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9

Oracle的闪回恢复是一种特殊的数据库恢复技术,可以将数据库恢复到过去某个时间点的状态,前提是该时间点的数据库没有被写入新的数据。

要使用Oracle的闪回恢复功能,需要数据库运行在ARCHIVELOG模式下,并且要确保闪回时间段内有足够的归档日志可用。

以下是使用闪回恢复的基本步骤:

  1. 确定要恢复到的时间点(例如,TO_TIMESTAMP('2023-04-01 10:00:00', 'YYYY-MM-DD HH24:MI:SS'))。
  2. 执行闪回命令:



-- 将数据库闪回到指定时间点
ALTER DATABASE FLASHBACK TO TIME (TO_TIMESTAMP('2023-04-01 10:00:00', 'YYYY-MM-DD HH24:MI:SS'));
  1. 如果需要,可以打开数据库:



-- 打开数据库
ALTER DATABASE OPEN;
  1. 确认数据是否已经恢复到指定时间点。
  2. 如果需要,重置数据库到当前时间:



-- 重置数据库到当前时间
ALTER DATABASE FLASHBACK TO SCN <highest_scn> ;

请注意,闪回恢复是一个高风险操作,可能会导致数据不一致。在执行前应该进行充分的测试,并在生产环境中谨慎使用。

2024-08-29

internal.nettrace 包不是Go标准库的一部分,它可能是某个特定项目或者第三方库的内部包。由于它不是公共API的一部分,直接在应用程序中导入和使用它可能会导致不兼容性问题,因为它可能随时被修改或删除。

如果你需要使用类似的功能,你应该查找相应的公共API或者第三方库来实现你的需求。如果你有权访问这个包,并且它是你自己项目的一部分,你可以查看包内的文档或源代码来了解它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如果你提供的信息是准确的,并且internal.nettrace包是你需要使用的,以下是一个使用该包的示例代码(注意,这只是一个假设的示例,实际上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使用):




package main
 
import (
    "internal/nettrace"
)
 
func main() {
    // 假设有一个Trace类型的结构体和相关方法
    trace := nettrace.NewTrace()
    // ... 使用Trace进行网络跟踪
}

请注意,由于internal.nettrace不是标准库的一部分,上述代码可能不会编译或者运行。你需要查看该包的文档或源代码来获取正确的使用方式。

2024-08-29

在PostgreSQL中,可以使用以下SQL查询来获取表的所有分区名、主键和主键字段以及非空字段:




SELECT
  n.nspname as "Schema",
  c.relname as "Table",
  array_to_string(array_agg(a.attname), ', ') as "Primary Key",
  array_to_string(array_agg(a.attname), ', ') as "Non-Null Fields"
FROM
  pg_class c
JOIN
  pg_namespace n ON n.oid = c.relnamespace
JOIN
  pg_index i ON i.indrelid = c.oid
JOIN
  pg_attribute a ON a.attrelid = c.oid
JOIN
  pg_constraint p ON p.conrelid = c.oid AND a.attnum = ANY(p.conkey)
WHERE
  c.relkind = 'r'
  AND p.contype = 'p'
GROUP BY
  c.relname,
  n.nspname;

在Oracle中,可以使用以下SQL查询来获取表的所有分区名和分区键:




SELECT
  table_name,
  partitioned,
  partition_count,
  subpartition_count,
  DECODE(partitioned, 'YES', 'Partitioned', 'No') as "Partitioned"
FROM
  user_tables;

在MySQL中,分区表的信息存储在information_schema.PARTITIONS表中,可以使用以下SQL查询来获取表的所有分区名、主键和主键字段:




SELECT
  TABLE_SCHEMA,
  TABLE_NAME,
  PARTITION_NAME,
  GROUP_CONCAT(COLUMN_NAME ORDER BY ORDINAL_POSITION SEPARATOR ', ') as "Primary Key"
FROM
  information_schema.KEY_COLUMN_USAGE
JOIN
  information_schema.TABLE_CONSTRAINTS USING (TABLE_SCHEMA, TABLE_NAME)
WHERE
  CONSTRAINT_TYPE = 'PRIMARY KEY'
GROUP BY
  TABLE_SCHEMA,
  TABLE_NAME,
  PARTITION_NAME;

请注意,这些查询可能需要根据您的具体需求进行调整。例如,在MySQL中,您可能还需要查询information_schema.COLUMNS表来找出非空字段。对于PostgreSQL,可能还需要查询pg_attribute以获取非空字段信息。对于Oracle,您可能需要查询ALL_TAB_COLUMNSUSER_TAB_COLUMNS视图来获取非空字段信息。

