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3

在Ubuntu Server 24.04 (Linux) 上安装和配置smartdns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 更新系统包列表和软件包: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upgrade -y
  1. 安装smartdns:



sudo apt install -y smartdns
  1. 配置smartdns。编辑smartdns的配置文件/etc/smartdns/smartdns.conf



sudo nano /etc/smartdns/smartdns.conf

在该文件中,您可以根据需要配置您的规则。下面是一个简单的配置示例:




# 使用系统的resolv.conf作为上游DNS服务器
[root]
lazy_open=true
 
[unittest]
test=1
 
[localhost]
test=1
 
[localdns]
local=/test.com/
local=/example.com/
 
[localdns_proxy]
local=/test.com/
local=/example.com/
proxy=your_upstream_dns_server_ip
  1. 重启smartdns服务以应用更改:



sudo systemctl restart smartdns
  1. 确保smartdns服务设置为开机启动:



sudo systemctl enable smartdns
  1. (可选)配置系统的DNS设置以使用smartdns:



echo "nameserver 127.0.0.1" | sudo tee /etc/resolv.conf

这样就完成了smartdns的安装和基本配置。您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配置文件,添加更多的规则和上游DNS服务器。

2024-08-13

要从主机上传文件到Linux虚拟机,可以使用SCP (Secure Copy) 或者 SFTP (SSH File Transfer Protocol)。以下是使用SCP上传文件的示例:

  1. 打开主机终端。
  2. 确保你有权限访问虚拟机,并且虚拟机的SSH服务正在运行。
  3. 执行SCP命令将文件上传到虚拟机。



scp /path/to/local/file username@vm_ip:/path/to/remote/directory

替换以下参数:

  • /path/to/local/file:你想上传的本地文件的路径。
  • username:你的虚拟机登录用户名。
  • vm_ip:虚拟机的IP地址。
  • /path/to/remote/directory:虚拟机上的目标目录路径。

例如,如果你想上传名为example.txt的文件到虚拟机,虚拟机的IP是192.168.1.100,用户名是user,并且你想上传到用户的主目录下,你可以使用:




scp example.txt user@192.168.1.100:/home/user/

如果你的虚拟机使用的是不同的SSH端口,你需要指定-P参数后跟端口号。




scp -P port example.txt user@192.168.1.100:/home/user/

替换port为你的端口号。

注意:如果是第一次连接到虚拟机,可能会提示你确认虚拟机的指纹。输入yes来接受它。

2024-08-13

问题解释:

Linux内核panic通常是指内核遇到无法恢复的错误时,为了防止系统进一步损坏,内核会停止工作并显示一个panic消息。这种情况通常由硬件问题、驱动程序错误、内存不足或文件系统损坏等引起。

常见原因及解决方法:

  1. 硬件故障:检查硬件问题,包括内存条、硬盘、CPU等,使用如memtestsmartctl等工具检测硬件健康状态。
  2. 驱动程序错误:更新或回滚有问题的驱动程序,使用dmesg查看错误日志,定位问题驱动,然后更新或回滚。
  3. 内存不足:增加物理内存或优化内核的内存管理参数。
  4. 文件系统损坏:运行fsck检查和修复文件系统。
  5. 内核参数不当:检查内核启动参数,如elevator=deadlinenosmt等,有时候某些参数可能会导致内核崩溃。
  6. 内核版本问题:尝试升级或回滚内核版本。
  7. 系统过热:确保计算机散热良好,清理风扇和散热片上的灰尘,确保良好的通风。
  8. 软件冲突:检查最近安装的软件是否与系统不兼容,卸载或更新有问题的软件。

解决步骤概要

  1. 收集panic信息:使用dmesg/var/log/messages查看内核日志。
  2. 检查硬件:运行内存测试和硬盘检查。
  3. 更新或回滚驱动:根据日志更新或回滚问题驱动。
  4. 检查内存:检查是否足够,必要时增加内存。
  5. 文件系统检查:运行fsck检查并修复文件系统。
  6. 内核参数调整:检查并调整内核参数。
  7. 升级或回滚内核:升级或回滚内核版本。
  8. 散热检查:检查并改善计算机的散热状况。
  9. 软件冲突解决:检查最近安装的软件,解决冲突。
  10. 如果问题依然存在,考虑获取更多日志信息,并寻求社区或专业人士的帮助。
2024-08-13

