli
127.0.0.1:6379> MEMORY USAGE key1
(integer) 1024
127.0.0.1:6379> MEMORY USAGE key2
(integer) 2048
...

根据返回的内存大小,可以判断访问频率高低从而发现热点key。注意,这个方法需要Redis版本在4.0及以上。

2024-09-04

报错信息 "couldn't install microsoft.visualcpp.redist.14" 表示无法安装 Microsoft Visual C++ 2015-2019 Redistributable,这是一个运行时库,许多软件依赖它来运行。

解决方法:

  1. 确保下载最新版本的 Visual C++ 可再发行组件。
  2. 以管理员权限运行安装程序:右击安装程序,选择“以管理员身份运行”。
  3. 检查系统是否有最新的Windows更新,并安装它们。
  4. 清理系统中的临时文件和注册表错误。
  5. 重启计算机后再尝试安装。
  6. 如果问题依旧,尝试手动下载并安装Visual C++ 可再发行组件包。
  7. 检查安全软件设置,确保它没有阻止安装。
  8. 如果是64位系统,请确保下载的是64位版本的安装程序。

如果以上步骤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寻求专业技术支持。

2024-09-04

AOF(Append Only File)日志是Redis的另一种持久化策略,它的工作原理是将Redis执行的每一个写命令都追加到文件中。当Redis重启时,可以通过重新执行这些命令来恢复数据。

AOF的工作流程大致如下:

  1. 当Redis执行写命令时,该命令会被追加到AOF缓冲区。
  2. 根据配置文件中的同步策略,AOF缓冲区的内容可以被写入到AOF文件中。
  3. 如果Redis重启,它会重新执行AOF文件中的命令来载入数据。

AOF同步策略:

  • always: 每个写命令都同步,最慢但最安全。
  • everysec: 每秒同步一次,折衷方案,介于快速与安全。
  • no: 由操作系统决定何时同步,最快但最不安全。

AOF重写是为了防止AOF文件过大,当AOF文件的大小超过所设定的阈值时,Redis会启动AOF文件的内容压缩,只保留能恢复数据的最小指令集。

AOF的配置:




# 是否开启AOF持久化功能
appendonly yes
 
# AOF文件的名称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 AOF文件的同步策略
appendfsync everysec
 
# 是否在AOF重写期间对新写操作进行fsync
no-appendfsync-on-rewrite no
 
# AOF文件大小触发AOF重写的百分比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 AOF文件的最小大小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AOF的使用可能会引入额外的写操作开销,但它提供了更好的数据安全性,特别是对于需要持续数据服务的场景。

2024-09-04

在Ubuntu系统上,您可以通过以下步骤从源代码安装PostgreSQL:

  1. 安装依赖项: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y build-essential zlib1g-dev libssl-dev libreadline-dev libpq-dev texinfo
  1. 下载PostgreSQL源代码:



wget https://ftp.postgresql.org/pub/source/vYourVersion/postgresql-YourVersion.tar.bz2
tar -xvjf postgresql-YourVersion.tar.bz2
cd postgresql-YourVersion

YourVersion替换为您想安装的PostgreSQL版本号。

  1. 配置、编译并安装PostgreSQL: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postgresql
gmake
sudo gmake install
  1. 创建用户和目录:



sudo mkdir /usr/local/postgresql/data
sudo chown postgres:postgres /usr/local/postgresql
sudo chown -R postgres:postgres /usr/local/postgresql/data
  1. 初始化数据库:



sudo -u postgres /usr/local/postgresql/bin/initdb -D /usr/local/postgresql/data
  1. 启动PostgreSQL服务:



sudo -u postgres /usr/local/postgresql/bin/postgres -D /usr/local/postgresql/data > /usr/local/postgresql/logfile 2>&1 &
  1. 配置环境变量:



echo "export PATH=$PATH:/usr/local/postgresql/bin" >> ~/.bashrc
source ~/.bashrc

请注意,您需要替换YourVersion为实际的PostgreSQL版本号,并在执行步骤3之前确保所有依赖项都已安装。同时,这个过程不包括配置系统服务,如果您需要PostgreSQL作为服务运行,您可能需要进一步配置。

