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3

问题解释:

Ubuntu 22.04 在使用 Systemd-resolved 服务时,对 /etc/resolv.conf 文件的修改可能不会持久化,因为 Systemd-resolved 服务管理了 DNS 解析配置。

解决方法:

  1. 如果你想要直接修改 DNS 而不使用 Systemd-resolved,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a. 禁用 Systemd-resolved 服务:

    
    
    
    sudo systemctl disable systemd-resolved

    b. 安装 dnsmasq 或其他 DNS 服务器软件,并配置它来使用你想要的 DNS 服务器。

    c. 修改 /etc/resolv.conf 文件,添加你想要的 DNS 服务器条目。

    d. 确保你的网络配置(比如 NetworkManager 或 netplan 配置)指向新的 DNS 服务器或不指定 Systemd-resolved。

  2. 如果你想要继续使用 Systemd-resolved,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设置 DNS 服务器:

    a. 使用 resolvectl 命令设置 DNS 服务器:

    
    
    
    sudo resolvectl dns [interface] [DNS-server]

    其中 [interface] 是你的网络接口名称,比如 eth0[DNS-server] 是你想要设置的 DNS 服务器地址,比如 8.8.8.8

    b. 如果你想要添加或修改上游 DNS 服务器,可以编辑 /etc/systemd/resolved.conf 文件,并在 [Resolve] 部分添加或修改 DNS= 行。

  3. 如果你只是想临时修改 DNS 而不想改动服务配置,可以使用 resolvectl 命令:

    
    
    
    sudo resolvectl dns [interface] [DNS-server]

    这会立即生效,但重启后会丢失,除非你在配置文件中设置了这些值。

确保在进行任何更改后重启网络服务或系统,以使更改生效。

2024-09-03

要查询MySQL数据库下所有表的数据量,可以使用以下SQL语句:




SELECT table_name, table_rows 
FROM information_schema.tables 
WHERE table_schema = 'your_database_name' 
ORDER BY table_rows DESC;

your_database_name替换为你要查询的数据库名称。这个查询会返回每个表的名称及其行数,按行数降序排列。

如果你想查询包括存储过程和函数在内的所有数据库对象的行数,可以使用以下查询:




SELECT table_schema AS `Database`, 
SUM(table_rows) AS `TotalRows` 
FROM information_schema.tables 
WHERE table_schema = 'your_database_name' 
UNION 
SELECT `routine_schema` AS `Database`, 
SUM(`definition` = 'FUNCTION') AS `TotalRows` 
FROM information_schema.routines 
WHERE `routine_schema` = 'your_database_name' 
GROUP BY `Database`;

这个查询将会返回指定数据库以及存储过程和函数的总行数。请确保替换your_database_name为你的数据库名称。

2024-09-03

在Oracle RAC环境中,可以通过连接到每个实例并查询ASM的相关数据字典视图来查看ASM磁盘组和磁盘的信息。以下是一个简单的SQL脚本,用于查看ASM磁盘组和磁盘的信息:




-- 连接到其中一个RAC实例
CONNECT / AS SYSDBA;
 
-- 查看所有ASM磁盘组的信息
SELECT NAME, TYPE, STATE FROM V$ASM_DISKGROUP;
 
-- 查看特定磁盘组的详细信息
SELECT * FROM V$ASM_DISKGROUP_STATS WHERE NAME = 'DATA';
 
-- 查看所有ASM磁盘的信息
SELECT GROUP_NUMBER, DISK_NUMBER, STATE, MOUNT_STATE, FAILGROUP, TYPE FROM V$ASM_DISK;
 
-- 查看特定磁盘组的磁盘信息
SELECT * FROM V$ASM_DISK WHERE GROUP_NUMBER = <group_number>;

替换<group_number>为你想要查看的磁盘组编号。

请注意,你可能需要具有相应的权限才能查询这些视图,并且这些视图只会显示当前实例的信息。如果需要跨所有实例查看信息,可能需要在每个实例上分别执行上述查询。

2024-09-03

在MongoDB中,多键索引允许单个索引对多个字段进行索引。当查询跨越索引边界时,可能会导致混合(mixing)不同的索引键顺序,这可能会导致性能下降。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最好为查询中经常一起使用的字段创建复合索引,并确保查询条件中这些字段的顺序与索引中的字段顺序一致。