在Linux中,你可以使用shell脚本创建一个简单的文本进度条。以下是一个示例脚本,它使用了echo来显示进度条和for循环来模拟一个任务的执行过程。




#!/bin/bash
 
# 进度条的总长度
total=10
 
# 清除之前的输出
clear
 
# 打印标题
echo "执行进度:"
 
# 循环total次,模拟任务执行
for ((i = 0; i <= $total; i++)); do
    # 打印进度条(使用\r返回到行首,实现进度条的更新)
    printf " progress: [%-${total}s] %d%%\r" $(seq -s "=" $i | tr -d '[:digit:]') $(($i*100/$total))
    
    # 刷新输出
    sleep 0.1
    
    # 如果i等于total,则结束循环
    if [ $i -eq $total ]; then
        break
    fi
done
 
# 结束进度条后打印一个新行
echo
 
# 结束任务
echo "任务完成!"

保存这个脚本到一个文件中,比如progress_bar.sh,然后给予执行权限:




chmod +x progress_bar.sh

运行这个脚本:




./progress_bar.sh

你将看到一个简单的文本进度条在执行过程中更新。

2024-08-13

在Linux中,密码复杂度是由PAM(Pluggable Authentication Modules)模块管理的,特别是pam_pwquality模块。如果您想要取消密码复杂度限制,您可以禁用或者注释掉/etc/pam.d目录下相关的PAM配置。

以下是取消密码复杂度限制的步骤:

  1. 打开终端。
  2. 使用文本编辑器以超级用户权限编辑PAM密码质量模块的配置文件。例如,使用nanovi编辑器:



sudo nano /etc/pam.d/common-password

或者




sudo vi /etc/pam.d/common-password
  1. 找到包含pam_pwquality.so的行,它看起来可能像这样:



password    requisite                       pam_pwquality.so retry=3
  1. 在该行前面加上#符号将其注释掉:



#password    requisite                       pam_pwquality.so retry=3
  1. 保存并关闭文件。
  2. 为了确保更改立即生效,您可能需要重新启动系统,或者重新登录以使更改生效。

请注意,取消密码复杂度限制可能会降低账户的安全性。确保了解任何安全风险,并在必要时采取额外的安全措施。

2024-08-13

depmod 是一个在 Linux 系统中用来分析可载入模块(modules)及其依赖关系,并生成 modules.dep 文件和系统内核 image 的工具。这个工具通常由系统管理员和用户使用,以确保模块依赖关系的正确性和性能。

使用 depmod 命令

基本的 depmod 命令格式如下:




depmod [-aA] [-n level] [version] [filename]
  • -a: 自动检测和创建模块依赖关系。
  • -A: 与 -a 相似,但它会在创建之前删除现有的 modules.dep 文件。
  • -n: 不真正生成文件,而是将结果输出到标准输出。
  • version: 指定内核版本。
  • filename: 指定模块文件。

实例详解

1. 生成模块依赖关系




depmod -a

这个命令会分析所有目前可用的模块,并创建 modules.dep 文件,记录模块间的依赖关系。

2. 删除现有的 modules.dep 文件并生成新的依赖关系




depmod -A

3. 输出依赖关系而不是创建文件




depmod -n

注意事项

  • 在运行 depmod 之前,确保所有模块都已经正确安装。
  • 在升级内核或添加新模块后,应运行 depmod 来更新模块依赖关系。
  • 需要 root 权限才能运行 depmod 命令。
  • 如果你的系统使用的是专有的模块加载系统,那么 depmod 可能不适用。
2024-08-13

这个错误信息表明在Linux系统上尝试创建一个共享链接时失败了,原因可能是因为网络连接问题。

解决方法:

  1. 检查网络连接:确保你的Linux系统已经连接到互联网。可以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接。



ping google.com

如果ping命令失败,则表示网络连接存在问题。

  1. 检查防火墙设置:确保没有防火墙规则阻止创建共享链接。如果有,你可能需要更新防火墙规则。
  2. 检查代理设置:如果你的系统配置了代理,确保代理设置正确。
  3. 重启网络服务:有时重启网络服务可以解决临时的连接问题。



