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3

报错解释:

WRONGPASS invalid username-password pair 错误表明你在使用Spring Data Redis时提供了不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组合。这通常发生在连接到Redis服务器时,如果服务器配置了访问认证(如使用requirepass指令),而你在客户端配置中提供的凭证不匹配,就会发生此错误。

解决方法:

  1. 检查你的Redis服务器配置文件(通常是redis.conf),查看是否有设置requirepass指令,并确认你使用的密码是否正确。
  2. 检查Spring Data Redis的配置,确保你在配置文件中正确设置了spring.redis.password属性,与你的Redis服务器设置的密码一致。
  3. 如果你使用的是连接池,比如lettuce或jedis,确保连接池配置中的密码也是正确的。
  4. 确认没有任何拼写错误或者不必要的空格在密码中。
  5. 如果你的应用部署在多个环境(开发、测试、生产等),请确保在每个环境中使用正确的Redis凭证。

如果以上步骤都确认无误,但问题依旧,请检查Redis服务器的日志文件,以确定是否有更详细的错误信息可以帮助你解决问题。

2024-09-03

以下是一个基于Nginx和Tomcat的简单配置示例,实现负载均衡和动静分离。

  1. Nginx配置文件(nginx.conf):



user  nginx;
worker_processes  1;
 
events {
    worker_connections  1024;
}
 
http {
    include       mime.types;
    default_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
 
    # 日志格式
    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
 
    # 静态文件目录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localhost;
 
        location / {
            root   /usr/share/nginx/html;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
 
        # 处理静态文件请求
        location ~* \.(jpg|jpeg|gif|png|css|js|ico|html)$ {
            access_log off;
            expires 30d;
        }
 
        # 代理动态内容到Tomcat服务器
        location ~ \.(jsp|do)$ {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proxy_pass http://tomcat_server;
        }
    }
 
    # 负载均衡配置
    upstream tomcat_server {
        server tomcat1.example.com:8080;
        server tomcat2.example.com:8080;
    }
}

在这个配置中,Nginx作为反向代理服务器接收HTTP请求,并将静态文件请求直接传递给本地文件系统,将动态内容(如.jsp和.do文件)通过upstream模块负载均衡地代理到两个Tomcat服务器。

  1. 确保Nginx配置没有错误并重启Nginx服务:



nginx -t
service nginx reload

以上配置实现了Nginx作为静态文件的服务器和动态请求的负载均衡器,有效地分离了动静资源,并提升了系统的性能和可伸缩性。

2024-09-03

Spring Boot 使用 Logback 作为默认日志框架。如果你想要配置 Spring Boot 的日志,你可以在 src/main/resources 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 logback-spring.xml 的文件,并在其中定义你的日志配置。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 logback-spring.xml 配置示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configuration>
    <springProperty scope="context" name="LOG_FILE" source="logging.file.name" defaultValue="app"/>
 
    <appender name="CONSOLE" class="ch.qos.logback.core.ConsoleAppender">
        <encoder>
            <pattern>%d{yyyy-MM-dd HH:mm:ss} - %msg%n</pattern>
        </encoder>
    </appender>
 
    <appender name="FILE"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RollingFileAppender">
        <file>${LOG_FILE}.log</file>
        <encoder>
            <pattern>%d{yyyy-MM-dd HH:mm:ss} [%thread] %-5level %logger{36} - %msg%n</pattern>
        </encoder>
        <rollingPolicy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TimeBasedRollingPolicy">
            <fileNamePattern>${LOG_FILE}-%d{yyyy-MM-dd}.%i.log</fileNamePattern>
            <timeBasedFileNamingAndTriggeringPolicy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SizeAndTimeBasedFNATP">
                <maxFileSize>100MB</maxFileSize>
            </timeBasedFileNamingAndTriggeringPolicy>
        </rollingPolicy>
    </appender>
 
    <root level="INFO">
        <appender-ref ref="CONSOLE" />
        <appender-ref ref="FILE" />
    </root>
</configuration>

在这个配置中,我们定义了两个 appenders:CONSOLE 用于在控制台输出日志,FILE 用于滚动写入文件。根节点 <root> 设置了日志的全局级别为 INFO,并引用了两个 appenders,这意味着所有的 INFO 级别及以上的日志会被打印到控制台和文件中。

你可以通过在 application.propertiesapplication.yml 文件中设置 logging.file.name 属性来覆盖默认的日志文件名。




logging.file.name=myapp

请根据你的具体需求调整日志的格式、级别和目的地。

2024-09-03

报错问题:Spring Cloud整合Nacos配置中心读取不到yml文件。

解释:

这个问题通常意味着Spring Cloud应用在尝试从Nacos配置中心加载配置时遇到了问题。可能的原因包括:

  1. Nacos服务器地址配置错误。
  2. 配置中心的数据ID或者分组不正确。
  3. 网络问题,导致应用无法连接到Nacos服务器。
  4. 配置文件格式问题,如果不是标准的properties格式,可能会有兼容性问题。
  5. 应用没有正确地引入Spring Cloud Nacos的依赖。
  6. 配置文件在Nacos中的权限问题,导致应用无法读取。

解决方法:

  1. 检查Nacos服务器地址是否配置正确。
  2. 核对配置中心的数据ID和分组是否与Nacos中的相匹配。
  3. 检查网络连接,确保应用能够访问Nacos服务器。
  4. 确保配置文件是标准的properties格式,或者在使用yml文件时,Nacos支持此格式。
  5. 确保Spring Cloud的Nacos依赖已正确引入项目中。
  6. 检查Nacos中配置文件的权限设置,确保应用有足够的权限去读取配置。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查看应用日志、检查Nacos控制台的配置信息、检查网络连接、检查Spring Cloud配置等步骤来定位并解决问题。

2024-09-03

Spring 容器解决循环依赖的基本思路是提前暴露一个代理对象,而不是立即返回完全构造好的对象。代理对象可以是对象的原始引用(如在创建Bean的早期阶段)或者是一个需要完全构造的对象的代理。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例子,展示了Spring如何解决单例bean的循环依赖问题:




public class BeanA {
    private BeanB beanB;
 
    public void setBeanB(BeanB beanB) {
        this.beanB = beanB;
    }
 
    public BeanB getBeanB() {
        return beanB;
    }
}
 
public class BeanB {
    private BeanA beanA;
 
    public void setBeanA(BeanA beanA) {
        this.beanA = beanA;
    }
 
    public BeanA getBeanA() {
        return beanA;
    }
}
 
// 在Spring容器中配置这两个bean
<bean id="beanA" class="BeanA">
    <property name="beanB" ref="beanB"/>
</bean>
 
<bean id="beanB" class="BeanB">
    <property name="beanA" ref="beanA"/>
</bean>

Spring 容器在创建 beanA 时,会先完全实例化它,但不会立即注入 beanB,因为 beanB 还没有创建。然后 Spring 容器会提前暴露一个代理对象来替代 beanA,这样就可以创建 beanB,在 beanB 中设置 beanA 的时候,使用的是代理对象,不会发生循环依赖。最后,Spring 容器会填充代理对象的缺失属性,使得两个bean可以相互引用。

2024-09-03

Oracle数据库的内存结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系统全局区(SGA)和程序全局区(PGA)。

  1. 系统全局区(SGA)

    SGA是在Oracle数据库服务器启动时分配的一组共享内存结构,它为数据库服务器进程和后台进程提供了共享的内存区域。

SGA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 数据缓冲区高速缓存(Database buffer cache)
  • 重做日志缓冲区(Redo log buffer)
  • 共享池(Shared pool)
  • 大池(Large pool)
  • Java池(Java pool)
  • 流池(Streams pool,Oracle Streams特有)
  • 数据字典缓存(Dictionary cache)
  1. 程序全局区(PGA)

    PGA是为每个登录的用户进程单独分配的内存区域,它包含用户会话的私有数据和控制信息,如游标、排序区、哈希算法等。

PGA的主要特点是:

  • 每个会话一个PGA
  • PGA是在用户进程的上下文中分配和释放的
  • PGA不是共享的,因此不会在多个进程间产生竞争

在Oracle中,可以通过以下SQL查询查看SGA和PGA的相关配置和使用情况:




-- SGA 配置
SELECT * FROM v$sga;
 
-- PGA 配置
SELECT * FROM v$pga;
 
-- 查看SGA各组件的使用情况
SELECT * FROM v$sgastat;
 
-- 查看PGA内存使用情况(需要有相应的权限)
SELECT * FROM v$process_memory;

通过这些查询,可以了解到SGA和PGA的配置以及使用情况,进而可以对Oracle数据库的性能进行调优。

2024-09-03

Tomcat的动静分离是指将静态资源(如HTML、CSS、JavaScript、图片等)与动态资源(如JSP、Servlet等)分开部署,以提高应用性能和可维护性。多实例部署是指在同一台服务器上运行多个Tomcat实例。

动静分离实现方法:

  1. 使用Nginx等Web服务器作为静态资源的代理服务器,并配置Nginx来处理静态内容的请求,将动态内容请求转发给Tomcat服务器。
  2. 使用Apache Commons Proxy或相似库在Java代码中实现静态资源的代理。

