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30

报错解释:

org.quartz.JobPersistenceException: Couldn‘t obtain triggers for 表示 Quartz 调度器在尝试获取调度触发器时遇到了问题。Quartz 是一个开源的作业调度框架,用于在 Java 应用程序中调度和管理作业的执行。这个异常通常表示底层数据存储(通常是数据库)连接失败或者查询失败。

解决方法:

  1. 检查数据库连接:确保数据库服务正在运行,并且应用程序配置的数据库连接字符串、用户名和密码是正确的。
  2. 检查数据库驱动:确保你的项目中包含了正确的数据库驱动,并且版本兼容。
  3. 检查Quartz表:Quartz需要在数据库中创建一些表来存储作业和触发器信息。确保这些表存在并且没有损坏。
  4. 查看详细的堆栈跟踪:异常信息可能不完整,需要查看完整的堆栈跟踪来获取更多细节。
  5. 检查数据库权限:确保数据库用户有足够的权限去查询和操作Quartz所需的表。
  6. 检查Quartz版本兼容性:确保你使用的Quartz版本与你的数据库和其他依赖是兼容的。

如果以上步骤无法解决问题,可能需要更详细的错误信息或者查看Quartz的日志文件来获取更多线索。

2024-08-30



import io.github.resilience4j.cache.Cache;
import io.github.resilience4j.cache.CacheConfi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Be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
import java.time.Duration;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oncurrentHashMap;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Resilience4jCacheConfig {
 
    @Bean
    public Cache<String> resilience4jCacheBean() {
        return Cache.of(
            "cacheName",
            ConcurrentHashMap::new,
            CacheConfig.of(
                // 设置缓存数据的存活时间
                Duration.ofSeconds(60),
                // 设置缓存数据的限制大小
                100
            )
        );
    }
}

这个配置类定义了一个名为"cacheName"的Resilience4j缓存,并设置了缓存数据的存活时间和大小的限制。在Spring Boot应用中,你可以通过依赖注入来使用这个Cache实例。

2024-08-30

报错解释:

这个错误信息表明Spring Boot在启动时没有设置任何活动的配置文件(profiles),因此它回退到使用默认的配置文件(default)。"de"可能是默认配置文件的名称的一部分,但是它不完整,通常默认配置文件名为"default"。

解决方法:

  1. 如果你有意使用默认配置,并且这个警告不影响应用的运行,你可以忽略这个错误。
  2. 如果你想指定一个活动的配置文件,你可以在application.properties或application.yml文件中设置spring.profiles.active属性,或者在启动Spring Boot应用时通过命令行参数来指定,例如:

    
    
    
    java -jar yourapp.jar --spring.profiles.active=prod

    或者在IDE中设置程序参数。

  3. 如果你想要明确指定默认配置文件,确保application.properties或application.yml文件中的spring.profiles.active设置为空或者不设置,以便Spring Boot可以正确地使用默认的配置文件。

请根据你的具体需求选择适当的解决方法。

2024-08-30

在Spring Boot中创建多模块项目,可以通过Maven或Gradle来构建。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多模块项目的示例。

  1. 使用Maven创建多模块项目:



my-project/
│
├── pom.xml
│
├── my-service/
│   ├── pom.xml
│   └── src/
│       └── main/
│           └── java/
│               └── com/example/myservice/
│                   └── MyServiceApplication.java
│
└── my-web/
    ├── pom.xml
    └── src/
        └── main/
            └── java/
                └── com/example/myweb/
                    └── MyWebApplication.java

根目录下的pom.xml定义项目的版本、属性和模块。

my-service模块的pom.xml定义该模块的依赖和配置。

my-web模块的pom.xml定义该模块的依赖和配置。

  1. 使用Gradle创建多模块项目:



my-project/
│
├── build.gradle
│
├── my-service/
│   ├── build.gradle
│   └── src/
│       └── main/
│           └── java/
│               └── com/example/myservice/
│                   └── MyServiceApplication.java
│
└── my-web/
    ├── build.gradle
    └── src/
        └── main/
            └── java/
                └── com/example/myweb/
                    └── MyWebApplication.java

根目录下的build.gradle定义项目的配置和子项目。

my-service模块的build.gradle定义该模块的依赖和配置。

my-web模块的build.gradle定义该模块的依赖和配置。

pom.xmlbuild.gradle文件中,你需要定义项目的依赖关系,并且在子模块中配置Spring Boot的启动类。

Maven示例pom.xml(根目录):




<groupId>com.example</groupId>
<artifactId>my-project</artifactId>
<version>1.0-SNAPSHOT</version>
<packaging>pom</packaging>
 
<modules>
    <module>my-service</module>
    <module>my-web</module>
</modules>
 
...

Gradle示例build.gradle(根目录):




allprojects {
    group 'com.example'
    version '1.0-SNAPSHOT'
}
 
subprojects {
    apply plugin: 'java'
    apply plugin: 'org.springframework.boot'
    apply plugin: 'io.spring.dependency-management'
 
    dependencies {
        implementation 'org.springframework.boot:spring-boot-starter'
    }
}
 
project(':my-service') {
    dependencies {
        implementation project(':my-web')
    }
}
 
...

