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3

Spring Cloud Gateway中的过滤器(Filter)是一种网关级别的处理器,它允许你在请求被路由前后对请求进行修改。过滤器可以用来实现权限校验、流量控制、日志记录等功能。

Spring Cloud Gateway内置了多种过滤器工厂,同时也支持自定义过滤器工厂。

以下是Spring Cloud Gateway中的一些常见过滤器:

  • AddRequestHeader:添加请求头
  • AddResponseHeader:添加响应头
  • DedupeResponseHeader:删除重复的响应头
  • Hystrix:为请求添加熔断器支持
  • MapRequestHeader:映射请求头
  • PrefixPath:为请求路径添加前缀
  • PreserveHostHeader:保留原始的主机名
  • RequestRateLimiter:请求限流
  • RedirectTo:重定向到指定的URL
  • RemoveRequestHeader:移除请求头
  • RemoveResponseHeader:移除响应头
  • RewritePath:重写请求路径
  • SaveSession:保存会话状态
  • SecureHeaders:添加安全相关的响应头
  • SetPath:设置请求路径
  • SetStatus:设置HTTP状态码
  • StripPrefix:去除前缀路径
  • Retry:重试机制
  • RequestSize:记录请求大小
  • ModifyRequestBody:修改请求体
  • ModifyResponseBody:修改响应体

过滤器的工作原理是:当请求经过Spring Cloud Gateway时,会匹配配置好的路由,然后根据路由进行过滤,执行相关的过滤器逻辑。

以下是一个自定义过滤器的例子:




@Component
public class CustomFilter implements GlobalFilter, Ordered {
    @Override
    public Mono<Void> filter(ServerWebExchange exchange, GatewayFilterChain chain) {
        // 在请求被路由前执行
        // 可以在此处添加自定义逻辑,比如参数校验、权限校验等
        return chain.filter(exchange);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Order() {
        // 返回过滤器的顺序,数字越小,优先级越高
        return 0;
    }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创建了一个自定义的过滤器CustomFilter,实现了GlobalFilterOrdered接口。filter方法中的代码会在请求被路由之前执行,你可以在这里添加你的自定义逻辑。getOrder方法返回的数字越小,过滤器的优先级越高。

2024-09-03

在 Ubuntu 20.04 上设置 SSH 密钥的步骤如下:

  1. 打开终端。
  2. 生成 SSH 密钥对:

    
    
    
    ssh-keygen -t rsa -b 4096

    按 Enter 接受默认文件位置,输入密码短语(passphrase)可以增加额外的安全性,也可以留空。

  3. 将 SSH 公钥复制到要访问的服务器上:

    
    
    
    ssh-copy-id user@hostname

    其中 user 是你的服务器用户名,hostname 是你的服务器地址。

  4. 登录到服务器,验证是否可以无密码登录。

这些步骤会创建一个密钥对,其中私钥保存在你的电脑上,而公钥被复制到了你要访问的服务器上。当你从你的电脑通过 SSH 连接到服务器时,服务器会检查你的公钥,如果匹配,则允许你无密码登录。

2024-09-03

Spring Cloud Bus 是一种用于集成消息中间件的机制,可以用于广播配置更改,监控数据等。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如何使用Spring Cloud Bus来刷新配置:

  1. 首先,在你的pom.xml中添加Spring Cloud Bus依赖:



<dependencies>
    <!-- Spring Cloud Bus -->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bus-amqp</artifactId>
    </dependency>
    <!-- 其他依赖... -->
</dependencies>
  1. 确保你有一个RabbitMQ服务器可用。
  2. 在你的application.properties或application.yml中配置RabbitMQ:



spring:
  rabbitmq:
    host: localhost
    port: 5672
    username: guest
    password: guest
  1. 在你的Spring Boot应用中,你可以使用@RefreshScope注解来刷新配置:



@RestController
@RefreshScope
public class TestController {
    @Value("${my.message:default}")
    private String message;
 
