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9

在Linux中,文件权限可以通过ls -l命令查看,权限被分为三个部分:文件所有者(user)、组(group)和其他人(others)。每个部分有读(r)、写(w)和执行(x)权限,分别用数字表示为4、2、1。

例如,如果一个文件的权限是-rwxr-xr--,它的数字表示是754。

  • 文件所有者有读、写和执行权限,对应数字是4+2+1=7。
  • 组有读和执行权限,对应数字是4+1=5。
  • 其他人有读权限,对应数字是4。

可以使用chmod命令来改变文件权限。例如:




chmod 755 filename

这个命令会给文件所有者读写执行权限,给组和其他人读和执行权限。

如果要修改文件所有者或组,可以使用chownchgrp命令。例如:




chown newowner filename
chgrp newgroup filename

这会将文件的所有者改为newowner,组改为newgroup

在Shell脚本中,可以使用上述命令来处理文件权限。例如,下面的脚本会检查一个文件是否具有可执行权限,如果没有,则添加执行权限:




#!/bin/bash
 
file="somefile"
if [ ! -x "$file" ]; then
    echo "File $file does not have execute permission."
    echo "Adding execute permission..."
    chmod +x "$file"
else
    echo "File $file has execute permission."
fi

这个脚本首先检查文件是否具有执行权限,如果没有,则使用chmod +x命令为其添加执行权限。

2024-08-29



import redis
import time
import random
import uuid
 
# 假设已经有了Redis连接对象redis_conn
redis_conn = redis.StrictRedis(host='localhost', port=6379, db=0)
 
# 定义加锁和解锁的函数
def acquire_lock(lock_name, acquire_timeout=10, lock_timeout=10):
    identifier = str(uuid.uuid4())  # 生成一个唯一的ID
    end = time.time() + acquire_timeout
 
    while time.time() < end:
        if redis_conn.set(lock_name, identifier, ex=lock_timeout, nx=True):
            # 如果成功设置了锁,并设置了过期时间,返回True
            return identifier
        time.sleep(0.001)  # 避免无意的CPU使用
 
    return False
 
def release_lock(lock_name, identifier):
    # 使用Lua脚本来保证释放锁的操作的原子性
    lua_script = """
if redis.call("get", KEYS[1]) == ARGV[1] then
    return redis.call("del", KEYS[1])
else
    return 0
end
    """
    result = redis_conn.eval(lua_script, 1, lock_name, identifier)
    return result == 1  # 如果成功删除了key,返回True
 
# 使用互斥锁处理缓存击穿问题
def get_data_with_lock(key, lock_name, acquire_timeout, lock_timeout, fetch_func):
    identifier = acquire_lock(lock_name, acquire_timeout, lock_timeout)
    if identifier:
        try:
            data = redis_conn.get(key)
            if not data:
                data = fetch_func()  # 假设这是一个从数据库加载数据的函数
                redis_conn.set(key, data)
        finally:
            release_lock(lock_name, identifier)
        return data
    else:
        # 如果未能获得锁,则从Redis缓存中获取数据
        return redis_conn.get(key)
 
# 示例:假设fetch_data是一个从数据库加载数据的函数
def fetch_data():
    return "database data"
 
# 假设'my_key'是缓存数据的key,'my_lock'是用作互斥锁的key
cached_data = get_data_with_lock('my_key', 'my_lock', 10, 10, fetch_data)
print(cached_data)

这段代码首先定义了获取锁和释放锁的函数,然后定义了一个使用互斥锁处理缓存击穿问题的函数。在这个函数中,如果获取锁失败,则直接从Redis缓存中获取数据。这样既能保证大部分请求能够直接从缓存中获取数据,也能在需要时重新从数据源加载数据。

2024-08-29

Ubuntu-base 系统移植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 准备硬件:确保你的目标硬件满足Ubuntu系统的最低要求。
  2. 制作启动介质:通常使用Ubuntu安装镜像制作USB启动盘或者烧录到DVD。
  3. 启动系统:使用启动介质启动目标硬件。
  4. 安装Ubuntu:按照屏幕指示进行系统安装。
  5. 配置系统:安装完成后,根据需要配置网络、更新软件包等。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例子,说明如何使用命令行创建一个Ubuntu-base系统的启动USB:




# 安装必要的工具
sudo apt-get install --no-install-recommends ddrescue gparted
 
# 下载Ubuntu安装镜像
wget https://releases.ubuntu.com/20.04/ubuntu-20.04.4-desktop-amd64.iso
 
# 制作启动USB(你需要替换/dev/sdX为你的USB设备)
sudo dd if=ubuntu-20.04.4-desktop-amd64.iso of=/dev/sdX bs=4M status=progress oflag=sync
 