2024-09-04

Redis 的 GEO 类型是一种存储经纬度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操作的数据类型。Redis 在 3.2 版本添加了对 GEO 的支持。

Redis GEO 类型的基本原理是将二维的经纬度数据映射到一维的字符串中,然后通过一维字符串的排序来实现查找。

Redis GEO 类型的常用命令:

  1. geoadd key longitude latitude member [longitude latitude member ...]:添加地理位置的坐标。
  2. geopos key member [member ...]:获取一个或多个成员的位置坐标。
  3. geodist key member1 member2 [unit]:返回两个成员之间的距离。
  4. georadius key longitude latitude radius m|km|ft|mi [WITHCOORD] [WITHDIST] [WITHHASH] [COUNT count] [ASC|DESC]:以给定的经纬度为中心,返回附近的地理位置。
  5. georadiusbymember key member radius m|km|ft|mi [WITHCOORD] [WITHDIST] [WITHHASH] [COUNT count] [ASC|DESC]:返回位于指定成员附近的其他成员。
  6. zrangebylex key min max [LIMIT offset count]:按字典顺序返回成员列表。

解决方案示例代码:




# 添加地理位置坐标
redis.geoadd('city', 13.361389, 38.115556, 'Palermo')
redis.geoadd('city', 15.087269, 37.502669, 'Catania')
 
# 获取一个或多个成员的位置坐标
coordinates = redis.geopos('city', 'Palermo')
print(coordinates)
 
# 返回两个成员之间的距离
distance = redis.geodist('city', 'Palermo', 'Catania')
print(distance)
 
# 以给定的经纬度为中心,返回附近的地理位置
nearby_places = redis.georadius('city', 15, 37, 100, 'km')
print(nearby_places)

以上代码演示了如何使用 Redis 的 GEO 类型添加地理位置坐标、获取坐标、计算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查找附近的地点。

2024-09-04

使用langchain4j调用大型模型创建一个简单的聊天助手,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 引入必要的依赖库。
  2. 初始化模型和prompt。
  3. 创建一个用户界面循环,接收用户输入并生成响应。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Python示例:




from langchain import Prompt, LLMChain
from langchain.llms import OpenAI
 
# 初始化OpenAI LLM
llm = OpenAI(temperature=0)  # 设置temperature为0表示使用最佳输出
 
# 初始化聊天助手提示
prompt = Prompt(
    content="你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你可以提供帮助,回答问题,或者进行对话。请随意和我聊天。",
    input_variables=["user_input"],
    output_variable="llm_response"
)
 
# 创建聊天助手链
chain = LLMChain(llm=llm, prompt=prompt)
 
# 用户界面循环
print("欢迎来到聊天助手,输入'exit'退出。")
while True:
    user_input = input("用户输入: ")
    if user_input == "exit":
        print("聊天助手已退出。")
        break
    llm_response = chain.run(user_input)
    print(f"聊天助手回复: {llm_response}\n")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了langchain库来初始化一个简单的聊天助手。用户输入一个问题或者指令,聊天助手会调用大型语言模型(LLM)来生成响应。这个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langchain4j进行基本的聊天助手开发。

2024-09-04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Jedis;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RateLimiter;
 
public class RedisRateLimiter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连接到Redis服务器
        Jedis jedis = new Jedis("localhost", 6379);
 
        // 创建RateLimiter实例,并设置每秒允许的请求数为10
        RateLimiter rateLimiter = jedis.rateLimiter("myRateLimiter", 10);
 
        // 循环发送请求,并尝试获取许可证
        for (int i = 0; i < 20; i++) {
            // 尝试获取许可证,如果没有立即返回,会阻塞等待
            if (rateLimiter.acquire(1)) {
                System.out.println("Request allowed: " + i);
            } else {
                System.out.println("Request denied: " + i);
            }
        }
 
        // 关闭Jedis连接
        jedis.close();
    }
}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Redis的RateLimiter来实现限流。我们创建了一个名为myRateLimiter的限流器,并设置了每秒允许通过的请求数为10。然后在一个循环中,我们尝试获取许可证来执行请求,如果没有获取到许可证,则表示请求被限流了。这个例子简单地在控制台输出了允许和拒绝的请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