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8

在Spring Boot前后端分离的项目中,将其打包并部署到服务器的步骤通常如下:

  1. 后端打包

    使用Maven或Gradle构建Spring Boot项目,通常在命令行中使用以下命令进行打包:

    • Maven:

      
      
      
      mvn clean package
    • Gradle:

      
      
      
      gradle build

    这将创建一个可执行的JAR或WAR文件,你可以在target目录下找到它。

  2. 前端打包

    如果前端使用的是Node.js和npm,那么在前端项目的目录下运行打包命令,例如使用Angular或React:

    
    
    
    npm run build

    这通常会在前端项目的distbuild目录下创建一个可部署的文件夹或文件。

  3. 部署到服务器

    • 将后端JAR文件上传到服务器。
    • 如果使用的是系统服务如systemd或者init.d,可以创建相应的服务文件来管理Spring Boot应用。
    • 将前端的静态文件上传到服务器的Web服务器(如Nginx或Apache)的指定目录下,与后端静态资源分开存放。
  4. 配置服务器

    • 配置服务器的防火墙和安全组规则。
    • 根据服务器的操作系统设置,安装Java环境(如OpenJDK)。
    • 配置Web服务器(如Nginx),确保正确代理传递给Spring Boot应用的请求。
  5. 启动应用

    • 在服务器上启动Spring Boot应用:

      
      
      
      java -jar your-application.jar
    • 如果使用了系统服务,可以使用服务管理命令启动服务。
  6. 测试

    使用浏览器或Postman等工具测试部署的应用,确保后端和前端能够正确通信。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部署脚本示例,用于在服务器上部署Spring Boot应用:




# 安装Java环境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openjdk-11-jdk -y
 
# 安装Nginx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nginx -y
 
# 关闭防火墙(仅作示例,实际部署时不建议)
sudo ufw disable
 
# 创建Spring Boot应用的目录
mkdir /var/spring-app
 
# 上传后端JAR到服务器的该目录
# 上传前端静态文件到Nginx的静态资源目录,如 /var/www/html
 
# 配置Nginx
echo "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your-domain.com;
 
    location / {
        root /var/www/html;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try_files \$uri \$uri/ /index.html;
    }
 
    location /api/ {
        proxy_pass http://localhost:8080/;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Proto \$scheme;
    }
}
" | sudo tee /etc/nginx/sites-available/default
 
# 重启Nginx
sudo systemctl restart nginx
 
# 后端启动脚本
java -jar /var/spring-app/your-application.jar &

注意:在实际部署时,应该更加谨慎地处理

2024-08-28

在Spring Boot应用中,你可以通过HttpServletRequest对象来获取客户端的IP地址。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ques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quest;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IP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get-client-ip")
    public String getClientIP(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
        String remoteAddr = "";
 
        if (request != null) {
            remoteAddr = request.getHeader("X-FORWARDED-FOR");
            if (remoteAddr == null || "".equals(remoteAddr)) {
                remoteAddr = request.getRemoteAddr();
            }
        }
 
        return remoteAddr;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尝试从X-FORWARDED-FOR头部获取IP地址,这是因为客户端可能位于HTTP代理之后。如果X-FORWARDED-FOR不可用,我们则直接从HttpServletRequestgetRemoteAddr()方法获取IP地址。

请注意,获取到的IP地址可能是代理服务器的地址,而不是最终用户的直接地址,这取决于你的网络架构和代理设置。

2024-08-28

报错问题描述不完整,但常见的sudo apt-get update报错及解决方法如下:

  1. GPG 签名验证错误

    • 错误示例:NO_PUBKEY 12345678
    • 解决方法:执行sudo apt-key adv --keyserver keyserver.ubuntu.com --recv-keys 12345678,将12345678替换为实际的密钥ID。
  2. 网络连接问题

    • 错误示例:Temporary failure resolving 'archive.ubuntu.com'
    • 解决方法:检查网络连接,确保可以正常访问外部服务器。
  3. 源列表配置错误

    • 错误示例:E: Type '...' is not known on line ... in source list ...
    • 解决方法:检查/etc/apt/sources.list/etc/apt/sources.list.d/下的文件,修正格式错误或不可用的源。
  4. 无法找到文件或目录

