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1

在Spring Security中实现双token机制,即访问令牌(access token)和刷新令牌(refresh token),通常用于身份验证和访问资源。访问令牌在设定的时间后过期,刷新令牌可以被用来获取新的访问令牌。

以下是实现双token机制的步骤和示例代码:

  1. 配置Spring Security,使其支持OAuth2登录。
  2. 创建一个自定义的TokenStore,用于存储生成的token。
  3. 在登录成功后,生成访问令牌(access token)和刷新令牌(refresh token),并存储它们。
  4. 实现Token Endpoint,允许客户端使用刷新令牌来获取新的访问令牌。

示例代码:




@Configuration
@EnableAuthorizationServer
public class AuthServerConfig extends AuthorizationServerConfigurerAdapter {
 
    @Autowired
    private AuthenticationManager authenticationManager;
 
    @Autowired
    private UserDetailsService userDetailsService;
 
    @Autowired
    private TokenStore tokenStore;
 
    @Override
    public void configure(ClientDetailsServiceConfigurer clients) throws Exception {
        clients.inMemory()
            .withClient("client")
            .secret("secret")
            .authorizedGrantTypes("refresh_token", "password")
            .scopes("read", "write")
            .accessTokenValiditySeconds(15); // 访问令牌15秒后过期
    }
 
    @Override
    public void configure(AuthorizationServerEndpointsConfigurer endpoints) throws Exception {
        TokenEnhancer tokenEnhancer = new CustomTokenEnhancer();
        endpoints
            .tokenStore(tokenStore)
            .authenticationManager(authenticationManager)
            .userDetailsService(userDetailsService)
            .tokenEnhancer(tokenEnhancer)
            .reuseRefreshTokens(false)
            .exceptionTranslator(new CustomWebResponseExceptionTranslator());
    }
}
 
@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api/token")
public class CustomTokenController {
 
    @Autowired
    private TokenStore tokenStore;
 
    @PostMapping("/refresh")
    public ResponseEntity<?> refreshToken(Authentication authentication) {
        OAuth2AccessToken existingAccessToken = tokenStore.getAccessToken(authentication);
        OAuth2RefreshToken refreshToken = existingAccessToken.getRefreshToken();
        Token token = tokenStore.readRefreshToken(refreshToken.getValue());
        if (token == null) {
            return new ResponseEntity<>("Invalid refresh token", HttpStatus.BAD_REQUEST
2024-09-01

以下是在Ubuntu系统上安装Nginx、Redis、MinIO、PostgreSQL和PostGIS的简化版本。请注意,这是一个示例脚本,并不包括所有错误处理和日志记录,适合快速安装示范。




#!/bin/bash
 
# 更新软件包列表
sudo apt-get update
 
# 安装Nginx
sudo apt-get install -y nginx
 
# 启动并使Nginx服务随系统启动
sudo systemctl start nginx
sudo systemctl enable nginx
 
# 安装Redis
sudo apt-get install -y redis-server
sudo systemctl start redis-server
sudo systemctl enable redis-server
 
# 安装MinIO
wget https://dl.min.io/server/minio/release/linux-amd64/minio
chmod +x minio
mv minio /usr/local/bin/
mkdir /var/minio
MINIO_ACCESS_KEY=minio MINIO_SECRET_KEY=minio123 ./minio server /var/minio --console-address ":9001"
 
# 安装PostgreSQL
sudo apt-get install -y postgresql postgresql-contrib
 
# 安装PostGIS
sudo apt-get install -y postgis postgresql-12-postgis-3
 
# 设置PostGIS扩展
sudo -u postgres psql -c "CREATE EXTENSION postgis;"
 
# 配置PostgreSQL的防火墙规则(如果需要)
sudo ufw allow postgresql
sudo ufw allow 9001/tcp
sudo ufw enable
sudo ufw status

请注意,在生产环境中,你需要设置更复杂的安全措施,例如为每个服务配置身份验证和权限,并且应该使用更加安全的方法来管理你的MinIO服务的访问和密钥。此外,确保你理解了每个服务的配置,并根据需要调整配置文件。

