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1

在Spring Boot中配置双数据源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 配置数据源属性。
  2. 创建数据源实例。
  3. 配置EntityManagerFactoryTransactionManager
  4. 配置@Configuration类来创建两个不同的Spring容器,每个容器使用不同的数据源。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示例代码:




@Configuration
@EnableTransactionManagement
@EnableJpaRepositories(
        basePackages = "com.example.repository.first",
        entityManagerFactoryRef = "firstEntityManager",
        transactionManagerRef = "firstTransactionManager")
public class FirstDataSourceConfig {
 
    @Bean
    @Primary
    @ConfigurationProperties(prefix = "spring.datasource.first")
    public DataSource firstDataSource() {
        return DataSourceBuilder.create().build();
    }
 
    @Bean
    public LocalContainerEntityManagerFactoryBean firstEntityManager(EntityManagerFactoryBuilder builder) {
        return builder
                .dataSource(firstDataSource())
                .packages("com.example.entity.first")
                .persistenceUnit("first")
                .build();
    }
 
    @Bean
    @Primary
    public 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 firstTransactionManager(
            @Qualifier("firstEntityManager") EntityManagerFactory entityManagerFactory) {
        return new JpaTransactionManager(entityManagerFactory);
    }
}
 
@Configuration
@EnableJpaRepositories(
        basePackages = "com.example.repository.second",
        entityManagerFactoryRef = "secondEntityManager",
        transactionManagerRef = "secondTransactionManager")
public class SecondDataSourceConfig {
 
    @Bean
    @ConfigurationProperties(prefix = "spring.datasource.second")
    public DataSource secondDataSource() {
        return DataSourceBuilder.create().build();
    }
 
    @Bean
    public LocalContainerEntityManagerFactoryBean secondEntityManager(EntityManagerFactoryBuilder builder) {
        return builder
                .dataSource(secondDataSource())
                .packages("com.example.entity.second")
                .persistenceUnit("second")
                .build();
    }
 
    @Bean
    public PlatformTransaction
2024-09-01

为了在Spring Boot中集成Redisson,你需要做以下几步:

  1. 添加Redisson的依赖到你的pom.xml文件中。
  2. 创建Redisson的配置文件。
  3. 配置Redisson的Bean。

以下是具体步骤和示例代码:

  1. 添加Redisson依赖到pom.xml



<dependency>
    <groupId>org.redisson</groupId>
    <artifactId>redisson-spring-boot-starter</artifactId>
    <version>3.16.2</version>
</dependency>
  1. 创建redisson-config.yaml配置文件:



singleServerConfig:
  address: "redis://127.0.0.1:6379"
  1. 配置Redisson的Bean:



import org.redisson.Redisson;
import org.redisson.api.RedissonClient;
import org.redisson.config.Confi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Be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re.io.ClassPathResource;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RedissonConfig {
 
    @Bean(destroyMethod="shutdown")
    RedissonClient redisson() throws IOException {
        Config config = Config.fromYAML(new ClassPathResource("redisson-config.yaml").getInputStream());
        return Redisson.create(config);
    }
}

这样,你就可以在Spring Boot应用中使用Redisson提供的各种分布式功能了。

2024-09-01

Spring Boot 是一个用于简化 Spring 应用程序初始搭建以及开发过程的框架。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入门示例:

  1. 首先,你需要在你的项目中添加 Spring Boot 的起步依赖,例如使用 Maven:



<parent>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parent</artifactId>
    <version>2.3.1.RELEASE</version>
</parent>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web</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1. 创建一个主应用类,该类含有 Spring Boot 应用程序的主方法: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SpringApplic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SpringBootApplication;
 
@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MySpringBoot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MySpringBootApplication.class, args);
    }
}
  1. 创建一个控制器类来处理 web 请求: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Ge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HelloWorldController {
 
    @GetMapping("/hello")
    public String hello() {
        return "Hello, Spring Boot!";
    }
}

以上代码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 Spring Boot 应用程序,你可以通过运行 main 方法启动服务器,并通过访问 http://localhost:8080/hello 来测试你的应用。