2024-08-29

Tomcat的配置文件通常位于其安装目录下的conf目录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配置和优化:

  1. server.xml: 这是Tomcat的主要配置文件,包含了端口配置、连接配置、线程池配置等。

优化端口号:




<Connector port="8080" protocol="HTTP/1.1"
           connectionTimeout="20000"
           redirectPort="8443" />

将端口号从8080改为其他未被占用的端口。

  1. web.xml: 这个文件定义了默认的servlet和servlet映射。
  2. context.xml: 这个文件用于配置特定Web应用的全局context配置,如数据源和JNDI资源。
  3. catalina.properties: 这个文件包含了Tomcat的属性设置,如JVM路径、类加载器等。
  4. logging.properties: 这个文件用于配置Tomcat的日志级别和输出方式。

升级Tomcat:

  1. 备份当前Tomcat的conf目录和webapps目录。
  2. 下载新版本的Tomcat,解压到新的目录。
  3. 将上面备份的conf目录和webapps目录复制到新Tomcat的安装目录中。
  4. 启动新版本的Tomcat,确保一切正常后,停止旧版本Tomcat。

注意:在升级Tomcat之前,请确保备份好所有重要数据,并检查Tomcat的版本兼容性和发行说明。如果你使用的是生产环境,建议在升级前在测试环境进行充分测试。

2024-08-29

报错解释:

这个报错信息表明你的Stable diffusion模型在尝试使用GPU进行计算时遇到了问题,PyTorch未能正确检测到并使用GPU资源。这可能是因为以下原因:

  1. 你的系统中没有发现可用的NVIDIA GPU。
  2. 你的CUDA版本与PyTorch或相关依赖不兼容。
  3. 你的GPU驱动程序可能未正确安装或不是最新的。
  4. 你可能在安装PyTorch时选择了不支持CUDA的版本。

解决方法:

  1. 确认你的系统中确实有可用的NVIDIA GPU。
  2. 检查并更新你的CUDA驱动程序和PyTorch版本,确保它们兼容。
  3. 如果你的GPU不支持CUDA计算,你可以使用CPU模式运行Stable diffusion,通过添加命令行参数--skip-torch-cuda-test来跳过CUDA测试。
  4. 如果你想使用GPU,但是不想手动解决兼容性问题,可以重新安装PyTorch,确保在安装时选择正确的CUDA版本。

执行命令时加上--skip-torch-cuda-test




python your_script.py --skip-torch-cuda-test

这将告诉Stable diffusion模型忽略CUDA测试,并尝试在CPU模式下运行,除非你有确切的理由相信你的环境可以使用GPU。

2024-08-29

Spring Security是一个能够为基于Spring的企业应用系统提供强大安全性解决方案的安全框架。它提供了一组可以在Spring应用上下文中配置的Bean,实现了身份验证和授权功能,保护应用程序免受未授权的访问。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Spring Security配置示例,它使用内存中的用户和角色,并且没有使用数据库: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ecurity.config.annotation.authentication.builders.AuthenticationManagerBuilde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ecurity.config.annotation.web.builders.HttpSecurity;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ecurity.config.annotation.web.configuration.EnableWebSecurity;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ecurity.config.annotation.web.configuration.WebSecurityConfigurerAdapter;
 
@Configuration
@EnableWebSecurity
public class SecurityConfig extends WebSecurityConfigurerAdapter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configure(AuthenticationManagerBuilder auth) throws Exception {
        auth.inMemoryAuthentication()
            .withUser("user").password("{noop}userPassword").roles("USER")
            .and()
            .withUser("admin").password("{noop}adminPassword").roles("USER", "ADMIN");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configure(HttpSecurity http) throws Exception {
        http
            .authorizeRequests()
                .antMatchers("/", "/home").permitAll()
                .antMatchers("/admin/**").hasRole("ADMIN")
                .antMatchers("/db/**").hasRole("USER")
                .and()
            .formLogin()
                .loginPage("/login")
                .permitAll()
                .and()
            .logout()
                .permitAll();
    }
}

在这个配置中,我们定义了两个用户:一个是普通用户user,另一个是管理员admin。我们还定义了几个URL模式的访问控制,例如/admin/**只对具有ADMIN角色的用户开放,/db/**只对具有USER角色的用户开放。登录页面设置为/login,所有用户都可以访问登录页面。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结合数据库等其他配置来实现更复杂的安全需求。