# 确认USB已经准备好,可以启动了

请注意,这个例子中的步骤是为了给你一个如何开始的概念,并且需要根据你的具体硬件和需求进行调整。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根据目标硬件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Ubuntu版本和适配你的硬件的启动选项。

2024-08-29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MultitenancyConfig {
 
    @Bean
    public TenantDatabaseSelector tenantDatabaseSelector() {
        return tenantIdentifier -> {
            // 根据租户标识选择数据库,实现复杂逻辑
            return "database_" + tenantIdentifier;
        };
    }
 
    @Bean
    public TenantRoutingDataSource tenantRoutingDataSource(TenantDatabaseSelector tenantDatabaseSelector) {
        return new TenantRoutingDataSource(tenantDatabaseSelector);
    }
 
    @Bean
    public DataSource dataSource() {
        return tenantRoutingDataSource(tenantDatabaseSelector());
    }
 
    // 其他配置如事务管理器、JPA配置等
}

这个简化的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在Spring Boot应用中配置多租户数据源路由。TenantDatabaseSelector是一个函数式接口,你可以实现它来根据租户标识选择数据库。TenantRoutingDataSource是一个动态数据源,它可以在运行时根据租户标识选择正确的数据源。这个例子假设TenantRoutingDataSource是一个自定义的类,它继承自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并实现了多租户数据源路由的逻辑。

2024-08-29

在Oracle Clusterware环境中,如果Oracle Cluster Registry (OCR)由于某些原因损坏或丢失,你可能需要从ASM备份中恢复OCR。以下是如何从ASM备份中恢复OCR的步骤:

  1. 确保你有OCR的最新ASM备份。
  2. 如果你的OCR数据文件丢失或损坏,你需要停止所有相关的Clusterware服务。
  3. 连接到RDBMS实例,并以SYSDBA身份登录。
  4. 使用RMAN连接到ASM实例。
  5. 从ASM备份中恢复OCR。

以下是使用RMAN从ASM备份中恢复OCR的示例命令:




-- 以SYSDBA身份登录到RDBMS实例
sqlplus / as sysdba
 
-- 连接到RMAN
rman target /
 
-- 恢复OCR
-- 假设你的ASM备份位于+DATA/backupsets/OCR_YYYYMMDD_HHMMSS.bak,下面是恢复命令的示例:
restore clone clone_name '/oracle/product/12.1/dbs/ocr.dbf' from '+DATA/backupsets/OCR_YYYYMMDD_HHMMSS.bak';
 
-- 恢复后,你可能需要执行以下步骤来恢复数据库
recover clone clone_name;

请注意,你需要替换YYYYMMDD_HHMMSS为实际的备份时间戳,clone_name为你的Oracle Clusterware的名称,而+DATA应该是你的ASM磁盘组名称。

确保在恢复OCR之前已经停止所有相关的Clusterware服务,并且在恢复操作完成后重启服务。如果你不确定clone_name,可以查看Clusterware的配置文件,通常位于$GRID_HOME/crs/config/crsconfig目录下。

2024-08-29

在Ubuntu上编译和安装名为llama.cpp的文件,你需要先安装必要的工具,如g++编译器和cmake构建工具。以下是简化的步骤:

  1. 打开终端。
  2. 安装编译器和构建工具:

    
    
    
    sudo apt-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g++ cmake
  3. 创建一个目录来存放llama.cpp文件和编译后的文件:

    
    
    
    mkdir llama-build && cd llama-build
  4. 使用cmake生成Makefile:

    
    
    
    cmake ..
  5. 编译程序:

    
    
    
    make

如果llama.cpp文件存在于当前目录,并且你想直接编译它,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g++ llama.cpp -o llama

这将编译llama.cpp文件并生成一个名为llama的可执行文件。如果你需要进行更复杂的安装,比如安装到特定的目录或者设置环境变量,你可能需要修改CMakeLists.txt文件或者makefile文件来满足特定的需求。

2024-08-29

Redis内存碎片是指Redis在内存分配时由于频繁的动态内存分配造成的内存空间不连续,导致效率降低的情况。

清理内存碎片的方法:

