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4



# 安装依赖库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y libgl1-mesa-dev libglu1-mesa-dev freeglut3-dev
 
# 克隆GitHub仓库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hughperkins/splatting.git
cd splatting
 
# 编译并运行示例程序
make
./splatting

这段代码提供了在Linux环境下安装和编译3D Gaussian Splatting可视化程序的步骤。首先,通过apt-get安装OpenGL的开发库,然后从GitHub克隆源代码仓库,接着编译源代码,最后运行程序。这个过程是部署和运行该项目的必要步骤。

2024-08-14

索引是在数据库表的列上构建的,使用索引可以快速找到存储在表中的特定数据。MySQL中,索引是在表的一列或多列上构建的,可以提高查询性能。

索引的类型:

  1. 主键索引(PRIMARY KEY):唯一标识表中的每行数据,不能有重复值。
  2. 唯一索引(UNIQUE):确保列中的数据是唯一的,即列中的数据不能重复。
  3. 全文索引(FULLTEXT):用于全文检索,可以提高查询长文本数据的性能。
  4. 普通索引(INDEX):基本索引类型,没有唯一性的限制。
  5. 组合索引:在多个列上构建的索引,可以覆盖多个列的查询。
  6. 空间索引(SPATIAL):对空间数据类型的列建立索引,适用于地理空间数据类型。

创建索引的SQL语法:




-- 创建主键索引
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PRIMARY KEY (column_name);
 
-- 创建唯一索引
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UNIQUE (column_name);
 
-- 创建全文索引
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FULLTEXT (column_name);
 
-- 创建普通索引
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INDEX index_name (column_name);
 
-- 创建组合索引
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INDEX index_name (column_name1, column_name2, ...);
 
-- 创建空间索引
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SPATIAL (column_name);

查看索引:




-- 查看表中的索引
SHOW INDEX FROM table_name;

删除索引:




-- 删除索引
DROP INDEX index_name ON table_name;

请注意,索引可以提高查询速度,但也会降低写入性能,因为索引也需要维护。在添加索引前,应考虑到这些潜在的影响。

2024-08-14

在Linux环境下,线程安全、死锁以及单例线程池的实现可以通过C++语言来解决。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thread>
#include <vector>
#include <mutex>
 
// 单例线程池
class ThreadPool {
private:
    std::vector<std::thread> threads;
    std::mutex mtx;
    static ThreadPool* instance;
 
    ThreadPool() {}
 
public:
    static ThreadPool*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std::lock_guard<std::mutex> lock(mtx);
            if (!instance) {
                instance = new ThreadPool();
            }
        }
        return instance;
    }
 
    void start(int num_threads) {
        for (int i = 0; i < num_threads; ++i) {
            threads.emplace_back([]() {
                // 线程工作代码
                std::cout << "Thread is running." << std::endl;
            });
        }
    }
 
    ~ThreadPool() {
        for (auto& t : threads) {
            if (t.joinable()) {
                t.join();
            }
        }
    }
};
 
// 初始化单例对象
ThreadPool* ThreadPool::instance = nullptr;
 
int main() {
    ThreadPool* pool = ThreadPool::getInstance();
    pool->start(5);  // 启动5个线程
    return 0;
}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创建一个单例的线程池,并在主函数中启动了5个线程。通过使用std::mutexstd::lock_guard来保证在多线程环境下的线程安全性。这个例子简单地展示了线程池的创建和启动,并没有包含完整的线程池管理功能。

2024-08-14

在Linux中,有多种方法可以查找和定位文件。以下是六种常见的方法:

  1. 使用find命令:find是最常用和强大的命令之一,可以用来查找文件系统中的文件。



find /path/to/search -name "filename"
  1. 使用locate命令:locate是一个基于数据库的工具,可以快速找到文件。首先,您需要更新数据库(通常每天自动完成)使用updatedb命令。



locate filename
  1. 使用which命令:which命令在PATH变量指定的目录中,搜索某个系统命令的位置。



which command_name
  1. 使用whereis命令:whereis命令可以搜索二进制、源和手册页的位置。



whereis command_name
  1. 使用grep命令:grep命令可以在文件中搜索字符串。



grep "string_to_search" filename
  1. 使用findgrep组合命令:可以先使用find命令查找文件,然后用grep命令在这些文件中搜索字符串。



find /path/to/search -type f -exec grep "string_to_search" {} \;

以上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优点,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查找文件。

