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7

在配置和优化Redis时,可以通过修改Redis配置文件来实现。以下是一些关键配置和优化技巧的例子:

  1. 设置最大内存(maxmemory):



maxmemory 2gb
  1. 选择内存淘汰策略(maxmemory-policy):



maxmemory-policy allkeys-lru
  1. 设置持久化选项(save 指令):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1. 设置日志级别(loglevel):



loglevel notice
  1. 设置客户端连接超时时间(秒)(timeout):



timeout 300
  1. 设置TCP连接的监听队列长度(tcp-backlog):



tcp-backlog 511
  1. 设置最大连接数(maxclients):



maxclients 10000
  1. 设置最大数据库数(databases):



databases 16

优化实践可能包括使用更快的硬件、调整文件系统的预读大小、关闭不必要的Redis功能、使用高效的Redis客户端等。

以上配置和策略应根据具体的服务需求、负载和硬件资源进行调整。

2024-08-27

Feign是一个声明式的Web服务客户端,用来简化HTTP远程调用。在Spring Cloud中,它使用Feign客户端创建接口,然后在接口上添加注解或者使用Feign的Builder模式来配置远程调用的信息。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和示例代码:

  1. 使用Feign客户端创建接口:



@FeignClient(name = "service-provider", url = "http://localhost:8080")
public interface MyFeignClient {
    @GetMapping("/data")
    String getData();
}
  1. 使用Feign的Builder模式来自定义Feign客户端:



@Bean
public Feign.Builder feignBuilder() {
    return Feign.builder()
            .logger(new Slf4jLogger())
            .encoder(new GsonEncoder())
            .decoder(new GsonDecoder())
            .requestInterceptor(new BasicAuthRequestInterceptor("user", "password"));
}
 
@FeignClient(name = "service-provider", url = "http://localhost:8080", configuration = FeignClientConfig.class)
public interface MyFeignClient {
    @GetMapping("/data")
    String getData();
}
  1. 使用Hystrix作为Feign的熔断器:



@FeignClient(name = "service-provider", url = "http://localhost:8080", configuration = FeignClientsConfiguration.class)
public interface MyFeignClient {
    @GetMapping("/data")
    @HystrixCommand(fallbackMethod = "fallbackMethod")
    String getData();
 
    default String fallbackMethod() {
        return "Fallback response";
    }
}
  1. 配置Feign客户端超时时间:



feign:
  client:
    config:
      service-provider:
        connectTimeout: 5000
        readTimeout: 5000
  1. 使用Feign的日志级别来调试问题:



logging:
  level:
    com.example.MyFeignClient: DEBUG

这些是使用Feign时可能会用到的一些关键点和示例代码。在实际应用中,你可能还需要考虑服务的注册与发现、负载均衡、断路器等问题。

2024-08-27



import random
 
# 生成一个0到99之间的随机整数
print(random.randint(0, 99))
 
# 生成一个0到1之间的随机浮点数
print(random.random())
 
# 生成一个随机选择的元素
elements = ['apple', 'banana', 'cherry']
print(random.choice(elements))
 
# 生成一个随机选择的元素,并移除它
element = random.choice(elements)
elements.remove(element)
print(element, elements)
 
# 生成多个随机选择的元素,并打乱顺序
random.shuffle(elements)
print(elements)
 
# 生成一个随机选择的元素,并在原序列中替换
elements = ['apple', 'banana', 'cherry']
element = random.sample(elements, 1)[0]
print(element, elements)
 
# 生成一个随机选择的元素,并在原序列中替换(无需先创建新列表)
elements = ['apple', 'banana', 'cherry']
random.shuffle(elements)
print(elements[0], elements)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Python的random模块来生成各种类型的随机数,包括整数、浮点数、随机选择元素、打乱序列和替换序列中的元素。

2024-08-27



from pwn import *
 
# 设置pwntools的context,以便在不同的平台上正确地设置字节序和架构
context.update(os='linux', arch='amd64', endian='little')
 
# 定义一个函数来生成WebSocket的handshake请求
def handshake(host, path):
    # 创建一个TCP连接
    s = remote(host, 80)
 
    # 构造WebSocket的握手请求
    request = (
        "GET " + path + " HTTP/1.1\r\n"
        "Host: " + host + "\r\n"
        "Upgrade: websocket\r\n"
        "Connection: Upgrade\r\n"
        "Sec-WebSocket-Key: dGhlIHNhbXBsZSBub25jZQ==\r\n"
        "Sec-WebSocket-Version: 13\r\n\r\n"
    )
 