    @GetMapping("/message")
    public String getMessage() {
        return message;
    }
}
  1. 当你需要刷新配置时,可以发送一个POST请求到/actuator/refresh端点:



curl -X POST "http://localhost:8080/actuator/refresh"
  1. 所有注册到Spring Cloud Bus的服务都会收到刷新配置的信号,并根据需要更新配置。

这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Spring Cloud Bus来刷新配置。记住,你还需要在你的项目中启用Spring Boot的actuator端点,并设置相应的安全权限,以确保端点不会被未经授权的访问。

2024-09-03

在Windows环境下部署MongoDB的副本集,你需要做以下几个步骤:

  1. 安装MongoDB。
  2. 配置副本集。
  3. 启动MongoDB服务。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示例步骤:

  1. 安装MongoDB。

    从MongoDB官网下载Windows版本的MongoDB压缩包,解压到指定目录。

  2. 配置副本集。

    假设你有三个实例,分别在C:\data\db1, C:\data\db2, C:\data\db3,配置文件如下:

    C:\mongodb\db1\mongod.cfg

    
    
    
    systemLog:
      destination: file
      logAppend: true
      path:  C:\mongodb\log\mongod.log
    storage:
      dbPath: C:\data\db1
    replication:
      replSetName: rs0

    C:\mongodb\db2\mongod.cfg

    
    
    
    systemLog:
      destination: file
      logAppend: true
      path:  C:\mongodb\log\mongod.log
    storage:
      dbPath: C:\data\db2
    replication:
      replSetName: rs0

    C:\mongodb\db3\mongod.cfg

    
    
    
    systemLog:
      destination: file
      logAppend: true
      path:  C:\mongodb\log\mongod.log
    storage:
      dbPath: C:\data\db3
    replication:
      replSetName: rs0
  3. 启动MongoDB服务。

    打开三个命令行窗口,分别启动三个MongoDB服务实例:

    
    
    
    mongod --config C:\mongodb\db1\mongod.cfg --serviceName "MongoDB1" --install
    mongod --config C:\mongodb\db2\mongod.cfg --serviceName "MongoDB2" --install
    mongod --config C:\mongodb\db3\mongod.cfg --serviceName "MongoDB3" --install

    然后使用以下命令启动服务:

    
    
    
    net start MongoDB1
    net start MongoDB2
    net start MongoDB3
  4. 初始化副本集。

    连接到其中一个mongod实例:

    
    
    
    mongo --host localhost --port 27017

    然后在Mongo shell中运行以下命令来初始化副本集:

    
    
    
    rs.initiate(
      {
        _id: "rs0",
        members: [
          { _id: 0, host: "localhost:27017" },
          { _id: 1, host: "localhost:27018" },
          { _id: 2, host: "localhost:27019" }
        ]
      }
    )

这样,你就在Windows环境下部署了一个基本的MongoDB副本集。注意,端口号(27017, 27018, 27019)和目录路径(C:\data\db1, C:\data\db2, C:\data\db3)等需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024-09-03

Spring Cloud Alibaba是一套微服务解决方案,它是由Spring Cloud和Alibaba共同开发的。它为微服务架构在分布式应用场景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在这里,我们将讨论Spring Cloud Alibaba的核心技术,并通过实战案例来展示如何使用这些技术。

  1. 服务限流降级:使用Sentinel进行服务的限流和降级操作。



@SentinelResource("doSomeThing")
public String doSomeThing(String input) {
    return "Something done with " + input;
}
  1. 服务注册与发现:使用Nacos作为服务注册中心和服务注册中心。



@EnableDiscoveryClient
@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Service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ServiceApplication.class, args);
    }
}
  1. 分布式配置管理:使用Nacos作为配置中心,实现配置的动态更新。



@Configuration
@NacosPropertySource(dataId = "example", groupId = "DEFAULT_GROUP")
public class NacosConfig {
    @NacosValue(value = "${useLocalCache:false}", autoRefreshed = true)
    private boolean useLocalCache;
}
  1. 消息驱动能力:使用RocketMQ作为消息队列。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essageListener {
    @RocketMQMessageListener(topic = "example", consumerGroup = "consumer-group")
    public class ExampleListener implements RocketMQListener<String> {
        public void onMessage(String message) {
            // do something with message
        }
    }
}