# 对于使用Systemd的系统
sudo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Manager
 
# 对于老旧系统,可能需要重启网络服务
sudo service network-manager restart
  1. 检查DNS设置:确保DNS解析正常。可以尝试使用nslookupdig命令检查DNS解析。
  2. 查看日志文件:查看/var/log/syslog或特定的日志文件,以获取更多关于错误的信息。
  3. 更新系统和软件:确保系统和所有相关软件都是最新的,有时候错误是由于软件包的bug导致的。
  4. 联系技术支持:如果以上步骤都不能解决问题,可能需要联系你的系统管理员或者技术支持。

在执行上述步骤时,请确保你有足够的权限进行网络设置和软件更新。如果问题依然存在,可能需要提供更详细的错误信息和系统配置信息来进行深入的故障排查。

2024-08-13

在Vim中进行多行操作,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1. 复制多行:

    • 复制当前行:yyY
    • 复制下面n行:nyy
  2. 删除多行:

    • 删除当前行:dd
    • 删除下面n行:ndd
  3. 粘贴多行:

    • 在光标下方粘贴:p
    • 在光标上方粘贴:P
  4. 交换两行:

    • 交换当前行和下一行:dddp
  5. 插入多行:

    • 在下方插入n行空行:nSnO
  6. 转换大小写:

    • 转换当前行:gUU
    • 转换选定区域:gU{motion} (例如:gU0 到行首,gU$ 到行尾)
  7. 注释/取消注释:

    • 注释当前行:gIg^I
    • 注释选定区域:gI{motion}
  8. 替换多行内容:

    • 替换当前行的内容::s/old/new/g
    • 替换全文的内容::%s/old/new/g
  9. 重复上次操作:

    • 在可视模式下重复上次操作:.

这些是Vim中进行多行操作的基本命令。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组合这些命令。

2024-08-13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netinet/in.h>
#include <arpa/inet.h>
 
#define BUF_SIZE 1024
#define PORT 8000
#define SERVER_IP "192.168.1.100"
 
int main() {
    int sockfd;
    char buffer[BUF_SIZE];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_addr;
    int len;
 
    // 创建 socket 文件描述符
    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if (sockfd < 0) {
        perror("socket creation failed");
        exit(EXIT_FAILURE);
    }
 
    // Filling server information
    memset(&server_addr, 0, sizeof(server_addr));
    server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er_addr.sin_port = htons(PORT);
    server_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SERVER_IP);
 
    // 连接到服务器
    if (connect(sockfd, (struct sockaddr *)&server_addr, sizeof(server_addr)) < 0) {
        perror("connection with server failed");
        exit(EXIT_FAILURE);
    }
 
    // 无限循环,处理消息发送和接收
    while (1) {
        // 输入消息
        printf("Enter message : ");
        fgets(buffer, BUF_SIZE, stdin);
        
        // 发送消息到服务器
        if (send(sockfd, buffer, strlen(buffer), 0) < 0) {
            perror("Send failed");
            exit(EXIT_FAILURE);
        }
 
        // 从服务器接收消息
        if ((len = recv(sockfd, buffer, BUF_SIZE, 0)) < 0) {
            perror("recv failed");
            exit(EXIT_FAILURE);
        }
 
        // 打印接收到的消息
        printf("Received message: %s", buffer);
    }
 
    // 关闭 socket
    close(sockfd);
    return 0;
}

这段代码是一个简单的基于 Linux 的网络聊天室客户端示例。它使用了 socket 编程接口,通过 TCP 协议连接到服务器,并在一个无限循环中处理消息的发送和接收。代码注重简洁性和可读性,适合作为嵌入式 Linux 网络编程初学者的入门示例。

2024-08-13

在Linux中,您可以使用whereisfind命令来查找Nginx的安装目录。

使用whereis命令:




whereis nginx

使用find命令:




sudo find / -name nginx

如果Nginx是通过包管理器安装的,可以使用包管理器的查询功能来找到安装路径。例如,在Debian和Ubuntu上,可以使用dpkg




dpkg -L nginx

在Red Hat系列的Linux发行版上,可以使用rpm




rpm -ql nginx

请注意,使用find命令可能需要管理员权限,因为有些目录可能需要访问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