2024-08-14

RocketMQ的2m-2s异步集群部署指的是一个双主多从的异步复制集群。在这种部署模式下,你至少需要4个Broker节点,2个主节点(Master)和2个从节点(Slave),以保证高可用性。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示例,展示了如何在3个Broker上部署2m-2s的异步集群:

  1. 首先,确保你有3个Broker的配置文件,例如:

    • broker-a.properties
    • broker-b.properties
    • broker-c.properties
  2. 配置每个Broker的角色和主从关系。以下是broker-a.properties的配置示例:



brokerClusterName=DefaultCluster
brokerName=broker-a
brokerId=0
deleteWhen=04
fileReservedTime=48
brokerRole=ASYNC_MASTER
flushDiskType=ASYNC_FLUSH
# 设置同步的从节点
brokerIP1=192.168.1.2

broker-b.properties配置为ASYNC\_MASTER,指定broker-a为同步从节点:




brokerClusterName=DefaultCluster
brokerName=broker-b
brokerId=1
deleteWhen=04
fileReservedTime=48
brokerRole=ASYNC_MASTER
flushDiskType=ASYNC_FLUSH
# 设置同步的从节点
brokerIP1=192.168.1.3

broker-c.properties配置为ASYNC\_SLAVE,指定broker-abroker-b为主节点:




brokerClusterName=DefaultCluster
brokerName=broker-c
brokerId=2
deleteWhen=04
fileReservedTime=48
brokerRole=ASYNC_SLAVE
flushDiskType=ASYNC_FLUSH
# 设置对应的主节点
masterAddr=192.168.1.2:10000
  1. 启动每个Broker实例,使用上面的配置文件启动。例如,在Linux环境下,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nohup sh mqbroker -c /path/to/your/config/broker-a.properties &
nohup sh mqbroker -c /path/to/your/config/broker-b.properties &
nohup sh mqbroker -c /path/to/your/config/broker-c.properties &

确保替换/path/to/your/config/为你的配置文件实际路径。

以上步骤将会启动一个双主多从的异步复制集群。生产环境中,你可能需要进一步配置网络隔离,负载均衡,权限控制等,以确保集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024-08-14

在Linux环境下安装RocketMQ单机版并在Spring Boot中使用的步骤如下:

  1. 安装Java环境,确保java命令可用。
  2. 下载RocketMQ二进制包:

    
    
    
    wget https://archive.apache.org/dist/rocketmq/4.9.2/rocketmq-all-4.9.2-bin-release.zip
  3. 解压RocketMQ压缩包:

    
    
    
    unzip rocketmq-all-4.9.2-bin-release.zip
  4. 配置环境变量,在.bashrc.bash_profile中添加:

    
    
    
    export ROCKETMQ_HOME=/path/to/rocketmq-all-4.9.2-bin-release
    export PATH=$PATH:$ROCKETMQ_HOME/bin
  5. 启动NameServer:

    
    
    
    nohup sh mqnamesrv &
  6. 启动Broker:

    
    
    
    nohup sh mqbroker &
  7. 创建Spring Boot项目,添加依赖: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rocketmq</groupId>
            <artifactId>rocketmq-spring-boot-starter</artifactId>
            <version>2.2.1</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8. application.properties中配置RocketMQ:

    
    
    
    spring.rocketmq.name-server=127.0.0.1:9876
    spring.rocketmq.producer.group=my-group
  9. 发送消息的示例代码:

    
    
    
    @Service
    public class Producer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RocketMQTemplate rocketMQTemplate;
     
        public void sendMessage(String topic, String message) {
            rocketMQTemplate.convertAndSend(topic, message);
        }
    }
  10. 接收消息的示例代码:

    
    
    
    @Service
    @RocketMQMessageListener(topic = "your-topic", consumerGroup = "your-consumer_group")
    public class ConsumerService implements RocketMQListener<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Message(String message) {
            // 处理接收到的消息
            System.out.println("Received message: " + message);
        }
    }

确保你的防火墙设置允许使用的端口(默认是9876),并且RocketMQ服务正常运行。以上步骤安装了RocketMQ并在Spring Boot中进行了配置和消息的发送与接收。

2024-08-14

Redis的BigKey问题是指那些占用大量内存空间的键,它们可能是string类型的大字符串、list、set、sorted set或hash类型的大集合。BigKey通常不是好事,因为它们会影响Redis的性能,并可能导致内存溢出。

