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1

错误解释:

ORA-12514错误表示客户端尝试连接到Oracle数据库时,提供的服务名(在连接字符串中)没有注册在监听器中的任何数据库实例。监听器不识别请求服务的数据库实例,因此无法建立连接。

解决方法:

  1. 确认服务名是否正确。检查Navicat中配置的服务名是否与数据库实例注册的服务名一致。
  2. 检查监听器配置。使用lsnrctl status命令查看监听器的状态和服务名称,确认服务是否已经正确注册。
  3. 如果服务名正确,监听器也显示服务已注册,但仍然出现问题,可能是数据库实例没有正确注册到监听器。重启数据库实例可能解决问题。
  4. 确认数据库实例是否启动,如果没有启动,启动数据库实例。
  5. 如果使用了TNSNAMES.ORA或者sqlnet.ora配置文件,确保配置文件中的服务名与数据库实例注册的服务名一致。
  6. 如果问题依旧存在,可能需要检查网络配置,确认客户端和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2024-09-01

在Spring Boot中,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加载自定义的YML配置文件:

  1. 使用@PropertySource注解加载YML配置文件。



@Configuration
@PropertySource("classpath:myconfig.yml")
public class MyConfiguration {
    // ...
}

注意:@PropertySource仅支持properties文件,不支持YML。

  1. 使用@ConfigurationProperties注解绑定YML配置。



@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Properties(prefix = "my")
@PropertySource("classpath:myconfig.yml")
public class MyConfiguration {
    // ...
}
  1. 使用@ImportResource注解加载Spring的XML配置文件,在XML文件中引入YML资源。



@Configuration
@ImportResource("classpath:application-context.xml")
public class MyConfiguration {
    // ...
}

application-context.xml中:




<bean id="yamlProperties" class="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config.YamlPropertiesFactoryBean">
    <property name="resources" value="classpath:myconfig.yml" />
</bean>
 
<context:property-placeholder properties-ref="yamlProperties" />
  1. application.yml中引入自定义配置文件。



spring:
  profiles:
    include: myconfig

然后在myconfig.yml中定义配置。

  1. 使用Spring Boot的@ActiveProfiles注解或通过命令行参数来激活配置文件。



@SpringBootTest
@ActiveProfiles("test")
public class MyTests {
    // ...
}

或者在运行应用时:




$ java -jar yourapp.jar --spring.profiles.active=myconfig
  1. 使用@ConfigurationProperties绑定YML配置,并将配置文件放置在特定目录下。



@ConfigurationProperties(prefix = "my")
@EnableConfigurationProperties
public class MyProperties {
    // ...
}

然后在src/main/resources/config/myconfig.yml中定义配置。

  1. 使用Spring Cloud Config Server来加载配置。



@SpringBootApplication
@EnableConfigServer
public class ConfigServerApplication {
    // ...
}

然后配置服务器将加载Git仓库中的YML配置文件。

以上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使用,但最常用的是通过application.yml来引入自定义配置文件。

2024-09-01

在Spring Data Redis中,RedisTemplateopsForValue().setIfAbsent()方法用于尝试将一个key-value对存入Redis。如果这个key不存在,那么就会设置这个key-value对,并返回true表示设置成功。如果这个key已经存在,那么不会覆盖原来的value,也不会改变原来的expire time,方法会返回false表示设置失败。

如果你遇到springboot redisTemplate.opsForValue().setIfAbsent()返回null的情况,那么很可能是因为你没有正确配置RedisTemplate或者你的方法没有被Spring管理造成的。

解决方法:

  1. 确保你的RedisTemplate已经被Spring容器正确管理,并且已经设置了合适的序列化器。
  2. 确保你的方法是被Spring管理的,如果是在Controller中调用,确保Controller本身是被Spring容器管理的。
  3. 如果你在使用注解配置,确保你的配置类被@Configuration注解,并且你的RedisTemplate@Bean方法定义。
  4. 确保你没有配置多个RedisTemplate实例,这会导致Spring不知道使用哪一个。