2024-08-29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loud.gateway.route.RouteLocato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loud.gateway.route.builder.RouteLocatorBuilde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Be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GatewayRoutingConfiguration {
 
    @Bean
    public RouteLocator customRouteLocator(RouteLocatorBuilder builder) {
        return builder.routes()
                .route("path_route", r -> r.path("/get")
                        .uri("http://httpbin.org"))
                .route("host_route", r -> r.host("*.myhost.org")
                        .uri("http://httpbin.org"))
                .route("rewrite_route", r -> r.host("*.rewrite.org")
                        .filters(f -> f.rewritePath("/foo/(?<segment>.*)", "/${segment}"))
                        .uri("http://httpbin.org"))
                .route("hystrix_route", r -> r.host("*.hystrix.org")
                        .filters(f -> f.hystrix(config -> config
                                .setName("hystrix_test")
                                .setFallbackUri("forward:/hystrixfallback")))
                        .uri("http://httpbin.org"))
                .build();
    }
}

这个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Spring Cloud Gateway的RouteLocatorBuilder来定义路由。它定义了不同类型的路由规则,包括基于路径、主机名的路由,还有一个包含路径重写的示例,以及一个集成Hystrix的断路器模式的示例。这些示例都是Spring Cloud Gateway中常见的路由配置方法。

2024-08-28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JSP分页逻辑示例,用于展示如何在JSP页面中实现数据的分页展示。




<%@ page import="java.util.List" %>
<%@ page import="java.util.ArrayList" %>
<%@ page import="java.util.stream.Collectors" %>
<%@ page import="java.util.Collections" %>
<%@ page import="java.util.Comparator" %>
<%@ page import="java.util.Date" %>
<%@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language="java" %>
 
<%
    // 假设这是从数据库获取的所有数据
    List<Date> allData = new ArrayList<>();
    // 填充数据...
 
    // 每页显示的条目数
    int itemsPerPage = 10;
    // 当前页码
    int currentPage = 1;
    // 总页数
    int totalPages = (int) Math.ceil(allData.size() / (double) itemsPerPage);
 
    // 如果请求中有页码参数,则用它来设置当前页码
    if (request.getParameter("page") != null) {
        try {
            currentPage = Integer.parseInt(request.getParameter("page"));
            if (currentPage < 1 || currentPage > totalPages) {
                currentPage = 1;
            }
        } catch (NumberFormatException e) {
            currentPage = 1;
        }
    }
 
    // 计算当前页数据的起始和结束索引
    int fromIndex = (currentPage - 1) * itemsPerPage;
    int toIndex = Math.min(fromIndex + itemsPerPage, allData.size());
 
    // 对所有数据进行分页
    List<Date> currentPageData = allData.stream()
            .skip(fromIndex)
            .limit(toIndex - fromIndex)
            .collect(Collectors.toList());
 
    // 反转列表以显示最新的数据
    Collections.reverse(currentPageData);
%>
 
<html>
<head>
    <title>分页示例</title>
</head>
<body>
    <h1>分页示例</h1>
    <ul>
        <% for (Date data : currentPageData) { %>
            <li><%= data.toString() %></li>
        <% } %>
    </ul>
 
    <% if (currentPage > 1) { %>
        <a href="?page=<%= currentPage - 1 %>">上一页</a>
    <% } %>
    <% for (int i = 1; i <= totalPages; i++) { %>
        <a href="?page=<%= i %>"><%= i %></a>
    <% } %>
    <% if (currentPage < totalPages) { %>
        <a href="?page=<%= currentPage + 1 %>">下一页</a>
    <% } %>
</body>
</html>

这个示例展示了如何在JSP页面中使用Java代码来处理数据的分页。它首先设置每页显示的数据量,然后根据请求中的页码参数来确定当前页码,并计算出当前页的数据。最后,它在HTML列表中显示当前页的数据,并提供分页导航链接。这个例子简单且直接地展示了分页逻辑,并且可以很容易地被集成到实际的Web应用程序中。

2024-08-28

在SQLite中,sqlite3类是用于表示数据库连接的主要类。它提供了数据库连接的各种操作,如打开、关闭数据库,执行SQL语句等。

以下是sqlite3类的一些常用方法:

  1. 构造函数:

    
    
    
    sqlite3::sqlite3() noexcept;

    这是sqlite3类的默认构造函数,它不接受任何参数,创建一个新的sqlite3对象。

  2. 打开数据库:

    
    
    
    int sqlite3::open(const char* filename, sqlite3** db = nullptr) noexcept;