这些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在Spring Cloud Alibaba应用中使用核心组件。在实际应用中,你需要将这些组件整合到你的微服务架构中,并根据你的具体需求进行配置和调优。

2024-09-03

Redis的String是一种最基本的数据类型,它是二进制安全的,这意味着Redis的String可以包含任何类型的数据,比如JPEG图片或者JSON对象,。它的最大长度可以达到512MB。

以下是一些使用Redis String的示例:

  1. 作为缓存使用:



import redis
 
r = redis.Redis(host='localhost', port=6379, db=0)
r.set('key', 'value')
print(r.get('key'))
  1. 作为分布式锁:



import redis
import time
import uuid
 
r = redis.Redis(host='localhost', port=6379, db=0)
 
def acquire_lock(lock_key, acquire_timeout=10, lock_timeout=10):
    identifier = str(uuid.uuid4())
    end = time.time() + acquire_timeout
 
    while time.time() < end:
        if r.set(lock_key, identifier, ex=lock_timeout, nx=True):
            return identifier
        time.sleep(0.001)
 
    return False
 
def release_lock(lock_key, identifier):
    pipe = r.pipeline()
    while True:
        try:
            pipe.watch(lock_key)
            if pipe.get(lock_key) == identifier:
                pipe.multi()
                pipe.delete(lock_key)
                pipe.execute()
                return True
            pipe.unwatch()
            break
        except redis.exceptions.WatchError:
            pass
    return False
 
lock_key = 'my_lock'
identifier = acquire_lock(lock_key)
if identifier:
    print('Lock acquired')
    # do some work
    release_lock(lock_key, identifier)
    print('Lock released')
else:
    print('Unable to acquire lock')
  1. 作为计数器:



import redis
 
r = redis.Redis(host='localhost', port=6379, db=0)
 
r.set('counter', 0)
r.incr('counter')
print(r.get('counter'))
r.incr('counter')
print(r.get('counter'))
  1. 作为配置或者配置文件:



import redis
 
r = redis.Redis(host='localhost', port=6379, db=0)
 
r.set('config:api_key', '12345')
print(r.get('config:api_key'))
  1. 作为队列:



import redis
 
r = redis.Redis(host='localhost', port=6379, db=0)
 
r.rpush('queue', 'item1')
r.rpush('queue', 'item2')
print(r.lpop('queue'))
print(r.lpop('queue'))

以上都是Redis String的一些常见用法,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2024-09-03



from pymongo import MongoClient
 
# 假设MongoDB服务运行在本地,端口是27017
client = MongoClient('localhost', 27017)
 
# 连接到数据库
db = client['example_db']
 
# 连接到集合
collection = db['example_collection']
 
# 创建一个复合索引
# 为firstname字段创建一个升序索引,为lastname字段创建一个降序索引
# 同时设置一个唯一性约束,确保索引的字段组合是唯一的
collection.create_index([
    ('firstname', pymongo.ASCENDING),
    ('lastname', pymongo.DESCENDING)
], unique=True)
 
print("索引创建成功")

这段代码演示了如何在MongoDB中使用PyMongo库来创建一个复合索引,并设置了字段的升序和降序,以及唯一性约束。这是数据库开发中一个重要的操作,对于提高查询效率和保证数据完整性都非常有帮助。

2024-09-03

要解决pip install xxx时出现的各种错误,首先需要确定错误的具体内容。不同的错误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pip install错误及其解决方法:

  1. Permission Denied: 这通常意味着你没有足够的权限来安装包。解决方法是使用sudo(在Unix-like系统中)或者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命令提示符或PowerShell(在Windows中)。
  2. Timeout: 这可能是因为PyPI服务器响应慢或者网络问题。解决方法是增加--default-timeout参数的值或尝试更换网络环境。
  3. No module named pip: 这表明你的Python环境可能没有安装pip或者pip损坏。解决方法是根据你的操作系统下载get-pip.py脚本并运行它,或者重新安装Python和pip。
  4. Package Not Found: 这意味着你尝试安装的包在PyPI上不存在或者你的pip版本太旧。解决方法是检查包名是否正确,更新pip到最新版本。
  5. Building wheel for xxx failed: 这通常是因为编译包的C/C++扩展模块失败。解决方法是确保你有合适的编译工具(如gcc、g++、python-dev等),或者安装预编译的wheel文件。
  6. ERROR: Could not find a version that satisfies the requirement xxx: 这意味着pip找不到满足你指定版本要求的包。解决方法是检查是否有这个包的版本与你的Python版本兼容,或者指定一个合适的版本。