2024-09-01

Oracle到OceanBase的迁移通常需要以下步骤:

  1. 评估Oracle数据库的兼容性和需要迁移的对象。
  2. 使用工具(如Oracle Data Pump)导出需要迁移的数据。
  3. 将导出的数据转换为OceanBase支持的格式。
  4. 在OceanBase中创建相应的表结构。
  5. 将数据导入到OceanBase数据库。
  6. 测试数据的一致性和应用功能。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示例流程:




# 1. 使用Oracle Data Pump导出数据
expdp username/password@ORCL SCHEMAS=your_schema DIRECTORY=your_directory DUMPFILE=your_dumpfile.dmp LOGFILE=export.log
 
# 2. 转换导出的数据,确保兼容OceanBase(可能需要编写脚本或使用专门工具)
 
# 3. 在OceanBase中创建表
# 这一步需要手动完成,因为OceanBase的SQL语法与Oracle不完全兼容
 
# 4. 导入数据到OceanBase
# 使用OceanBase提供的数据导入工具或SQL语句将数据加载到OceanBase
 
# 5. 测试应用功能

请注意,实际迁移可能涉及更多的细节,比如数据类型转换、索引、触发器、存储过程和函数的转换和迁移等。可能需要使用专门的工具来帮助进行迁移,并可能涉及专业的数据库服务提供商来提供更详细的支持。

2024-09-01

报错解释:

这个错误通常表示DBeaver在尝试连接到Oracle数据库时没有找到合适的JDBC驱动程序。这可能是因为驱动程序没有正确安装或配置。

解决方法:

  1. 确认Oracle JDBC驱动程序是否已经下载并添加到DBeaver的驱动管理中。
  2. 在DBeaver中,打开数据库连接向导,检查是否选择了正确的驱动(例如Oracle)。
  3. 确认连接属性中的URL是否正确。正确的格式应该是类似于 jdbc:oracle:thin:@your_host:port:sidjdbc:oracle:thin:@//your_host:port/service_name
  4. 如果驱动程序已经安装但是没有出现在DBeaver的驱动列表中,可以手动添加。在DBeaver中,前往“数据库” > “驱动管理器”,然后添加Oracle JDBC驱动的本地文件(通常是一个.jar文件)。
  5. 确保所有必要的依赖库都已安装在系统上,例如Java。
  6. 如果上述步骤都没有问题,尝试重启DBeaver或重新安装最新版本。

如果问题依然存在,可能需要查看DBeaver的日志文件以获取更多信息,或者在DBeaver社区寻求帮助。

2024-09-01

报错解释:

这个错误表明Spring Cloud Feign在使用Nacos作为服务注册中心和配置中心时,没有为特定的接口找到Feign客户端。通常,这是因为没有正确配置Feign客户端或者在调用时没有指定正确的服务名。

解决方法:

  1. 确保你的接口上有正确的@FeignClient注解,并且指定了正确的服务名。
  2. 确保你的项目中已经包含了spring-cloud-starter-openfeign依赖,并且已经通过@EnableFeignClients注解启用了Feign客户端的扫描。
  3. 检查你的application.properties或application.yml文件中是否正确配置了Nacos服务器地址和端口。
  4. 确保你的Feign接口所在的Spring Boot应用已经正确地注册到了Nacos服务注册中心。
  5. 如果使用的是不同的Spring Cloud版本和Spring Boot版本,请确保版本兼容性。

示例配置:




@FeignClient(name = "service-provider", url = "http://localhost:8080/")
public interface YourFeignClient {
    @GetMapping("/your-endpoint")
    String yourMethod();
}

确保在启动类或配置类上添加了@EnableFeignClients注解:




@EnableFeignClients
@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Your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YourApplication.class, args);
    }
}

确保application.properties或application.yml中配置了Nacos服务器:




# application.properties
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server-addr=127.0.0.1:8848
spring.cloud.nacos.config.server-addr=127.0.0.1:8848

如果以上步骤都正确无误,但问题依然存在,可以尝试清理并重新构建项目,或检查是否有其他配置错误或代码问题。

2024-09-01

在 Laravel 项目中使用 React 前端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 安装 Laravel 项目。
  2. 创建 React 应用。
  3. 集成 React 与 Laravel。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流程:

  1. 安装 Laravel 项目:



composer create-project --prefer-dist laravel/laravel my-laravel-project
  1. 在 Laravel 项目中安装 Create React App:



npm install -g create-react-app
  1. 创建 React 应用:



create-react-app my-react-app
  1. 进入 Laravel 项目目录,创建一个新的资源目录用于存放 React 应用:



cd my-laravel-project
mkdir -p public/js/app
  1. 复制 React 应用到 Laravel 项目中的资源目录:



cp -r my-react-app/public/* public/js/app/
  1. 修改 Laravel 项目的 webpack.mix.js 文件以编译 React 应用:



const mix = require('laravel-mix');
 
/* ... */
 
mix.js('public/js/app/index.js', 'public/js/app/')
    .sass('public/js/app/index.scss', 'public/js/app/');
  1. 运行 Laravel 和 React 应用的构建过程:



npm install
npx mix
  1. 修改 Laravel 视图文件(例如 resources/views/welcome.blade.php),引入编译后的 React 应用:



<!DOCTYPE html>
<html lang="{{ str_replace('_', '-', app()->getLocale()) }}">
    <!-- ... -->
 
    <body>
        <div id="app">
            <!-- React App will go here -->
        </div>
        <script src="{{ asset('js/app/bundle.js') }}"></script>
    </body>
</html>
  1. 修改 Laravel 路由文件(routes/web.php),以服务 React 应用的静态文件:



Route::get('/{any}', function () {
    return view('welcome');
})->where('any', '.*');
  1. 最后,确保 Laravel 服务器正常运行:



php artisan serve

以上步骤创建了一个 Laravel 项目并集成了一个基本的 React 应用。在实际项目中,你可能需要进一步配置例如 API 路由、身份验证、状态管理等。

2024-09-01

在Ant Design Vue中,要修改表格(Table)的样式,可以通过覆盖默认的CSS类来实现。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如何通过自定义CSS来修改表格的行高和背景色。

首先,在你的Vue组件中的<style>标签内或者一个外部的CSS文件中,定义你的自定义样式:




/* 修改表格行的高度 */
.ant-table-row {
  height: 60px;
}
 
/* 修改表格的背景色 */
.ant-table-body {
  background-color: #f2f2f2;
}

然后,确保你的Vue组件已经正确地引入了这些样式。如果你使用的是单文件组件(.vue文件),那么应该像这样引入CSS:




<template>
  <a-table :columns="columns" :dataSource="data">
    <!-- 表格内容 -->
  </a-table>
</template>
 
<script>
// 你的组件逻辑
</script>
 
<style>
/* 上面提供的自定义CSS样式 */
</style>

如果你是在全局CSS文件中定义样式,确保它被正确引入到项目中(例如,在main.js中):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App from './App.vue'
import Antd from 'ant-design-vue'
import 'ant-design-vue/dist/antd.css'
import './styles.css' // 引入你的自定义样式文件
 
Vue.use(Antd)
 
new Vue({
  render: h => h(App),
}).$mount('#app')

请注意,Ant Design Vue的样式可能会依据版本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上面的类名可能会随着组件库版本更新而发生变化,请参考最新的Ant Design Vue文档来获取正确的类名。

2024-09-01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示例,展示如何在Windows环境下配置PostgreSQL的物理复制高可用性架构。

  1. 安装PostgreSQL服务器实例:

    • 在两台Windows服务器上安装PostgreSQL。
    • 确保安装版本兼容且支持复制。
  2. 配置主服务器(Primary):