    # 发送请求
    s.send(request)
 
    # 接收响应
    banner = s.recv()
 
    # 关闭连接
    s.close()
 
    return banner
 
# 使用函数并打印结果
banner = handshake('your-vulnerable-host.com', '/ws')
print(banner)

这段代码使用了pwntools库来简化了对WebSocket握手请求的发送过程。它定义了一个handshake函数,该函数接受目标主机的地址和路径作为参数,创建一个TCP连接,构造了一个WebSocket握手请求,发送请求,接收响应,然后关闭连接并返回响应数据。这个函数可以用来测试Apache Tomcat服务器是否存在CVE-2020-13935漏洞。

2024-08-27



<?php
 
namespace App\Providers;
 
use Illuminate\Support\Facades\Blade;
use Illuminate\Support\ServiceProvider;
 
class BladeServiceProvider extends ServiceProvider
{
    /**
     * 注册任何应用服务。
     *
     * @return void
     */
    public function register()
    {
        // 可以选择在这里注册服务
    }
 
    /**
     * 引导任何应用服务。
     *
     * @return void
     */
    public function boot()
    {
        Blade::if('customCondition', function () {
            // 这里写入条件判断逻辑
            return true; // 或者 false,根据条件判断结果返回
        });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 customCondition 的自定义条件指令,并在服务提供者的 boot 方法中注册了它。在视图中,你可以使用 @if (customCondition) 来检查这个自定义条件。

2024-08-27

Redis的过期策略和内存淘汰策略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直接影响到Redis的性能和数据的安全性。

  1. 过期策略:

    Redis过期键的策略主要有定时任务策略和惰性删除策略。

定时任务策略:Redis每个100ms会随机抽查一些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检查其是否过期,如果过期就删除。




def expire_randomly():
    for key in random.sample(all_keys_with_expire, num):
        if is_expired(key):
            delete(key)

惰性删除策略:Redis在访问键时才检查键是否过期,如果过期就删除。




def lazy_expire(key):
    if is_expired(key):
        delete(key)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1. 内存淘汰策略:

    Redis内存淘汰策略主要有noeviction策略、allkeys策略、volatile策略和allkeys-lru策略。

noeviction策略:当内存不足以写入更多数据时,不进行任何淘汰。




def no_eviction():
    raise MemoryError("No memory to store the data")

allkeys策略:当内存不足以写入更多数据时,在所有的键中通过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淘汰。




def allkeys_eviction():
    key = random.choice(all_keys)
    delete(key)

volatile策略:当内存不足以写入更多数据时,在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中通过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淘汰。




def volatile_eviction():
    key = random.choice(all_keys_with_expire)
    delete(key)

allkeys-lru策略:当内存不足以写入更多数据时,根据最近最少使用算法(LRU)在所有的键中进行淘汰。




def allkeys_lru_eviction():
    key = get_least_recently_used_key(all_keys)
    delete(key)

以上策略都是抽象的,具体实现时需要考虑性能和数据安全性的平衡。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的重要程度来选择适合的淘汰策略。

2024-08-27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runtime"
    "sync"
    "time"
)
 
// 初始化runtime的逻辑CPU核心数
func init() {
    runtime.GOMAXPROCS(runtime.NumCPU())
}
 
// 协程函数,用于打印信息并等待一段时间
func printWithDelay(msg string, delay time.Duration, wg *sync.WaitGroup) {
    defer wg.Done() // 确保每次调用后计数器减一
    fmt.Println(msg)
    time.Sleep(delay) // 等待一段时间
}
 
func main() {
    var wg sync.WaitGroup
    start := time.Now()
 
    // 启动三个并发的协程
    for i := 1; i <= 3; i++ {
        wg.Add(1) // 为每个协程任务增加计数器
        go printWithDelay(fmt.Sprintf("Go Routine %d", i), time.Duration(i)*time.Second, &wg)
    }
 