例如,如果你有一个包含lastNamefirstName的集合,并且经常按照lastNamefirstName的组合进行查询,你可以创建一个多键索引:




db.users.createIndex({ lastName: 1, firstName: 1 });

然后,在查询时,尽量保持lastNamefirstName的顺序:




// 正确的查询顺序
db.users.find({ lastName: "Doe", firstName: "John" });
 
// 错误的查询顺序,可能会导致混合问题
db.users.find({ firstName: "John", lastName: "Doe" });

如果查询的字段顺序与索引顺序不一致,MongoDB将不能有效地利用索引,可能会进行全表扫描,这会降低查询性能。因此,为了保证查询性能,应该遵循创建索引时字段的顺序,并在查询中保持相同的字段顺序。

2024-09-03

报错解释:

这个错误表明MongoDB无法识别storage.journal这个选项。这通常是因为在MongoDB的配置文件中有一个不正确的配置项。

解决方法:

  1. 检查MongoDB的配置文件(通常是mongod.conf),确认storage.journal的配置是否正确。
  2. 如果你正在使用的是MongoDB 4.0或更高版本,storage.journal是默认启用的,不需要在配置文件中显式设置。如果你确实在配置文件中看到了这个选项,请确保它的格式正确,例如:

    
    
    
    storage:
      journal:
        enabled: true
  3. 如果你是从MongoDB的旧版本升级过来,确保所有的配置选项都已经更新到新版本的格式。
  4. 如果你确实需要关闭journaling,确保你正确地关闭了该选项,例如:

    
    
    
    storage:
      journal:
        enabled: false
  5. 如果你对配置文件做了更改,请保存文件并重新启动MongoDB服务。

如果以上步骤不能解决问题,请确保你的MongoDB版本是最新的,或者查看MongoDB官方文档以获取更多关于storage.journal配置的信息。

2024-09-03

以下是在Ubuntu 20.04和22.04上从源代码编译安装OpenSSL和OpenSSH的步骤:

首先,确保系统是最新的,并安装必要的依赖: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y build-essential checkinstall zlib1g-dev libssl-dev libghc-zlib-dev libreadline-dev

编译和安装OpenSSL:




# 下载OpenSSL源代码
wget https://www.openssl.org/source/openssl-1.1.1k.tar.gz
tar -xzf openssl-1.1.1k.tar.gz
cd openssl-1.1.1k
 
# 配置、编译并安装OpenSSL
./config --prefix=/usr/local/ssl --openssldir=/usr/local/ssl shared zlib
make
sudo make install
 
# 更新库链接
sudo ldconfig /usr/local/ssl/lib

编译和安装OpenSSH:




# 下载OpenSSH源代码
wget https://openbsd.hk/pub/OpenBSD/OpenSSH/portable/openssh-8.4p1.tar.gz
tar -xzf openssh-8.4p1.tar.gz
cd openssh-8.4p1
 
# 配置、编译并安装OpenSSH
./configure --prefix=/usr --sysconfdir=/etc/ssh --with-ssl-dir=/usr/local/ssl --with-zlib=/usr/include --with-md5-passwords --with-pam
make
sudo make install

配置OpenSSH服务:




# 备份原有的SSH配置文件
sudo cp /etc/ssh/sshd_config /etc/ssh/sshd_config.bak
 
# 生成新的SSH配置文件
sudo cp contrib/redhat/sshd.init /etc/init.d/sshd
sudo chmod +x /etc/init.d/sshd
sudo systemctl daemon-reload
sudo systemctl enable sshd

更新系统的SSH软件包列表,并安装任何可用的更新:




sudo update-ssh --add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upgrade openssh-server

重启SSH服务以应用更改:




sudo systemctl restart sshd

确保你的系统安全,并仅从官方网站下载OpenSSL和OpenSSH的源代码,避免使用可能包含已知漏洞的旧版本。

2024-09-03

解释:

在PostgreSQL中,如果尝试插入的记录中包含一个自增的主键值,而该值与序列(sequence)中的当前值不匹配,或者该值与现有表中已有的主键值重复,将会引发一个错误,因为这违反了主键的唯一性约束。

解决方法:

  1. 如果你正在尝试插入一个具体的主键值,请确保该值在表中是唯一的,并且没有被使用过。
  2. 如果你想让PostgreSQL自动为你生成主键值,那么在插入记录时不要指定主键列的值,让数据库自动通过序列为其分配一个新的唯一值。
  3. 如果你是在尝试插入一批数据,并且需要保留原始主键值,可以先禁用自增约束,插入数据后再启用。