    • 编辑PostgreSQL的配置文件 postgresql.conf

      
      
      
      wal_level = replica
      max_wal_senders = 2
      max_replication_slots = 2
    • 创建复制用户并授权。

      
      
      
      CREATE ROLE replica LOGIN PASSWORD 'replica_password';
      GRANT REPLICATION SLAVE ON DATABASE yourdb TO replica;
  3. 配置从服务器(Standby):

    • 编辑PostgreSQL的配置文件 postgresql.conf

      
      
      
      primary_conninfo = 'host=primary_ip port=5432 user=replica password=replica_password sslmode=prefer sslcompression=1'
      primary_slot_name = 'replica_slot'
      hot_standby = on
    • 在从服务器上启动复制进程。

      
      
      
      SELECT * FROM pg_create_physical_replication_slot('replica_slot');
  4. 启动和监控复制进程:

    • 在主服务器上启动 walreceiver 进程。
    • 使用 pg_stat_replication 视图监控复制状态。

示例代码不包含详细的安装步骤和配置命令,因为这些会根据具体的PostgreSQL版本和Windows安装而变化。以上步骤提供了在Windows环境下配置PostgreSQL复制的概要和关键配置选项。

2024-09-01

为了从MySQL数据库迁移到MongoDB,你需要执行以下步骤:

  1. 设置MySQL数据源。
  2. 设置MongoDB数据目标。
  3. 创建数据迁移计划。
  4. 执行迁移。

以下是使用Python的pymongopymysql模块进行数据迁移的示例代码:




import pymongo
import pymysql
 
# 连接到MySQL
mysql_conn = pymysql.connect(host='your_mysql_host', user='your_mysql_user', password='your_mysql_password', db='your_mysql_db')
mysql_cursor = mysql_conn.cursor()
 
# 连接到MongoDB
mongo_client = pymongo.MongoClient('mongodb://your_mongo_host:your_mongo_port/')
db = mongo_client['your_mongo_db']
collection = db['your_mongo_collection']
 
# 查询MySQL数据
mysql_cursor.execute("SELECT * FROM your_mysql_table")
rows = mysql_cursor.fetchall()
 
# 插入数据到MongoDB
for row in rows:
    document = {
        'column1': row[0],
        'column2': row[1],
        # 其他列...
    }
    collection.insert_one(document)
 
# 关闭连接
mysql_cursor.close()
mysql_conn.close()

请确保替换your_mysql_host, your_mysql_user, your_mysql_password, your_mysql_db, your_mysql_table以及your_mongo_host, your_mongo_port, your_mongo_db, your_mongo_collection为你的实际数据库信息。同时,确保你的MongoDB服务器可以接受连接,并且你有足够的权限来写入数据。

注意:这个代码示例假设你的MySQL表和MongoDB集合的结构是一致的。如果表结构不同,你需要调整字段映射。此外,如果表很大,你可能需要分批查询和迁移数据来管理内存使用量。

2024-09-01

Redis 提供了三种方式来实现消息队列:

  1. 使用 List:

    List 是一种双向链表,可以使用 LPUSH/RPUSH 在左端或右端插入一个或多个值。使用 LPOP/RPOP 从左端或右端弹出一个值。




# 生产者
redis.rpush('queue', 'message1')
redis.rpush('queue', 'message2')
 
# 消费者
message = redis.lpop('queue')
  1. 使用 Streams:

    Streams 是 Redis 5.0 引入的一种新数据类型,它提供消息队列的功能,并且解决了 List 在大量消息时的性能问题。




# 生产者
redis.xadd('stream', {'message': 'Hello, world!'})
 
# 消费者
messages = redis.xrange('stream', '-', "+")
  1. 使用 Pub/Sub:

    Pub/Sub 是 Redis 的一种发布/订阅机制,可以用来构建消息队列。




# 生产者
redis.publish('channel', 'message')
 
# 消费者
pubsub = redis.pubsub()
pubsub.subscribe('channel')
for message in pubsub.listen():
    print(message)

以上三种方案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哪一种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