    • 错误示例:E: Could not open lock file - open (13: Permission denied)
    • 解决方法:确保有足够权限,可以使用sudo来执行命令。
  5. 锁文件问题

    • 错误示例:E: Could not get lock /var/lib/apt/lists/lock - open (11: Resour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 解决方法:删除锁文件,sudo rm /var/lib/apt/lists/lock,然后再尝试更新。
  6. APT 缓存问题

    • 错误示例:E: Problem executing scripts., E: Sub-process /usr/bin/dpkg returned an error code (1)
    • 解决方法:尝试清理缓存,sudo apt-get clean,然后sudo apt-get update

请根据实际报错信息选择对应的解决方法。如果以上方法都不适用,请提供完整的错误信息以便进一步分析。

2024-08-28

由于您的问题涉及多个方面,并且涉及安装软件和配置网络,我将提供一个概览和示例代码。请注意,这些步骤可能会根据您的操作系统和环境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1. 安装Python源代码版本:



# 下载Python源代码
wget https://www.python.org/ftp/python/3.x.x/Python-3.x.x.tgz
 
# 解压源代码
tar -xzf Python-3.x.x.tgz
 
# 进入目录
cd Python-3.x.x
 
# 配置安装选项
./configure --enable-optimizations
 
# 编译(可能需要安装编译依赖,如make、gcc等)
make
 
# 安装
sudo make altinstall
  1. 配置虚拟机网络(以Ubuntu为例):



# 更新软件包列表
sudo apt-get update
 
# 安装网络工具
sudo apt-get install net-tools
 
# 配置网络接口(以dhcp为例)
sudo dhclient eth0
  1. 安装MongoDB:



# 导入MongoDB公钥
wget -qO - https://www.mongodb.org/static/pgp/server-4.2.asc | sudo apt-key add -
 
# 添加MongoDB源
echo "deb [ arch=amd64,arm64 ] http://repo.mongodb.org/apt/ubuntu $(lsb_release -cs)/mongodb-org/4.2 multiverse" | sudo tee /etc/apt/sources.list.d/mongodb-org-4.2.list
 
# 更新软件包列表
sudo apt-get update
 
# 安装MongoDB
sudo apt-get install -y mongodb-org
 
# 启动MongoDB
sudo systemctl start mongod
 
# 设置开机自启
sudo systemctl enable mongod
  1. 安装Redis:



# 更新软件包列表
sudo apt-get update
 
# 安装Redis服务器
sudo apt-get install redis-server
 
# 启动Redis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rt redis-server
 
# 设置开机自启
sudo systemctl enable redis-server

请注意,这些命令可能需要根据您的操作系统(如CentOS、Fedora等)和版本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具体的安装步骤,建议参考官方文档或社区支持。

2024-08-28

Spring Boot是一个开源的Java框架,用于简化创建生产级的Spring应用和服务。SSM(Spring + Spring MVC + MyBatis)是一个常用的Java EE开发组合,通常用于快速开发Web应用。Tomcat是一个开源的Java Servlet容器。

要创建一个无人便利店信息管理系统,你需要定义系统的需求,设计数据库,创建相应的实体类,并使用MyBatis或JPA来实现数据库操作,然后创建Service层来处理业务逻辑,最后创建Controller层来处理Web请求。

以下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展示如何使用Spring Boot, Spring MVC和MyBatis创建一个RESTful API:

  1. 创建Maven项目,并添加依赖: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web</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mybatis.spring.boot</groupId>
        <artifactId>mybatis-spring-boot-starter</artifactId>
        <version>2.1.3</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test</artifactId>
        <scope>test</scope>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1. 配置application.properties或application.yml文件:



spring.datasource.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your_database
spring.datasource.username=root
spring.datasource.password=yourpassword
spring.datasource.driver-class-name=com.mysql.cj.jdbc.Driver
mybatis.mapper-locations=classpath:mapper/*.xml
  1. 创建实体类和Mapper接口:



// 实体类
public class ConvenienceStore {
    private Integer id;
    private String name;
    // 省略其他属性、getter和setter方法
}
 