示例代码:




-- 插入新记录时不指定主键,让PostgreSQL自动分配
INSERT INTO your_table (column1, column2) VALUES ('value1', 'value2');
 
-- 或者,如果你需要插入具体的主键值,确保它是唯一的
INSERT INTO your_table (id, column1, column2) VALUES (specific_id, 'value1', 'value2');
 
-- 禁用自增约束
ALTER TABLE your_table ALTER COLUMN id SET NOT FOR EACH TABLE;
-- 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your_table (id, column1, column2) VALUES (specific_id, 'value1', 'value2');
-- 重新启用自增约束
ALTER TABLE your_table ALTER COLUMN id SET DEFAULT nextval('your_sequence_name');

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方案。

2024-09-03

为了在Django中配置HTTPS访问,你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1. 获取SSL证书。
  2. 配置Django项目以使用证书。
  3. 更新你的Web服务器(例如Nginx或Apache)配置以反映这些更改。

获取SSL证书

你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取SSL证书:

  • 购买商业SSL证书。
  • 使用Let's Encrypt提供的免费证书。

配置Django项目

在你的settings.py文件中,确保设置了SECURE_SSL_REDIRECT




# settings.py
SECURE_SSL_REDIRECT = True
SECURE_PROXY_SSL_HEADER = ('HTTP_X_FORWARDED_PROTO', 'https')

更新Web服务器配置

以Nginx为例,你需要在服务器配置中添加以下内容:




# nginx.conf 或特定站点的配置文件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example.com;
    return 301 https://$server_name$request_uri;
}
 
server {
    listen 443 ssl;
    server_name example.com;
 
    ssl_certificate /path/to/your/fullchain.pem;
    ssl_certificate_key /path/to/your/privatekey.pem;
 
    # 其他配置...
}

确保替换/path/to/your/fullchain.pem/path/to/your/privatekey.pem为你的证书和密钥的实际路径。

其他注意事项

  • 确保你的Django项目配置了SESSION_COOKIE_SECURECSRF_COOKIE_SECURETrue
  • 更新任何静态文件的URL,使其使用HTTPS。
  • 测试你的配置,确保HTTPS工作正常,并且没有重定向问题。
2024-09-03

MongoDB的内存占用过高可能是因为以下原因:

  1. 数据量大,导致需要更多内存来缓存数据。
  2. 查询或索引设计不当,导致内存使用过度。
  3. 配置不当,如wiredTigerCacheSizeGB设置不合理。
  4. 存在内存泄漏。

解决方法:

  1. 增加服务器内存。
  2. 优化数据模型,减少不必要的数据大小。
  3. 调整MongoDB的配置,如减少wiredTigerCacheSizeGB的值。
  4. 定期重启MongoDB服务,释放内存。
  5. 升级到最新版本的MongoDB,以获取性能改进和内存管理改进。
  6. 使用MongoDB的诊断工具,如mongostatmongotop,监控内存使用情况。
  7. 检查是否存在已知的内存泄漏问题,并应用相应的补丁或者升级。

在处理内存问题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2024-09-03

错误解释:

这个错误表明Homebrew尝试安装或更新PostgreSQL时遇到了问题。具体来说,是因为Homebrew中关于PostgreSQL的软件包的标签(bottle tag)无效。在Homebrew中,bottled formula是预编译的软件包,带有与你的操作系统架构和版本相匹配的预编译二进制文件。bottle tag通常包含操作系统的名称和版本,例如m1代表Mac的M1芯片架构。

解决方法:

  1. 更新Homebrew到最新版本:

    
    
    
    brew update
    brew upgrade
  2. 清除Homebrew缓存:

    
    
    
    brew cleanup
  3. 如果问题依旧存在,尝试修改.bash_profile.zshrc或其他shell配置文件中的Homebrew镜像源为官方默认源,或者选择一个更快的镜像。
  4. 如果你使用的是不支持的Mac硬件或操作系统版本,尝试安装支持你硬件和操作系统版本的PostgreSQL版本。
  5. 如果以上步骤都不能解决问题,可以尝试手动编译安装PostgreSQL:

    
    
    
    brew install --build-from-source postgresql

确保在执行这些步骤时,你的网络连接是稳定的,并且你有足够的权限来执行Homebrew命令(可能需要管理员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