2024-09-01



-- 创建一个名为random_normal_dist的函数,用于生成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浮点数
CREATE OR REPLACE FUNCTION random_normal_dist(mean float8, stddev float8)
RETURNS float8 AS $$
DECLARE
    v_const float8;
    v_rand float8;
BEGIN
    -- 计算常数
    v_const := random() * 2.0 * atan(1.0) * (-1.0 / 12.0);
    -- 循环生成随机数直至符合正态分布
    LOOP
        v_rand := exp(v_const - (1.0 / 12.0) * power(v_const, 2.0));
        -- 如果生成的随机数小于等于0,则继续循环
        IF v_rand <= 0 THEN
            CONTINUE;
        END IF;
        -- 使用Box-Muller变换转换为正态分布的随机数
        RETURN mean + stddev * sqrt(-2.0 * log(v_rand)) * sin(v_const);
    END LOOP;
END;
$$ LANGUAGE plpgsql IMMUTABLE STRICT;
 
-- 使用函数生成一个正态分布的随机数,平均值为50,标准差为10
SELECT random_normal_dist(50, 10);

这段代码首先定义了一个名为random_normal_dist的函数,该函数使用Box-Muller变换来生成正态分布的随机浮点数。函数是不可变的(IMMUTABLE)且在计算时如果输入参数是常量,则返回的结果也是常量(STRICT)。最后,提供了一个使用该函数的例子,生成一个平均值为50,标准差为10的正态分布随机数。

2024-09-01

CopilotKit 是一个开源框架,用于在应用程序内部部署人工智能代理,并使用 Langchain 自动执行任何命令。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使用示例:

首先,安装CopilotKit:




pip install copilotkit

然后,使用CopilotKit创建一个简单的应用内 AI 代理,例如,一个处理文本查询并使用 OpenAI 的 GPT-3 模型进行响应的代理:




from copilotkit import Copilot, OpenAIProxy
 
# 初始化一个 OpenAI 代理
openai_proxy = OpenAIProxy(
    openai_api_key="YOUR_OPENAI_API_KEY",
    proxy_name="MyAppCopilot"
)
 
# 初始化 Copilot 实例
copilot = Copilot(
    openai_proxy=openai_proxy,
    # 设置代理响应的最大tokens数量
    max_tokens=75,
)
 
# 使用 while 循环来处理用户的输入,并产生相应的响应
while True:
    user_input = input("请输入您的指令:")
    response = copilot.handle_input(user_input)
    print(response)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创建了一个简单的交互式会话,用户输入指令,AI 代理根据指令作出响应。CopilotKit 使用 Langchain 来理解和执行用户的指令。

请注意,你需要自己的 OpenAI API 密钥,并替换 "YOUR_OPENAI_API_KEY" 为你的 API 密钥。

这只是一个基础示例,CopilotKit 支持更复杂的功能,比如使用多个模型、管理用户历史、优化提示等等。

2024-09-01

在PostgreSQL中,如果您想要在数据库服务器重启后自动启动数据库,可以配置postgresql.conf文件中的hot_standby参数。但是,hot_standby参数已在较新版本的PostgreSQL中弃用,取而代之的是max_standby_streaming_delay

如果您的PostgreSQL版本较旧,并且hot_standby参数仍然存在,您可以按如下方式设置:

  1. 打开PostgreSQL配置文件postgresql.conf
  2. 设置hot_standbyon
  3. 重启PostgreSQL服务。

如果您使用的是较新版本的PostgreSQL,并希望数据库在服务器重启后自动启动,您可以设置max_standby_archive_delaymax_standby_streaming_delay为适当的值。

请注意,这些设置影响的是PostgreSQL的物理备份服务器(也称为热备份),而不是数据库的自动启动行为。如果您想要在系统重启后自动启动PostgreSQL服务,您需要配置操作系统级别的服务管理器,如systemd或init.d。

在Linux系统上,如果您使用的是systemd,您可以这样配置自动启动:

  1. 找到PostgreSQL的服务文件,通常位于/etc/systemd/system/目录下,并以.service结尾。
  2. 编辑该文件,确保[Service]部分包含Restart=always
  3. 重新加载systemd配置,并启用服务。

示例:




sudo systemctl edit postgresql.service

在编辑器中添加以下内容:




[Service]
Restart=always

然后保存退出,并执行:




sudo systemctl daemon-reload
sudo systemctl enable postgresql.service

这样配置后,如果PostgreSQL服务意外停止,systemd会尝试重新启动它。

请注意,上述配置只是一个示例,实际路径和配置可能因安装方式和版本而异。如果您需要具体的命令或步骤,请提供更详细的系统信息。

2024-09-01

这个错误信息看起来像是被截断了,并且可能是因为路径中的非标准字符或者编码问题导致的。但是,我可以提供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法:

  1. 确认路径是否正确:检查路径是否包含了非法字符或者是否正确编码。
  2. 文件访问权限:确保你有足够的权限去访问指定的模块或文件。
  3. 路径问题:如果是在Windows系统中,确保路径使用了正确的斜杠方向(通常是\),并且路径字符串是正确的。
  4. 编码问题:如果是编码问题,尝试将文件路径转换为正确的编码格式。
  5. 模块问题:如果是一个Python模块,确保模块文件的扩展名是正确的,比如.py,并且模块导入路径是正确的。

如果能提供更完整的错误信息,可能会有更具体的解决方案。

2024-09-01

这个问题似乎是在询问一个开源项目,它旨在提供 Github Copilot 的本地版本,同时确保隐私和数据保护。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Github Copilot 是一个 AI 辅助编程工具,它可以在编写代码时提供实时建议。这个工具非常受欢迎,但是它需要互联网连接,并且会将一些用户数据发送到 Github 的服务器。

开源项目 "Continue" 应该是一个尝试提供一个本地版本的 AI 辅助编程工具,它可以在不泄露用户数据和隐私的情况下工作。

目前,关于这个项目的具体实现细节还不清楚,因为它还在早期开发阶段,并且还没有一个稳定的版本发布。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已有的信息来想象一下这个项目可能的实现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使用开源的深度学习框架,如 TensorFlow 或 PyTorch,在用户的本地计算机上训练一个 AI 模型。然后,该模型可以在用户编写代码时提供实时的代码建议。

由于所有的数据处理和建议生成都发生在用户自己的设备上,因此不会有数据外泄的问题。

由于这个项目还在开发中,我们可能需要等到它更接近完成才能看到具体的实现和使用方法。

如果你想要跟踪这个项目的进度,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1. 访问项目的官方网站或 Github 仓库,查看项目的进展。
  2. 关注项目的开发者或参与者的社交媒体账号,获取最新的动态。
  3. 参与到项目的讨论中来,提供反馈和帮助。

请注意,由于涉及到数据隐私和安全性问题,这个项目可能需要严格的审查流程,并且可能不会被所有人接受。

2024-09-01

错误解释:

ORA-24920错误通常发生在Oracle数据库中,当客户端尝试处理来自服务器的大型数据时。具体到这个错误,它表示客户端所配置的缓冲区大小不足以容纳从服务器传送过来的列数据。

解决方法:

  1. 增加客户端的缓冲区大小。这可以通过调整SQLNET.ORA文件中的FETCH_SIZE参数来实现。你需要在客户端的sqlnet.ora文件中添加或修改如下行:

    
    
    
    SQLNET.EXPIRE_TIME = 0
    FETCH_SIZE = 16384

    注意:FETCH_SIZE的值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2. 如果问题是由于wm_concat()函数导致的,考虑使用其他方法替代,例如使用LISTAGG()函数,因为wm_concat()在某些版本中可能已经不被推荐使用。
  3. 如果是在PL/SQL中,可以尝试增加PL/SQL的大小限制,通过设置PLSQL_WARNOUT_SIZE参数。
  4. 如果是在程序中(如Java),检查数据库驱动的配置,确保配置了足够大的结果集缓冲区。
  5. 如果问题依旧存在,可能需要考虑优化查询,减少单次查询返回的数据量。
2024-09-01

在Oracle中,删除表空间和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完成:

  1. 删除用户及其对象:



DROP USER username CASCADE;

此命令将删除用户及其所有对象,其中username是要删除的用户的名称。

  1. 删除表空间(如果不需要保留数据文件):



DROP TABLESPACE tablespace_name INCLUDING CONTENTS AND DATAFILES;

tablespace_name是要删除的表空间的名称。

INCLUDING CONTENTS AND DATAFILES选项指示Oracle删除表空间以及其中的所有对象和数据文件。

请注意,删除用户和表空间是一个不可逆的操作,执行前请确保已做好充分的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