解决Redis的BigKey问题的方法:

  1. 定期分割BigKey:例如,如果你有一个大list,可以定期将其分割成多个小list。
  2. 使用范围查询替代全查询:对于有序集合,可以使用ZRANGE等命令来限制返回的成员数量。
  3. 使用Hash进行分段存储:对于hash类型,可以将数据分段存储在不同的hash键中。
  4. 监控BigKey:使用redis-cli --bigkeys或开发相应的监控脚本来识别和分析BigKey。
  5. 删除不需要的数据:对于不再需要的数据,及时删除以释放内存。
  6. 使用Redis的SCAN命令迭代键:SCAN命令可以无阻塞地迭代键,而不会阻塞服务器。
  7. 使用Redis的数据淘汰策略:例如maxmemory-policy配置,设置LRU或其他淘汰策略。
  8. 使用Redis的集群功能:如果数据量非常大,可以通过分片来将数据分布到不同的节点上。

注意:在进行任何修改前,请确保已经了解数据的使用方式,并且已经采取了适当的备份措施。

2024-08-14

Refraction是一个用于Ruby的URL重写库,它可以帮助开发者轻松地实现URL重写规则。以下是如何使用Refraction的一个简单示例:

首先,需要安装Refraction gem:




gem install refraction

然后,在Ruby代码中使用Refraction来定义重写规则并应用它们:




require 'refraction'
 
# 创建重写规则
rules = Refraction::Rules.new do
  rewrite '/old-path', to: '/new-path'
  rewrite %r{/category/(\d+)}, to: '/posts/category/$1'
end
 
# 创建重写中间件
middleware = Refraction::Middleware.new(rules)
 
# 假设有一个Rack应用
app = ->(env) { [200, {}, ["Hello, World!"]] }
 
# 运行中间件
middleware.call(app) do |env|
  # 这里可以访问重写后的URL
  puts env['PATH_INFO']
end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两条重写规则:第一条将/old-path重写为/new-path,第二条使用正则表达式匹配/category/(\d+)并将其重写为/posts/category/$1,其中$1是正则表达式中的第一个捕获组。然后,我们创建了Refraction的中间件并将其应用到一个假设的Rack应用上。在中间件处理请求时,我们可以访问并操作重写后的URL。

2024-08-14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app = express();
 
// 基本路由
app.get('/', (req, res) => {
  res.send('主页');
});
 
// 带参数的动态路由
app.get('/user/:id', (req, res) => {
  res.send('用户ID: ' + req.params.id);
});
 
// 带查询字符串的路由
app.get('/search', (req, res) => {
  res.send('搜索关键字: ' + req.query.q);
});
 
// 监听端口
app.listen(3000, () => {
  console.log('服务器运行在 http://localhost:3000/');
});

这段代码演示了如何在Express中定义基本的路由,包括带参数的动态路由和带查询字符串的路由。它还展示了如何在服务器监听端口,并在控制台输出服务器运行信息。这些是开发RESTful API和Web应用的基础知识。

2024-08-14

Redis 主从复制是一种数据复制的方式,主从复制可以确保从服务器有主服务器最新的数据副本。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主从复制配置示例:

  1. 首先,你需要在主服务器的 redis.conf 文件中启用持久化,这样可以保证即使主服务器宕机,数据也能在重启后恢复。



# 开启RDB持久化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1. 然后,配置主服务器的 IP 和端口,如果有密码则配置密码。



# 绑定主服务器IP
bind 127.0.0.1
 
# 指定端口,默认6379
port 6379
 
# 设置密码
requirepass your_master_password
  1. 在从服务器的 redis.conf 文件中配置复制设置。



# 绑定从服务器IP
bind 127.0.0.1
 
# 指定端口,如果是第一个从服务器则默认6379,第二个从服务器则需要改为6380等
port 6380
 
# 设置密码
requirepass your_slave_password
 
# 指定主服务器的IP和端口,以及密码
slaveof 127.0.0.1 6379
masterauth your_master_password
  1. 启动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的 Redis 实例。



redis-server /path/to/your/redis.conf
  1. 可以通过在主服务器上执行 info replication 命令来查看复制的状态。



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a your_master_password info replication

以上步骤配置了一个基本的 Redis 主从复制环境。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可能需要更复杂的配置,例如哨兵模式(Sentinel)来监控主服务器的健康状况并在主服务器宕机时自动进行故障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