    // 等待所有协程任务完成
    wg.Wait()
 
    elapsed := time.Since(start)
    fmt.Printf("Total time taken: %.3fs\n", elapsed.Seconds())
}

这段代码设置了Go语言的逻辑CPU核心数为系统的核心数,然后启动了三个并发的goroutine,每个goroutine分别打印一条消息并等待一段时间。使用sync.WaitGroup来等待所有的goroutine完成。最后,代码计算了所有goroutine任务完成所需的总时间。这是一个典型的并发处理的例子,适合学习并发编程的初学者。

2024-08-27

Set是一个不包含重复元素的 collection。更确切地说,set 是一个不允许有重复元素的集合,无序,且不保证维护元素的顺序。

在 Java 中,Set 接口的常用实现类有 HashSet 和 TreeSet。

  1. HashSet

HashSet 是 Set 接口的典型实现类,它是无序的,允许元素为 null,其底层是哈希表。




Set<String> set = new HashSet<>();
set.add("Apple");
set.add("Banana");
set.add("Cherry");
 
for (String fruit : set) {
    System.out.println(fruit);
}
  1. TreeSet

TreeSet 是 Set 接口的另一个实现类,它是有序的,底层是红黑树。




Set<String> set = new TreeSet<>();
set.add("Apple");
set.add("Banana");
set.add("Cherry");
 
for (String fruit : set) {
    System.out.println(fruit);
}
  1. LinkedHashSet

LinkedHashSet 是 HashSet 的一个子类,它维护了一个双向链表,保证了元素的插入顺序。




Set<String> set = new LinkedHashSet<>();
set.add("Apple");
set.add("Banana");
set.add("Cherry");
 
for (String fruit : set) {
    System.out.println(fruit);
}
  1. EnumSet

EnumSet 是一个专为枚举类设计的 Set 实现,它内部以位向量的形式存储元素,因此效率很高。




Set<Size> set = EnumSet.noneOf(Size.class);
set.add(Size.SMALL);
set.add(Size.MEDIUM);
 
for (Size size : set) {
    System.out.println(size);
}
  1. 如何选择 Set 实现

如果你不需要 set 保持排序,使用 HashSet 是最佳选择。如果你需要 set 保持排序,使用 TreeSet 是最佳选择。如果你关心元素插入的顺序,使用 LinkedHashSet。如果你的 set 元素类型是枚举,使用 EnumSet。

2024-08-27



// 在 Laravel 应用中,打开文件:app/Exceptions/Handler.php
 
// 使用以下代码替换 render 方法:
 
public function render($request, Throwable $exception)
{
    // 检查异常是否是模型找不到的异常实例
    if ($exception instanceof \Symfony\Component\HttpKernel\Exception\NotFoundHttpException) {
        // 返回自定义的 404 响应
        return response()->view('errors.404', [], 404);
    }
 
    return parent::render($request, $exception);
}

这段代码检查了发生的异常是否是 NotFoundHttpException 的实例。如果是,它就会返回一个使用 errors.404 视图文件创建的 HTTP 状态码为 404 的响应。这允许你为用户展示一个更加友好的自定义 404 页面。

问题描述不够清晰,但我猜你可能想要知道如何在Elasticsearch中配置和使用网络主机名。

Elasticsearch 配置网络主机名主要涉及到配置文件 elasticsearch.yml 中的设置。以下是一些关键配置项:

  1. network.host:设置Elasticsearch监听的网络接口。可以是一个IP地址、主机名或者是_local__site_
  2. network.publish_host:设置Elasticsearch对集群中其他节点所呈现的主机名。

例如,如果你想让Elasticsearch监听所有接口,并且其他节点通过特定的IP地址或主机名来连接,你可以在 elasticsearch.yml 文件中进行如下设置:




network.host: 0.0.0.0
network.publish_host: "specific-ip-address"

或者如果你想通过主机名来连接:




network.host: 0.0.0.0
network.publish_host: "your-hostname"

如果你的Elasticsearch节点是通过Docker或其他容器化方式运行的,你可能需要将 network.host 设置为 0.0.0.0 来监听所有接口,并确保容器的端口映射正确。

如果你需要更具体的配置或者是解决特定的问题,请提供更详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