在每个子模块中,你需要添加Spring Boot的依赖并配置@SpringBootApplication注解。

Maven示例my-service/pom.xml:




<parent>
    <groupId>com.example</groupId>
    <artifactId>my-project</artifactId>
    <version>1.0-SNAPSHOT</version>
</parent>
<artifactId>my-service</artifactId>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

Gradle示例my-service/build.gradle

2024-08-30

Spring Initializr 是一个用于快速生成 Spring 应用的初始化框架,它提供了一个 Web 界面以及一个 API 来生成项目模板。

在中国,由于网络问题,直接使用 Spring Initializr 的官方服务可能会很慢。因此,一些用户会选择使用国内的镜像服务,例如阿里云、清华大学等提供的镜像服务。

如果你想使用 Spring Initializr 的中国镜像地址,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 通过 Web 界面:

    在使用 Spring Initializr 的 Web 界面时,你可以修改 URL 地址,将 https://start.spring.io 替换为中国镜像地址,比如 https://start.springboot.io(这是阿里云的镜像)。

  2. 通过命令行工具(例如 curl):

    如果你使用命令行工具,可以直接在命令中指定 --url 参数来使用中国镜像。例如,使用 curl 生成一个 Maven 项目:




curl https://start.springboot.io/starter.zip \
  -d dependencies=web \
  -d name=demo \
  -d type=maven-project \
  -d groupId=com.example \
  -d artifactId=demo \
  -d packageName=com.example.demo \
  -d javaVersion=1.8 \
  -o demo.zip

在这个例子中,https://start.springboot.io/starter.zip 就是中国镜像地址。

请注意,不同的镜像服务可能会有不同的地址,你需要根据你选择的服务来修改上述 URL。

2024-08-30

Spring Cloud整合SkyWalking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步骤:

  1. 添加SkyWalking客户端依赖。
  2. 配置SkyWalking相关的环境变量。
  3. 配置SkyWalking客户端。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如何在Spring Cloud项目中整合SkyWalking。

步骤1:添加依赖

在项目的pom.xml中添加SkyWalking客户端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skywalking</groupId>
    <artifactId>apm-toolkit-trace</artifactId>
    <version>版本号</version>
</dependency>

步骤2:配置环境变量

在系统的环境变量中配置SkyWalking的服务地址:




# 对于系统属性
sw.agent.serviceName=your-service-name
sw.agent.collector.backend_service=localhost:11800

步骤3:配置SkyWalking客户端

在Spring Cloud的配置文件中(例如application.ymlapplication.properties),可以添加一些SkyWalking特定的配置,但通常情况下,只要设置了环境变量,客户端就会自动配置。

示例代码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Spring Cloud服务,它已经整合了SkyWalking:




import org.apache.skywalking.apm.toolkit.trace.ActiveSpan;
import org.apache.skywalking.apm.toolkit.trace.TraceContex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Ge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MyController {
 
    @GetMapping("/hello")
    public String hello() {
        // 创建一个新的跟踪
        ActiveSpan.tag("MyTag", "MyValue");
        // 执行一些操作...
        return "Hello, SkyWalking!";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创建了一个Spring Boot REST控制器,它有一个简单的hello方法。我们使用ActiveSpan.tag()方法来添加跟踪标签。当你运行这个服务并发送请求到/hello端点时,SkyWalking将会记录这个请求的跟踪信息。

确保你的SkyWalking OAP服务正在运行,并且你的Spring Cloud服务有正确的配置来连接到它。这样,你就可以在SkyWalking的UI中查看服务的跟踪数据了。

2024-08-30

在Django中创建登录(登陆)和注销(注销)的视图可以通过使用Django自带的auth应用来实现。以下是实现登录和注销视图的示例代码:

首先,确保在你的views.py中导入了必要的模块:




from django.contrib.auth import authenticate, login, logout
from django.contrib.auth.decorators import login_required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Redirect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nder

然后,创建登录视图:




def user_login(request):
    if request.method == 'POST':
        username = request.POST['username']
        password = request.POST['password']
        user = authenticate(request, username=username, password=password)
        if user is not None:
            login(request, user)
            return HttpResponseRedirect('/account/')  # 重定向到账户页面
        else:
            return HttpResponseRedirect('/login/')  # 登录失败,重定向回登录页面
    else:
        return render(request, 'login.html')  # 显示登录表单

接下来,创建注销视图:




@login_required
def user_logout(request):
    logout(request)
    return HttpResponseRedirect('/login/')  # 重定向到登录页面

在这个注销视图中,@login_required 装饰器用于确保只有登录用户可以访问注销链接。

最后,创建对应的login.html和注销链接的模板文件。在模板中,可以放置登录表单和注销链接。

注意:

  • 请确保你的项目已经包含了django.contrib.authdjango.contrib.session在INSTALLED\_APPS中。
  • 请确保你的项目已经配置了合适的URL路由。
  • 请确保你的项目已经有了相应的登录模板和样式。
2024-08-30