示例代码: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RedisConfig {
    @Bean
    public RedisTemplate<String, Object> redisTemplate(RedisConnectionFactory redisConnectionFactory) {
        RedisTemplate<String, Object> template = new RedisTemplate<>();
        template.setConnectionFactory(redisConnectionFactory);
        // 配置序列化器,例如使用Jackson2JsonRedisSerializer
        Jackson2JsonRedisSerializer jackson2JsonRedisSerializer = new Jackson2JsonRedisSerializer(Object.class);
        ObjectMapper om = new ObjectMapper();
        om.setVisibility(PropertyAccessor.ALL, JsonAutoDetect.Visibility.ANY);
        om.enableDefaultTyping(ObjectMapper.DefaultTyping.NON_FINAL);
        jackson2JsonRedisSerializer.setObjectMapper(om);
        template.setDefaultSerializer(jackson2JsonRedisSerializer);
        template.afterPropertiesSet();
        return template;
    }
}

然后在你的Service中注入RedisTemplate




@Service
public class Your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RedisTemplate<String, Object> redisTemplate;
 
    public boolean setIfAbsent(String key, Object value) {
        return redisTemplate.opsForValue().setIfAbsent(key, value);
    }
}

确保你的Service也是被Spring容器管理的,这样RedisTemplate就可以被注入并且可以正常使用了。

2024-09-01



import requests
import re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sqlite3
from contextlib import closing
 
# 定义爬虫类
class Crawler(threading.Thread):
    def __init__(self, url, conn):
        threading.Thread.__init__(self)
        self.url = url
        self.conn = conn
        self.headers = {
            'User-Agent': 'Mozilla/5.0',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
 
    # 定义爬取单个页面的方法
    def crawl_page(self, url):
        print(f"Crawling: {url}")
        response = requests.get(url, headers=self.headers)
        if response.status_code == 200:
            return self.parse_page(response.text)
        return []
 
    # 定义解析页面的方法
    def parse_page(self, html):
        pattern = re.compile(r'<a href="(?P<url>.*?)".*?>(?P<title>.*?)</a>', re.DOTALL)
        matches = pattern.finditer(html)
        return [(match.group('title'), f"http://example.com{match.group('url')}") for match in matches]
 
    # 定义存储数据的方法
    def store_data(self, data):
        with self.conn:
            self.conn.executemany('INSERT OR IGNORE INTO articles (title, url) VALUES (?, ?)', data)
 
    # 定义运行线程的方法
    def run(self):
        data = self.crawl_page(self.url)
        self.store_data(data)
 
# 创建SQLite数据库连接
conn = sqlite3.connect('articles.sqlite')
conn.execute('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articles (id INTEGER PRIMARY KEY, title TEXT, url TEXT)')
 
# 定义要爬取的URL
urls = ['http://example.com/page1', 'http://example.com/page2']
 
# 创建爬虫线程
threads = [Crawler(url, conn) for url in urls]
 
# 启动线程
for t in threads:
    t.start()
 
# 等待所有线程完成
for t in threads:
    t.join()
 
# 关闭数据库连接
conn.close()
print("Crawling completed!")

这段代码修复了原代码的逻辑错误,并添加了对应的注释。它定义了一个Crawler类,该类继承自threading.Thread,用于多线程爬取网页。每个线程都会爬取指定的URL,解析页面,提取文章标题和URL,并将它们存储到SQLite数据库中。这个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Python的requests库、re模块、threading模块和sqlite3模块来进行基本的网络爬虫和数据存储工作。

2024-09-01

在Spring框架中,RestTemplate是一个用于发送HTTP请求的客户端,可以用来与RESTful服务进行交互。如果需要在请求中添加自定义的请求头,可以使用HttpEntity对象来封装请求头信息,然后将其作为参数传递给RestTemplate的相关方法。

以下是一个使用RestTemplate发送带有自定义请求头的HTTP GET请求的示例代码: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http.HttpEntity;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http.HttpHeaders;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http.ResponseEntity;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client.RestTemplate;
 
public class RestTemplate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stTemplate restTemplate = new RestTemplate();
 