// Mapper接口
@Mapper
public interface ConvenienceStoreMapper {
    @Select("SELECT * FROM convenience_store WHERE id = #{id}")
    ConvenienceStore findById(@Param("id") Integer id);
 
    @Insert("INSERT INTO convenience_store(name) VALUES(#{name})")
    @Options(useGeneratedKeys=true, keyProperty="id")
    void insert(ConvenienceStore store);
 
    // 省略其他方法
}
  1. 创建Service层:



@Service
public class ConvenienceStore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ConvenienceStoreMapper storeMapper;
 
    public ConvenienceStore findById(Integer id) {
        return storeMapper.findById(id);
    }
 
    public void insert(ConvenienceStore store) {
        storeMapper.insert(store);
    }
 
    // 省略其他业务方法
}
  1. 创建Controller层:



@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stores")
public class ConvenienceStoreController {
    @Autowired
    private ConvenienceStoreService storeService;
 
    @GetMapping("/{id}")
    public ConvenienceStore getStore(@PathVariable Integer id) {
        return storeService.findById(id);
    
2024-08-28

redisTemplete.hasKey() 抛出空指针异常通常是因为 redisTemplete 对象本身未被正确初始化或者已经被垃圾回收。

解决方法:

  1. 确认 redisTemplete 对象在使用前已经被正确初始化。如果是Spring框架中,确保你的 redisTemplete 被注入了正确的 RedisConnectionFactory
  2. 检查你的应用配置,确保Redis服务已经启动并且可以连接。
  3. 如果 redisTemplete 是你自己创建的实例,请确保在调用 hasKey() 方法之前已经正确配置了Redis连接。
  4. 如果 redisTemplete 是一个Spring Bean,请检查Spring的配置文件,确保 <redis:redis-template> 或者 @Bean 方法已经定义,并且注入到需要它的地方。
  5. 如果你在多线程环境下工作,请确保 redisTemplete 的访问是线程安全的。
  6. 如果以上都不适用,请检查你的代码是否在调用 hasKey() 方法之前,redisTemplete 被意外地设置成了 null

如果问题依然存在,请提供更详细的异常堆栈跟踪信息,以便进一步分析问题。

2024-08-28



-- 假设已经设置好RMAN的环境变量,并且连接到了RMAN
 
-- 创建备份目录
RMAN> CONFIGURE BACKUP DESTINATION TO '/backup/oracle';
 
-- 设置备份保留策略
RMAN> CONFIGURE RETENTION POLICY TO RECOVERY WINDOW OF 7 DAYS;
 
-- 创建每日全库备份脚本
DECLARE
  v_time VARCHAR2(10);
BEGIN
  SELECT TO_CHAR(SYSDATE, 'HH24') INTO v_time FROM DUAL;
  IF v_time < '04' THEN
    -- 晚上4点之前的备份,保留7天
    RMAN> CONFIGURE RETENTION POLICY TO RECOVERY WINDOW OF 7 DAYS;
  ELSE
    -- 早上4点之后的备份,保留30天
    RMAN> CONFIGURE RETENTION POLICY TO RECOVERY WINDOW OF 30 DAYS;
  END IF;
END;
/
 
-- 执行全库备份
RMAN> BACKUP DATABASE;
 
-- 创建CDB的PDB的备份
RMAN> BACKUP DATABASE PLUS ARCHIVELOG DESTINATION '/backup/oracle/pdb';
 
-- 恢复全库到最后一次备份的操作
RMAN> RESTORE DATABASE;
RMAN> ALTER DATABASE MOUNT;
RMAN> RECOVER DATABASE;
RMAN> ALTER DATABASE OPEN;
 
-- 以上操作需要在RMAN的命令行界面或脚本中执行,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备份策略和恢复操作。

这个例子展示了如何在Oracle 19c中使用RMAN来进行全库备份和全库恢复操作。这里假设已经设置好了RMAN的环境变量,并且连接到了RMAN。同时,这个例子中的路径和保留策略是示例,实际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环境进行调整。

2024-08-28

报错解释:

这个错误表明你在使用PostgreSQL数据库时,尝试在一个事务的中间操作中执行了一个不能在事务中进行的操作。具体来说,可能是你在一个Transactional注解的方法中使用了Quartz的触发器或者作业调度相关的操作,而这个操作违反了数据库事务的隔离性或原子性要求。

解决方法:

  1. 检查你的代码,确保Quartz的操作不在@Transactional注解的方法内部进行。如果需要调度任务或者触发器,可以将这些操作放在一个没有事务或者在事务完成后进行。
  2. 如果你需要在事务中调度任务或者触发器,你可以考虑使用Spring的TransactionTemplate或者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手动管理事务。
  3. 确认你的数据库连接配置是否正确,以及是否有必要的权限去执行非事务性的操作。
  4. 如果使用的是Spring Boot,检查是否有必要的数据库驱动依赖,以及数据库连接配置是否正确。

在实施解决方案时,请确保遵循最佳实践,保持代码的清晰性和维护性。

2024-08-28

Spring Boot启动时执行初始化操作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1. 使用@PostConstruct注解标注的方法:

    在Spring组件中,你可以使用@PostConstruct注解来标注一个初始化方法,这个方法将在类的构造函数执行完毕后、属性设置完成后、依赖注入完成后执行。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yBean {
     
        @PostConstruct
        public void init() {
            // 初始化代码
        }
    }
  2. 实现CommandLineRunnerApplicationRunner接口:

    你可以实现CommandLineRunnerApplicationRunner接口,并重写run方法。Spring Boot会在启动完成后调用这个方法。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yCommandLineRunner implements CommandLineRun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String... args) {
            // 初始化代码
        }
    }
  3. 使用@Bean注解的initMethod属性:

    如果你有一个使用了@Bean注解的Spring Bean,你可以通过initMethod属性指定初始化方法。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MyConfiguration {
     
        @Bean(initMethod = "init")
        public MyBean myBean() {
            return new MyBean();
        }
    }
     
    public class MyBean {
     
        public void init() {
            // 初始化代码
        }
    }
  4. 使用ApplicationContextInitializer

    通过实现ApplicationContextInitializer接口,并注册它,你可以在Spring应用上下文创建之前修改它。

    
    
    
    public class MyApplicationContextInitializer implements ApplicationContextInitializer<ConfigurableApplicationContext> {
     
        @Override
        public void initialize(ConfigurableApplicationContext applicationContext) {
            // 初始化代码
        }
    }

    然后在main方法中或者SpringBoot应用的入口类中注册它:

    
    
    
    public class My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 app = new SpringApplication(MyApplication.class);
            app.addInitializers(new MyApplicationContextInitializer());
            app.run(args);
        }
    }
  5. 使用@EventListener注解监听ApplicationReadyEvent事件:

    你可以通过监听ApplicationReadyEvent事件来在Spring Boot启动完成后执行代码。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yStartupListener {
     
        @EventListener(ApplicationReadyEvent.class)
        public void onApplicationReady() {
            // 初始化代码
        }
    }

以上方法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一种或多种结合使用。

2024-08-28

数据库事务隔离级别定义了一个事务与其他事务在并发环境下的交互程度。以下是数据库常见的四种隔离级别:

  1. 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 一个事务可以读取另一个事务尚未提交的修改。可能导致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问题。
  2. 读已提交(Read Committed): 一个事务只能读取已经提交的修改。可以避免脏读,但可能导致不可重复读和幻读问题。
  3. 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 确保同一事务中多次读取同一数据的结果是一致的,但是可能出现幻读问题,即在事务过程中,其他事务新增的数据可能被当作已存在数据来处理。
  4. 序列化(Serializable): 最严格的隔离级别,确保所有事务都是串行执行的。避免了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问题,但可能导致大量的锁竞争和事务执行效率降低。

在SQL中设置事务隔离级别的示例代码:




-- 设置读已提交隔离级别
SET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READ COMMITTED;
 
-- 开始事务
BEGIN TRANSACTION;
 
-- 你的数据库操作代码
 
-- 提交事务
COMMIT TRANSACTION;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一致性要求选择合适的隔离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