在Oracle迁移到SinoDB数据库时,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字符集,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兼容性。SinoDB支持的字符集包括GB18030和UTF8等。

考虑到数据迁移的需要,我们可以在创建数据库时指定字符集,例如:




-- 创建SinoDB数据库实例,指定GB18030字符集
createdatabaseSinoDBcharactersetGB18030;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选择了GB18030字符集,这是一种适用于中文的字符集,能够支持中文字符的存储。

在进行数据迁移时,需要确保Oracle数据库的字符集与SinoDB的目标字符集兼容。如果Oracle数据库使用的是Latin1或其他字符集,可能需要进行数据转换或字符集转换。

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需要考虑到数据文件、日志文件、临时文件的字符集设置,这些都需要在创建数据库实例时指定。

如果需要转换字符集,可以使用第三方工具或Oracle的内置工具进行字符集转换,但这通常需要在数据迁移前后进行,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数据库的版本、大小、特定应用程序的需求等,以选择最适合的字符集。

2024-08-30

由于这是一个商城管理系统,涉及到的代码可能会非常庞大,我们可以提供一个简化版的Spring Boot和Vue的商城管理系统的核心代码示例。

Spring Boot后端部分:




// 商品服务
@Service
public class ProductService {
    // 假设使用Map作为数据库
    private Map<String, Product> products = new HashMap<>();
 
    public List<Product> getAllProducts() {
        return new ArrayList<>(products.values());
    }
 
    public Product getProductById(String id) {
        return products.get(id);
    }
 
    public Product createProduct(Product product) {
        product.setId(UUID.randomUUID().toString());
        products.put(product.getId(), product);
        return product;
    }
 
    // 更多的CRUD操作
}
 
// 商品控制器
@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api/products")
public class ProductController {
    @Autowired
    private ProductService productService;
 
    @GetMapping
    public ResponseEntity<List<Product>> getAllProducts() {
        return ResponseEntity.ok(productService.getAllProducts());
    }
 
    @GetMapping("/{id}")
    public ResponseEntity<Product> getProductById(@PathVariable String id) {
        Product product = productService.getProductById(id);
        if (product == null) {
            return ResponseEntity.notFound().build();
        }
        return ResponseEntity.ok(product);
    }
 
    @PostMapping
    public ResponseEntity<Product> createProduct(@RequestBody Product product) {
        return ResponseEntity.ok(productService.createProduct(product));
    }
 
    // 更多的CRUD操作
}

Vue前端部分(简化版):




<!-- 商品列表页面 -->
<template>
  <div>
    <h1>商品列表</h1>
    <ul>
      <li v-for="product in products" :key="product.id">
        {{ product.name }} - {{ product.price }}
      </li>
    </ul>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products: []
    };
  },
  created() {
    this.fetchProducts();
  },
  methods: {
    async fetchProducts() {
      try {
        const response = await this.$http.get('/api/products');
        this.products = response.data;
      } catch (error) {
        console.error('Failed to fetch products:', error);
      }
    }
  }
};
</script>

这个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Spring Boot和Vue创建一个简单的商品管理系统。在实际的商城管理系统中,你需要实现更多的功能,比如用户管理、订单处理、支付集成等。这个例子只是为了展示如何连接后端和前端,并且如何通过API进行数据交换。

2024-08-30

在PostgreSQL的执行器中,execScan是负责扫描表以获取元组的函数。当涉及到投影(即只需要查询部分列)或者过滤(根据条件表达式过滤出部分行)时,execScan需要对每个扫描过的元组进行处理。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在execScan中实现投影和筛选功能:




/* 执行器扫描表并处理元组的函数 */
void
execScan(ScanState *node, ExecScanAccessMtd accessMtd, ExecScanRecheckMtd recheckMtd)
{
    // ... 其他代码 ...
 
    // 当有需要投影的列时
    if (node->ss_ProjectionInfo != NULL)
    {
        // 为投影准备空间
        econtext->projected_tuple = heap_form_tuple(node->ss_ScanTupleSlot->tts_tupleDescriptor,
                                                    values, isnull);
    }
 
    // 当有谓词过滤时
    if (node->ss_currentScanDesc != NULL && node->ss_currentScanDesc->rs_cinfo != NULL)
    {
        // 根据谓词表达式计算是否过滤该元组
        bool include_tuple = ExecQual(node->ss_qual, econtext, false);
 
        if (include_tuple)
        {
            // 如果元组符合谓词过滤,则处理该元组
            // ... 处理元组的代码 ...
        }
    }
 
    // ... 其他代码 ...
}

在这个示例中,ExecQual函数负责评估谓词表达式,如果表达式为真,则元组符合条件;如果定义了node->ss_ProjectionInfo,则说明需要进行投影,并且会使用heap_form_tuple来构造符合投影列的元组。这个简化的代码片段提供了如何在实际执行器中处理投影和筛选逻辑的一个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