    这个方法尝试打开一个SQLite数据库文件。如果文件不存在,并且在指定的模式下创建数据库,则会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如果db不是nullptr,那么open方法会将数据库连接的句柄存储在db指向的位置。

  3. 关闭数据库:

    
    
    
    int sqlite3::close() noexcept;

    这个方法关闭数据库连接,释放所有未完成的操作。

  4. 执行SQL语句:

    
    
    
    int sqlite3::exec(const char* sql, int (*callback)(void*,int,char**,char**), void* arg, char** errmsg = nullptr) noexcept;

    这个方法执行SQL语句。如果callback不是nullptr,那么对于每一行结果,callback函数都会被调用。arg是传递给callback的参数。如果操作失败,并且errmsg不是nullptr,那么错误消息会被存储在errmsg指向的位置。

  5. 执行查询:

    
    
    
    int sqlite3::get_table(const char* sql, char*** resultp, int* nrow, int* ncolumn, char** errmsg = nullptr) noexcept;

    这个方法执行查询SQL语句,并将结果存储在二维数组中。结果数组的大小是nrowncolumn列。每行的列值是通过resultp返回的。如果操作失败,并且errmsg不是nullptr,那么错误消息会被存储在errmsg指向的位置。

  6. 释放结果:

    
    
    
    void sqlite3::free_table(char** result) noexcept;

    这个方法释放由get_table方法分配的结果表。

以上是sqlite3类的一些常用方法,具体使用时需要包含SQLiteC++头文件并链接SQLite库。

示例代码:




#include <sqlite_modern_cpp.h>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 创建一个sqlite3数据库连接对象
    sqlite::database db("example.db");
 
    // 打开数据库
    try {
        db.open();
 
        // 执行SQL语句
        db.exec("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user (id INTEGER PRIMARY KEY, name TEXT);");
        db.exec("INSERT INTO user (name) VALUES ('Alice');");
 
        // 查询数据
        auto res = db.exec("SELECT id, name FROM user;");
        for (auto& row : res) {
            std::cout << row[0] << ": " << row[1] << std::endl;
        }
    } catch (const sqlite::exception& e) {
        std::cerr << e.what() << std::endl;
        return 1;
    }
 
    // 关闭数据库
    db.close();
 
    return
2024-08-28

Oracle 19c的安装步骤取决于操作系统和安装选项。以下是一个基本的安装示例:

  1. 从Oracle官网下载Oracle Database 19c安装文件。
  2. 确保你的系统满足Oracle 19c的最小系统要求。
  3. 创建Oracle用户和组:



# 以root用户执行
groupadd oinstall
groupadd dba
useradd -g oinstall -G dba -m oracle
passwd oracle
  1. 设置Oracle环境变量,编辑oracle用户的.bash_profile.bashrc文件:



# 以oracle用户执行
nano ~/.bash_profile
 
# 添加以下内容
export ORACLE_BASE=/home/oracle/app/oracle
export ORACLE_HOME=$ORACLE_BASE/product/19c/dbhome_1
export ORACLE_SID=ORCL
export PATH=$PATH:$ORACLE_HOME/bin
 
# 保存退出
  1. 设置系统参数,例如在/etc/sysctl.conf文件中设置:



fs.file-max = 6815744
kernel.sem = 250 32000 100 128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9000 65500
net.core.rmem_default=262144
net.core.rmem_max=4194304
net.core.wmem_default=262144
net.core.wmem_max=1048576
  1. 应用系统参数更改:



sysctl -p
  1. 创建必要的文件夹:



mkdir -p /home/oracle/app/oracle
chown -R oracle:oinstall /home/oracle/app/oracle
chmod -R 775 /home/oracle/app/oracle
  1. 以oracle用户登录,解压下载的Oracle安装文件,并运行安装程序:



# 以oracle用户登录
unzip LINUX.X64_193000_db_home.zip
cd dbhome/
./runInstaller
  1. 安装程序启动后,遵循图形化安装向导进行数据库的安装配置。
  2. 安装完成后,运行Oracle的配置脚本来完成安装:



# 以oracle用户登录
cd $ORACLE_HOME/oui/bin
./runInstaller -silent -responseFile /home/oracle/response/OracleDB.rsp
  1. 安装完成后,配置Oracle实例:



sqlplus / as sysdba
 
SQL> STARTUP
  1. 最后,配置监听器和tnsnames:



netca




netmgr

这些步骤提供了一个基本的Oracle 19c数据库安装过程。具体步骤可能会根据你的操作系统和环境而有所不同。在执行安装之前,请确保查看Oracle的安装指南以获取特定于你系统的详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