        // 创建HttpHeaders对象并添加自定义请求头
        HttpHeaders headers = new HttpHeaders();
        headers.add("Custom-Header", "header-value");
 
        // 创建HttpEntity,包装请求头信息
        HttpEntity<String> entity = new HttpEntity<>(headers);
 
        // 发送GET请求,并接收响应
        String url = "http://example.com/api/resource";
        ResponseEntity<String> response = restTemplate.exchange(url, HttpMethod.GET, entity, String.class);
 
        // 输出响应体
        System.out.println(response.getBody());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创建了一个HttpHeaders对象,并通过add方法添加了一个名为"Custom-Header"的自定义请求头,其值为"header-value"。然后我们创建了一个HttpEntity对象,将headers作为其请求头信息。在调用restTemplate.exchange方法时,我们将entity作为参数传递,这样就可以在请求中发送我们的自定义请求头。

2024-09-01

确定微服务项目使用的Spring Boot、Spring Cloud和Spring Cloud版本,通常可以通过查看项目的pom.xml(Maven项目)或build.gradle(Gradle项目)文件来确定。

对于Maven项目,查看pom.xml中的依赖配置:




<!-- Spring Boot -->
<parent>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parent</artifactId>
    <version>2.x.x.RELEASE</version> <!-- 替换为实际使用的版本号 -->
</parent>
 
<!-- Spring Cloud -->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dependencies</artifactId>
        <version>Hoxton.SR9</version> <!-- 替换为实际使用的版本号 -->
        <type>pom</type>
        <scope>import</scope>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对于Gradle项目,查看build.gradle中的依赖配置:




dependencies {
    implementation 'org.springframework.boot:spring-boot-starter-parent:2.x.x.RELEASE' // 替换为实际使用的版本号
    implementation platform('org.springframework.cloud:spring-cloud-dependencies:Hoxton.SR9') // 替换为实际使用的版本号
}

在实际项目中,你需要替换版本号为你项目中实际使用的Spring Boot和Spring Cloud版本。Spring Boot通常有一个明确的版本号,而Spring Cloud通常通过一个版本名称和一个里程碑版本来标识,例如Hoxton.SR9

2024-09-01



-- 创建用户
CREATE USER c##myuser IDENTIFIED BY mypassword
    DEFAULT TABLESPACE users
    TEMPORARY TABLESPACE temp
    QUOTA UNLIMITED ON users;
 
-- 授权连接和创建会话
GRANT CONNECT, RESOURCE TO c##myuser;
 
-- 授权管理员权限(需要管理员权限)
GRANT DBA TO c##myuser;
 
-- 查看用户权限
SELECT * FROM dba_sys_privs WHERE grantee = 'C##MYUSER';
SELECT * FROM dba_tab_privs WHERE grantee = 'C##MYUSER';
 
-- 创建表空间
CREATE TABLESPACE mytablespace DATAFILE 'path_to_datafile.dbf' SIZE 100M AUTOEXTEND ON;
 
-- 给用户授权在新表空间创建表
ALTER USER c##myuser QUOTA UNLIMITED ON mytablespace;
 
-- 删除用户及其所有对象(需要管理员权限)
DROP USER c##myuser CASCADE;

这个代码实例展示了如何在Oracle数据库中创建用户、授予权限、创建表空间、授权表空间使用权限以及删除用户。这些操作对于数据库管理员来说是非常基本且常用的,理解和掌握这些操作对于任何数据库管理员来说都是必须的。

2024-09-01

报错问题:"MongoDB bin文件夹下没有mongo.exe" 通常意味着MongoDB没有正确安装或者安装路径没有配置正确,导致MongoDB的可执行文件mongo.exe不在预期的位置。

解决方法:

  1. 确认MongoDB是否已经正确安装。可以通过在命令行中运行 mongod 来检查MongoDB服务是否可以启动。如果系统提示命令未找到,则可能MongoDB尚未安装或者安装不正确。
  2. 如果MongoDB已安装,检查环境变量是否包含了MongoDB的安装路径。在环境变量中添加MongoDB的bin目录路径:

    • 在Windows上:

      • 打开系统属性(可以通过搜索"环境变量"来找到)。
      • 在系统属性中选择"高级"选项卡,点击"环境变量"。
      • 在"系统变量"中找到"Path"变量,选择它,然后点击"编辑"。
      • 点击"新建",添加MongoDB的bin目录路径,例如 C:\Program Files\MongoDB\Server\4.4\bin
      • 确认更改并重启命令行窗口。
    • 在Linux或macOS上:

      • 打开终端。
      • 使用文本编辑器打开你的shell配置文件,例如 ~/.bashrc~/.bash_profile
      • 添加一行 export PATH=/path/to/mongodb/bin:$PATH,替换/path/to/mongodb/bin为你的实际MongoDB bin目录路径。
      • 保存文件并退出编辑器。
      • 运行 source ~/.bashrc 或重新开启一个终端窗口。
  3. 如果以上步骤都不能解决问题,可以尝试重新下载并安装MongoDB,确保安装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安装路径。
  4. 确认安装版本与操作系统版本兼容性,有时候新版本的MongoDB可能不支持旧的操作系统。
  5. 如果你是通过某种包管理器(如npm)安装的MongoDB,确保MongoDB服务已正确启动,并且可执行文件的路径已添加到系统的PATH环境变量中。
  6. 如果你是在开发环境中遇到这个问题,确保你的项目依赖中包含了MongoDB,并且正确配置了数据库连接。

如果以上步骤都不能解决问题,可能需要查看具体的错误信息,或者寻求MongoDB社区的帮助。

2024-09-01

在Spring Cloud中,使用OpenFeign进行服务间调用时,可以通过定义一个接口并用@FeignClient注解标注,来创建一个Feign客户端。Feign会自动处理服务间调用的负载均衡。

以下是一个使用OpenFeign的简单示例:

  1. 添加依赖到pom.xml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openfeign</artifactId>
</dependency>
  1. 启动类上添加@EnableFeignClients注解:



@SpringBootApplication
@EnableFeignClients
public class Consumer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ConsumerApplication.class, args);
    }
}
  1. 创建一个Feign客户端接口:



@FeignClient("provider-service") // 服务名
public interface ProviderClient {
    @GetMapping("/greeting")
    String greeting(@RequestParam(value = "name", defaultValue = "World") String name);
}
  1. 使用Feign客户端: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ConsumerController {
 
    @Autowired
    private ProviderClient providerClient;
 
    @GetMapping("/greeting")
    public String greeting(@RequestParam(value = "name", defaultValue = "World") String name) {
        return providerClient.greeting(name);
    }
}

在这个例子中,ProviderClient是一个Feign客户端接口,用于定义对provider-service服务的请求。当你调用greeting方法时,OpenFeign会自动将请求负载均衡到provider-service服务的多个实例上。

2024-09-01

解释:

Redis未授权访问通常意味着Redis服务器没有设置密码保护,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这个服务,这在安全性方面是非常不推荐的。未授权访问可能会导致数据泄露、数据修改或其他不当行为。

解决方法:

  1. 设置Redis密码:编辑Redis配置文件(通常是redis.conf),找到# requirepass foobared这行,去掉前面的#并将foobared替换为你自己的密码。然后重启Redis服务。
  2. 使用Redis的AUTH命令:连接到Redis后,使用AUTH yourpassword命令进行认证。
  3. 使用配置管理工具:如果你使用的是像Ansible、SaltStack或者其他配置管理工具,可以通过工具来安全地管理和分发配置文件。
  4. 监控和记录:确保启用了Redis的访问控制列表(ACL),以便监控和记录谁在访问Redis,并对未授权的访问实行警告或阻止。
  5. 定期更新密码:定期更换你的密码以增强安全性。
  6. 使用TLS/SSL:如果可能,配置Redis以使用TLS/SSL加密通讯来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确保在实施任何安全措施之前,你已经备份了你的数据,并且了解如何在出现问题时恢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