Nginx配置示例(动静分离):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example.com;
 
    location /static/ {
        root /path/to/static/files;
        expires 30d;
    }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tomcat_instance;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
}

多实例部署实现方法:

  1. 在同一台服务器上复制多份Tomcat目录,并为每份实例配置不同的端口号。
  2. 修改<Tomcat安装目录>/conf/server.xml文件,确保<Connector port="8080" ... />中的端口号不同。
  3. 启动多个Tomcat实例,使用<Tomcat安装目录>/bin/startup.sh(Linux)或startup.bat(Windows)脚本。

注意:确保每个实例使用不同的CATALINA_HOMECATALINA_BASE环境变量,以及不同的server.xml配置。

启动第二个实例的示例(Linux系统):




export CATALINA_HOME=/path/to/tomcat
export CATALINA_BASE=/path/to/tomcat2
export CATALINA_TMPDIR=/path/to/tomcat2/temp
 
cd /path/to/tomcat2
./bin/startup.sh

确保修改<Connector port="8080" ... />中的端口号为未被使用的端口。

2024-09-03



apiVersion: v1
kind: ConfigMap
metadata:
  name: example-app-config
data:
  application.properties: |
    server.port=8080
    logging.level.root=INFO
    logging.level.org.springframework=WARN
---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example-app
spec:
  containers:
    - name: example-app
      image: example-app:latest
      ports:
        - containerPort: 8080
      volumeMounts:
        - name: config-volume
          mountPath: /etc/config
  volumes:
    - name: config-volume
      configMap:
        name: example-app-config

这个YAML文件定义了一个ConfigMap资源,其中包含了应用程序的配置信息,并且在Pod的volumeMounts中将其挂载到了容器的/etc/config目录下。在Pod的定义中,容器使用的是example-app:latest镜像,并且配置文件将从挂载的ConfigMap中读取。这样,通过ConfigMap,我们可以在不需要重新构建镜像的情况下管理和更新配置。

2024-09-03

在Spring Cloud中,你可以使用FeignClient来调用oauth/token接口。首先,确保你的项目已经添加了Spring Cloud Feign的依赖。以下是一个使用FeignClient调用oauth/token接口的示例:

  1. 添加依赖(如果你使用的是Spring Cloud Finchley.RELEASE或更高版本,Feign已经是Spring Cloud的一部分,不需要额外添加):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openfeign</artifactId>
</dependency>
  1. 创建FeignClient接口: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loud.openfeign.FeignClien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Pos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questBody;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questHeader;
 
@FeignClient(name = "auth-server", url = "${auth-server-url}", path = "oauth/token")
public interface TokenFeignClient {
 
    @PostMapping
    String getToken(@RequestHeader("Authorization") String authorization, @RequestBody String body);
}
  1. 使用FeignClient获取Toke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annotation.Autowired;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Service;
 
@Service
public class Token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TokenFeignClient tokenFeignClient;
 
    public String getToken(String credentials) {
        String authorization = "Basic " + new String(Base64.getEncoder().encode(credentials.getBytes()));
        String body = "grant_type=client_credentials";
        return tokenFeignClient.getToken(authorization, body);
    }
}

确保你的application.propertiesapplication.yml中配置了auth-server-url指向你的OAuth2服务提供者。

以上代码展示了如何创建一个FeignClient接口来调用OAuth2服务的/oauth/token端点,用于获取访问令牌。在实际使用时,你需要根据你的OAuth2服务提供者的要求来构造请求头和请求体。

2024-09-03

在MySQL中,SQL语言主要用于与数据库的交互,包括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操作。以下是一些基本的SQL语句示例:

  1. 查询数据库中的所有表:



SHOW TABLES;
  1. 创建一个新表:



CREATE TABLE users (
  id INT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
  username VARCHAR(50) NOT NULL,
  password VARCHAR(50) NOT NULL,
  email VARCHAR(100)
);
  1. 插入数据到表中:



INSERT INTO users (username, password, email) VALUES ('user1', 'password1', 'user1@example.com');
  1. 查询表中的所有数据:



SELECT * FROM users;
  1. 更新表中的数据:



UPDATE users SET password = 'newpassword' WHERE username = 'user1';
  1. 删除表中的数据:



DELETE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user1';
  1. 删除表:



DROP TABLE users;

这些是SQL操作的基础,MySQL支持更多复杂的查询和操作,包括JOIN、GROUP BY、ORDER BY等。要精通MySQL的SQL语言,还需要学习更复杂的查询和多表操作。