  1. 手动重启Redis服务:这是最简单的方法,重启Redis会释放掉所有的内存碎片,并且让Redis重新分配内存。
  2. 使用MEMORY PURGE命令:在Redis 4.0及以上版本,可以使用MEMORY PURGE命令来清理内存碎片。这个命令会尝试合并内存碎片,并且在完成后返回合并的内存大小。



redis-cli MEMORY PURGE
  1. 调整内存分配器:Redis支持多种内存分配器,如jemalloc, tcmalloc等。可以尝试更换这些分配器来减少内存碎片。
  2. 配置volatile-lru或allkeys-lru驱动的淘汰:通过配置Redis的淘汰策略为volatile-lruallkeys-lru,当内存不足时,Redis会根据最近最少使用算法(LRU)淘汰一部分key,减少内存碎片。

请注意,这些方法都有其适用场景,在生产环境中应谨慎使用,并在清理内存碎片之前备份好数据。

2024-08-29



// 假设我们有一个服务注册与发现的组件,我们可以这样使用它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ServiceRegistryConfig {
 
    @Bean
    public ServiceRegistry serviceRegistry() {
        // 实现服务注册逻辑
        return new MyServiceRegistry();
    }
}
 
// 服务注册的示例实现
public class MyServiceRegistry implements ServiceRegistry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gister(Registration registration) {
        // 将服务注册到服务注册中心的逻辑
    }
 
    @Override
    public void close() {
        // 注销服务逻辑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Status(String status) {
        // 设置服务状态的逻辑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stroy() {
        // 销毁服务实例时的逻辑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ServiceRegistryConfig的配置类,并且通过@Bean注解声明了一个名为serviceRegistry的Bean。这个Bean是一个实现了ServiceRegistry接口的自定义服务注册组件MyServiceRegistry的实例。在MyServiceRegistry类中,我们实现了接口定义的所有方法,并填充了相应的逻辑。这样,我们就可以在Spring应用上下文中使用这个服务注册组件了。

2024-08-29

Spring Cloud Gateway、Zuul和Kong都是API网关,但它们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场景。

  1. Spring Cloud Gateway:
  • 基于Project Reactor和Spring WebFlux,适合于异步非阻塞的处理方式。
  • 内置支持Hystrix断路器,可以很好的集成Spring Cloud服务。
  • 配置简单,易于上手。
  • 可以通过过滤器(Filter)进行扩展,自定义请求处理逻辑。
  1. Zuul:
  • 是Netflix开源的API路由器和负载均衡器。
  • 使用过滤器进行请求的前处理和后处理。
  • 与Eureka结合,可以实现自动路由和负载均衡。
  • 配合Hystrix断路器,可以实现服务的隔离和熔断。
  1. Kong:
  • 是一个开源的API网关,可以用于管理、维护和监控微服务。
  • 提供了插件系统,可以通过插件进行灵活的扩展。
  • 支持数据库存储配置,方便管理。
  • 提供了管理界面,方便进行可视化管理。

应用场景选择:

  • 如果需要一个简单的网关,并希望与Spring Cloud集成紧密,可以选择Spring Cloud Gateway。
  • 如果已经在使用Zuul,并且对Netflix的解决方案有信任,可以继续使用Zuul。
  • 如果需要更多的功能,如数据库存储、插件系统和管理界面,可以选择Kong。

代码实例:

以下是Spring Cloud Gateway的一个简单配置示例: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GatewayConfig {
 
    @Bean
    public RouteLocator customRouteLocator(RouteLocatorBuilder builder) {
        return builder.routes()
                .route("path_route", r -> r.path("/api/**")
                        .uri("http://localhost:8081")
                        .order(0)
                        .id("api_service"))
                .build();
    }
}

这段代码配置了一个路由,将所有/api/**的请求转发到http://localhost:8081

2024-08-29

MyBatis Plus 是一个 MyBatis 的增强工具,在 MyBatis 的基础上只做增强,不做改变,为简化开发、提高效率而生。

MyBatis Plus 约定大于配置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约定大于配置:MyBatis Plus 通过约定的方式简化配置,减少配置文件的编写。
  2. 实体类命名约定:MyBatis Plus 约定实体类的命名符合特定规则,如类名应为"User"对应数据库表"user"。
  3. 属性命名约定:实体类属性名需要遵循特定的命名规则,如userName对应数据库表字段user\_name。
  4. 主键策略:MyBatis Plus 默认主键生成策略,如自增ID。
  5. SQL映射文件:MyBatis Plus 可以不用编写SQL映射文件,直接通过约定生成。

例如,假设有一个User实体类和对应的user表: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Long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eger age;
    private String email;
    // 省略getter和setter方法
}

在不编写任何MyBatis Plus配置文件和注解的情况下,MyBatis Plus会自动根据实体类名和属性名,按照约定好的规则生成对应的SQL语句和数据库表的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