针对以上问题,你可以根据错误信息中的具体关键词,结合你的操作系统和Python环境,使用合适的命令来解决问题。如果错误信息没有明确指出问题所在,你可以尝试更新pip、查看Python和操作系统的日志文件、清理pip缓存、使用虚拟环境等通用方法。

在解决问题时,请确保你的pip是最新版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更新:




pip install --upgrade pip

如果问题依然存在,可以附上具体的错误信息以便获得更精确的帮助。

2024-09-03



// 假设我们已经有了一个MongoDB集群,并且我们想要优化其性能
// 我们可以使用MongoDB的shell来进行各种操作,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优化措施:
 
// 1. 数据分片以平衡负载
// 使用`sh.status()`查看分片的状态和负载
sh.status()
 
// 如果需要,你可以手动迁移分片的数据来平衡负载
// 2. 配置索引来提高查询性能
// 检查现有的索引
db.collection.getIndexes()
 
// 创建新的索引来优化查询
db.collection.createIndex({ field: 1 }) // 为field字段创建升序索引
 
// 3. 调整oplog大小来应对高写入负载
// 可以通过调整配置来增加oplog的大小
 
// 4. 使用`wiredTiger`存储引擎的配置来优化性能
// 例如,调整内存使用情况和磁盘I/O配置
 
// 5. 监控和分析
// 使用MongoDB自带的监控工具,如`mongostat`和`mongotop`来监控性能
 
// 6. 使用`readPreference`来优化读取操作
// 设置为`secondary`可以从副本集的次要节点读取数据
 
// 注意:这些操作可能会影响数据库的正常运行,请在维护窗口执行或者在测试环境中测试。

以上代码提供了一些可能的MongoDB集群性能优化策略,包括数据分片、索引优化、oplog大小调整、存储引擎配置优化、监控和分析工具的使用,以及读取优化。这些策略应该根据实际的集群状况和负载进行调整和应用。

2024-09-03

在Spring Boot项目中,如果需要将默认的Service URL切换为阿里云的Service URL,通常需要修改配置文件或者在代码中动态设置。以下是一个示例,展示如何在Spring Boot项目中切换Service URL。

  1. 修改配置文件(application.properties或application.yml):



# 假设原Service URL是http://defaultservice.com,现需切换到阿里云Service URL
service.url=https://service.aliyun.com

或者使用YAML格式:




service:
  url: https://service.aliyun.com
  1. 在代码中使用@Value注解注入配置的URL,并使用它: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annotation.Valu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Service;
 
@Service
public class MyService {
 
    @Value("${service.url}")
    private String serviceUrl;
 
    public String getServiceData() {
        // 使用serviceUrl进行业务逻辑
        // ...
        return "Data from " + serviceUrl;
    }
}

如果需要在代码中动态切换Service URL,可以使用条件注解或者工厂方法来实现。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annotation.Valu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Be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Profile;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ServiceConfig {
 
    @Value("${service.url}")
    private String serviceUrl;
 
    @Bean
    @Profile("aliyun")
    public String aliyunServiceUrl() {
        return "https://service.aliyun.com";
    }
 
    @Bean
    @Profile("default")
    public String defaultServiceUrl() {
        return "http://defaultservice.com";
    }
 
    // 根据配置文件中的profile来选择使用哪个Service URL
    @Bean
    public String serviceUrl() {
        return serviceUrl;
    }
}

在这个配置中,通过设置service.url的值为aliyundefault,可以动态地切换到阿里云Service URL或默认Service URL。

注意:在实际应用中,Service URL可能涉及到敏感信息,因此在配置文件中设置时应确保安全性,例如使用加密配置或环境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